讀書筆記三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97W

讀後感篇一:《大學》讀後感

讀書筆記三篇

《大學》是一本教科書式的中華典範。

我們都身處大學,這次要談的《大學》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其實是現代人們把問題弄反了。"生存"也就是所說的"齊家、治國、平天下",而"修身"(也就是"明德")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明德"是"本","生存"是"末"。現代人卻把本末倒置,棄本逐末。無怪乎精神壓力大,整天焦躁, 痛苦不堪了。文中用孔子的話"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闡述了抓事物要抓住事物的根本,要明確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聽訴是為了無訴",不久之後 很多達官顯貴就本末倒置了,他們不是為了減少案件,護佑人民的權益而辦案,卻是把此作為撈取利益、實惠的機會。因此才有了"自古衙門朝南開,有理沒錢別進 來"只說,一直延續到今天。今天似乎更是被演繹的淋漓盡致,並且被掩飾天衣無縫。孔老夫子本人,他是有深厚的內修功底的。因為他首先應是“修身”的典範,所謂“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否則,若沒有內在和外在完美的統一,他的思想就不可能在漫長的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長河中不斷閃爍著耀眼的光芒。物有本末,事有終始。"其實是現代人們把問題弄反了。"生存"也就是所說的"齊家、治國、平天下",而"修身"(也就是"明德")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明德"是"本","生存"是"末"。現代人卻把本末倒置,棄本逐末。無怪乎精神壓力大,整天煩惱, 痛苦不堪了。文中用孔子的話"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闡述了抓事物要抓住事物的根本,要明確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聽訴是為了無訴",不久之後 很多達官顯貴就本末倒置了,他們不是為了減少案件,護佑人民的權益而辦案,卻是把此作為撈取利益、實惠的機會。因此才有了"自古衙門朝南開,有理沒錢別進 來"只說,一直延續到今天。今天似乎更是被演繹的淋漓盡致,並且被掩飾天衣無縫。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於今可見古人為學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而論孔孟次之,學者必由是而學也,則庶乎其不差矣”朱熹四書章句集註開篇這麼說,足可見《大學》的重要性。那麼《大學》究竟講了些什麼呢?學界一般認為《大學》的中心思想是“修己以安百姓”,主要是“三綱”和“八條目”,並對其加以闡發論述,把道德論和政治論結合起來,把人生哲學和政治哲學融為一爐,內聖外王,發儒家為政以德的德治主張。可是就我個人來說,我覺得自己讀不出來那麼深刻的內涵,我更認為這是一門修身哲學,主要應該是中大人所熟悉

的那四個的名字:明德,格致,至善和慎思。”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向新,在於使人的道德達到最完善的境界。這就是《大學》的綱領,作為《大學》的開篇目,它為我們培養完美道德指明方向。其次是《大學》中的八條目。“致知在格物”說的是要想獲得知識,按事物的規律辦事,就得先認識、研究事物,將其放在適當的位置。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條理、有計劃的行事,達到最佳效果。“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這句話的意思是所謂使意念真誠,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我將其通俗的理解為誠心誠意的為人處事,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修身在正其心者”,一個人想修養自身就必須端正

自己的心態,只要端正好了自己的心態,才能理智地對待每一件事,才能合理的做好每一件事。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這句話是說,上自一國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在《大學》中,修身養性被一再強調是做人的根本,它在人們心目中載有很重要的地位;我覺得它已成為那時人們衡量一個人的道德的標準;也是一個人由個人自身的修養到管理家族、管理國家外部提升的一個關鍵點。“身修而後家齊”就說明這一點。“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闢焉,之其所賤惡而闢焉,知其所畏敬而闢焉,之其所哀矜而闢焉,之其所敖惰而闢焉”這句話的大意是:所謂治好自家在於先修養好自己,是因為人們會有種種感情和認識偏差;對於自己或親愛或輕賤或厭惡或敬畏或同情的人,往往都會有過分的偏向。所以,要想“齊家”還是要先修養好自己。關於治國,《大學》中強調治國要有治國原則,即治國者要慎德;有了孝悌慈幼等標準,就可以推己及人實施挈矩之道。“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治國者不能與民爭財,不能與民同欲;治國者必須知道財貨不是本不是寶,只有善和善人才是寶;國家得到有賢智的人才能治理,排斥賢智者,不能包有子孫和人民。“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所以,做國君的人有正道:必定遵循忠誠俠義,以獲得天下,若驕奢放縱,便會失去天下!所以,做國君的人有正道:必定遵循忠誠俠義,以獲得天下,若驕奢放縱,便會失去天下!

大學是教誨我們為人處世的指導精華,需要學習的地方很多。

讀後感篇二:《打雜起步》讀後感

用心讀了《打雜起步》之後,感覺對自己的啟發很大。它是一篇工具文,教我如何做人做事;它是一把尺子,隨時衡量我的工作是否完美;它是一碗心靈雞湯,給我的工作注滿了青春活力。

對於《打雜起步》這篇文章,個人覺得打雜也是一種工作,工作並沒有高貴貧賤之分。有了這種想法後,對自己的工作也做了一下認識,意識到平常工作中還是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我在想,我如何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呢!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時刻謹記以下幾點: 一、熱愛自己的工作。對於陳居里這樣一位高材生來說,當時卻被安排到垂直爐去上三班倒,那是一件多麼苦多麼累的工作,但是他並沒有一點怨言,把打雜當成了自己的工作職責,熱愛著自己的工作。這事讓我體會到,我應該從工作中去感受樂趣和激情,時刻以主人翁的意識投入到工作中,當我養成這種習慣後,我想在任何工作中都能發現其中的樂趣,久而久之,會更加熱愛自己的工作。另外,用開放的心態主動聽取別人的意見,改進自己的工作,別人的意見是對你最好的禮物,但是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氣度,總覺得別人在挑剔你的話,你可能會喪失掉這個成長的好機會。有的時候覺得自己這方面做的還不夠好,通過這次學習,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加倍努力。二、放棄責任就是放棄成功。陳居里經常替別人背黑鍋,別人做錯的事,都往他身上推,他從不辯解,默默地承擔下來,可見他責任感很強,正因為他的責任感,最終也得到了認可。

我深深的體會到:一個沒有責任感的員工不會是一名優秀的員工。每個領導都很清楚自己需要什麼樣的員工,哪怕你是一名打雜的普通員工,只要你擔當起了你的責任,你就是領導最需要的員工。只有那些承擔責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賦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資格獲得更大的榮譽。人可以不偉大,可以清貧,但不可以沒有責任,我想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不管是上級還是同事,都不可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得不到信任,領導又怎麼會把重要的工作交給你呢!有了責任感,就會對工作有高要求,努力做到100分,這是一名員工擁有責任心的最好表現。任何一個工作崗位都可以成就完美,有的時候是自己找很多理由藉口來推託工作的不足,這些都將成為阻礙自我發展與進步的絆腳石。

三、拒絕學習等於選擇失敗。其實,打雜也是一種學習過程,‘打雜’可以理解為,為學武功而為師父掃地倒罐;也可以理解為,初生牛犢為自己的無知付出的代價;也可以理解為,和企業建立親和力的一個過程。學習不僅是指一種對新知識、新的書本的學習,而且包括了對各種新的經驗、新的觀念的接受。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跟得上時代的腳步,社會在發展,人的思維也不斷的變化,如果我們老是活在已往的經驗中,面對新的形勢沒有思想準備,這樣很容易導致出錯,甚至會被社會所淘汰。所以,我覺得我們得時刻懷著一顆求知的心態,?活到老,學到老?學無止境,相信自己一定會

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樂趣,並一直堅持下去!

本文讓我印像最深的`一句話是:“一個人如果現在不打雜,以後終究要打雜;一個人現在打雜,以後終會不打雜”。這句話讓我懂得了,一個人終究是要‘打雜’,只是時間先後的問題。同時,這句話也時刻激勵著自己:打雜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只有經歷這樣的‘打雜’,企業才可能最終認可你的才幹,願意給你所期望的待遇。

讀後感篇三:《論語》讀後感

《論語》是我國的經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粗看《論語》,不過是一本語錄,與其他的語錄沒什麼差別。可細細品來,孔子及其弟子的有關修身(內聖)、治國(外王)的思想流連於語錄的字裡行間。

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

就我看來,人的一生中秉懷著許多有關生活的觸動,只是很多時候,這些觸動沒有點燃讓我們人格震撼的導引線,而使我們困窘地活著。于丹的《論語》心得中,雖然從其獨特的個性視角出發解讀《論語》。但畢竟是一種頗能為大眾認可的個人獨特的對於《論語》的感悟。每個人要是想要在《論語》中找到讓我們人格震撼的導引線,還需自己到論語中慢慢尋覓。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如今人們對父母的付出視之為必然,孝道在逐漸褪色。對現在的人們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事父母能竭其力;”為人子女,做讓父母為你擔心的事情,也不算是孝道。如今人們認為只要提供父母良好的生活條件就是孝,而對父母們的感情需求漠然不管,不聽從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但父母們真正需要的就是這些。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孔子提倡仁愛,但他並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論語》告訴我們,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餘地。

仁者,謂其中心欣然愛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惡人之有禍也;生心之所不能已1也,非求其報也。故曰:“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所謂的仁,是說其從

心底裡欣然地去愛別人;他喜歡別人也有福,而且不喜歡別人有災禍;這是從心中生起而不能停止的情感,是不求回報的情感。所以說:“那上面的與人相互親愛有所作為而不有心於作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實也就是"恕"這個字的本意。這句話現在看來,有其現實意義。其中包含相互體諒的意思。遇事如果換位思考,推己及人,仁愛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改變已有的不正確做法,這樣就會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對立,避免對他人造成傷害。

我對孔子的仁愛之道尤為觸動,孔子曾經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愛離我們遠嗎?我想要仁的時候,念頭一動,斯仁至矣,仁愛就來到我的心中,我的生命就被仁愛充滿了。

修身,一是修德,二是修智,德才兼備,便是修身的理想結果。而修德又是修身的首要任務。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說的是,先要懂得“孝悌”“謹信”“仁愛”、、,然後“學文”,這就明白告訴我們,應以修德為先。論語中,修德之道無處不在。“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已是家喻戶曉”的至理名言。莊重、寬厚、誠信、勤敏、慈惠,人之“五德”。至於修智,《論語》不僅指明瞭學習知識“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為學之道和“舉一隅”而“三隅反”的學習方法。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與做人,“做人”“治學”乃之本,德才兼備方能至於至善。“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虛浮而學,德才具不兼備。

在現在社會中,孝道、仁愛、修身和治學,每每被人

忽視,聖賢與經典也逐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連結。《論語》讓我領略到的,就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為學之道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