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風箏的讀書筆記

來源:果殼範文吧 2.56W

《風箏》是魯迅先生的一篇回憶性散文,回憶自己兒時殘酷地將小兄弟的風箏弄壞的事情。以下是專門為你收集整理的魯迅風箏的讀書筆記,供參考閱讀!

魯迅風箏的讀書筆記

  魯迅風箏的讀書筆記篇一

我看了《風箏》這篇文章後,知道了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講了魯迅認為風箏是沒出息的孩子才玩的,所以他很不喜歡風箏。魯迅還有一個十歲的小兄弟。小兄弟非常喜歡玩風箏,而魯迅又不讓這一個小兄弟玩;每一次這位小兄弟想玩時,只好看一下天上的風箏。小兄弟不能玩風箏是還有一個原因的,就是他買不起。有一天,小兄弟在看風箏的時候,看見遠處的蟹風箏突然落下來了,他驚呼;兩個瓦片風箏的纏繞解開了,他非常高興。而魯迅卻把這些行為看成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魯迅忽然覺得似乎多日沒見這位小兄弟了,但記得曾見他在後花園拾竹。魯迅恍然大悟,便跑去很少人去的堆積雜物的小屋裡,推開門,果然在什物中發現了他,他正在做風箏,魯迅看到了馬上把風箏給踏壞了,把小兄弟伶仃地留在了小屋裡,後來他怎樣,魯迅也沒有留心。

然而,魯迅的懲罰終於到了,他不幸地看到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書。才知道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魯迅又想起二十年前那一件事,而魯迅的心也彷彿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地墜下去了。在那時候,他們又見面了,談起了童年的往事,魯迅正想求他的寬恕,小兄弟卻說什麼都忘記了,魯迅的心從此只得沉重著。

我看了這篇文章,覺得魯迅是一個很不喜歡風箏的人,認為風箏只是沒出息的小孩才玩的,最後,魯迅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是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魯迅那時很後悔,因為魯迅以為玩是浪費時間的行為,那是有原因的:就是因為魯迅小時候家庭很困難,常要拿東西去當鋪,每天都要幹家務,所以他認為玩是很浪費時間的,他自己不玩,還很固執,不讓自己的朋友玩,所以他長大後後悔了。

我以後不能學魯迅那麼固執,對人要寬容。

  魯迅風箏的讀書筆記篇二

今天老師教了《風箏》這一課。這篇散文中,有魯迅的兄弟之情,有遊戲之於兒童的意義,有魯迅的自省精神,有魯迅對小兄弟身受“虐—殺”卻無怨恨的深沉感慨。

文章說的是小時候不許小兄弟放風箏,不準小兄弟弄這種沒出息的玩藝,行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遊戲之於兒童的意義,魯迅醒悟過來,自己當年的行徑,簡直是“對於精神的虐—殺”。雖然事隔久遠,魯迅還是一心想補過,然而小兄弟卻全然忘卻,“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從手足之情上看,當年不許小兄弟放風箏,是為小兄弟有出息,那氣恨,是恨鐵不成鋼。一旦明白自己錯了,雖是幾十年前的往事,雖為兄長,也要討小兄弟寬耍同胞手足之情溢於言表。從遊戲的意義上看,“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遊戲實在出於兒童天性,遊戲使兒童活潑、健康、聰明。因此不準遊戲,無異於虐—殺兒童天性。魯迅看到外國的兒童教育主張,認識了中國舊式教育的落後,願中國的兒童教育改變落後的偏見,願兒童精神從此不受壓制,從此能夠健康成長。從魯迅的自省精神看,魯迅是嚴於解剖自己的,嚴於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絲不苟,知錯必改,鄭重其事,這種精神非常可貴。從小兄弟身受“虐—殺”卻毫無怨恨這種現象上看,魯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腳在這一點上,留下無盡的悲哀和發人深思的問號。小兄弟為什麼全然忘卻?原來他偷做風箏,自己也並不認為正當,以為兄長該管,因此並不耿耿於懷。

這篇課文告訴我們要多學習魯迅先生的優點,從中得到啟發,這樣人才會有進步。更加要學習魯迅先生的寫作方法,本文以一分一總的形式來寫這篇文章的。

  魯迅風箏的讀書筆記篇三

魯迅先生的本意是通過這件事來揭示舊的倫理道德下的社會面貌,從“我”對兄弟家長式的管理,反映出神聖的長 幼尊卑秩序是何等殘忍,愚昧無知。

文章由回憶引起,看到風箏,“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引發了作者的記憶深處的往事。自己不愛風箏,甚至“厭惡”風箏,“以為這種沒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藝”,看到了小兄弟因風箏而“驚呼”“高興得跳躍”,認為是“笑柄,可鄙的`”——這些情感導致了他接著下來對小兄弟的一次精神虐殺——當“我”恍然大悟,發現他偷偷地做風箏時,“憤怒地”“折斷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面對“我”的“傲然”,小兄弟先是“很驚惶”,“失了色的瑟縮著”,最後“絕望地”留在小屋裡。這些人物描寫,僅寥寥無幾,就刻畫了人物的個性特點,神情呼之欲出。“我”為兄長,小弟“多病,瘦得不堪”,“論長幼,論力氣,他都是敵不過我的”。所以當自己驕橫地踏碎他的夢想時,他毫無反抗之力。

時間逝去,再見到風箏時,作者敘述道:“既給我久經逝去的兒時的回憶,而一併也帶著無可把握的悲哀”,因為中年後的他發現年少時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但自己卻把它沒殺了。“我的心已彷彿變了鉛塊,很重很重的墮下去了”。“我”虐殺兒童的思想根源,來自當時封建思想的束縛。舊思想無視孩子的天性,認為守規守矩的才是好孩子,文中用“肅殺的嚴冬”暗示了當時的社會環境,使文章含蓄又帶有深意

作者簡約的幾筆,就將他進行正當遊戲的願望遭到虐殺後,那種驚懼、絕望的心情,極其形象地揭示了出來,這些描寫完全符合兒童的特點。與小兄弟的形象想對照,突出了“我”的粗暴、兄長的威嚴。

每一個孩子都有愛玩的天性,讓他自由自在,就像藍天下飛翔的風箏,不要扼殺兒童的天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