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傳讀後感4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66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阿Q正傳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阿Q正傳讀後感4篇

阿Q正傳讀後感1

《阿Q正傳》最初發表於《晨報副刊》,後收入《吶喊》。是魯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說。魯迅在談到這篇小說的寫作動機時曾經說過,主要是為了揭示“國人的靈魂。”(《阿Q正傳·英文版序》)魯迅在這篇小說中表現出來的改造“國民性”的思想;魯迅對阿Q表現表現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態度。

小說的中心人物是鄉村流浪漢阿Q的。《阿Q正傳》通過阿Q和他周圍人的冷漠形象地揭示了中國農民的麻木和不覺悟,揭示了人性的弱點。也折射出中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致命弱點。

阿Q是一個貧苦的流氓無產者的典型。

阿Q是個受壓迫的農民。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無名無姓。有個姓氏卻被趙太爺剝奪了。只能靠打短工為生活。——“別人舂米,他便舂米;別人插秧,他便插秧。”

阿Q性格的最主要的特徵是“精神勝利法”。所謂的“精神勝利法“就是在現實中無法獲得滿足只好在精神上、在幻想中尋求自我安慰。小說中的《優勝記略》和《續優勝記略》都是他的這種精神勝利法的表現“行狀”。歸納起來,精神勝利法的主要特徵有:自欺欺人、自我安慰。阿Q只求在精神上戰勝對方,既自尊自大,又自輕自賤,死要面子又欺軟怕硬,麻木健忘而糊塗終生。比如,被人打了,就用“兒子打老子”來自我安慰;別人說他混得差,他就用“祖先比你闊”來搪塞。具有驚人的健忘症。前面被人打了,轉身之間忘得一乾二淨。轉嫁痛苦,耍無賴。畏強凌弱是他性格的重要特點之一。剛剛被強者假洋鬼子用“哭喪棒”打得鼻青臉腫,轉眼之間就去欺辱小尼姑,強行摸小尼姑的頭,還說“為什麼和尚摸得,我摸不得”。偷了別人家的蘿蔔,卻要蘿蔔說話。等等。

但“精神勝利法”不是阿Q最根本的特徵,他的根本性格是缺乏起碼的自我意識和個性意識。

阿Q的身上還有封建的正統思想和傳統意識。他認為,凡是革命都是與他作對,革命黨捉住都要殺頭。這體現了阿Q身上的保皇意識。他自己雖然經常受到別人的侮辱,但卻以欺侮女人為樂。並且認為“女人是禍水”,自認為“男女之大防甚嚴”,超過了古今的聖賢。儘管到處流浪,還要傳宗接代,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就是這種宗法家族思想的體現。

阿Q參加革命,其實對革命並不瞭解,一個把自由黨變成了“柿油黨”的流浪漢眼中的革命,是完全根據自己的本能來確定其含義的。在阿Q的眼中,革命就是古代戲曲中的場面——“銀盔銀甲。三尖兩刃刀”;所謂的革命,就是搶得財產,把秀才家的寧式床搬來;就是搶得女人,把秀才老婆和女兒等女人搶來,享受他得三妻四妾式的帝王生活;就是仇殺,把秀才等殺掉,把王胡殺掉;就是欺壓別人,讓小D搬東西,搬不快就打。所以,阿Q的革命一旦成功將比失敗讓人更加可怕。

阿Q性格有著深刻的文化根源。它與中國歷史,特別是近代中國屢遭外國侵略的屈辱歷史相聯絡。是那種雖然破落,但還自認為是天朝上國的鴕鳥精神的折射;它也是中國小農經濟社會的產物。中國小生產者的保守落後、不覺悟等弱點使阿Q這樣的農民更容易染上“精神勝利法”。同時,阿Q的性格還與傳統的儒家文化尤其是道家和釋家文化相連線。迴避現實和不敢面對現實,是阿Q和傳統的道家和釋家文化的相通點。

《阿Q正傳》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魯迅寫作這部小說的目的,就是要揭露“國民的劣根性”,因此,阿Q的性格就是現代中國國民性的象徵。小說特通過阿Q身上的“精神勝利法”揭露了中國的民族劣根性,揭示了病態社會人們的病苦,“以引起療救者的注意”。阿Q時代屬於過去,但阿Q性格包含的內容並未絕跡,所以現在阿Q是現代中國國民的靈魂。魯迅對阿Q性格的揭露,意在對整個舊社會的批判,對整個舊的意識形態的批判。這體現了魯迅深刻的啟蒙主義的思想。

《阿Q正傳》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

阿Q正傳讀後感2

一直久仰阿Q大名,據說他的“精神勝利法”十分“利害”,可就是沒看過原著。恰好最近又學了魯迅先生的一篇課文,再次被他犀利的筆風征服,於是欣然前往圖書館,蒐羅他的書,翻開《狂人日記》,便直奔《阿Q正傳》。

粗略讀了一邊,算是和阿Q打了個招呼,彷彿那個穿著破夾襖,面帶輕蔑走向王胡的阿Q正迎面走來;又彷彿對面鏡子裡,自己的腦袋下長出了阿Q的身子。

在我眼裡阿Q是可悲、可恨、可氣又可笑的人,但他始終不值得人可憐,即使是多於的同情,恐怕失去自尊的他也無法承擔吧。

他悲的是生活在強權的壓迫下,已變得麻木不仁,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基本人格,甚至把被壓迫,視為理所當然,最終在“精神勝利法”的幫助下依舊可以活得“飄飄然”。他的可恨之處在於,毫無自知之明,專愛欺負弱小,把他受壓迫的氣憤轉而發洩到比自己更軟弱、低下的人身上,以獲得精神上的勝利,如調戲小尼姑。然而可氣可笑的是,直到死的那一刻,他最終也還是不知道自己究竟為何而死,卻在“精神勝利法”的“光環”下,死得“泰然”……

我一直很喜歡用白居易的“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來形容魯迅先生的文章,但在這裡我暫且拋開他的鍼砭時弊,也拋開阿Q所有的政治、歷史、社會等背景,單從阿Q這個藝術形象看,他最大的“光環”便是他的“精神勝利法”了,而他的可悲、可恨、可氣、可笑的唯一資本也註定是他的“精神勝利法”。

阿Q是那個時代的產物,那個時代縮影和“結晶”,可謂是“時勢造就阿Q”可是一旦阿Q脫離了那個時代,他還是那個阿Q麼?拋開了阿Q所有的政治、歷史、社會等背景,他的“精神勝利法”還有什麼意義可言麼?也許有人會發出這樣的疑問。但是作為一部有著鮮明時代烙印的經典小說,它能跨越那個是帶仍以經典的名義走向今天,這徰說明了他的經典不僅僅停留在他的那個時代,而且還能穿越時空與今人產生新的'共鳴,那我們也理所應當給經典鍍上新的金邊,讓“阿Q精神”在今天添上新的一筆。

有時讀著阿Q,恍然間卻彷彿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即陌生又熟悉。小時候,考試一考不好便傷心落淚,每每此時,身為“前輩”的表姐便主動扮演了心理諮詢師的角色來向我傳授“阿Q精神”:“一次小測驗而已嘛,有什麼大不了?犯不著傷心、傷身,又不是大考。再說了,考都考完了,你傷心也沒用,白白浪費時間而已,還不如下定心去好好複習,找出錯誤與不足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你要實在過意不去就想想那些比你考得還差的人,他們不也好好的嗎?也沒像你一樣傷心啊……”聽了表姐的話,再想想考得比自己還差的人,心裡竟也真的平衡些了,也能定下心,平靜地訂正試卷了。

後來長大了些,遇到挫折,我便也將“阿Q精神”活學活用了,心裡再難受也要學會自己安慰自己,學會自己解開心結。難受有何用?傷心又有何用?即使整天愁眉苦臉,日子也一樣要過下去,明天一樣還會來,困難也一樣要面對,用一個好心情面對困難總比垂頭喪氣面對要強,微笑總比滿臉愁容有魅力。於是,勇敢地爬起來,拍拍身上的土,我能笑著站在這塊崎嶇不平的土地上已經很不錯了,我並不比別人缺少什麼,接下來我只要充滿自信地努力去邁開自己的第一步就可以了,這樣一切便柳暗花明變得簡單起來了,於是乎一個樂觀自信的青春少年重新人間。

當然,如果一輩子都像阿Q一樣渾渾噩噩固然不可取,但以適時、適度、適量的“阿Q精神”面對苦難也未嘗不可。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愛鑽牛角尖,心眼兒真,一直想不通便很可能走上不歸路。這時候,如果能適度、適量、適當地發揮一下“阿Q精神”難得糊塗一把,也許有些悲劇將會改寫結局。尤其是在今天這個競爭激烈的高壓社會下,也許我們需要的正是這種與時俱進的“阿Q精神”吧。

阿Q的牢車在眾人麻木地目送下已漸行漸遠,他單薄的背影猶如一篇秋葉,在我眼中無處一曲別樣的“阿Q精神”後,安然落幕,徒留我一地感嘆……

阿Q正傳讀後感3

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以其具體生動的人物形象、入木三分的刻畫分析及對社會的清醒認識,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中國國民的劣根性和人性的“痼疾”,作者希望“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達到治病救人、改造國民性的目的,體現了深刻的主題,有著偉大的現實意義。

小說的內容,博大而精深,並且無一不閃耀著作者智慧的光芒。本文試從作品中所反映的女性觀、傳統習慣、革命觀、奴隸性及看客態度幾個方面來加以分析。

一、女性觀

自古就有“紅顏禍水”之說,在士大夫的眼中,女人的意思有兩個:要麼是泥美人似的玩物,要麼是破國亡家的狐狸精。大抵前者多用於詩詞,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貴妃、“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施;而在做史論時則是後者的一套論調了,“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啊!男人對女人,一面是輕蔑,一面是追求,連屈辱不堪的阿q面對靜修庵裡的尼姑也是或“唾罵”,或“伸出手去摩著伊新剃的頭皮”並說著下流話,但同時又是小尼姑引起他對女人的無限聯想並出現了對吳媽的調戲。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女人是奴隸,當男人也成為奴隸的時候,女人便成為物品,連人也稱不上了,男尊而女卑。

二、傳統習慣

“從來如此,便對麼?”作者借阿q這一人物對這個問題作了闡釋。在阿q眼中,凡是不合未莊老例的,他都認為是錯的,阿q的邏輯是墨守成規,反對變革,排斥異己。凡有變化的,他都要加以排斥。小尼姑不合儒教,是他排斥的物件;而假洋鬼子進洋學堂,剪掉長辮子自然也是異端,因而成為他最厭惡的一個人;因城裡人將長凳稱為條凳、煎魚用蔥絲不合未莊老例而不滿意;對革命他一向就是“深惡而痛絕之”的。

傳統有精華與糟粕之分,習慣有好壞之別。尊老子幼,文明禮貌,艱苦樸素,勤儉節約,這些都是好傳統、好習慣,值得發揚光大;至於女人纏足,男人腦後留條長辮子,雖是傳統習慣,則不是什麼好習慣,確確實實是有弊無利。

三、革命觀

阿q的革命暢想曲——報私仇、分財物、討老婆,這些是他的自我設計,是他對革命的理解,也是他嚮往革命的目的。對“威福、子女、玉帛”(權力、女人、金錢)的追求反映了農民為了“生存和生活”的合理要求,這也是中國封建社會中“大小丈夫”們的最高理想。因此,我們可以想見:即使阿q成了“革命”政權的領導者,他也將只會以自己為核心重新建立起一個新的未莊封建等級社會,這也是歷代農民起義的結果。

四、奴隸性

魯迅對國民精神弱點批判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對奴性人格的'批判,作品主人公阿q是一個雙重性格的奴性人物。“見了狼,自己就成為羊;見了羊,自己又變成狼”,這是阿q性格中最為突出的一面。在“假洋鬼子”、趙太爺這些“狼”面前,阿q表現出空前的軟弱,乖乖地做“羊”了,任其欺辱。在王胡面前,阿q雖然不甚服氣,並試圖獲得勝利,然而,在王胡真的動了氣同他打起來的時候,他又軟下來了,“君子動口不動手”,這是弱者的哲學,也是由狼變羊過程中的心理安慰。阿q式的人物,就是這樣一種兩面人:“他們是羊,同時也是凶獸。”

五、看客態度

魯迅在一系列小說中描寫了神情麻木不覺醒的看客形象:《藥》、《示眾》裡鑑賞殺人場面時,“一堆人”“竭力伸長了脖子”“嘴張得很大”;《孔乙己》中酒客們取笑孔乙己寫“回”字、偷書被打;《祝福》中魯鎮上的人們拿祥林嫂額上的傷疤、阿毛被狼叼走做笑料;而“阿q十分得意的笑”著調戲小尼姑時,“酒店裡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未莊的人們十分“欣然”地聽阿q講殺革命黨的事,阿q遊街示眾時“兩旁是許多張著嘴的看客”,看客們露出“閃閃的像兩顆鬼火”的狼一樣的眼睛。

一部偉大的作品,總是超越時空而魅力不朽。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是對我們民族國民性的自我批判,是對人性弱點的大暴露,是現實生活中人們自我審視的一面明鏡。

阿Q正傳讀後感4

魯迅的《阿Q正傳》—讀後感作文是無數可親可敬的工人伯伯、警察叔叔;唉,一緊張就出錯,這不,把“黑板”寫成了“黑反”,剛想擦掉,卻聽一聲停。魔王在魔林山谷設定了一道連神仙都看不到的結界。如果某個地區很熱或很冷怎麼辦;夜晚,鄉村裡亮起了一盞盞電燈,朦朧的燈光照射著大地,偶爾有人走過,就更增添詩情畫意,走過的人,簡直成了“畫中之人”了。

自古就有“紅顏禍水”之說,在士大夫的眼中,女人的意思有兩個:要麼是泥美人似的玩物,要麼是破國亡家的狐狸精。 大抵前者多用於詩詞,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貴妃、“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施;而在做史論時則是後者的一套論調了, “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啊!男人對女人,一面是輕蔑,一面是追求,連屈辱不堪的阿Q面對靜修庵裡的尼姑也是或“唾罵”,或“伸出手去摩著伊新 剃的頭皮”並說著下流話,但同時又是小尼姑引起他對女人的無限聯想並出現了對吳媽的調戲。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女人是奴隸,當男人也成為奴隸的時候,女人便成為物品,連人也稱不上了,男尊而女卑。

二、傳統習慣

“從來如此,便對麼?”作者借阿Q這一人物對這個問題作了闡釋。在阿Q眼中,凡是不合未莊老例的,他都認為是錯的,阿Q的邏輯是墨守成規,反對變革,排 斥異己。凡有變化的,他都要加以排斥。小尼姑不合儒教,是他排斥的物件;而假洋鬼子進洋學堂,剪掉長辮子自然也是異端,因而成為他最厭惡的一個人;因城裡 人將長凳稱為條凳、煎魚用蔥絲不合未莊老例而不滿意;對革命他一向就是“深惡而痛絕之”的。

傳統有精華與糟粕之分,習慣有好壞之別。尊老子幼,文明禮貌,艱苦樸素,勤儉節約,這些都是好傳統、好習慣,值得發揚光大;至於女人纏足,男人腦後留條長辮子,雖是傳統習慣,則不是什麼好習慣,確確實實是有弊無利。

三、革命觀

阿Q的革命暢想曲——報私仇、分財物、討老婆,這些是他的自我設計,是他對革命的理解,也是他嚮往革命的目的。對“威福、子女、玉帛”(權力、女人、金錢)的追求反映了農民為了“生存和生活”的合理要求,這也是中國封建社會中“大小丈夫”們的最高理想。因此,我們可以想見:即使阿Q成了“革命”政權的領導者,他也將只會以自己為核心重新建立起一個新的未莊封建等級社會,這也是歷代農民起義的結果。

四、奴隸性

魯迅對國民精神弱 點批判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對奴性人格的批判,作品主人公阿Q是一個雙重性格的奴性人物。“見了狼,自己就成為羊;見了羊,自己又變成狼”,這是阿Q性格中最 為突出的一面。在“假洋鬼子”、趙太爺這些“狼”面前,阿Q表現出空前的軟弱,乖乖地做“羊”了,任其欺辱。在王胡面前,阿Q雖然不甚服氣,並試圖獲得勝 利,然而,在王胡真的動了氣同他打起來的時候,他又軟下來了,“君子動口不動手”,這是弱者的哲學,也是由狼變羊過程中的心理安慰。阿Q式的人物,就是這 樣一種兩面人:“他們是羊,同時也是凶獸。”

五、看客態度

魯迅在一系列小說中描寫了神情麻木不覺醒的看客形象:《藥》、《示眾》 裡鑑賞殺人場面時,“一堆人”“竭力伸長了脖子”“嘴張得很大”;《孔乙己》中酒客們取笑孔乙己寫“回”字、偷書被打;《祝福》中魯鎮上的人們拿祥林嫂額 上的傷疤、阿毛被狼叼走做笑料;而“阿Q十分得意的笑”著調戲小尼姑時,“酒店裡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未莊的人們十分“欣然”地聽阿Q講殺革命黨的事, 阿Q遊街示眾時“兩旁是許多張著嘴的看客”,看客們露出“閃閃的像兩顆鬼火”的狼一樣的眼睛。

一部偉大的作品,總是超越時空而魅力不朽。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是對我們民族國民性的自我批判,是對人性弱點的大暴露,是現實生活中人們自我審視的一面明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