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女兒的故事》有感(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06W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女兒的故事》有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15篇)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1

在女兒國小畢業後的這個暑假裡,跟女兒一起讀了梅子涵的《女兒的故事》。我從來沒有想過,一部兒童文學作品居然可以寫得這樣有趣;也從來沒有想過,和女兒一起讀書竟會有這樣奇妙的感受。

在這本出版於11年前的著作裡,梅教授用了一種非常奇特的方式來講述《女兒的故事》。大家一直都講,藝術是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而寫作無疑是門藝術,但在讀《女兒的故事》時,我一點兒也沒感覺到這些瑣碎而隨意的文字怎樣高於生活,卻深刻地吸引了我,吸引了女兒――也許,這才是藝術的極致。在梅教授喋喋不休的“嘮叨”中,我彷彿已經成為書中的一個角色,正平平淡淡地過著平平常常的日子,有些迫切又有些無奈地看著女兒一天天長大――也許,這就是原本的生活。

應該承認,《女兒的故事》給了我深刻的影響,而反映在我身上的這些影響或許正間接地影響著女兒的成長。從《女兒的故事》中的梅教授身上,我如此真切地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有時會感到許多的欣慰,有時也會莫名地焦躁;有時像是女兒的好朋友,陪她玩些無聊的遊戲;有時又不免擺出教訓的派頭,讓她偷偷會抹出眼淚……而跟梅教授不同的是,我很少作自我批評。現在看來,這是能繼續跟女兒做朋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所以,在和女兒一起讀這本書的某個章節的時候,我一邊會忍俊不禁地笑也聲來,一邊就自覺跟老梅同志作個對比,誠懇地向女兒作一點自我批評。譬如說老梅同志在教訓小梅要學好數學時,會說數學要學到名列前茅真是不難的,我會檢討自己也是這樣一副腔調,但事實上我的數學沒有老梅同志學得好,這樣講有些言不由衷,甚至有些虛偽;再比如老梅同志在女兒做不出題目的時候,會急得敲小梅的頭,然後心裡叫嚷著完蛋了完蛋了,我會檢討說自己也無數次地像老梅這樣“絕望”,而事實上這過份地誇大了事物發展的可能性,並且讓大家失去了好心情。哎呀,類似的毛病好像還有很多。但自我批評不能講多了――講多了,在女兒眼裡我就不再是一個好的父親了,呵呵。

所有的孩子都要長大。對於父親來說,這個過程永遠是一個全新的經歷,也是自己生命和理想的又一次延續。

女兒的成長,有很多讓人高興、讓人回味、讓人煩惱、讓人無奈的`故事。以後,這些故事還會有很多,甚至源源不斷。也許,在這條隨時間前行的船上,我們真的應該將舵交給女兒來掌,而我們就站在旁邊,看她開到大河,開到長江,開到大海……

後記:本來是計劃跟女兒一起讀這本書,然後一起寫讀後感和參加徵文比賽的,但女兒最終沒有采納我的建議。這次,我沒有“要求”她按我說的來。我想,這是應該給予她的一點自由,同時也是《女兒的故事》對我產生的顯而易見的影響。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2

每當假期感到無聊的時候,我總會拿出一本書來翻一翻、看一看。國慶長假也是一樣。《女兒的故事》是我新買的書。我利用八天長假的時間看完了它。故事的結局發人深省……

這個故事主要講述了女兒梅思繁童年到長大成人所經歷的酸甜苦辣、點點滴滴。看到這些,不由得讓我有種很親切的感覺。於是,我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本來,我只認為這僅僅是一本描寫女兒成長的故事。可我越往後看,越覺得這本書意味深長、意義非凡。可能很多人會說:“即使是這樣,但它畢竟是童書呀!”可我並不這樣認為,我覺得這本書也適合父母看。因為他們和故事中得爸爸一樣,對兒女的期望太多了!雖然我不知道這有什麼不好,但我也不知道這有什麼好!書的尾聲到了,故事中的女兒現在在巴黎,她的大學離巴黎聖母院很近、離法蘭西學院很近,離父親心中的期望也很近……在這裡我想對天下的'父母說幾句:其實我們這些孩子都明白你們望子成龍的心。可你們有沒有想過對我們壓力施加太大,效果反而適得其反。

每個人的童年都只有一次,誰不想擁有無憂無慮的童年呢?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3

每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都可能有一個調皮搗蛋的孩子,但他們的童心卻像翅膀一樣,越飛越高。梅子涵是大家都熟系的文學家和作家,他寫的《女兒的故事》是記錄自己女兒開心成長的一本書。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笑得眼淚都快流出來了。這的確是本很好的書,生動活潑,特別是裡面有趣的`情節,使我回味無窮,令我百讀不厭。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章《綠色學校》。在這一章裡,我學到了五句關於現在和過去的偉人、名人的話。綠色學校的張校長關於“t”的解釋非常符合學生學習和成長的規律,他認為不能只培養學生的單向發展,死拼兩樣,變成“i”,還應該加上一橫,有橫向的豐滿,興趣廣泛,品德高尚,身心健康,能說也會做,能做也會說,能唱也會跳,不僅僅是跳舞的跳,還是跳高的跳、跳遠的跳等等。

我對此感觸很深。我們在學校上學時,家長總是一位的追求我們考到高的學習成績,以為分數高就萬事大吉了,這其實是遠遠不夠的,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全面發展,需要培養多方面的本領,多少大學生“高分低能”的現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啊。我們不但要有過硬的學習成績,還要德智體美勞綜合發展,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才能做到符合時代前進的需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國小生!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4

這本書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女兒的故事”,一個是“我的故事講給你聽”、“女兒的故事”是梅子涵叔叔在日常生活中聽梅思繁講的故事記錄下來,或是自己觀察到的故事;而“我的故事講給你聽”,則是梅思繁自己寫的故事,也是一樣的'有趣和梅子涵叔叔寫的不相上下。

在《女兒的故事》中,有一篇令我掩卷深思、心情沉悶許久的故事,就是《你今晨幾點睡的》。乍一看,這題目很好笑,怎麼是今晨幾點睡的呢?真有趣。可接下去看了文章的內容,我就知道了學習的辛苦。“我弄不懂,每天怎麼會有這麼多功課?”這是梅思繁在上中學時說的一句話。每天,她幾乎都要到半夜三更才能睡覺。他們同學之間經常這樣問:“你今天早晨幾點睡的?”請注意,是:今天早晨。其實,我們這些讀國小四、五年級的學生也已經要做到七、八點鐘,別說他們中學的了,一般都要十點以後吧。現在讀書多辛苦呀!在成功的背後,就得付出汗水和辛勤.正如華羅庚所說:“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

當然,有些故事也十分幽默,梅子涵叔叔筆下的“數學數學數學”、“曹迪民先生”、“我不再哇哇亂叫了”等讀起來都讓人忍俊不禁、大笑不已。同時,他對現在的教育也是有深刻思考、有全面認識的,他寫的“綠色學校”、“鋼琴睡覺”、“T在行動”等文章中可以讀到身為大學教授的他的教育理念。

告訴大家一個祕密: 書中的梅思繁已經長大成人,在法國讀書呢.我想,她今後一定為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物.祝她好運!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5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做《女兒的故事》。這本書的作者是梅子涵,主要內容是梅子涵的女兒從國小到長大中發生的一些故事。這些故事都很有趣,又都寫得很生動形象,讀起來很有味道。

在讀這些故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真正的故事》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寫的都是他女兒班級裡發生的故事。其中就寫了他們班兩個男生的比賽,而且這個比賽還是抽耳光比賽。你抽我,我抽你,就這樣一直抽來抽去,是不是很有趣。裡面還寫了他們班和二班的足球比賽,有人把鞋踢進了球門,在守門員要撲的時候,又有人從另一面把球踢進了球門,裁判是他們班的,所以這個球竟然也算上了。讀了以後,是不是就想哈哈大笑!

另一篇吸引我的叫《數學數學數學》。這篇文章吸引我並不是因為它很好笑,而是因為我對數學很敏感,而我和梅子涵的女兒有同病相憐的`緣故。那個女孩數學不好,我的數學也不怎麼好。他的爸爸看見數學差,就一直給她說:“多做點數學吧,多做點數學吧!”就跟我媽一樣,,一天到晚在耳朵旁邊念這句話,我也只好跟書中那個女孩一樣,不停地做大人佈置的練習題,我們倆真是太同病相憐了!

大家讀了我寫上去的片段後是不是覺得裡面的故事跟自己的生活很貼近呢,看來這本書真是一本好書啊,大家一定要多看哦!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6

今天早上,一起床就要去上課,我連忙起床吃早飯,背了一會兒七彩陽光的歇後語,諺語,名人名言。

連忙乘車到培訓班,一看時間快點8:00了抓緊時間走樓梯。過了一會兒,我終於走到了,看見樓梯上有一個人是404班的同學,聽見她們講原來馮老師還沒來,她們說這裡熱得像蒸爐一樣。

過了一會兒,一個人走了上來我們本來以為是馮老師,那一個人一上來我們才知道她是女的,也要培訓的人,又過了一會兒,陳俊奕和汪思言來了他們異口同聲說道:‘‘陳貝妮很爽的`,去日本旅遊了。”等汪思言媽媽上來以後,馮老師也跟在汪思言媽媽後面跟上來。

8:30分我們才剛剛上課,馮老師又發下了新書,我本來以為陳奕帆這樣看他肯定不來了,我心裡比吃了蜜還要甜。陳俊奕坐在我旁邊,我們倆做幾題對一下,我們沒做多少汪思言就做好了。沒想到,做這麼快老師一批正面就錯了6道。我錯了兩題,一題把4看成了3,一題是金魚缸是沒蓋子的但我卻算成了有蓋子的。發展練習不能再出現像基礎練習這麼簡單還錯兩道題目,於是我認真讀題。“蒼天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居然做了一個全對。馮老師去接她女兒,我們哈哈大笑。

接下來補習班開始了,但是,作業還有橫多沒做。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7

今天我實在太忙了!

上午,我在馮老師那裡補習奧數。老師先批改上次佈置的作業,一批我錯了一大堆。我連忙訂正,沒想到陳俊奕全隊。我不放棄,爭取做下面的時候全隊。下一章是《解決問題》,我本來以為很難的,後面做著做著感覺越做越簡單,我充滿了自信。這次一定能拿全對。其中,有好幾題都是一樣的,只是資料變了一下。我做完題目後,再把剩下的答補了一下。

“蒼天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我自己的努力我終於做了一個全對。做發展訓練的`時候,我和陳俊奕一邊討論一邊做。結果很不理想,錯了好幾題。

中午吃好午飯,睡了一會兒午覺。在1:00鐘的時候,媽媽開著車把我送到高德總部,上課。這個老師叫王培根,這次課上《牛吃草》下星期我們就要考試。下課我連忙到媽媽車上,去下一個課程——東瑞大廈裡的新世界英語。我們本來以為上課時要玩遊戲,上好課才知道上課有點搞笑,下課還可以看電影,所以朱軒呈喜歡。

今天上了這麼多課,明天就要去旅館了。這叫做“先苦後甜”。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8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好書。書名叫《女兒的故事》。

本書的作者不像別的作家一樣循規蹈矩,只在指定的小說中寫指定的人,而他卻不那麼做, 他總是喜歡在裡面參加一些其他的人物。

這是一部講述成長喜悅和苦惱的書。作者的文筆實在很特別。第一頁即始的.新奇,全書完整的幽默,直至故事終了,留給你的是“流連忘返”,和長時間裡的回憶。本文主要講了作者的女兒從小到大的點點滴滴,文中充滿了父親對女兒的愛。

從鋼琴睡覺之一章節,我明白了做一件事就要把他給做完,不能半途而廢。不能像文中梅子涵一樣,因為學務重而放棄了學鋼琴,要像徐悲鴻那樣持之以恆作畫,不管遇到多大困難和受到多大屈辱,都堅持練畫畫,最後成為了一代大師。我還明白父母對我們的愛都是無私的,我們要好好學習報答他們養育之恩。我也明白了要想學習好,就要學習作者那樣,抓緊一切時間努力學習,就連上廁所坐在馬桶上還在認真做奧數題。懂得了要寫好作文就要勤加練習,像梅子涵一樣,多寫作文多投稿。

高爾基說過:我撲在書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漢代劉向說過: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女兒的故事》是一本好書我希望有更多的人來看這本書。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9

《女兒的故事》是兒童文學作家梅子涵爺爺的作品。讀它時,我心頭熱乎乎的。讀完了它,我才真正懂得一個父親教育孩子以及一個孩子陪伴父親的正確方式。對此我無比崇拜梅子涵爺爺的教育方式,也向梅思繁姐姐致以感謝,因為她給了我一個好榜樣,讓我懂得了怎樣做好一個國小生。

本書敘述了父女倆之間發生的各種有趣的事情。其中有一個故事我印象最深,那就是梅思繁數學成績不太理想時,他爸爸給她做補充數學題的事。梅思繁把四道題全做錯了,爸爸的怒吼使她跑到了外面。她十分傷心的坐在大樹下發愣。不一會兒,爸爸叫她再做一遍,呵,全對!那是因為她的態度端正了,又有了目標。

是啊,對待任何事情都要一心一意。梅思繁第一次分神,所以做不成事情。我們要學習她第二次端正了態度再做題,並且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這讓我想起了我的'數學考試。那次考試不是很難,但我也沒有端正的心態,結果分數才89。這都是因為我的分神,亂寫一通,丟了不該丟的11分。如果我考試時心態積極,就不會產生亂寫的後果。

想到這兒,我既體會了父母的用心良苦,又懂得了做事的態度最重要。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10

最近我迷戀上了一本叫《女兒的故事》的書,它是由梅子涵叔叔寫的。

這本書主要分為兩部分:一個是《女兒的.故事》,一個是《我的故事講給你聽》。《女兒的故事》是梅子涵寫的,《我的故事講給你聽》是梅子繁寫的,也一樣有趣,和梅子涵的不相上下。

梅子繁她數學很不好,她爸爸很愁,每天吼呀吼,要女兒知道現在數學多麼重要,光外語好語文好是考不上市重點的,但女兒好像天生就是文科腦袋,不論怎麼吼腦子就不開竅。她爸爸一想自己也不好,為什麼偏偏不是數學家,但又一想當數學家的女兒語文不好、數學好,自己也沒辦法,還有梅子繁的體育也不是很好,她總是50米,一百米不及格,她說全班女生都這樣,但她爸爸以前可是田徑隊隊長,響噹噹的短跑冠軍,怎麼沒遺傳她一點點的優良基因。

我很喜歡書中的人物,因為她們都很善良、有趣。這本書比較深入人心,通俗易懂,也不乏文學性。我愛看,同學也愛看,怪不得是“百年百部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書系。”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11

《女兒的故事》是一篇比較幽默,又摻合著一點哲學的小說。這本書講的是梅思繁的故事。

梅思繁——梅子涵的女兒,是個活潑、開朗、天真的女孩。她國小上附小;中學上附中。很有緣吧!

文章主要記敘了梅思繁與她同學的生活。她在生活中總愛駝背,就數學成績差,語文、英語都特棒!她在成長中的喜怒哀樂都體現自己的.個性。面對挫折時,她卻把這當做一種樂趣,樂觀向上。她對什麼都感興趣,例如:昆蟲啦、音樂啦……但並沒有因此耽誤學習。他和同學之間永遠都有共同語言。

這本書很多人一提就讚不絕口。“一個爸爸看見女兒的故事;一個女兒講給爸爸聽的故事;一個很多快樂很多憂傷的故事;一個講述無比風趣的故事。”

這本書的作者想告訴我們的不正是:成長的過程是快樂的!要向梅思繁一樣開開心心的,做一個身心健康的學生。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只要盡力就行了。

《女兒的故事》是一本教育我們的書籍,它“領導”我們走向健康的生活!

希望每個人都能健康、快樂!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12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子涵伯伯,梅子涵的一個作品。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的眼淚都要流下來了。這本書的確是一本好書,是一本讓我們回味無窮的好書,這本書裡面的情節令我百讀不厭。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節是“綠色學校”,這節主要講了,讓我們不要作I,因為I就像一個沒有肩膀的人,沒有力量的人,像長豇豆,像老病鬼,像抽鴉片,所以我們要作T,因為T的意思是不能只培養學生的'單向發展,死拼一樣,變成I還應該加一橫,有橫向的豐滿,興趣發展,品德高尚,身心健康,能說會做,能作會說,能唱會跳,不僅要跳,還要跳的高,跳得遠。

我對此事深有感觸,在我們上學的時候,家長總是扮演追分者的角色,以為有了高成績就等於了一切,結果事實並非如此,我們不能作高分低能的人,我們不但要有好的學習成績,還要各個方面發展,這樣才能做一名優秀的國小生。

《女兒的故事》讓我受益匪淺。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13

比較近,我讀了梅子涵先生的《女兒的故事》,它沒有華麗的語言,可是合上書,我仍然沉浸在其中,回味所讀,感慨良多。

這本書是梅子涵記錄的陪女兒梅思繁成長的點滴。梅思繁的成長有歡笑,有難過,有收穫,更有挫折。每一個故事,都讓我學到了許多。其中,比較讓我難忘的是《綠色校園》那一章。這一章通過莎士比亞的名言:“在時間的大鐘上,只有兩個字——現在。”來告訴我們時間轉瞬即逝,要好好珍惜時間;通過綠色校園校長的話,告訴我們學習要全面發展……但是比較讓我受益的.是那個故事。

梅思繁考上了綠色學校,爸爸要獎勵她,而她只要一個鐵皮文具盒。途中,爸爸問她還要什麼,她沒有動搖,還是堅持自己需要什麼就買什麼,而不是趁著爸爸高興多索取,這不就是一種自控力嗎?難怪她能取得成功。

看完這個故事,我很慚愧,我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看什麼東西好玩有趣,哪怕並不是必須的,也想買回去,結果東西是多,可一轉眼就忘了,都沒有好好利用,不但造成浪費,更在這個過程中失去了自我控制。生活如此,學習不更需要自控力嗎?

我在一個小幽默中看到這樣一句話:學習是件反人性的事情。剛看到還不太理解,現在我明白了,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剋制自己玩的慾望,抵抗本性中的好逸惡勞,而去面對枯燥乏味的1、2、3、4、A、B、C、D……這需要多大的自控能力啊!的棉花糖實驗不就驗證了自控力在人一生髮展中的重要性嗎?想到這裡,我敲響了心中的警鐘:要從生活中點滴小事開始,來加強自己的自控力。

謝謝梅子涵老師給我們帶來《女兒的故事》,讓我從這一個個小故事中汲取成長的能量!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14

最近,我們班掀起了一陣"梅"熱,大家都在爭先恐後地閱讀梅子涵寫的書,特別是《女兒的故事》最受大家歡迎。我也看過此書,覺得它的確十分好看,我看後也感慨頗深。

《女兒的故事》講述了梅子涵的女兒梅思繁的趣事。從幼兒園講到九年級,從彈鋼琴到辯論賽,可謂是無所不講啊,可是我卻沒感到不耐煩。因為件件事都講到點子上,講的實際,講的貼切,簡直和我的生活差不多。儘管梅子涵是大人,卻能把小孩的事情寫的那麼好,真是讓我五體投地。就是這份實際,一下子讓我喜歡上這本書。我漸漸地漸漸地,發現生活其實也挺有趣的,改變我以前覺得生活太千篇一律的想法。

我想:在我們的身邊,有博學的老師,有幽默的同學,還有永遠支援你的.父母,不愁吃不愁穿。成功時有人祝福,失敗時有人幫助。你看,你的生活多好啊!只要你細細地品生活,你會發現生活比任何一個童話要美好;我相信你們一定有著自己的夢想,也一定正在為這夢想拼搏、努力,那讓我們一起奮鬥,實現自己的夢想吧!不過要記住,在失敗面前不能氣餒,不能退縮,堅持可以點燃我們前進的明燈。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15

《女兒的故事》這本書,其實我很早之前就有了,但是當時被我匆匆翻了幾頁,就有被擱置在了書架上,而我又回過頭去看我的那些“課外書”了。直至暑假,老師要求我們在那些必讀的書單裡選一本書寫一篇讀後感,我才又想起《女兒的故事》這本書。《女兒的故事》這本書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第一個部分是“女兒的故事”,這一部分的主要作者是爸爸“梅子涵”,而另一部分是有“女兒”梅思繁縮寫的.“我的故事講給你聽”,這兩部分同樣有著幽默的成分,卻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人、事、物,所以這樣寫有一個好處,能看到多面性的人、事、物。通俗一點講,就是從兩個不同的觀點,立場看待一些人、事物。

我對這本書感觸頗深,孩子們的一生不可能都由家長來掌舵,不如讓孩子自己來掌舵,駛向成功的彼岸。

《女兒的故事》深入人心,通俗易懂,也不乏文學性,我愛看,老媽也愛看,難怪會被選入“百年百部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書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