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鎖》張愛玲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2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封鎖》張愛玲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封鎖》張愛玲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封鎖》張愛玲讀後感1

《封鎖》是張愛玲的一部短篇小說,它描述的是“封鎖”這段時間裡一個電車上的人物各種各樣的心態,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微型的社會

呂宗楨是一個華茂銀行的會計師,吳翠遠是一個申光大學的英文教師,他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在各自的家庭中甚至在社會上都扮演著一個很好的角色。但在他們的內心卻很寂寞、孤獨和疲憊,在他們的內心渴望有一個人能瞭解他們,因此他們在“封鎖”這段時間裡一個電車上相遇了並聊了起來。開始呂宗楨只是為了躲避他的表侄才坐在吳翠遠的身邊,也是為了氣氣自己的太太才和吳翠遠聊了起來,但後來他們卻聊得越來越投機了,一直隱藏在他們內心深處的“慾望”開始蠢蠢欲動了。可是“封鎖”過後,一切又恢復了原樣,他們依然會扮演著各自的角色,他們也會把今天發生在電車上的事忘了。

每個人都是這樣,在人的內心深處都會有著一些不為人知的“慾望”,在特定的環境和時間裡會展現出來。可是“慾望”過後一切又會恢復平靜,一切又會是原來的模樣,沒有絲毫的改變,也許他們害怕會有任何的改變而不想去改變吧!這也許就是人類的矛盾吧,既渴望有害怕!

  《封鎖》張愛玲讀後感2

近日,拜讀了中國現代作家張愛玲的短篇小說《封鎖》,心中頗有感觸。作者以精緻、細膩的寫作手法,把電車封鎖期間發生的人物故事娓娓道來,象敘家常般自然流暢、生動形象。使讀者如同身臨其境一樣感受真實的故事畫面。

整個小說以電車封鎖為主線,描寫了封鎖期間人們的各種表現形式以及呂宗禎與吳翠遠的偶遇相戀的故事。又以一個山東乞丐的吆喝聲首尾互應,再現了當時的社會狀態,使人物形象都活靈現地展現於讀者面前。

作者用敏銳的、善於觀察生活的思維,把人物的形態、動作、語言都刻化地惟妙惟肖,讓讀者讀起來沉浸其中、意味深長。象呂宗禎吃包子時被報紙粘住時粘住的細節、吳翠遠衣著長相的描寫、醫科學生修改人體骨骼眾人圍觀的情景、呂宗禎遇見妻侄董培芝的逆反心理以及呂宗禎與吳翠遠相遇時層層深入的情感描寫等等,都如同作者親自經歷一樣逼真,讓讀者讀起來回味無窮。

文中呂宗禎為躲避妻侄董培芝,假裝與吳翠遠套近乎,卻假戲真做,互生好感戀愛的整個過程是充滿戲劇性的,是美好的,可到最後電車發動那一刻,呂宗禎卻又筱地離開了吳翠遠,回到了原來的座位上,一切象沒發生一樣,又恢復了原樣。這也讓女主人公突然醒悟到:“象整個上海打了個盹,做了個不近人情的夢。”結局說不上傷感,但卻充分講述了男女在電車封鎖的無聊狀態下偶遇相戀,在電車啟動時思維又恢復正常,如夢初醒般又步入正常生活的情感歷程,讓讀者感同身受,無限想象。

我只想再好好的地幾遍《封鎖》,感受作者那流暢、不俗的文筆和真摯細膩的情感,品味她帶給我的美好精神食糧。

  《封鎖》張愛玲讀後感3

張愛玲的文章,大多描寫的是她那個時代所發生的平常的事。雖然是平常的事,但她卻以自己極為敏銳的洞察力和對微小細節的細緻觀察力向人們展露一個多元化世界。

《封鎖》大概是寫抗日戰爭時期,在公共列車封鎖期間發生的故事。故事的男主人公是一名已婚的會計師,名叫呂宗楨。故事的女主人公是一名年輕的在大學教書的女教員,名叫翠遠。這兩個看似如兩條平行線般沒有任何交集的人卻因為封鎖產生了愛情,隨著封鎖的結束,這段短暫且飄渺虛無的感情也如煙花般轉瞬即逝。

每一個看似不起眼的文字都有其存在的意義。電車的玲玲聲切斷了時間與空間兀自成一體,為故事的發生創立了條件。本是無心的談話,但雙方越聊越投機,兩個萍水相逢的人彼此傾訴著對現實生活的不滿產生共鳴,以至於擦出火花。我不禁猜想,如果沒有封鎖呢?如果封鎖永遠的繼續下去呢?他們的愛情還會延續嗎?

我想起了自己類似的經歷。國小的時候,某個無聊的下午,我坐在學校的凳子上恰巧另一個同班同學也很無聊於是我們便聊了起來。我平時和她幾乎沒有說過話,但那天下午我們聊了很久,我告訴了她一些甚至於平時玩得要好的朋友都不知道的心事。在這之後我們並沒有成為朋友,只是恰巧碰到對方時會心的笑一笑,打招呼而已。有時自己會產生疑問,我為什麼要把這件事告訴一個和我沒有多大聯絡的人?也許我們只是單純的渴望一個可以宣洩自己不滿或表達自己隱藏在內心深處想法的視窗,而相對獨立的時間和空間恰好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一旦這種封閉的狀態被打破,我們又會回到機械的,像火車一般永無止境的前行的`生活當中。所以我猜他們的愛情只是暫時的,虛幻的,如泡露一般。

好的小說不只是故事值得推敲,它的背景和看似不大重要的的小人物也很值得玩味。“他在這裡看報,全車的人都學了樣。有報的看報,沒有報的看發票,看章程,看名片……他們不得不填滿這空虛……思想是痛苦的。”為什麼思想是痛苦的?也許他們是害怕一旦發現自己正過著機械,重複的生活而產生恐慌吧。這種現象在當今被物化、碎片化的社會中也很普遍。一些“宅男”的生活不正是如此嗎。每天就是吃飯,睡覺,玩電腦遊戲害怕社交,不斷地重複著。他們害怕思考生活的意義,即便知道這種生活方式很沒有意義但卻固執的繼續下去不願改變,因為要改變於他們而言實在太麻煩太痛苦了。

張愛玲在文中探討的關於當時社會生活的反覆,虛無和不願思考,種種在今天這個工業化的時代仍然存在。我們只不過是換了一種手段、方式繼續進行著。也許我們不能從她的作品當中得到確切的答案,但是我們卻多了一種思考問題的維度。有時思考問題本身比獲得答案更為重要吧。

  《封鎖》張愛玲讀後感4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之一。這是一位迷一樣的作家,既善於將生活藝術化,又滿懷著近乎浪漫的悲劇情感,她是名門之後,但是她以自己是一個自食其力的人而自豪;她既悲天憫人,但時時刻刻又能洞見芸芸眾生之可憐可笑。只有她才能同時享受萬眾矚目的喧鬧和形單影隻的落寞。這本身,就足以成就一段悲壯的傳奇在傳奇的人生中寫出了一部特別的短篇小說《封鎖》。

《封鎖》是張愛玲一篇獨具匠心的短篇小說,全篇主要寫的是男女主腳在公車封鎖的情況下與常態不同的行為,他們在公車上戀愛了,可是下車後就自然而然地分手了,一個看似荒唐的事在小說中發生了。《封鎖》的不同之處在於看似隨意的筆調下隱藏著巨大的張力!它通過電車被封鎖,描寫出兩個在平淡、疲乏無聊的都市生活中的世俗男女,而在某一短暫而特定的環境允許的情勢之下,表現出對各自常規生活的不至於引起後果的瞬間反叛。這是一種平常生活中不可能出現的反逆。反映出的是一種人的本我狀態,包括人類本能的驅動力和被壓抑的無意識傾向,在某種特定情況下會展現出本我。

正如陳奕迅《紅玫瑰》的歌詞唱的: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疼愛的都有恃無恐。在一切有序的生活軌道上,人與人都保持著恰如其分的位置,這個位置是社會要求並規定的位置,於生命深處也許有著種種的遺憾,那是對自己沒有得到的一切,所懷有的那一些不甘心在心裡騷動著而在平常的生活中不會表露出來。而電車上的封鎖環境是人性的一個出逃機會,這是一個暫時與外界隔絕的空間,在這裡他們沒有了在現實社會中原有的身份、地位和責任,沒有了平時的那些種種顧慮,人們會暫時的拋離原本存在的那個自己,一個單純的自己,一個真正的自己,這也是一場試驗,它引發了人心蓄積已久的燥動,讓人從常規脫韁而出,然而封鎖終究是短暫的,而這種短暫又意味著安全,讓封鎖中的男女有了現實中的退路最終破蛹而出的本我。《封鎖》中的男女主人公從電車上相遇再到相愛再到最後的分手,其實正好是對內心一直隱藏的那個自己的展現。

在封鎖的常態與非常態的實驗中,作品隱喻了人性與處境的悖逆:人生的常態對人實際是一種封鎖,封鎖因此成為人的處境象徵;非常態中的人性是開放的,人的自然慾望能夠得以釋放,並導致激情的突然迸發,產生越軌的萌想,從而構成對日常生活的反封鎖,激情封鎖了平庸。平常生活未被封鎖之時,人性往往被封鎖了,而生活被封鎖時,人性反而敞開了。

而張愛玲散文中說她喜歡出名,渴望滿足俗世的各種願望,於是突圍,而在沒有人的場合她又覺得生命充滿了歡悅,本能的心靈渴求又使得她不由自主的封鎖,又而把文學作為封鎖之後的另一生命。

《封鎖》採用陌生化敘述手法,製造出陌生化的戲劇效果。試圖超越傳統的重現現實的方法激發人們克服對生活的麻木感,改變人們對現實的認識。張愛玲是厭棄確定性的作家,其作品的結尾大多是沒有歸宿的反高潮。《封鎖》也不例外,它的寓意封鎖不盡,是開放似的隨時等待重新解讀的謎一樣的世界。

  《封鎖》張愛玲讀後感5

張愛玲用一篇《封鎖》,抓住了胡蘭成的心。儘管《封鎖》在她的眾多作品中,並不是最為人所稱道的,但它卻在不算長的行裡,用其一貫尖刻和冷漠的筆調,直戳要害,揭示出男女在面對畸形之愛時的異同——男人的薄情和女人的深情。

在寫給胡蘭成的分手信裡,張愛玲說:"你死了,我的故事就結束了。而我死了,你的故事還很長。"這句話是典型的張愛玲氏的口吻,可以借她筆下任何一個女人的口說出,雖有幾分藝腔,卻比那股無病呻吟的腔調要高階得多。‘"我"和"你"以及"我們的故事",這三者原本毫不相關,但是有了情愛作為入口,不相關的個體再看彼此時,消解了觀望海市蜃樓時的無心,取而代之的是像關照自己的喜怒哀樂那般,關照對方。

在《封鎖》這個故事裡,主人公宗幀和翠遠相識在一輛電車上。此刻正趕上道路封鎖,電車像一條被驕陽烤熟的魚,動彈不得。焦躁的空氣從躁動到逐漸寂靜,陽光開始打盹,城市也是。有人被這乍然的無聲恫嚇,噤在原地。有人絕然打破這安寧,要在零零落落的聲息裡,把控住話語權。

如果將這一幕幕透過電影鏡頭展現,應該是昏黃的慵懶的,鬧也不十分鬧,鬧中總夾雜著悽清和困頓。先是悠長,伸向遠方的鐵軌,而後是緩緩駛,似泊船一樣停滯路邊的電車,和電車外或靜或動的人群,最後掃過形形色色的面孔,定格在車內一隅,一個叫呂宗楨的男人,他此時正在挑逗近旁叫翠遠的女人。

宗幀本不想打擾這個陌生人,卻不料自家親戚也恰好在同輛車裡。此人實在不受歡迎,屬於那類無論如何也不想有交情的熟人。無奈情急之下為了脫身,宗幀只好化身成阿波羅,挑逗起近在眼前的達芙妮——翠遠。翠遠長著一張難以形容的臉,那副神態該怎麼形容呢?既不會給她帶危險,也不會將她的美貌埋沒。

面對突如其的試好,女人都是敏感的,尤其是自不相干的男人的調情,接不接受是一方面,能不能感受到是另一方面。翠遠自然是感受到了,似乎也默許了,看得出她對宗幀並不厭惡。兩個人於是敞開心扉聊起,宗幀抱怨連連,翠遠深解其意。

兩個意外相識的人,竟會熟絡至此。或許某一刻,精神出軌的彼此,也想過肉體交融。於她而言,他只是一個純粹的男人,沒有底細,也就沒有負擔。翠遠不大言語,在戀人面前,如果被他看穿,就像一被人猜出價格的珍寶,毫無懸念,無異於隨之掉了價。他們彷彿在一瞬間,讓彼此的眼裡有了光。又彷彿宗幀是一縷並不刺目的陽光,映過翠遠瀾清的眼波里,在她心底搖曳起一株珊瑚。或許翠遠恰好是落在宗幀臉頰上的一抹浮光,讓那塊兒寒冷的肌膚,驟然升溫。

儘管都是光,亦大不相同。宗幀這縷陽光,直射入翠遠的心底,他是棵種子,紮根在此。即使哪天無光,她也是要用自己的體溫,護它成長的。所以封鎖解除後,她想著只要接到他的電話,他們就復活了。如果不是看見他還在車上,她將懷揣這個幻夢,一日復一日的盼。她將耗盡自己的體溫,去溫暖一棵早已壞死的樹。她果真沒想過,於宗幀而言,她只是浮光掠影。就像風中的蠟燭,明滅不過剎那。他何曾缺少送暖意的人,那所謂的寒冷,都是他忽冷忽熱,用刻意營造的假象。他在享受這一冷一熱的交替,也是在侵蝕一個女子一冷一熱的心。

隨著電車向前駛去,翠遠覺得她看到的人,只活了那麼一剎那,就一個個死去了。但熟不知正在一點點死去的,恰恰是她自己。她這束光,轉瞬就黯淡了。這種無望和失落感,像極了張愛玲最為珍視的那段愛情的離散。從胡蘭成的突然拜訪,兩個人徹夜談情,到他避難前的依依不捨,她的遠渡尋找,再到歡喜落空和他的涼薄絕情,直到最後她受盡悲涼後的放棄,而他只把這看作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這一段往事同《封鎖》的故事情節,確有幾分相似。故事裡翠遠對宗幀的愛是短暫的,而現實裡,張愛玲對胡蘭成的愛卻是深長的。她一生何曾這樣卑微的愛過,世人都道她冷漠傲慢,也唯獨他,擁有了她全部的爛漫與天真。我經常覺得張愛玲手中的筆,儘管是那麼冰冷,但是當她面對胡蘭成的時候,一定也交付出了同樣熱烈的心。

在《封鎖》的最後,張愛玲寫道:"整個的上海打了個盹,做了個不近情理的夢。"若是細細想,盹是兩個人一起打的,而醒的卻只有一人。夢是兩個人一起做的,留情的也獨獨只她一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