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三字經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2.34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字經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精】三字經讀後感

三字經讀後感1

《三字經》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的精華,也是我們中國人的國學。《三字經》三個字為一句話,一段共有四句。《三字經》主要是寫人的善、惡、學、孝、禮、儀,它是一本很有教育好處的書,它教育我們要愛國愛校,親師愛友,勤於讀書……它教會我們太多做人的道理。

《三字經》最經典的臺詞:“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幾句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明白。意思是:人生下來,天性都是好的,只是之後由於各人所處的環境不同,所構成的生活習慣不同,才使人們的性格不同。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它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區分善惡,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個性是讀到:“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時。”我真的很感動,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順父親,夏天為父親搖扇子,冬天給父親暖被子。孔融四歲時就懂得把大個兒的.梨讓給哥哥吃,自己就吃小的。而此刻的我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自以為是。所以我們更要好好學習黃香和孔融的高尚品德,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

書中的:“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讓我明白了小時候不好好學習是不就應的,那樣老的時候就不會有所作為。俗話說的好:“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使我明白了玉不經過雕刻就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皿。人如果不學習,就不會明白做人的道理。

讀了《三字經》裡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讓我感悟到了其中的含義和道理,也堅定了自己的學習態度。我要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字經讀後感2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文明送給每個中國人的遺產。經典的語句蘊含著古人的智慧,展現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們心中種下一粒思想的種子,慢慢生根、發芽。

在生活中,每一個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無可否認,《三字經》的確是一個人人生道路上的良師益友。不論是在道德品質、文化修養上都會受益匪淺。雖然,在這本書上,不免有些封建色彩,但這些不足之處,不正是要我們這些具有開放性思想的中國人去改變、探索嗎?每看一篇,我都會陶醉在經文的韻律和生動的.故事中。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秦始皇——嬴政。

嬴政,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但在許多人心中他同時也是個暴君。可我覺得他只不過是一個順應了“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生活邏輯的人物。他為了統一中國,加強訓練精兵。雖然,每一個訓練,對於士兵來說都是一次生死決擇,但這麼殘酷的訓練卻為日後統一中國做了奠基。統一中國後,他雖然殘暴,但從此國泰民安。我們現在身處這個美好的社會主義,不是要感謝秦始皇嗎?

時光流逝,有些東西會被遺忘,但有些東西卻被傳承下來,《三字經》在歷史的長河中,被保留了下來。她是中國古代文明中的精華,也為中國古代文明也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三字經》這壇窖藏千年的美酒,愈久彌香,在新時代的今天,教化人心,必將永遠地散發出醉人的芳香。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一本好書就是一個良師益友”,讓我們靜下心來,捧起書,在淡淡的的墨香中與哲人會面,與良友交談,增識長慧,開悟人生。朋友,讓我們一起來愛書,讀書吧!

三字經讀後感3

最近正在讀《三字經》,頗有心得,夜不能寐,思緒萬千,五更時分輾轉難測,披衣起早,寫出心得。

《三字經》成書於八百多年前的南宋時期,自問世以來,就作為兒童的識字教材,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它與《百家姓》、《千字文》合成“三百千”,被視作傳承儒家思想和修身勵志的啟蒙教材;此經雖短,短短千餘言,但卻能流傳至今,一直被世人傳誦至今,它的生命力是什麼,它的魅力何在?

本書雖短,但很有特點。從形式上看,三字一句,短小精悍,讀來朗朗上口,易於記誦;品來意味深長,文化濃重。古代的'兒童,入學的第一部書就是它。孩子們一邊吟唱,一邊搖頭晃腦,韻味十足。

這部書不光形式上易於記誦,內容也很豐富。它以精悍的“關鍵詞”將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道德,做人典故融合在一起。《三字經》雖然是兒童啟蒙教材,但其講的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是難以改變的。它適合於任何年齡段的人去閱讀它,理解它,去在生活中運用它。孩童時代的人讀它記它,可能不知其意而背之,成年人讀它記它,有著不同的意義。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講的是:每個人出生的時候,天性都是善良的,習性卻各有差異;假如不去教導他,習性就會發生變化,轉變,所以要重視教育,持之以恆的教導。

我覺得,這本書中所講的道理,95%還能在現在社會中適用。作為教師,更要認真拜讀拜讀。“教書育人”,我認為育人比教書更重要,我準備利用寒假認真地學習本書,開學以後結合學校工作,把這些道理加以運用,我想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字經讀後感4

《三字經》把我國從古到今的許多故事、知識,以三字經文的方式展示給我們,其中有教我們做人的,有教我們做事的,還有教我們學習的等等。

這些故事有著深刻的哲學道理,生動而有教育意義。比如“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講得就是孟母三遷和孟子逃學後孟母剪佈教子的故事,告訴我們學習不僅要有好的方法,而且要有好的環境,特別是要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

又比如“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這段話講得是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敬父親,冬天把被窩捂熱後再請父親睡。讀了這個故事,我很受啟發,我覺得我要向黃香學習,多為父母做些家務,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三字經》裡還有很多哲學故事,給我們樹立了許多榜樣,告訴我們很多深刻道理,讓我們受益無窮。

國學《三字經》中含有古代人民的智慧,讓後人讀後感悟如何做人的道理。

《三字經》中有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的意思是:人一生下來的`時候本性都是好的,只是由於後天的成長過程中,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不一樣,性情也有了好與壞的差別。

《三字經》中還有這樣的詩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意思很清楚,一塊玉石不經雕琢是不能成為一件玉器只是一塊玉石。人不學習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合適什麼是不合適。而“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意思是說:孩子小時應特別注重三個方面的學習:親近良師、親近益友,要學習禮貌懂規矩。

通過學習這些詩句,給我們講了怎樣做人的道理,教育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要養成優良的品質,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長大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才能把祖國建設的更加富強。

三字經讀後感5

《三字經》,它短小的人篇幅蘊含著許多深刻的道理,它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一直毅力於燦爛之巔,多少年來一直伴隨中華兒童的人成長。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放在《三字經》的'開頭,講出了人的本性是天生善良的,但由於後天的教育和自己的勤奮程度而差距越來越大。“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講述瞭如果學習時不專一,那麼善良的人本性就會受到變遷,最後與人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現在的我們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上網、逃學在中學生中都時有發生,我們要學會專一,“一心不可二用”,才可有所成就。

在《三字經》中,有一段是“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彼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勉。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這段話告訴我們:聖人孔子曾拜7歲的小孩項橐為師,古代聖賢且能如此勤奮學習,跟何況是我們;宋朝中書令趙晉讀了一輩子《論語》,做宰相之後,仍勤奮讀書;公孫弘為了學習削竹片抄書,他沒錢買書卻如此勤奮;孫晉怕晚上讀書打瞌睡,把頭髮系在樑上,蘇秦學習疲倦時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晉朝車贏晚上用捉來的螢火蟲當做燈來看書,孫康依靠雪的反光來看書,他們雖然貧窮,卻沒有因點不起燈不學習;漢朝朱買臣邊砍柴邊看書,隋朝李密邊放牛邊讀書,他們儘管勞累,卻不放棄學習。我們現在可以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學習,又有老師的悉心呵護,我們 太幸福了。

《三字經》概況了中國上下五千的歷史知識豐碩,它獨特的語言表達能力讓人耳目一新;《三字經》雖然重在傳道,可生動有趣,記載了大量的歷史人物和故事,這讓人在學習中增加了不少樂趣,也讓讀者對為人處事、求學交友等方面有了更為直觀的認知;《三字經》通俗易懂,還可也陶冶情操,提高人民的涵養。

三字經讀後感6

你知道《三字經》是怎樣的一本書嗎?它在我們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古人的第一本書就是《三字經》,這本書經歷了多少滄海桑田,是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一直毅力於世界之巔,源遠流長。

《三字經》以少兒啟蒙讀物為代表的作品最為典型。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含義簡單易懂,還有些人們也把它譜成曲,讓優美的旋律淨化心靈。這本書告訴我們許多關於歷史、天文、地理、道德等許多知識,正所謂古人曰:“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聖人禮。”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它的`意思就是說:東漢時有個叫黃香的人,從小就非常孝順。他九歲時,常常在冬天父親還沒上床睡覺之前,自己先躺在冰冷的床上,把被子溫熱了才請父親睡覺。夏天他就先用扇子把席子扇涼了,才請父親歇息。

讀到這裡,我慚愧地想:我和黃香相比,真是天地之別呀,生活中的我,放學回到家,就一屁股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從來沒有想過為父母分擔一些家務呀。爸爸媽媽平時既要上班,又要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多麼辛苦呀!記得有一次,媽媽剛下班回來,叫我把碗筷端去客桌,我死活都賴在紅木椅上,大聲喊:“你自己吧,大結局了。”說完,又賴在椅子上看電視。吃飯了,媽媽沒幫我拿碗筷,我也無可無奈,拖拖拉拉去拿。

《三字經》的經典語句蘊含著古人的智慧結晶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們心中種下一粒思想的種子,慢慢生根、發芽。

三字經讀後感7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提起這《三字經》的學習,還得從上幼兒園開始,偶爾會依依呀呀的跟老師讀幾句完全不懂的《三字經》,上一年級才算正式的吟誦了經典,那時經過半個學期的誦讀,在學習之餘,我隨同學們把《三字經》背的熟熟的,背得多了,對內容也就懵懵懂懂。可對它的理解還是從生後中的小事中有所感悟。

記得那次在姥姥家,媽媽把洗好的的水果分給我們三個孩子,媽媽是最後一個分給我的,而且特別小。我有些不高興了,就對媽媽說不想吃。媽媽一眼就看出我的心思,她把我拉過身邊來,耐心地說:“兒子,《三字經》咱們白學了,融四歲,能讓梨。弟與長,宜先知。說的是什麼意思來的?難道你忘了?”我搖搖頭說:“沒有忘,可是……”。媽媽拉過我的手,輕輕說:“兒子,如果你來分你要怎麼分?”我語塞了,也臉紅了,是啊,經典學了怎麼不用啊?於是,我低下頭輕輕說:“小的留給自己。”媽媽拍拍我的.頭,高興的說:“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從那以後,我懂得了謙讓。

通過誦讀《三字經》讓我學到了很多道理。“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告訴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慢慢來。“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使我明白人小的時候不學習,長大了就什麼都不會,有什麼用呢?從而激勵我珍惜每分每秒的時間來刻苦的好好學習!“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實禮儀。”讓我懂得我們從小要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團結同學。

《三字經》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伴隨著我成長,它是我成長的好朋友。

三字經讀後感8

高爾基曾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的,讀書能讓我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暑假,我重讀了大家耳熟能詳的《三字經》,讓我受益匪淺。

《三字經》是中華文化的經典作品,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讀起來朗朗上口,短短的文字,蘊含著深刻的道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就告訴我們:我們就像一塊璞玉,要想發光,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像播種一樣,只有灑下汗水,才會收穫成功的果實。

其中,讓我最難忘的是——“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講的`就是黃香溫席,孝順父母的故事。這些古樸的文字把我帶入了一個愛的世界。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這樣的場景。炎炎夏日,黃香在父親睡覺時,輕輕地為父親扇涼,用孝心吹散炎熱;寒風刺骨的冬天,他先睡到床上,用自己的體溫暖床,再讓父親睡上去,用孝心驅走寒冷。他的孝心像春雨點點,滋潤著我們的心田。讀著讀著,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孝心女孩”——陳春林。母親病逝,父親癱瘓,可這些事都沒有難倒她,她勇敢地挑起了家庭重擔。用自己的孝心燃起了父親生活的希望,用細心地照護讓父親重新站了起來。她帶父上學的行為更是感動了無數的人,成為家喻戶曉的“孝心女孩”。無論是黃香還是陳春林,他們都用孝心給我們樹立了最好的榜樣——孝敬父母,回報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

這樣經典的故事在《三字經》裡數不勝數,《三字經》就像一位無聲的老師,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又像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路。我們要把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孝敬父母,發揚光大,讓生活充滿愛。

三字經讀後感9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我幼兒園的時候就能背誦了,但是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這個寒假,學校的大隊部佈置了品讀經典傳承國粹閱讀活動,《三字經》是我國著名的啟蒙讀物,所以這個假期我把《三字經》拿出來重頭到尾認真地看了一遍。

通過看三字經的解讀,我知道了三字經它是告訴我們要尊老愛幼、勤學刻苦、孝順父母、禮貌待人,這些都是我國的傳統美德。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幾句話的意思說年輕的時候不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這樣,等到老的時候,什麼都不懂,什麼也不會做,又有什麼用呢?一塊好的玉石,如果不經過玉工雕琢,就不能成為一件精美的玉器。一個人如果不努力學習,就不會明白事理,沒有辦法讓原來的優良天賦得以充分的發揮。我就得這句話說的太對了。我們小時候一定要刻苦學習,不能怕辛苦。還有我特別喜歡“頭懸樑”這個故事。“頭懸樑”講的是:我國古代晉朝的孫敬,他學習非常刻苦,常常讀書讀的很晚,睏倦得眼皮都睜不開了,為了防止自己在學習時睡著了,因此在讀書時他就弄根繩子把頭髮綁起來吊在房樑上。打盹垂頭的.時候,揪一下頭髮就驚醒了,繼續讀下去。後來他成為了一個很有成就的人。這兩個故事告訴我們,從小要刻苦學習,只有認真努力的付出,才能有收穫。我平時在學習的時候,不是很認真,做作業也不是很及時完成。看了《三字經》以後,我要改正這些缺點,刻苦學習,長大以後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字經》就像一個老師,教導著我們,讓我們成為有用的人。我很喜歡這本書。

三字經讀後感10

《三字經》是中國古代啟蒙教育的著名教材,自南宋以來,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全書三字一句,有兩句一韻,共有一千多字。所以,它也是部兒童識字課本,包括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廣泛生動而又言簡意賅。

《三字經》含有豐富的典故,知識性強,全書充滿積極向上的精神,是國學精粹中難得的啟蒙讀本。

《三字經》的第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性向近,習相遠。大意是人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彼此之間沒有多大差別。性情也都差不多,只是由於後天的環境和教育的不同,習性便有了千差萬別。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是這樣的,有些人長大後還象小孩子一樣善良了,有些人卻不是,這跟生活環境很重要,要是愛學習的同學交往,從小培養優秀的品質,改掉不好的習慣,這樣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還有一句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它的意思是剛採出來的玉石,如果不經過打磨,就成不了精美的玉器。一個人如果不努務,就不能明白事理。不經歷風雨,是見不到彩虹的',玉在沒有打磨之前,也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人也一樣,只有經過磨鍊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還有一句是這樣的“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仁、義、禮、智、信是做人的五條準則,也是中國古人對人格的要求。這五常,不僅是古人所推崇的,也是現代人所要具備的素質。

《三字經》裡每一句話的含義都非常深刻,是短短六個字的句話,可以讓我們領悟到很多大道理。我們要從此書裡,學習前人的智慧,豐富自己的人生。

三字經讀後感11

最近,我讀了中國古書的《三字經》,其中《香九齡,能溫席》的故事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黃香小時候,家中生活很艱苦。在她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黃香非常悲傷。她對父親更加關心、照顧,儘量讓父親少操心。冬夜裡,天氣特別寒冷,家裡連柴也不多一根,更不要說什麼取暖的裝置,躺在被窩裡,半天仍是冰冷冰冷的,確實很難入睡。想到這裡,小黃香心裡很不安。為了讓父親少挨冷受凍,就走進父親的'房裡,給她鋪好被,然後鑽進父親的被窩裡,用自己的體溫,溫暖了冰冷的被窩之後,才招呼父親睡下。黃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親的心。

看了這個故事後,有沒有觸動到你的心靈呢?在我們許多小讀者眼裡,父母似乎只是給我們“服務”的: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輔導功課……這一切在小朋友的眼中看作是理所當然的事,認為這是父母必然要做的。而我們自己呢?只要享受就好,誰叫她們是父母呢?的確,父母對我們有養育的義務,同樣,我們是不是也有責任和義務去回報她們呢?想想自己,是否曾經給父母煮過一次飯,泡過一碗麵?為什麼同樣9歲黃香有這麼孝順?

看看我們生活的環境多好,煮飯,有電飯煲;熱菜,有微波爐;熱了,有空調、冰箱……生活條件蒸蒸日上,可我們的心靈卻荒廢了,長滿了自私冷漠的雜草,不懂得關心別人,還認為父母的關心不夠而滿腹牢騷,耿耿於懷。相比之下,難道不自慚形穢?其實,只要我們一個小小的舉動,一句輕輕的問候,我們的父母就心滿意足了。

用心地想想父母對自己的好吧。如果這種與生俱來的愛我們都不珍惜,又怎麼可能懂得珍惜其她人給你的愛?愛人,要先學會愛父母。

三字經讀後感12

剛進朝陽外國語學校老師就佈置作業,讓我們背誦《三字經》。通過閱讀、默記我體會到《三字經》韻文極易成誦。內容大致可分為五部分:一、勸教;二、必備知識;三、讀書;四、習史;五、勸學。其中包括了中國傳統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廣泛生動而又言簡意賅。

讀了《三字經》我清楚的知道了中國這個有幾千年歷史的泱泱大國,是怎樣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髮展、不斷生存下來的,讓我對歷史有了一個概括的瞭解;讀了介紹古時候的成功人士的部分後,我知道了我們中國曾經有許許多多的能工巧匠和才華橫溢的文人墨客,他們是我學習的榜樣。讀了書裡講孝敬那一部分,我知道了如何去做一個孝敬父母與長輩的人;讀了仁、義、禮、智、信我堅信它對我們現代21世紀的學生同樣適用;《三字經》講述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許多優良傳統與經過幾千年不斷流傳下來的.美德,蘊涵著許多人生哲理,等待我們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去實踐、去學習!《三字經》中說到“有孟母,擇鄰處”,講的是孟子的母親為讓孟子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先後三次搬家,讀到這裡,我不由得想起我的父母,他們為了能讓我來北京讀書,調換工作並不辭辛苦尋找好的學校,我從心裡感謝我的爸爸媽媽!

如今早已將《三字經》熟記在胸的我,每當回顧這篇流傳700多年,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文章時,仍有啟迪心智的感悟,讓我百讀不厭,收益非淺。這琅琅上口的一千多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令我折服!

三字經讀後感13

一本好書能改變以人的一生,能對一個人的內心世界產生巨大的衝擊,書中的奧祕值得我們去仔細探究、斟酌。

我讀過許多課外書,其中我影響最深的當數《三字經》。書中的一字一句所還有的深刻哲理讓我受益匪淺。一句“人之初,性本善”表現吃了古人認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這與西犯法國家認為人的天性是邪惡的思想有著天壤之別。仔細想一想,的確古人的智慧是多麼高深。試想一下,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人生還是一片空白,根本不懂得去算計別人,哪來的骯髒邪念,更不會有違法犯罪的念頭。但後天的環境改變了人性也會隨之改變。在不一樣的環境中便會出現人們所謂的`善人與惡人、好人與壞人。從中國古代與西方國家的比較之中不難看出古代中國人與西方人思想、文化的差異,凸顯出古代中國文化的獨特與博大精深。

“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折射出古人提倡尊幼愛幼的優秀品德與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思想境界。每當讀到那裡,我就有種想起了孟子那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及龔自珍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於是那許多諸如此類的文章便在我的腦還裡浮動,我便產生了對古人的敬畏之心。

在生活中讓我做事父母感動的事我真的很不好意思,但如果讓我做一些微不足道但又有一點有意義的事,我心裡又有一點難過與不捨。可是生活告訴我,頭時候讓父母開心又是異常有意義。於是我做了,父母真的很開心。看到父母開心的樣貌,我也異常開心、高興。當把自我的東西讓給別人,看到別人開心,自我也暗暗高興。

短短數百字的《三字經》,作為中國古代乃至近代兒童的啟蒙教科書,蘊含的深刻哲理實在是夠我們去深入探究的。而他所包含的博大愛心,更值得我們去領會、去發揚光大。

細細品味《三字經》,我們能感悟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領略到古人智慧的無窮與愛心的博大,領略大國學的精妙。

繼承和發揚中國文化,弘揚中國人民的博愛之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

三字經讀後感14

今天看了一本書,名字叫“三字經”。同學們你們對三字經應該都很熟悉了吧!今天我就給你們朗誦一段吧。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同學們就讓我給你們講講它的故事:孟子的家以前住在一座山下,因為人們總是把墳埋在山下做喪事,所以孟子也模仿上墳人做喪事。然後孟母把家搬到鎮上,可是鄰居是一位屠夫。那屠夫是個賣肉的,孟子又跟著學起賣肉來。孟母想了想又把家搬到學校附近,孟子這才跟著學生們學起讀書來。有一天,孟子從學校逃學回到家,孟母正在織布,她一氣之下,拿起了剪刀把機子上的線剪斷了,以此來教育孟子。

聽了這個故事,你們是不是覺得孟子這麼做是不對的。以前有的家裡因為太窮沒有錢上學,那些人其實都非常想上學。後來,經過無數次的努力終於變成了有用的人。我們現在有那麼好的生活環境,有的同學還不願意圖書。我們現在就應該好好讀書,認真讀書,將來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它的故事是說: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代子孫,東漢時的文學家。他有兄弟七人,當他四歲的時候,懂得謙讓之禮。一天別人給他家送來了一筐梨,孔融很自覺的把大的放到一邊,挑了個小的自己吃,把大的留給哥哥們吃。大人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他說:“哥哥們比我大,應該吃大的,而我是弟弟,應該吃小的。”大人們又接著問:“你還有一個小弟弟,他比你小,那你不是應該吃大的嗎?”他說:“我比他大,更應該讓著他。”

同學們,我們都應該像孔融學習,把好的、大的讓給比我們大的哥哥姐姐們。這樣我們才是懂事的好孩子。

三字經讀後感15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這是我常常吟誦的《三字經》裡的詩句,它教育我們要心地向善,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自從學校開展誦讀經典活動以來,老師鼓勵我們利用平時點滴的空閒時間學習古詩文,我們從中學到了很多做人、做事、學習和生活等方面的道理。在古文典籍中,我最喜歡《三字經》。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易於背誦。更重要的是,它裡面涵蓋了很多人生的哲理,有利於培養良好的習慣,指導我們學習和成長。

記得有一個週末,因為去姥姥家裡玩回家晚了,耽誤了寫作業。當時我瞌睡極了真想立刻就躺下來美美睡一覺,可是當我想到三字經中的.“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時,立刻被晉朝孫晉的學習精神所感染,我一下子就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認認真真地把作業寫完。《三字經》還教育我們要不恥下問,“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這句話告訴我們,連孔子都向比他年紀輕的神童項橐請教學問,何況是我們呢。通過學習《三字經》,培養了我刻苦學習、不恥下問的好習慣。

還記得有一次上課鈴剛響,我們幾個同學還沉浸在下課時的歡快氣氛中,相互打鬧影響了課堂秩序,當時老師並沒有立刻制止我們,而是讓我們背誦“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此時,我們都羞愧地低下了頭,教室裡立刻就安靜下來。通過學習《三字經》,培養了我們尊敬師長、向善知禮的好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三字經》也指導著我們的行為習慣。“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教育我們要尊敬長輩、謙恭禮讓。“爾小生,宜立志”告誡我們從小就要樹立遠大的志向。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通過學習《三字經》,使我受益匪淺。

《三字經》裡囊括了接人待物的禮儀、做人做事的學問,還有歷朝歷代的故事,它指導我們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使我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培養了我們學習、生活、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三字經》和其它的中華經典一起伴我健康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