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威遠長沙壩有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1.8W

威遠長沙壩位於威遠縣北部觀音灘鎮與黃荊溝交界的河谷中,距縣城29公里,水庫以大壩建在長沙壩而得名。由威遠縣與自貢市合建,於1967年1月動工,1971年11月完工,供水包括威遠縣11個鄉鎮、自貢市大安區9個鄉鎮的32.45萬畝灌面和自貢市自流井區、貢井區及威遠縣城65萬人口生活用水和近500家工礦企業的生產用水。大壩雄姿和湖內景點曾在《人民畫報》上彩印刊出。“長沙壩水庫”五個大字,系原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題寫。

遊威遠長沙壩有感

最近我們幾位暴友向著長沙壩前行。一路上滿目蔥綠,路旁的鮮花隨著車後的微風輕輕搖擺,好似淳樸的長沙壩人熱情的傳遞著好客的心聲。一路上,原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聯主席鄧科先生生動的'向我們講述著長沙壩的歷史,車行至葫蘆口水庫山上,大家被眼前的景緻吸引紛紛停車駐足:只見水庫上空瀰漫著一層層白霧輕輕飄揚, 在一團團若絮般雲霧間隙透出一座座民宅,正如天上俯瞰人間煞是驚人,“好景!”大家紛紛拿出相機拍照留念,為搶拍好鏡頭,好幾位文友不慎摔了跟斗引得大家鬨堂而笑,這是一次快樂的旅行。汽車繼續行進,向著長沙壩水庫前行。

長沙壩我心中的壩,他與我有著不一樣的情愫。上個世紀,我的母親曾經在此工作過,迫於生計不得不前往離家很遠的長沙壩工作。每次母親回家時我們總有無比的歡樂和辛酸,樂的是半月左右能見到母親一面,她會講述工作時的所見所聞的,這些故事雖不生動,但那是我們最真切的“世界之窗”;心酸的是每次見到母親回家時她顯得的憔悴和滄桑,為了工作她在家呆不了多久又要趕回工作地點。為趕時間,母親多是在我們熟睡時悄然離家而去,用她那飽經風霜長滿厚厚老繭的腳丈量著家與工地的距離,母親作為一個承擔著家庭重擔的家庭婦女,其艱辛不難想象。如今母親去世多年,沿著她走過的路,我久久不能平靜,路程那麼遙遠,起早貪黑的行走需要多大的勇氣和膽量,可見母親的偉大和堅強。一路上,暴友們面對惹人景緻雀躍歡呼,而我卻祈望與母親腳印的重合那是何等的幸福和快樂。我尋思著不知不覺進入密密的崇山峻嶺之中,那高約近100米的高山間是一條羊腸小道進山,那山上有名的和沒名樹木覆蓋著山頂至瀉而下,被迎面吹來的風掀起層層“碧波”一會兒吹過來,一會兒拂過去。大白天若是一兩個男人從此經過也會感到幾分嚇人,更何況母親。不知是什麼原因竟支撐著他和他的工友們繼續前行,我想這就是母親對家的責任和對孩子的熱愛。

車到了,文友們開始嘰嘰喳喳興奮起來,根據約定的時間我們來到碼頭乘船。只見座座青山漂浮在水面上,好別緻。我們隨著遊船先後走進了長沙壩三景之一號稱“殺人谷”的山谷。此處山連著山,溝壑縱深,只有一條羊腸小道供人行走,這裡呼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越往深處越有一股殺氣叫人生寒。據說,殺人谷是解放前這裡土匪佔山為王,常常出沒於此搶劫過往行人錢物的地方,過往行人苦不堪言,解放後老百姓當家作主活捉了不少土匪在此就地正法,為此就留下殺人谷的傳說。

在長沙壩,還有一景緻可看,那就是號稱106兵工廠景點。我們乘坐的遊船在嚮導指引下漸漸靠近碼頭,牆壁上赫然寫著“106兵工廠碼頭”,拾級而上向著深山處具有神祕色彩的“兵工廠”前行,一路上幾座山腳處各開掘一洞,然許多鑿洞已被棧欄封堵,唯有一洞被當地人養殖蘑菇而用。為探究竟我向迎面走來的一位老先生請教一番。據老者介紹,此地並非兵工廠,上世紀50年代內江市作將此作為備戰備荒戰時總指揮部而建,當時該處戰時郵箱編號為106郵箱故得此名,始恍然大悟。原來106兵工廠只是當今人們作為旅遊開發的一個噱頭而已。

看那長沙壩的水碧澈清純,山碧綠似掛,天藍如洗,使人油然而生陶翁筆下的桃花源來,好一派山水風光,好一個養生之處,好一個世外人間仙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