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讀後感(合集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73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居里夫人》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居里夫人》讀後感(合集15篇)

《居里夫人》讀後感1

今天,我讀了《居里夫人》這篇文章後,深受感觸。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1903年,居里夫人發現了鐳,她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居里夫人的法語老師想重遊她的出生地,但她卻付不起旅費。居里夫人非常理解老師的心情,。居里夫人非常理解老師的心情,不但那幫她付了全部旅費,還邀請老師到家裡做客。1932年5月,居里夫人回國參加開幕典禮。典禮將要開始的時候,居里夫人忽然從主席臺上跑下來,走到一位老年婦女面前,深情地親吻了她的雙頰,推著她走上了主席臺。這位老年婦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時侯的老師。當時,全場的人們都被感動了。

看啊,居里夫人就是這樣,當自己成為一代為人之後,仍舊沒有忘記曾傳授給她知識的老師,她難道不是我們國小生尊敬老師的.模範嗎?

我們雖然只是國小生,但我們可以從自己的一言一行來表達自己對老師尊敬,見到老師敬個禮、問聲好,這是最起碼的。說到這裡,我不禁想起了一件事,這件事與居里夫人的行為有著天壤之別。

五一節長假的一天,我和弟弟到街上去玩。走著走著,弟弟突然指著前面一箇中難婦女對我說:“哥哥,那個人就是我們學校的老師,看我去弄她一番。”說著,只見弟弟走向前去,在那位老師面前裝模作樣的大吼:“哥哥,下學期我不在南大門學校上學了。”聽了這句話,我對弟弟很失望,我原本以為他要去向老師問好,可他並沒有這樣做,反而還在老師面前大吼。我不禁想問弟弟:你的嘴難道在老師面前就這麼難開口嗎?你的腰在老師面前就這麼難彎下去嗎?弟弟,我希望你改正,尊敬老師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啊!

俗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就好比自己的父母,我希望我的弟弟能改正他的做法,更希望每個人都尊敬老師,以居里夫人為榜樣。

《居里夫人》讀後感2

居里夫人身為一個巨人,在她在世的時分就享有盛譽,可是,正如她恬淡的心相同,不管在生射中的什麼時分,她對物質日子的享用也是很恬淡的,她的日子,能夠說是非常儉樸。

1895年,居里夫人和皮埃爾·居里成婚時,新房裡只要兩把椅子,正好兩人各一把。由此可見,他們的家,是多麼的粗陋。而居里夫人,也從沒想過要改動這種粗陋。而後來,即使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萬法郎,但她照樣不“大方”。她每次從國外回來,總要帶回一些宴會上的選單,由於這些選單都是很厚很好的紙片,在反面寫字很便利。所以有人說居里夫人一向到死都“像一個匆忙的赤貧婦人”。

這種做法,在今日的咱們看來,或許很難幻想,也很難了解,但這恰恰證明了居里夫人是多麼的儉樸,乃至到了咱們今日所說的“摳”的境地吧。面臨這麼儉樸的居里夫人,你能夠幻想她是什麼裝扮嗎?有一次,一位美國記者尋訪居里夫人,他走到村子裡一座漁家房舍門前,向一位赤足坐在房前石板上的婦女探問居里夫人的住處。可是讓這位記者大跌眼鏡的是,這位婦人,便是居里夫人。

由此看來,居里夫人的確是異乎尋常,或許她是落拓不羈吧。咱們能夠從中感觸她對外表的富麗能夠說是一點也不注重,在她的`心中,只要她的試驗,只要她的研討。或許,對科學酷愛到了極點的人都是這樣吧,你知道嗎,聽說愛因斯坦穿鞋子,從不穿襪子。在他看來,穿鞋還穿襪子,實在是不用之舉。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醉生夢死中迷失自我,盲目地尋求物質享用,日子豪華,乃至許多財主的日子能夠說是極盡豪華之能。勤儉節約向來是咱們的傳統美德,但曾幾何時,咱們也迷失了。是的,咱們應該向居里夫人學習,重拾美德,過儉樸的日子,而不是在醉生夢死中走向消亡。

《居里夫人》讀後感3

居里夫人身為一個偉人,在她在世的時候就享有盛譽,然而,正如她淡泊的心一樣,無論在生命中的什麼時候,她對物質生活的享受也是很淡泊的,她的生活,能夠說是十分簡樸。

1895年,居里夫人和皮埃爾·居里結婚時,新房裡僅有兩把椅子,正好兩人各一把。由此可見,他們的家,是多麼的簡陋。而居里夫人,也從沒想過要改變這種簡陋。

而之後,即便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萬法郎,但她照樣不“大方”。她每次從國外回來,總要帶回一些宴會上的選單,因為這些選單都是很厚很好的紙片,在背面寫字很方便。所以有人說居里夫人一向到死都“像一個匆忙的貧窮婦人”。這種做法,在今日的我們看來,或許很難想象,也很難理解,但這恰恰證明了居里夫人是多麼的簡樸,甚至到了我們今日所說的'“摳”的地步吧。

應對這麼簡樸的居里夫人,你能夠想象她是什麼打扮嗎?有一次,一位美國記者尋訪居里夫人,他走到村子裡一座漁家房舍門前,向一位赤足坐在房前石板上的婦女打聽居里夫人的住處。可是讓這位記者大跌眼鏡的是,這位婦人,就是居里夫人。由此看來,居里夫人的確是與眾不一樣,或許她是不拘小節吧。我們能夠從中感受她對儀表的華麗能夠說是一點也不重視,在她的心中,僅有她的實驗,僅有她的研究。也許,對科學熱愛到了極點的人都是這樣吧,你明白嗎,據說愛因斯坦穿鞋子,從不穿襪子。在他看來,穿鞋還穿襪子,實在是不必之舉。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在紙醉金迷中迷失自我,盲目地追求物質享受,生活奢侈,甚至許多富翁的生活能夠說是極盡奢華之能。勤儉節儉向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曾幾何時,我們也迷失了。

是的,我們應當向居里夫人學習,重拾美德,過簡樸的生活,而不是在紙醉金迷中走向消亡。

《居里夫人》讀後感4

讀《居里夫人傳》,讓我認識了一個偉大的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而不是一位肩負著無數光環的居里夫人。

作為一個波蘭人,她有愛國志士的熱血;作為一個女兒,她有一顆孝心;作為一個妹妹,她有奉獻與敬長的美德;作為一名求學者,她有無畏探知真理的勇氣;作為一名教師,她有不怕辛苦教書育人的執著;作為一名母親,她有著為人母的愛;作為一名學者,她有淡泊名利一心鑽研的精神;作為一名成功者,她選擇平凡的生活,但永遠不讓知識貧瘠,灌溉著真理之河流淌至今。她實在是完美無缺!我相信她身邊一定不乏由衷讚美她的人,但在我的想象中,瑪妮雅面對讚揚只會禮貌地微微一笑,便回過身思索著新的實驗了。我最欽佩的是她對科學的.狂熱。若無一種信念,怎能支撐她在極其困苦的條件下完成極其艱難的工作?當我翻到她聽說提煉鈾的殘渣還在時的興奮與布羅妮雅強行給她買衣服時的不悅,我真的驚歎於她熱愛的事物。科學至上,不容許衣食住行的紛擾。與居里夫人相比,怎樣刻苦都不為過。秉性優良的她從不沾沾自喜、從沒想過懈怠。的確,每個人都會疲倦,但她頂多在大汗淋漓時喘口氣、擦把汗,而不是畏難止步。

在我眼中,居里夫人與居里先生就像是兩條鯉魚,美麗的外表下藏著堅強的心。他們遊啊遊,對於旁人的議論不管不顧,相濡以沫,直奔龍門而去。但當他們養精蓄銳,一躍而上後,卻迅速鑽入水中,只在空中留下光彩奪目的閃光照人前進。是的,諸如兩次獲諾貝爾獎,發現釙、鐳之類的成就對於她是理所應得的。她的付出、她的毅力、她的一生都詮釋著什麼是不被榮譽所腐蝕、什麼是淡然、什麼是奉獻一生。合上書,情不自禁地,輕輕為她鼓掌。

《居里夫人》讀後感5

“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這是但丁的一句名言。讀完《居里夫人的故事》後,我忽然明白:尊師就是一種美德。

1932年5月,華沙鐳學研究所落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國參加開幕典禮。當典禮將要開始的時候,居里夫人突然跑下臺,把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年婦女推上主席臺,這位老年婦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時候的老師。

居里夫人這種尊師的美德,的確令人讚歎。那時,居里夫人享有科學家的盛譽,博得了人們的敬仰,然而,她卻沒有忘記培養自己的老師。

歷史上許多的偉人都具有尊師的美德,我清楚地記得有這樣兩段偉人的故事:

徐特立曾經是他在湖南長沙師範學習時的老師。1937年,徐特立過60壽辰,當時,他已經是我們黨和紅軍的偉大領袖了,工作十分繁忙,但他還在百忙中親筆寫信祝賀老師的生日,信中說:“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您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徐特立讀了他的賀信後謙遜地說:“我不過是的一日之師,而則是我的終身之師。”他既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更是尊師的典範。

1957年初春的一天,朱德委員長和大家一起看戲。開演前,朱德正和周圍的觀眾交談,這時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務員引著向朱德走來。朱德看見了,急忙立正向老人敬禮。禮畢,又急忙握住老人的`手親切地叫了聲“葉老師”。然後,朱德又請老人人座,然後自己才坐下來。這位老人就是朱德早年在雲南講武堂學習的老師。

其實,尊師美德的故事數不勝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有許多,比如同學見到老師後立正、行少先隊禮、道一聲“老師好”!上課前全部起立,向老師行注目禮……這些都是尊師的表現。

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更要尊重老師,這是時代的呼聲,是人類文明的強音。讓我們共同努力,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以居里夫人、他等偉人為榜樣,做一位尊師的好少年!

《居里夫人》讀後感6

居里夫人是在波蘭出生、長大的。在瑪麗很小的時候她媽媽就去世了,父親因為亡國失去了工作,家裡的生活非常艱苦。但艱苦的條件,絲毫沒有影響瑪麗的學習。

短短的兩年,她連續獲得物理學和數學兩個碩士學位,這個穿著破舊毛衣、臉色蒼白的`女孩於,1893年以第一名的成績從巴黎大學畢業了。瑪麗選擇繼續攻讀,摘取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頂屬於女性的博士桂冠。

瑪麗結婚之後,和他的丈夫法國優秀的物理學家皮埃爾?居里繼續堅持學習研究,從朋友那兒借來一間破舊的貯藏室,居里夫人把它打掃了一翻,又用平時積攢的錢購置了一些必需的儀器裝置,兩人開始了艱苦卓絕的研究。

居里夫人在簡陋的條件下對幾十千克的瀝青鈾礦進行了一系列的處理,終於找到了這種具有放射性的新元素,瑪麗用她的祖國的名字命名了這種新元素,這就是“釙”。

“釙”找到了,居里夫婦卻沒止步,因為在提煉“釙”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分離出的鋇化合物具有更為強烈的放射性,據分析這是又一種未知的放射性元素。他們把這種元素稱為鐳。居里夫婦向世界公開了這一發現,因為沒有人親眼看見過鐳,許多人對這一發現持懷疑態度。

為了證實鐳的存在,居里夫婦投入了更加艱苦的奮鬥,他們要提煉出鐳來。

無論嚴寒還是酷暑,居里夫婦沒日沒夜地幹著,幾萬次的提煉,整整4年的奮鬥,1902年,他們夢寐以求的鐳鹽終於被分離出來了。

1903年,居里夫人獲得了歷史上第一個女博士學位。同年,他們夫妻又榮獲諾貝爾獎。居里夫人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一個女性,她的故事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青年成長,她的名字被億萬人傳頌著。

《居里夫人》讀後感7

我一直在想是怎樣的一種力量,可以驅走黑夜迎來光明?又是怎樣的力量,可以給人以拋去世俗雜念,朝向理想的勇氣……居里夫人在她的自傳中給了我答案。

居里夫人,波蘭裔法國人,史上第一位獲得兩項諾貝爾獎的女性。她的經歷與榮譽令人羨慕,她的故事也被許多人知曉。人們敬佩她、仰慕她,但不知有多少人想過這背後的一切 。

我一直都難以忘記她做實驗時的情景,“有的時候,我得用一個與我的體重不相上下的大鐵棒去攪動沸騰著的.瀝青油礦…… 工作結束我已像是散了架似的……”正是這樣日復一日的努力,讓她提取了鐳元素並獲得了諾貝爾獎。做這樣腦力與體力並存的工作,一天、兩天、三天,我們所有人都可以堅持住,因為我們是看得到盡頭的。可是一個月、兩個月甚至幾年呢?居里夫人之所以能夠成功,不是因為她有過人的天賦,而是因為她有比別人更多的付出,更是她對科學熱愛。這份熱愛,使她在漫長的、看不見的研究之路中堅持了下來。這條路是黑暗的,但她一直努力地去找光明,最後向著陽光綻放……

正如王黎偉所說:“有些事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會看到希望……”

就像電影《流浪地球》中,所有發動機都一度停機,明知已不可挽回,可人類仍抱一線希望去搶救,最後成功藉助木星引力逃出太陽系;就像陳寅生先生晚年雙目失明,雙腿殘疾,但堅持撰寫《柳如是別傳》;就像斯蒂芬霍金雖然在21歲就得了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但他沒有自暴自棄,仍然努力工作,甚至提出了無邊界宇宙模型……這些人向我們詮釋了“世界以痛我,我報之歌。”他們和居里夫人一樣,用鋼鐵般意志書寫了他們的人生樂章……

他們向著陽光綻放……

容易的路無法通向夢想,追夢之路必然充滿艱辛與坎坷。面對困境,我們可以發抖,可以倒下,但這絕不是放棄的理由。因為唯有堅持,才有光明;唯有堅持,才有希望。願你有充分的忍耐與擔當, 有單純的心去信仰。願你能夠走過黑暗,沐浴著陽光,欣然綻放……

《居里夫人》讀後感8

居里夫人猶如一枝花,這枝花在法國萌發絢爛了世界科學史的整個花季。飄散淡淡清香的筆上,有她的聰穎與傲骨,堅強與純潔,淡泊與柔情……

居里夫人原名瑪麗婭.斯可羅多夫斯卡婭是法國物理學家,探究放射性現象,發現了鐳針兩種放射性元素,一生兩度獲得諾貝爾獎。這位偉大的科學家,以自己的勤奮和天賦,在物理學和化學領域,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因此成為唯一一位兩次在不同領域,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著名科學家。

書中說:“幸福需要享受,但有時候,幸福也會輕而易舉的擊敗一個人。承受幸福,是要珍祝幸福而不是一味的沉澱其中,如同面對罈陳年老酒,一飲而盡,往往會爛醉如泥不省人事,只有細品慢咂,才會品出真正的香醇甜美。人生中,有許許多多的承受,對疾病、痛苦、壓力的承受需要的是鍥而不捨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果敢;對幸福,榮譽,讚美的承受需要的是不驕不躁的.平和,孜孜進取的行動。

不要在人我是非中彼此摩擦。有些話語稱起來不重,但稍有不慎,便會重重地壓到別人心上;當然,也要訓練自己,不要輕易被別人的話扎傷。”是呀,平時生活中,我們的很多傷心,難過不就是因為太在乎了嗎?原來,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

全書讀完,很多發人深思的精彩話語仍在腦中紫繞,有一句話最為清晰,“我從來不曾有過幸運,將來也永遠不指望幸運,我的最高原則是:不論對任何困難都決不屈服!”只要我們都向居里夫人學習,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終會成功。

《居里夫人》讀後感9

我在這幾天空閒時間內,閱讀了老師推薦的《居里夫人自傳》。這本書講述歷史上著名的女科學家瑪麗·斯科洛多斯卡,也就是居里夫人。

這本是使我被居里夫人深深地震撼。當我看了一點的時候,就激動不已,感覺找到了人生的楷模,生活的榜樣。

居里夫人身為一個偉人,在她在世的時候就享有盛譽,然而,正如她淡泊的心一樣,無論在生命中的什麼時候,她對物質生活的享受也是那樣的淡泊。

居里夫人出生時,她的祖國波蘭正遭受沙俄鐵蹄的蹂躪。她的家庭給予了她良好的修養、強烈的民族責任感、知識精英的聰慧和堅韌。

居里夫人、她的父母和五個孩子組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儘管沙皇統治的俄國正在施行嚴厲的殖民統治,但身為小妹的她,還是幸福地度過了短暫的童年時光。

居里夫人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頑強奮鬥,以優異的成績高中畢業之後,前往巴黎大學求學。她一邊學習一邊打工,她的苦和累盡在不言中。

在與皮埃爾·居里相識,相知,到步入婚姻的殿堂之後,夫妻二人性格相近,志趣相投,為了科學的研究而甘於寂寞,過著簡樸的生活。

在一次偶然現象中不斷研究。和皮埃爾·居里發現了一種新元素——鐳。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將鐳這種新元素運用到醫學上,居里夫人帶領自己的醫療隊,奔赴每一個戰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居里夫人和丈夫皮埃爾·居里,整天待在裝置簡陋、條件極差的實驗室裡,先後發現了鐳、釙、釷人們所不知的'新元素,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歷史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

由此,我看到了家庭的意義所在,它不僅是每個人成長的天堂,更是一個塑造人的殿堂。

真正的學者心懷就像宇宙一樣寬廣,也只有具備這樣的胸襟才能發現真正的道理,並且會真正懂得真理的價值。

《居里夫人》讀後感10

世界上第一個研究出鐳的科學家——居里夫人,這個名字是家喻戶曉的,人們一聽到這個名字心裡便生崇敬之情。

1896年,居里夫人得知法國一位物理學家發現一種鈾鹽能自動發射出一種射線,便起了極大的興趣。全力投入到了這個研究中。當時研究需要精密的實驗一起和足夠的資金、裝置。而對於居里夫人來說,當時她並不富有,他們便在任教的學校裡找到一件極為簡陋的木棚作為實驗室。他哦那鼓鼓哦典當家中一切能典當的東西來籌措研究經費。接著她就要使廢寢忘食地研究,一天又一天,失敗接著失敗,她並未放棄,繼續努力著奮鬥著,她以堅韌的意志和驚人的毅力忘我的工作。終於在經過整整四年的研究後,用普通的鐵鍋從幾噸瀝青礦渣中提煉除了0.1克鐳鹽。這一訊息傳出,立即轟動了整個科學界乃至整個世界。由於鐳的驚人特性和在醫學上的廣泛用途,許多世界級富豪想以高價買下這0.1克的.鐳。

居里夫人並未同意,而是果斷的拒絕了,他認為鐳不屬於她個人,而是全人類的財產。她還向全世界公開提煉累得方法,將鐳全部上交給鐳研究所,分文不取。她將美國婦人贈送給他的1克鐳也全部貢獻。

居里夫人是所有科學家裡的榜樣,真心真意為社會服務,為社會貢獻,這種精神不正是我們所要學習的嗎!還有她研究是堅韌的意志和驚人的毅力也是我們所學習的。就像許多科學家一樣,如果愛迪生輕言放棄,那麼我們人們講要在黑暗中繼續走多久;如果達爾文半途而廢,那我們還要天真的認為人類是神創造的;如果愛因斯坦不堅持不懈,那麼我們人類將在什麼時候才能開啟原子時代的大門……我們在學習上更因如此,要有堅韌的意志和毅力,才能學有所成。

《居里夫人》讀後感11

你能想象嗎?一個人可以只吃黃油麵包,胡蘿蔔和櫻桃過活。

你能想象嗎?一個人可以每天放學後讀書讀到凌晨兩三點。

你能想象嗎?一個人可以在一個溫度為6度25分的實驗室裡工作。

她就是瑪麗·居里,一個不能想象的人。

居里夫人是一個非常愛國的波蘭人。她拼命學習的最初目的,就是為了能振興波蘭。她曾兩度獲得了諾貝爾獎,別人在羨慕她的光輝的時候,又瞭解她的苦難有幾分?

誰知道碩果累累的居里夫婦,卻為了一個像樣的實驗室而東奔西走?德國化學家奧斯特瓦爾德曾經這樣評論過居里夫婦的實驗室:“一所既類似馬廄,又好像馬鈴薯窖般簡陋的房子!”鐳!你知道嗎?可以治好癌症的鐳!救命的鐳!就是在這個漏雨的.破棚子裡被發現,被提煉出來的!而居里夫人的丈夫皮埃爾卻仍然不能成為博士?知道為什麼嗎?哼!那是因為皮埃爾沒有挨家挨戶地去登門造各個評委!這就是索爾本的潛規則!可笑!看來腐爛的人到處都有啊!即使是高學歷的人也不例外嗎?!

這對偉大的夫婦為世界做出了多少的貢獻?而世界(尤其是法國!)又回報了他們多少?他們為法國付出了太多太多,他們把那些他們自己費盡心思才提煉出來的和美國贈送的鐳全部捐獻給了法國,就連他們那些光榮的,經過了許多個日日夜夜才得到的金質獎章(包括諾貝爾獎的)也為了救法國士兵捐獻給了法國!他們本來可以成為大富翁的,因為他們發現了鐳,他們可以去申請專利,可是如果他們這樣做的話,他們就不是居里夫婦了。所以,他們又把這項專利捐獻給了全世界。

也許,我是懷著消遣的心情開啟這本書的但是,我一定是以尊敬而憤懣的心情合上這本書的。

居里夫婦就像那鐳一樣,散發著藍白色的光芒。而且,我相信,永遠。

《居里夫人》讀後感12

寒假裡,我讀了一本名為《居里夫人自傳》的書,以居里夫人與第三人稱的口吻講述居里夫人的一生,令人感嘆居里夫人的品質高尚。

瑪麗·居里,波蘭籍法國科學家,原名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1867年11月7日出生,1978年母親去世,1894年結識皮埃爾·居里,1895年結婚,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丈夫皮埃爾因事故去世,1934年患白血病逝世。

讀過這本書後,我瞭解到居里夫人許多美好的品質,例如敬業,這源自她的父母對工作的認真,和對小女兒的嚴格要求,成年後的居里夫人為了工作,曾毅然剪去她的頭髮,一直留著短髮;為了提取一克的原子能元素鐳,在冰天雪地裡冶煉著大堆的原料,即使冶煉時的氣味十分刺鼻,但她不放棄,終於在他們的窩棚裡提取出了鐳;因為工作的認真,提取出了另一種元素——釙,再度獲得諾貝爾獎。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物理學家,令許多人敬佩。

居里夫人不僅是一個好的科學家,更是一個好母親,有這樣一個故事:一次,居里夫人的朋友再拜訪她時,發現她的女兒正在玩她的.諾貝爾獎章時,大吃一驚:“你怎麼能把這麼重要的東西給孩子玩呢?”

居里夫人微笑著說:“我不過是教育孩子獎章不過是一個玩具,不必太過重視。”她的謙虛、淡泊名利,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她的孩子,作為一個母親,她也是成功的。

而更值得我們學習的,是她的尊師重道。在她獲獎時,她推著自己的恩師到領獎臺上,向她表示真摯的謝意,並獻給老師一束花,值得我們去學習。

《居里夫人自傳》不僅僅是一本自傳,更是一本人生的教科書,教給我們很多,很多。

《居里夫人》讀後感13

假期裡,我研讀了《居里夫人傳》這本書,居里夫人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奮鬥不息的一生深深地觸動了我。

書中詳細描述了居里夫人努力進取的一生。她靠自己當家庭教師攢下的錢到法國求學。在她結識了居里先生後,她更是奠定了為科學獻身的理想。居里夫人克服了生活的清貧,投身工作和學習中去。在1896年,居里夫人發現了兩個比鈾的放射性更強的新元素:"釙"和"鐳",從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生活中儘管面臨居里先生不幸逝世的打擊,居里夫人仍舊不屈不撓,強忍悲痛,以堅強的意志工作。她潛心研究各種放射性元素,獨自供養老人和教育兩個孩子。居里夫人還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她的偉大成就,靠的是她對科學真摯的追求和長年累月的艱苦的工作。我被居里夫人堅強的意志和積極樂觀的處事態度深深地感動了。

尤其是讀到居里夫人在沒有實驗室的條件下,僅在一間破棚子裡,冒著嚴寒酷暑從瀝青鈾礦的殘渣提煉,條件的艱苦讓我記憶尤深。我眼前浮現的是她每天穿著沾滿灰土和液體的厚重的工作服,頂著煤煙和有毒的氣體,守著鍋中沸騰的礦物,不停地用鐵棍攪動的身影。居里夫人不畏工作艱辛和單調,幾年如一日地堅持工作,終於從幾十噸鈾瀝青礦廢渣中進行無數次的溶解、蒸發、分離和提純,提煉出了十分之一克多一點的純氯化鐳!她這種百折不撓的毅力,正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真實寫照。

居里夫人有著高尚的人格,她熱愛自己的祖國,命名自己新發現的元素為"釙"——因為polonium的詞根和她的祖國波蘭Poland的詞根相同。她對祖國深深的眷戀融入了事業中,融入了血液裡。

讀完這本傳記,我深刻地感受到居里夫人崇高的愛國精神、為科學而獻身的意志和堅韌不拔的品質,這一切讓我由衷地敬仰,更是激勵著我刻苦學習,努力探索,立志為祖國未來的科學事業奮發圖強!

《居里夫人》讀後感14

當人們談起科學歷史的時候,不能不想起原子能時代的開創者之一——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她一生中所作出的貢獻卓越非凡,是世界上第一個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人;作為一位偉大的女性,居里夫人贏得了世界人民的支援和敬仰。

居里夫人出生于波蘭一個普通的教師家庭裡。當時,波蘭正處沙俄的統治之下,民族的壓迫,生活的貧困,激發了她的愛國熱情和發奮精神,她決定要努力學習,用知識來武裝自己。 少女時代,居里夫人先是遠離家鄉去做家庭教師,幫助姐姐上大學。接著,她又靠自己當家庭教師攢下的錢,從華沙到法國巴黎大學求學。 經過三年的刻苦努力,她先後莫獲得了物理學,數學學士學位,1894年,她結識了居里先生,科學將兩個人永遠的聯絡在一起了。 他們婚後的生活十分清貧,工作和學習也非常緊張。1896年,他們的大女兒伊雷娜出生了,在這期間,居里夫人通過對當時已知的80種元素一一進行測試,發現了兩種元素,一種為“釙”,另一種為“鐳”。 科學的攀登還有更艱鉅的'路程,磨難也總是光顧到她的身上。 1906年,居里先生因車禍不幸逝世。儘管心裡萬分悲痛,居里夫人仍然以堅強的意志力生活著,工作著。她繼任了居里先生在巴黎大學的講座,潛心研究著各種放射性的元素。 科學不是為了個人榮譽,不是為了私利,而是為了人類。居里夫人發現“鐳”後,為了使“鐳”儘快地服務人民,立即公開了提取“鐳”的方法,還拒絕申請專利權,儘管那時他們的生活還很艱難,但他們卻沒有從中獲得任何物質利益。 “鐳”帶來了醫治癌的新療法,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可是,終身研究“鐳”元素的居里夫人卻被“鐳”奪去了生命。

我在瞭解了居里夫人的光輝一生以後,從中得到很深的教益和啟迪。居里夫人那堅強的意志,不畏艱難,勤奮學習,勇於攀登的精神,值得人們永遠懷念的崇敬。 我從居里夫人身上學習到了一種生活和學習中都需要的精神,那就是百折不饒的毅力和勇氣。

《居里夫人》讀後感15

我非常敬佩一個人,她非常愛讀書。她小時候在讀書時被姐姐和同學捉弄。你們知道她是誰嗎?對了,她就是居里夫人。你們知道,我為什麼敬佩居里夫人?因為她是世界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她平平凡凡,因為她的勤奮,她的努力,才使她成為世界名人。

她家有5個孩子,她是她家中最小的一個,但也是家中最勤奮、最刻苦的人。因為在那時候,他們的國家——波蘭,受著俄國的殘酷折磨。比如只能讓波蘭人民說俄語,禁止他們說波蘭語;把一些關於波蘭英雄、波蘭文學和波蘭歷史的書籍禁掉,被發現看這些書的人,通通都要坐牢;還命令波蘭的孩子在學校裡必須在老師提問時快速回答,還必須把回答翻譯成俄語。在那個惡劣的環境中,瑪妮雅(居里夫人的小名)不得不好好學習,為國雪恥,儘快結束這種艱難的生活。

在1881年3月的一天,報紙刊登出頭號新聞:俄國皇帝亞歷山大二世被暗殺。這也就證明波蘭人的苦日子結束了。看到這兒,我高興極了,心裡想道:太棒了!波蘭人的苦日子終於到頭了,那個亞歷山大二世也真是活該,因為他對波蘭人做出的殘忍事件,才會使波蘭人民那麼痛恨他,最終導致他被暗殺。

在瑪妮雅的一生中,有絕大部分的時間是在讀書、學習和做實驗。有好幾次,她為了讀書,只吃了一點點蘿蔔填飽肚子。在寒冷的夜晚,她已餓的飢腸轆轆,但她堅持了下去,我想,她心中一定有一個信念:我要讀書!我被她的精神所感動,在寒冷與飢餓的艱難考驗中,她選擇了堅持,沒有放棄任何一點讀書的機會。我想:書,已經成為了瑪妮雅生活中真正不可缺少的.東西。她這種愛讀書的意志驗證了馬克思說的那句話:“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

居里夫人的一身,都讓我感動,她的樸實,她的意志, 和她的精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