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萊特》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4.98K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哈姆萊特》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哈姆萊特》讀後感

《哈姆萊特》讀後感1

這是一本令我受益匪淺的、悲傷的、令我深思的書,它讓我懂得了凡事必須三思而後行,對人要和氣。

這本書講述了哈姆萊特復仇的故事。首先,老國王的鬼魂現身,說出了真相。是新國王把哈姆萊特的父親也就是老國王殺死的。第二幕講述的就是哈姆萊特將計就計,醞釀復仇。他採用的辦法就是裝瘋賣傻,試圖騙過所有的人,結果,發現波洛涅斯在偷聽他說話時,誤殺了波洛涅斯。第四幕講的是波洛涅斯的兒子雷歐提斯回國報仇,新國王企圖借雷歐提斯的手來殺死哈姆萊特。第五幕就是哈姆萊特與雷歐提斯比劍時,王后、新國王、哈姆萊特、雷歐提斯都死了,四具屍體,一幕慘劇!!

書中印象令我最深的莫過於主人公哈姆萊特,他是一個既勇敢又軟弱的人,既想為父報仇,又猶豫不決,也是一個既謹慎又急躁的人,他通過裝瘋賣傻,來哄騙國王,使國王起了疑心!他的急躁體現在誤殺了波洛涅斯,不僅破壞了他與奧菲利婭之間的感情,而且也傷害了他與雷歐提斯之間的'友情!憑空讓自己多了一個仇人,這顯然不利於自己復仇,他也非常善良,對下屬和朋友都有著尊敬和愛戴。

我最喜歡書中哈姆萊特這個人物,我喜歡他的謹慎與機智!他並沒有完全聽信那鬼魂的話,他並不像雷歐提斯那麼莽撞!他的機智體現在了最後國王請他喝下那杯酒,酒裡有毒,他卻委婉謝絕,給自己保住了性命!王后發現了此事中有蹊蹺,自己喝下,命歸黃泉!他對任何事都非常機智、聰明!他竟然想到了裝瘋賣傻來哄騙國王,這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辦法,而又有很大的風險!這些優點都令我十分敬佩、感慨萬千!我想對他說不要那麼急躁,導致誤殺了波洛涅斯,不利於自己復仇!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在生活中要學會隨機應變,接納每一個人的批評,可是千萬不能丟失自己的觀點、主見與判斷!凡事都要有屬於自己的主見和觀點,很可能,老師、大人們也有不對的地方,不要害怕批評,要勇敢指出!不能因大人的種種批評而喪失自己的主見和觀點!留心避免與人家爭吵,可如果爭端已起,就應該隨機應變,讓對方知道自己不是隨隨便便可以侮辱的!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厲害!還有凡事三思而後行,都要經過完善的考慮與思考!不能信口開河!不要急躁、莽撞!

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做人不能莽撞,特別是在現在這個社會,必須要機智與謹慎,一丁點兒小小的疏忽都有可能釀成大禍!害人害己!這個道理把我從原來的魯莽變得機智又謹慎,學會了三思而後行!讓我改頭換面、煥然一新,似乎變了一個人!

《哈姆萊特》讀後感2

“一千個讀者當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我就是其中之一。《哈姆萊特》以劇本的形式,向我們講述了一個丹麥王子為父親復仇的故事。這本書打動我的不僅僅是一個精妙的故事,更多的是那些令人深思的哲學問題、情感深邃的詩歌、以及哈姆萊特和奧菲利亞那若有若無、虛幻縹緲的愛情。

他,本該是一個幸福的王子。他有著過人的才質,至高的理性,純真的愛情。然而,一次與鬼魂的對話,讓他發現了父親的私絕非意外,而母親與叔父喜結連理更讓哈姆萊特十分痛心。就這樣,現實的憂鬱、內心的悲憤把他逼上一條為父報仇的道路。

在我心中,哈姆萊特是一個堅毅的、勇敢的、充滿智慧的勇士。他在得知真相起,就下定決心為父親報仇。面對日漸黑暗的現實,他沒有選擇逃避,義無反顧地堅持自己的信念。他精心安排了一場話劇,讓心裡有鬼的叔父暴露內心的惶恐,試探事情的真相。他耿直正義,重用霍拉旭這樣無名無利的大臣為自己的行動鋪路。對於母親喪失節操的錯誤他毫不避諱,努力勸說母親對自己的良心進行懺悔。

而最令我感動的是,他為了完成自己的志願——為父親報仇,毅然決然放下了愛情。我相信,哈姆萊特是愛奧菲利亞的。“你可以疑心星星是火把;你可以疑心太陽會轉移;你可以疑心真理是謊話;可是我的愛永遠沒有改變……”為了完成使命,他假裝變成了一個瘋子。奧菲利亞質問他是否愛他,他說那是曾經,並且述說著人間的醜惡與令人失望的.現實。讀後感·最終也沒有做出正面回答。他得知墓下埋的是奧菲利亞,他情緒激動奮不顧身跳下墓中要求為奧菲利亞陪葬。“四萬個兄弟的愛合起來,還低不過我對她的愛”,簡簡單單的一句,讓我感慨萬分。在我心中,哈姆萊特是忠於愛情、執著勇敢的青年男子。

這本書還令我著迷的是其精妙絕倫的詩歌語句,包含哲學氣息,引人深思。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在跨越千年的今天,仍然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物慾橫流的社會裡,人們的思想變得鬆弛昏懶,目的心日益強烈,生活做事不簡簡單單憑著喜歡熱愛而一味地追求,追求一些美麗易碎的幻影,生命的重量也無需多言。而我們死後,睡著了,又會做一些怎樣的夢呢?

《哈姆萊特》讀後感3

《哈姆萊特》是威廉·莎士比亞的經典悲劇。有幸讀了它,感慨萬千,正所謂“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

《哈姆萊特》以十二世紀的丹麥為背景,講述了丹麥王子哈姆萊特向謀殺他的父親、霸佔他的母親並篡奪了王位的叔父克勞狄斯行復仇的故事。深刻揭示了當時英國種種社會矛盾。

哈姆萊特是個堅強的人,熱愛藝術、生活和深邃的思考。他文武雙全,才智過人,對人類充滿了期望,他認為“人類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傑作”,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充分肯定人的價值。他熱愛自由,與士兵朋友相稱,主張人與人之間平等互愛,反動封建等級制度。奧菲利婭說,他是“朝臣的眼睛,學者的辨舌,軍人的利劍,國家所矚望的一朵嬌花;時流的明鏡,人倫的雅範,舉世注目的中心。”可卻也悲觀厭世,猶豫延宕。可猶豫並不是他的天性,而是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的產物,是理想破滅時所引起的一種精神狀態。但在猶豫的同時,變得更加清醒、更加深沉。他是“憂鬱的王子”,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的典型形象。

從哈姆萊特身上,我明白了很多。童年的我們總是天真快活,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變得憂鬱了。正和哈姆萊特一樣,在威登堡學習時,他是個快樂的王子,可回國後,發生了許多撲朔迷離的事,他變成了“猶豫的王子”。童年是我們曾幻想過的美好社會,可長大後現實讓我們的理想破滅。正和哈姆萊特一眼個,他接受了人文主義的影響,心中充滿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樣完美。而現實生活的一系列意外打破了他的理想。他像一個思想家那樣地思考許多哲學問題,卻找不到答案。於是他要為父報仇,可是他內心又是矛盾,因為他想的不光只是為父報仇,而是扭轉整個乾坤。在這樣艱鉅的任務面前,他想要行動也行動不起來。現實與理想的矛盾時刻困擾這我們和我們的哈姆萊特。

醜陋克羅迪斯用毒藥灌進哥哥的耳朵,將其殺死,還霸佔了皇后。行為極其卑劣,令人痛恨。可從中我也明白了,現實就是這樣,現代社會也是這樣,各種明爭暗鬥時刻在發生。所以我做個強者。我好好學習,好好做人。

雷歐提斯的莽撞、粗心,也十分值得我們借鑑。奧菲利亞的悲劇深感難過,但現實就是殘酷的。

《哈姆萊特》讓我感觸頗深,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是哈姆萊特。新一輪的《哈姆萊特》在繼續上演。

《哈姆萊特》讀後感4

故事發生在艾爾西諾。

丹麥王子哈姆萊特的父親死後,他見到叔父篡奪王位並與母親匆匆結婚,滿朝文武向叔父獻媚,他感到深深的痛苦。這時,父親鬼魂出現,告訴他自己實際上是被自己的兄弟所謀殺。哈姆雷特就開始了他的復仇計劃。

讀到這我認為哈姆雷特是個堅強的人,父親死後,他沒有一蹶不振,反而堅定了他復仇的決心。王子為了證實鬼魂的話和逃避仇人的監視,假裝精神失常。他的叔父對此十分懷疑,就派哈姆萊特的兩個老同學和御前大臣波洛涅斯的女兒奧菲利婭——他的情人去試探他,這都被哈姆萊特一一識破了。為了證實鬼魂的話,哈姆萊特安排了一場戲,劇情與其父被謀殺的情形十分相似。這時他的叔父驚惶失措,因而暴露了自己。利用一場戲劇,哈姆雷特確定了鬼魂的話是真實的。他的復仇心理諮詢也就隨之愈強。

這時,王后受其夫指示,找王子談話。在和母親的談話中,哈姆雷特用極其犀利的話語責備她。“你不覺得慚愧嗎?要是地獄中的孽火可以在一箇中年婦人的骨髓裡煽起了蠢動,那麼在青春的烈焰中,讓貞操像蠟一樣融化了吧。當無法阻遏的情慾大舉進攻的時候,用不著喊什麼羞恥了,因為霜雪都會自動燃燒,理智都會做情慾的奴隸呢。”“這樣一種行為,簡直使盟約成為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神聖的婚禮變成一串譫妄的狂言;蒼天的臉上也為它帶上羞色,大地因為痛心這樣的行為,也罩上滿面的愁容,好像世界末日就要到來一般。”這些話使王后感到無比的羞恥,就像一把劍把她的心劈成了兩半。

同時,哈姆雷特刺死了帷幕後偷聽的波洛涅斯。波洛涅斯是個阿諛奉承的人,只知道向王上諂媚。現在死了也是罪有應得,但是這卻給了他的叔父一個放逐他的藉口,他決心除掉哈姆萊特,設計派他出使英國,以便並想借他人之手鏟除哈姆雷特。但這一陰謀也被王子識破,他中途折回丹麥。

他的叔父又生一計,讓御前大臣之子雷歐提斯與王子比劍,暗中備下毒劍毒酒。比賽中,哈姆萊特被毒劍刺中,又用毒劍刺中了他的叔父和雷歐提斯,王后也因誤飲毒酒身亡,四人同歸於盡。哈姆萊特臨死前囑咐好友霍拉旭繼續他未完成的事業。

哈姆雷特如此悲慘地死了,令人惋惜。如果他還在世的話,我相信他會成為一位賢明的君主。

在哈姆雷特的復仇過程中,有些遺憾的是奧菲利婭的死。哈姆雷特在這方面沒有考慮周全,以致於奧菲利婭因為無法忍受失去父親和愛人的痛苦而發瘋,最終墜河身亡。

總而言之,在我心裡,哈姆雷特是個英雄,是個不折不扣的英雄。

《哈姆萊特》讀後感5

我現在讀的是著名的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的代表作《哈姆萊特》。雖然只是讀玩《哈姆萊特》的第一幕,但我還是迫不及待地想寫下我讀完這一幕的讀後感。

這一幕雖然只是這本書的開篇,但是也寫出來了當時的情況——哈姆萊特的父親,也就是當時的國王,剛死不到兩個月,哈姆萊特的叔父克勞狄斯成了新的國王,還和哈姆萊特的母親喬特魯德結了婚。

這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人心的險惡。克勞狄斯奪取了國王的地位,還搶奪了哈姆萊特的母親做妻子,雖然說是搶奪,但是我想說明一下,文章曾寫到“她哭得像個淚人似的,送我那可憐的父親下葬;她在送葬時候多穿的那雙鞋子還沒有破舊……她那流著虛偽之淚的眼睛還沒有消去紅腫,她就嫁了人了。”這足以說明喬特魯德的虛偽了吧!

但是!讓人感到可恨的可不止是這一點。

當哈姆萊特的父親的靈魂上場時,他對哈姆萊特到出了所有的真相:當哈姆萊特的父親按照慣例來到花園午睡的時候,克勞狄斯用毒藥灑在了哈姆萊特的父親身上,於是他在不知不覺中被他的兄弟奪走了他的生命,他的王冠,他的妻子。

克勞狄斯不僅對哈姆萊特說了謊,他說哈姆萊特的父親在花園午睡時被蛇給鱉死了,克勞狄斯還對全世界的人說了謊,多麼荒唐的藉口,多麼可怕的人心啊!

可哈姆萊特並沒有脾氣,不知情的人。他只是容忍,當他聽到自己父親的靈魂說出自己被害的真相之後,哈姆萊特擁有火山噴發般的怒氣,可是他並沒有被憤怒衝昏了頭腦,他忍住了,他開始裝成一個傻子一樣開始了他的復仇計劃。

哈姆萊特擁有著超人的'智慧,他敢於向國王挑戰,他要向國王報殺父之仇,但他並不是靠力氣,他用智慧去打敗克勞狄斯,他向世人展示要敢於反抗黑暗的精神。

雖然只是讀完了一幕,但是這裡面的內容讓我不能平靜,文中刻畫了一個個鮮明的形象,這本書猶如一副圖畫展示在我的面前,而我又猶如哈姆萊特一般體驗著這故事的內容,體驗著哈姆萊特的憂愁,悲傷與快樂。

讀完這一幕時,我充滿著激動的心情寫下這一幕的讀後感。

現在,我的下一幕的旅程開始了……

《哈姆萊特》讀後感6

一個瘋子說出的話或許會比一個富有理智的人再三審慎說出的更加真實,那些話如利刃一般,劃開徙有的外表,讓人審視自己的靈魂,讓那自私、醜陋、貪婪無處藏身,暴露於陽光之下。

哈姆萊特裝瘋賣傻,毫無顧慮的說著嘲諷的話語,他請的戲班讓罪惡深重的國王備受煎熬;他說的話,讓他的母親受盡自我良知的譴責。僅僅從故事的開頭,我們似乎已看到了結局,這注定是一場無人能逃脫的悲劇。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默然忍受命運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的苦難,通過鬥爭把它們掃清,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高貴?”這是哈姆萊特裝瘋時所吐露的話語。在我看來,他不只是在反問自己,也是在反問當時那種黑白顛倒、是非不分、善惡難辨的社會中的許許多多的人。他的內心在掙扎,他的靈魂在受難,其實,若不是奧菲利亞的死,也不會把故事推向高潮。在下定決心之前,哈姆萊特一度徘徊在是和否的選擇之間,怯懦且痛苦。

奧菲利亞是當時黑暗社會裡苦難的被害者,她聽從哥哥以及父親的安排,不再與哈姆萊特來往。她乖巧、善良,卻出生在一個黑暗不公的.社會,她將這個社會的種種醜態看在眼裡,這個弱女子,她用瘋癲與死亡與之對抗,沒入自然的懷抱,她像是一隻高潔的白鷺回到了自己的歸屬地,她不屬於那個社會,她選擇了自殺,哈姆萊特也決心復仇。

最後一劍,哈姆萊特將劍刺入了他所痛恨的仇人——他的王叔,那個殺死自己的手足,將王冠戴在自己的頭頂,與哈姆萊特的母親結婚的窮凶惡及的人。哈姆萊特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以利刃刺入醜惡與虛妄,終是在理想與正義的畫卷上又添絢麗的一筆。從哈姆萊特的裝瘋,到奧菲莉亞的自殺,到母親飲鴆而死,至哈姆萊特受傷,直至國王被刺死,主人公的逐一消亡為這場悲劇畫上了休止符。

莎翁悲劇的力量恐怕就在於此,他讓讀者從富有深意的故事中體味人生百態,學會堅守信仰,學會確立目標,他讓我們清楚地看到:那個時代缺少的是什麼,需要的又是什麼;哪些人需要反抗,哪些人該走向毀滅,才會讓社會更加清明。

《哈姆萊特》不只講述了那個時代人民的反抗與掙扎,它也同樣適用於此後的社會,正義終將取代邪惡。不論哪個時代,正義與善良都會被歌頌,一切的罪惡都會被推離天堂,墮入地獄。

《哈姆萊特》在我的內心留下這樣一個問題:生存還是毀滅?它時時警醒自己,勿行差踏錯!

《哈姆萊特》讀後感7

第一次閱讀《哈姆雷特》這部世界文學鉅著,約估摸是在國小五年級的時候。父親學外語出身、很喜歡外國文學名著,又對我管教極嚴,規定了閱讀書目,當時就選擇了這本書。現在重新拾卷,想到《王子復仇記》書籍本身講述的就是王子為父報仇的歷程,而身為讀者的自己又是在父親的啟發下接觸此書的,於是,在翻開書本時,不禁為這種奇妙的偶然而產生一種近乎“百感交集”的感受。

《哈姆雷特》是文藝復興時期英國著名劇作家莎士比亞創作的四大悲劇之一,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是在中世紀的北歐國家丹麥,故事的主人公是丹麥王子哈姆雷特,劇中人物也以丹麥王室和大臣及其家庭成員為主,講述了王子哈姆雷特為父報仇的艱辛歷程。

作品的開篇地點是厄爾錫諾的城堡露臺,借士兵和哈姆雷特摯友霍拉旭之口講出了舉國戒備的原因——先王與挪威王依決鬥獲勝而獲得土地,挪威王之子急於為父報仇、招兵買馬,引發丹挪兩國爭端以致戰爭陰雲密佈,為丹麥先王鬼魂出現的原因——“前世孽障未盡”做了交代,鬼魂也隨之出現,遊走在城堡露臺。

與孤獨的先王形成對比的.是,先王的弟弟克勞狄斯在繼承王位後迎娶了哈姆雷特的母親、王后葛特露,舉國歡慶新王大婚的盛景掩蓋了先王逝世的悲痛。新婚之夜的宴會上,只有哈姆雷特一個人鬱鬱寡歡,為母親的迅速改嫁而不滿,“短短的一個月以前她還哭得像個淚人似的……她就改嫁給了我的叔父……”幽怨的情感溢於言辭之中。新王面對哈姆雷特的愁容,說出了“你是王位的直接繼承者……我要給你尊榮與恩寵…”之類的話來安慰他,但無濟於事。新王懷著對篡位的深深不安對哈姆雷特給予王位傳承的許諾,妄圖以此贏取哈姆雷特的忠誠,但實際對王子有著極大的擔憂。而哈姆雷特對自己叔父的評價中也可以看出,對於功績、德行遠不如父親並佔有自己母親的叔父,王子本人是及其蔑視和鄙夷的,這些情感中似乎也包含著對叔父取得王位合法性的某種懷疑。

在得知父親鬼魂出現的訊息後,哈姆雷特迫不及待的前往露臺查證。果然遇見了鬼魂,而此前一直沉默的鬼魂的開了口:“必須替我報仇。”鬼魂向哈姆雷特講述了先王遭到自己兄弟陰謀謀害、奪取王位和霸佔愛人的可怕真相,悲劇就此埋下禍根。哈姆雷特心中的疑問得到了證實,復仇之路由此開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