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最溫柔的教養》有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1.53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最溫柔的教養》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最溫柔的教養》有感

讀《最溫柔的教養》有感1

這是一本寫給父母的“育兒口語”指南。面對孩子,很多父母總是“愛在心中口難開”,無論批評、指正,還是鼓勵、誇獎,常常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有時甚至詞不達意、弄巧成拙。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話可能會影響一生。本書將帶我們踏上一段有溫度的育兒之旅,在130個常見的育兒場景中,傾聽育兒專家的建議,學習用溫和而堅定的語言與孩子對話,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輕鬆應對從幼兒期到青春期孩子的教養問題,陪伴孩子健康快樂長大。

作者簡介

吳恩瑛,韓國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家醫師。韓國兒童教育領域權威專家,被譽為“國民育兒導師”和“親子教養之神”。延世大學醫學碩士,高麗大學醫學博士。現任延世大學醫學系外聘教授,吳恩瑛兒童青少年診所院長。曾受邀於美國哈佛大學等多所世界知名大學發表演講,並多次受邀出演韓國SBS、MBC、EBS、Channel A等各大電視臺的教育節目,深受韓國父母的喜愛和信任。著有《養孩子,我們可以不吵嗎?》《吳恩瑛的和解》等。

讀書心得

在養孩子之前,一直覺得自己會很溫柔,也能從孩子的.立場思考問題,再加上本身具有幼兒教師的專業來講,一定能當個合格的好媽媽。但事實並非如你所願。隨著孩子一點點的長大,感覺自己在養育孩子方面從遊刃有餘到力不從心,繼而開始擔憂和焦慮。但當看完這本書後,使我緩解了一些不安,對於孩子的引導也更有方向。這本書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建議:作者呼籲大家一起出聲朗讀,這種有聲朗讀的方法,在以前的書裡是沒遇上過的,我已經很適應默默地看書,默默地領悟,突然有了全新的嘗試,還是覺得很有意思的。

書中有很多觀念是先順應孩子的天性,比如說不喜歡吃黃豆,不要強迫他們立即去接受,可以先試著說“好吧,今天媽媽幫你把黃豆挑出來,你放心好好吃飯吧。其實吃習慣了你會發現,黃豆也是很好吃的。”這種說法在以前的我的想法就是縱容了孩子的壞習慣,但我越是強迫孩子吃下去,孩子也並沒有被勸服,反而會哭鬧得更凶,結果就是大家都變得不是很開心。但看完書以後,我打算去試一下,就是不知道會不會讓小朋友以後願意去嘗試,還是任由他自己發展,看看什麼時候他能真正地喜歡這個食物。

書中還有一個場景也是我們家經常遇到的:弟弟正在玩姐姐以前的玩具,但姐姐有點不開心了,認為是她的。以前我們肯定像那個錯誤做法一樣,和姐姐說:你現在也不玩,就讓給弟弟吧。但書中就教育我們,要和姐姐說:這個玩具是你的。還要和弟弟說:這個玩具是姐姐的喲。雖然我們也會和弟弟這麼說,但我們還是沒有表達完整,以致於有的時候姐姐還是會有點不開心。

同樣的一件事,不同的處理問題的方法和態度就會有截然不同的兩種結局,看來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們要學習的真得太多了,非常感謝這本《最溫柔的教養》,讓我們能好好地和寶貝們溝通。

讀《最溫柔的教養》有感2

書中的小片段我反覆地讀,感動不已。或許是做了媽媽的緣故,總能在文章中找到共鳴,找到感動,也能學習到很多與孩子談話之道和相處之道。

作為一名教師,教育學生時,有時會生氣,有時會大聲對學生說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不停反問自己,我是否能細聲細語地和學生交流,讓學生愉快地接受我的建議。我是否能不批評學生,而是換一種方式來達到教育的目的。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不同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讓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充滿歡樂。

小胡,是我在交流學校教的一名學生,他瘦瘦小小,長得還算清秀,就是他身心缺陷,戴著一副助聽器,喜歡不經過同學的.同意就隨便拿同學們的東西,他在班上沒有朋友。教過他的老師提到他,總是搖頭:自我約束和控制力較弱。在我的體育課上,他聽課習慣和效果不佳,不喜歡跟同學們一起學習和遊戲,只顧自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在操場晃來晃去,沒法教。我每次看到他的時候,我總問我自己是他智商有問題嗎?還是學習態度有問題?他是真的到了無藥可救的地步了嗎?想到這,我便控制不住自己對他生氣。他可才一年級啊!“快、快、快”“站一邊去”“就不能好好上課嘛?”“就不能學會動作嗎?”......我表現得太急迫。

教育學生是一個漫長自我修煉的過程,這個過程中不能急躁,不能怒吼,不能諷刺。哪怕是用一天的時間去等待小胡走進我的課堂?用一個月的時間教會他跳短繩?用一個學期的時間讓他愛上運動?反思自己,改變自己教育方式,教育的等待是一種積極主動的無聲呼喚,是一種智慧的等待。一時愛很容易,一直愛很難。為了讓小胡改變,我和小胡成為了朋友,我長期關注他的成長,不僅僅是在我的課堂上,我還關心他的學習,平時表現,一直默默鼓勵他。漸漸地,他會主動到辦公室來找我,在門口放上一杯酸奶說是給我的。可以看出,小胡對我不再那麼排斥了,也願意跟我進行交流了。我感到很欣慰。兩年的陪伴,換來的是花開的嬌豔。

教育不是賽跑,教育也應該慢慢來,給學生多一點時間,給自己多一點耐心。想送給每一位教師一句話:做一個智慧的教師,長長的路,慢慢地走,請您靜待花開。

讀《最溫柔的教養》有感3

育兒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在育兒的路上,父母們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處理的方法,說話的語氣和態度不同,對孩子就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最溫柔的教養》一書中提出:我們要做溫和而堅定的父母,讓愛在對話中流動。

一、不要吝嗇對孩子的愛,在日常的生活中要直接地表達我們對孩子的愛。

當看到酣睡的孩子從夢中醒來,輕輕睜開眼睛時,請向他(她)訴說你的愛意。例如:“有你這樣的孩子,爸爸真的很幸福。”“寶貝,我愛你。”“每當看著你,媽媽就會忍不住想:我怎麼會有這麼好的寶貝呢?媽媽真的很幸福。”有時孩子會突然問我們:“爸爸,你愛我嗎?” “媽媽,你愛我嗎?”你會怎麼回答呢?這時,請帶著笑容明確地回答:“當然愛你呀!超愛你的!” 每位父母都無比地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愛需要表達。如果不表達,孩子就無法知道。每個孩子對於父母來說都是無比珍貴的存在。當孩子經常聽到父母對自己表達愛意,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相信,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很珍貴的。

二、要溫柔而堅定地拒絕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有的父母總是毫無原則地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以此來表達對孩子的愛,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很難接受被拒絕。有的父母在拒絕孩子時,往往就是簡單一句:“不行。”有的.孩子被拒絕後會不停地哭鬧,有的孩子會產生反抗心理,進而會和父母頂嘴。有的父母在聽到孩子哭鬧不停或是頂嘴時往往會很生氣,甚至對孩子發脾氣。其實,我們在拒絕孩子前,需要給孩子做好心理建設。我們可以先用溫柔的語氣對孩子說:“媽媽很愛你,但媽媽也有很多事情不能依著你。”“爸爸很愛你,但這一點爸爸不能答應你。”說完這些後,再開始教育孩子。一定要注意不要用過於嚴厲的表情,聲音也不要太大,但一定要給孩子說清楚。

改變平時說話的語氣和態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們能用更好的表達方式對孩子說話,就可以使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和睦。

讀《最溫柔的教養》有感4

通過這段時間的閱讀,我已讀完前3章了。讀完後越發感覺書中內容的實操性很強。本書前半部分主要由易於跟讀的短句構成,越往後語句越長,內容也更具體,表達也有更多個人發揮的空間。孩子的年齡層從幼兒期到青少年期,父母在孩子各年齡階段所需的說話之道均有涉及。讀完以後,學習到做為父母,有想法時,不管是善意的,還是批評的都要好好表達出來,好好說話。

第一,大方的對孩子表達愛。每個人都會有很珍貴的物品被妥善保管,悉心珍藏。當它受到傷害時,我們會非常心疼,並且想盡一切辦法來恢復它。而我們的孩子,其實是比這些珍貴物品更珍貴的存在。面對孩子,我們要做的不是批評指責,而是悉心愛護,表達對孩子的愛(以孩子的感受為準而不是父母)。

當看到孩子從睡夢裡醒來的時候,可以溫柔的對孩子說:“有你這樣的孩子,媽媽真的很幸福。當看到你時,媽媽就會想,我也太幸運了,有你這樣的寶貝”。多麼溫馨的畫面,孩子應該會銘記一生。

第二,愛是平等相處。當孩子鬧脾氣或大哭的時候,我們都會手足無措,甚至覺得很煩。這是因為我們受到了他人情緒的影響。深呼吸對孩子說:“你能告訴媽媽,你為什麼哭麼?有什麼困難可以跟我說一說麼?”我們要給孩子時間,讓他去探究自己生氣的根源,哪怕是放慢一點腳步,多一點耐心,若能帶著這份尊重與理解,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你才能真正以孩子的視角去思考問題。

第三,溫柔而堅定的愛。“善意養育”,而善意的方法就是溫柔地對待孩子。溫柔是一種有彈性的教養方式,不是嬌縱,而是溫柔且堅定。恍惚間,家長會認為你的孩子最近有了一些微妙的變化,“起床氣沒有了”、“莫名其妙的情緒也少了”這一切不是從孩子先開始的.,這一切都是家長先改變,孩子才改變的。

都說,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愛孩子從日常對話開始,用溫柔且堅定的話語,培養孩子生命深處的安全感,為孩子鋪墊愛的底色。

每天進步一點點,慢慢累積,內化成為自己的修養,成為溫和堅定的父母,讓愛在對話中流動,撫養出懂感恩有力量的好孩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