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及其本土資源》讀後有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6.6K

《法治及其本土資源》可謂是近十年中國法理學界乃至法學界最具影響力,最具爭議性的著作,《法治及其本土資源》讀後感。作為學術理論著作,它卻一度名列暢銷書排行榜,不僅成為法學學子課外必讀的著作,專家學者著述立作的參考,也被關心中國法治建設的大眾讀者竟相捧讀。一本學術著作,尤其是法學著作,能夠受到如此高的禮遇,在中國知識界實屬罕見。暢銷書的流行,大多是因為媚俗,而它,卻恰恰相反;深刻,促成了它在讀者當中巨大的生命力,塑造了它在理論上持久的影響力,成就它在法治實踐過程中的強勁的滲透力。

《法治及其本土資源》讀後有感

變革中的社會終究逃脫不了文化多元所導到的種種不幸。中國法治程序例外。在傳統與變革之爭中,人們往往以外在的.現象為準則判斷優劣,而忽視其本質根源。在對西方法律的移植過程中,人們也往往只由於看到西方法制下的繁榮,而沒有看到他們的本土資源。中國是沒有文藝復興的,理性渠道的訴求習慣在中國是極少的。從而使我們開始彷徨,於是我們開始反思,然而大多反思的結果是“把‘現代法制’看作一個有待於明天實現的理想,而把本土情境視為存在於今天的一種無可奈何的現實------從而我們面臨的便是理想的不能實現和現實的不甘妥協之間的兩難困境”正是在此背景下,蘇力用一種新的角度來分析這種困境以期尋求最佳答案。 全書從變法模式的討論提出問題----如何建設中國的法治,從而反思法律的功能,進而提出其意見。

從《秋菊的困惑和山槓爺的悲劇》和《法律規避和法律多元》我們看到的是文化多元而導致的法律多元在現實中對法治程序的某種阻礙或不諧調。這種阻礙往往被人們誰為只有時間才可消除,而忽視其對這種阻力產生的原因---------其價值預設------西方法治文化優於中國本土文化。從而建立文化價值等級秩序,而這種預設不可避免地也把問題的解決可能性全交付於時間,而非人。蘇力運用吉爾茨關於任何法律都是一種地方性知識的觀點,把這兩種制度或觀念的差別轉化為兩種知識的差別;而在知識上,我們很難判斷其優劣高低(趙曉力語)。從而推翻了前述之價值預設,從而提出其解決方案。在知識平面化的前提下提出兩種知識的溝通“在國家制定法和民間法發生衝突時,不能公式化地強調以國家法來同化民間法,而是應當尋求國家制定法和民間法的相互妥協和合作”,並希冀中國法學家們:“通過我們的努力來溝通國家制定法和民間法,從而打破這種文化的隔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