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昆蟲大世界之昆蟲記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2.11W

你知道嗎,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在所有生物種類中佔了超過50%,它們的蹤跡幾乎遍佈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想認識昆蟲,我們可以看看《昆蟲記》這本書,看看下面的讀後感,說不定可以勾起對昆蟲的興趣呢。

小昆蟲大世界之昆蟲記讀後感
篇一

星期天,我在書架上翻書時,偶然看見了《昆蟲記》這本書,我想查詢資料,又一次翻開了昆蟲學家法布林是如何描寫昆蟲的。

但我開啟後,我被書中的一切吸引住,我滿懷興趣和好奇心地讀起來,從前言中我瞭解到《昆蟲記》又洋洋十卷之多,翻譯成中文有兩百多萬字,從理論和科普意義上說,《昆蟲記》算得上是一部生物學著作,然而從作者的生動敘述,語言細膩描寫和

豐富獨特的想象力上來說,它又堪稱為一部極佳的文學名著。書中的內容又很多,比如:黑肚皮的塔藍圖拉毒蜘蛛的故事,虎紋園蛛以及狼蛛的家庭生活,天生攀巖家蟹蛛所結帶黏性的網還有蜘蛛離鄉記等等。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內容還是”松毛蟲的故事”。故事中的松毛蟲都很有集體主義精神,在一隻松毛蟲結網時,別的松毛蟲不會只顧自己的窩,如果它看見前面有同類在織網,一定會拔刀相助,跟著前面的松毛蟲一同吐絲,領頭的松毛蟲此事任務都很重,它要一邊探路一面吐絲,比如一隊松毛蟲圍著花盆的缸沿結網,他們就會一隻跟著一隻,排著整齊的隊伍,可能偶爾會有幾隻走出來,但那是很少的……。

讀了這本《昆蟲記》後,我真是受益匪淺,啟發很大。我覺得法布林能天天觀察,時時觀察,不怕辛苦,不懼怕困難,通過自己認真仔細觀察寫出了這部詳細的《昆蟲記》,他改變了許多人的錯誤看法,這種探索科學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大家學習。我應該學習他好學鑽研,勇於探索實踐的精神,遇到問題一定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因為科學知識來不得半點虛假,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得科學知識,長大後才能更好地為國家建設服務。

篇二

我是一個愛讀書的小女孩,從小到大我讀的書都是像《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之類的書,因為童話裡的世界是虛擬的,是不會讓人傷心的,美好的。可是老師最近突然讓我們讀一本科普讀物,並且還要寫讀後感。我思來想去,決定讀了《昆蟲記》這本書。《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林的傳世之作,裡面詳細介紹了很多昆蟲的本能,勞動、習性、婚戀、繁衍和死亡。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剛剛看上沒幾分鐘,我就被裡面的情節吸引住了,看了這本書以後,我才知道原來小動物也是很聰明的,很可愛的。比如說在第三篇文章裡,石蠶為了躲避水甲蟲的襲擊,巧妙的運用了金蟬脫殼的方法,順利的躲避了水甲蟲。從這件事中大可以看出小動物的聰明智慧了吧!

如果告訴你蜜蜂有辨別方向的能力,無論他被拋到哪裡,總是可以自己回到原處的話,你會不會因為不相信而自己親自去做實驗看看呢?答案是:不會。因為你愛美,怕被蜜蜂蟄。可是法布林卻會這樣,他會因為不信而去做實驗,用事實證明一切,總比我們瞎猜要好得多吧。法布林的這點是我們比不上的,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法布林有勇於探索、勇於追求的勇氣和毅力。

你肯定見過蜘蛛織的網咖,但是你知道蜘蛛織的網裡還蘊藏著什麼嗎?你肯定想不到蜘蛛織的網裡還有幾何學的知識吧!這一切又一切的問號,法布林都用他那善於發現的眼睛和善於思考的腦袋給我們一一解答了。

《昆蟲記》讓這麼一個不愛看科普書的我愛上了科普書,法布林在探索大自然的過程中,一定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他並沒有退縮,反而知難而進,我歎服法布林為探索大自然所付出的精神。法布林教給我的我將會永遠記住,那就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有勇於探索,勇於追求的勇氣和毅力,嚴謹的科學精神,還要堅持不懈,不斷奮鬥,這樣才會成功。”

篇三

抿一口茶,心情略微激動地開始閱讀一本書_《昆蟲記》,它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林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娓娓道來,在對一種種昆蟲、曰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本書的問世被看作動物心理學的誕生。 《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巨集偉詩篇。法布林窮其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他刻苦鑽研,犧牲了自己私有的時間去觀察昆蟲。《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這給後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使人類社會迅速走了現代文明。

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蹟了;一個人一生專為“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蹟;而這些寫“蟲子”的書居然一版再版,先後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後還會在讀書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更是奇蹟中的奇蹟。就是這樣一個奇蹟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絡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

而且,這本書有很強的可讀性。它的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啊!難怪魯迅先生將《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昆蟲記》也很有真實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溼、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真的使人身臨其境。被我因為厭惡而忽視太久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後,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是《昆蟲記》,讓我重新喜歡上了這些小生靈,發現它們並不討厭,相反,還有很多可愛之處;是《昆蟲記》,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著驚人的相似。《昆蟲記》不同與小說,它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林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獨自的,安靜的,是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和艱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