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 (合集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8.51K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 1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小說,也是一部自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1994年,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在全球上映,大獲成功,並受到了全球觀影者的熱議,自此之後,該片口碑被影評人爭相傳播,躍居為全球電影評分排行榜第一的作品。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 (合集15篇)

我是在瞭解到這本書之後,才觀看的影片。影片講述的是一位年輕有為的銀行家安迪遭受妻子的不忠和背叛,然後被誣陷殺人犯喊冤入獄並自我救贖逃脫監獄重獲新生的故事。在司法審判的過程中,奸詐的律師提供了各種置他於死地的證據和辯論,而法官也並沒有擔當起應有的責任對證據進行細心審查。入獄後的安迪一開始與眾人格格不入,逐漸的,他有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要通過自己的能力重獲自由。

在監獄裡,安迪結交了好友瑞德,獲得了他的一些幫助。同時,安迪積極得與典獄長和獄警們搞好關係,典獄長和一眾獄警為了理財和教育問題請教安迪,安迪用自己的知識從他們那裡獲得了不少便利。而____的典獄長為了將自己的不義之財洗白,也讓安迪作為他的代理人,用他的銀行學和財務知識來處理個人財產問題。

安迪當然沒有放過這個大好機會,當他獲得了獄警們信任的時候,也為自己的一班獄友爭取福利和進入圖書館讀書的機會。更重要的是,他有了一個長遠的逃生計劃!

安迪在自己的獄房中的牆上找到了一個薄弱之處,並通過瑞德的幫助獲得了一把鐵錘,他決定用這把鐵錘挖出一條通過自有的路。而要實現這個計劃何其艱難!監獄的檢查非常嚴格,於是他用一副美女的畫來遮住自己挖掘的洞,由於獄警們和他相處的不錯,因此一直沒有引起警覺,安迪正是利用了這個心理。

安迪用自己的知識也幫助獄友們重獲人生的希望,讓他們燃起生活的熱情,瑞德就是其中最要好的一個。而在瑞德的心裡,安迪似乎是一個不可能被牢籠關得住的人。果然,經過20年的努力,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安迪從那副畫後的洞裡逃了出去,並在銀行通過自己的簽名取走了典獄長的所有錢。

而貪心和卑鄙的典獄長也因為安迪的匿名舉報和提供的證據被檢察官調查,最後選擇了自殺,在臨死前,他打開了安迪的《聖經》,發現裡面藏著一把鐵錘,並寫著:救贖之道,就在其中!

當瑞德通過自己的努力減刑後出獄,安迪聯絡了他並和他重逢在墨西哥海岸——美麗的異國他鄉。

故事就完了,這本書和電影讓我們看到了層出不窮的人性之惡,讓我們對生存的價值和意義產生了思考。而長期的精神摧殘會將人們的思想制度化,我們需要做的是懷抱希望,為了自由而通過努力實現自我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 2

說實話,我並不是一位影迷。可是當我偶爾看到《肖申克的救贖》後,就被它深深吸引了。影片的每一句臺詞、每一個鏡頭都是值得慢慢回味的。儘管影片的大部分場景只是在灰色基調的監獄裡,可是你卻絲毫感覺不到壓抑,看《肖申克的救贖》就像聽一位老朋友的娓娓訴說。或許是因為當前我的情緒多少有些低沉的緣故吧,我覺得《肖申克的救贖》就是一劑困境中的強心針。

由於典獄長利用安迪的知識和才能為他洗錢,那個殺死他妻子的真正凶手的出現也未曾給安迪帶來一絲光明,那個可憐的孩子在典獄長與他在獄牆外的一次談話後而永遠的消失(越獄假象),所以安迪註定是一輩子不能離開肖申克的。在我們看來安迪應該徹底絕望了,然而命運青睞有準備的人,一把藏在聖經裡的岩石錘,一張掛在牆上足可以封住洞口的美女海報,再加上20年的時光(鑿洞用了19年),終於給了安迪自由。相信上帝,更相信自己,不放棄希望,不放棄努力,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屬於自己的自由,這就是肖申克的救贖。安迪不僅救了自己,救了好友瑞德,也拯救了黑暗的美國司法。

以下僅談談看《肖申克的救贖》的幾點體會:

1、環境改變人

影片中有一句臺詞“體制化”。該片中被體制化的象徵人物是監獄圖書管理員老布,他被關押了50年,這幾乎耗盡了他一生的光陰。然而,當他獲知自己即將刑滿釋放時,精神近乎崩潰,他竟要製造一起“殺人”事件,因為他已經離不開這座監獄,他要繼續留在肖申克。

監獄使他們完全有時間被環境所征服,老布成為環境的一部分,一旦脫離了原有的環境,一切失去了意義。他從內心深處依戀著那間剝奪了他的自由的監獄,所以在出獄後,完全迷茫了,他終於選擇了自殺來尋求自己永遠的寧靜。

2、即便別人有錯誤,也要在自身找找原因

安迪的妻子背叛了他,難道都是妻子的錯嗎?安迪成功越獄後也不得不反思了自己,從某種程度講,是他導演了這場悲劇,安迪不是直接的殺妻凶手,心理卻揹負著深深的愧疚,他先前在事業、後來在肖申克都是是成功者,然而他卻是一個失敗的婚姻經營者。

3、勿以貌取人

安迪外表柔弱,以至於入獄第一夜勞瑞為他輸掉了兩包煙。當監獄上空飄著《費加羅的婚禮》的時候,所有犯人都驚呆了。最難忘是當獄友們在樓頂上喝著安迪用勇氣和智慧換來的啤酒時,安迪倚著矮牆那一次難得的微笑,就如同刺破黑暗的一縷強光。這個世界終究是少數精英的世界。

就像片中那句膾炙人口的臺詞:有的鳥是不會被關住的,因為它們的羽毛太美麗了。幾十年裡,人們只有承受,當絕大多數囚徒早已麻木,慢慢失去了對自由的渴望的時候,可在安迪的內心世界一直堅守者自己最初的信念,那就是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偌大的肖申克,漫長的時光裡,只有一個安迪改變了肖申克的世界。

4、不放棄,相信上帝更要相信自己

“希望是人最美好的東西,只要自己不放棄,希望就會永遠相伴隨。”

犯人走進肖申克,典獄長的第一句話就是:“把靈魂交給神,把身體交給我。”可是真正可怕的還不是肖申克的高牆,而是被犯人們被監獄的體制化所逐漸打磨掉的勇氣與希望。

然而,當安迪冒著被看守長推下房頂的危險,用替警官逃稅為夥伴換來啤酒時,當安迪堅持6年給政府寫信終於迎來了肖申克的犯人圖書館和講習班的時候,當監獄上空飄起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的時候,原因只有一個:無論我們曾經怎樣的沉淪和不羈,怎樣的失去光明,但千萬不要放棄理想,放棄那份希望,人類追求自由與公正的腳步是無法阻止的。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 3

怯懦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題記

任何經典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跨的了時間的維度。《肖申克的救贖》雖不是時代的寵兒,但其鋒芒亦不可擋。

在這個特殊的寒假,突然增多的閒暇時光,讓我們有了一次機會沉澱下來好好看一本書亦或是重賞一部電影。這次是我第三次觀看《肖申克的救贖》,影片雖然再次結束,但安迪那強大的精神信仰和他將近20年的堅持與隱忍依然讓我感觸頗深,我不是一個專業的影評人,只是一個普通的觀眾,沒有辦法寫出深刻的評論,只能寫下自己的拙見。我曾經問過自己,如果像安迪一樣,我會活成什麼樣子,我給自己的答案是不知道,但其實是我自己不敢承認罷了。在肖申克的圍牆裡生活20年,毫無疑問大多數人都會被體制化,影片借瑞德之口說道:這些圍牆很有趣的,開始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的你習慣生活在其中,時間久了,你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布魯克斯就是被體制化的典型,他與社會脫節幾十年,面對突如其來的假釋機會,他慌了,他甚至想要用傷害同伴的方式來獲得繼續生活在肖申克的機會,儘管最後他穿上正裝,踏出鐵門,像個真正的社會人一樣試著去融入社會,但當年老的他面對街道的車水馬龍時,面對夜裡把自己驚醒的噩夢時,面對與自己格格不入卻異常忙碌的世界時,他選擇了一種在外人眼裡看著極端,在自己眼裡覺得舒緩的方式結束了他暗淡無光的一生,我想,對布魯克斯來說能救贖他的方式只有兩種在肖申克當圖書管理員直到生命的盡頭或是被世界孤立到獨自去天堂,安迪是肖申克里獨一無二的光,他有多明亮,布魯克斯的影子就有多灰暗,布魯克斯是一個悲劇,一個我們無法挽救的悲劇。

布魯克斯的怯懦來源於他精神上的禁錮,在監獄的日子裡他親手給自己的心鑄造了牆,但安迪卻不同,他至始至終都未曾放下手裡的槍。我想象不出安迪是有多大的勇氣才能在面對姐妹花的不堪折磨時選擇隱忍,有多麼的執著才能堅持六年每週不間斷的給州政府寫信,有多強的信念才能花19年的時間用一把鶴嘴鋤鑿出一條自由之道,在肖申克的20年時間裡安迪從未放棄過懷抱希望和嚮往自由。

他用自己的智慧為在屋頂勞動的每個同伴贏得了三瓶冰啤酒,當久違快樂的同伴們享受冰啤酒帶來的快感時,安迪只是坐在一旁說了句我戒酒了,瑞德說他那樣做的目的只是為了感受下自由,哪怕只有一會兒、、、、、、當《費加羅的婚禮》響起在高牆之中時,是溫和的柔風吹拂過每一個肖申克人的臉龐,在瑞德眼裡,希望是個危險的東西,是精神苦悶的根源,可安迪卻告訴他希望是好事甚至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失正因如此,安迪用20年鑿開了瑞德認為六百年都鑿不開的隧道,當他穿過隧道,爬過五百碼的惡臭汙水道,脫掉囚服,張開雙臂,接受雨水的沖刷時,他就已經徹底洗去了條條框框的禁錮,他用全部的希望去感受並且獲得了牢房外的自由,不得不承認他是一個強者,他的自我救贖像汙水道里的一束光,雖然無法照亮整個管道,卻告訴了人們只要忍臭向前希望的光芒就會愈發盛放。安迪是強者,亦是一個聖者,他與瑞德之間的聖哈塔尼奧約定讓出獄後半體制化的瑞德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看見了人生的方向,當再次見面的兩人相視一笑時,大海變的格外的藍,在這個沒有記憶的溫暖地方他們都救贖了自己。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永遠自由的與希望為伍,以堅定的信念為槍去對抗命運的玩笑。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 4

由弗蘭克·德拉邦特執導,兩位金獎演員摩根·弗里曼、蒂姆·羅賓斯主演,改編自暢銷作家斯蒂芬·金著作《麗塔·海華絲與肖申克的救贖》的《肖申克的救贖》,當年上映時,票房慘遭滑鐵盧,卻能夠在上映後迄今長達25年的多數時間稱霸IMDb和豆瓣電影Top250的榜首。

初看《肖申克的救贖》時,雖覺得電影各方面確實精彩,但總會挑剔它結局過於夢幻不切實際,比如說在關鍵的夜晚之際風雨交加,宛如為了烹煮雞湯而採用的機械神蹟。如今再看時,卻有些改觀了,無法否認那依舊機械神蹟的情節編排,卻讓我信服了蒂姆·羅賓斯飾演的安迪確實是有能力創造神蹟的人物,也讓我看到他如何救贖全片的敘述者——摩根·弗里曼飾演的瑞德的這一層面。

也難怪電影安排瑞德作為旁白敘述者,他讓我們與他一起在一旁觀看安迪這個角色,一同見證安迪超乎常理的作為與他帶來的影響,也能從這位監獄老鳥得知諸多有關鯊堡監獄的殘酷事實,像是新人最難熬的第一個夜晚,老鳥們用香菸賭誰先崩潰,在夜晚裡以別人之苦取樂;監獄中會霸凌他人、強迫與其發生性關係的惡霸「三姐妹」;監獄如何讓囚犯「體制化」;以及在他向安迪表述說「希望是危險的」時,我們早已看到他仍抱有假釋出獄的念頭,期望重獲新生。

而《肖申克的救贖》也是今年剛憑藉《1917》獲得第二次奧斯卡最佳攝影的羅傑·狄金斯,第一次提名該獎項的作品。如果注意這部電影的攝影,這部攝影在敘事上也默默扮演重要推手的角色。

比如說一開始的監獄空拍,我們看到鏡頭隨著載犯人的囚車劃過綠地,帶到石牆裡面冷峻的監獄情景,這是電影少有的寬闊遠景,卻若有似無地告訴我們,這些犯人的未來將會遠離色彩;囚犯第一次見典獄長的時候,透過鐵窗外的光線,他們背對著光,陰影拉得長長的落在地上,然後鏡頭緩緩移到典獄長的身後,我們知道,鐵窗外的光線就是打在他的身上,然後他走向前,此時鏡頭才反拍到他的正面,他的西裝上有個閃閃發亮的十字架,他說監獄裡的首要鐵則——不能褻瀆上帝——而鏡頭告訴我們他就是這座監獄的上帝。

這些看似一般敘事的鏡頭,也許初看的時候沒什麼感覺,重看的時候感官就放大了,或許這是身為觀眾的詮釋,但也要歸功於攝影帶來的視覺意境,給我們帶來無限的遐想。

像是許多人都津津樂道的安迪在屋頂上為眾人爭取啤酒的場景便是絕佳例證:偏冷的色調建立了整部電影的調性,而安迪一行人來到屋頂幹活,讓我們暫時離開那冷冰冰的建築,並從角色們的身後可以望見開頭建立的綠色風景。這是獄中老手瑞德用賄賂替這群人帶來的福利,然而在聽到獄警隊長海德利在抱怨美國的稅收制度時,安迪放下手邊事務,手無寸鐵的走到警衛身邊。飾演安迪的蒂姆·羅賓斯帶來的精湛演出固然是帶給觀眾的第一印象。而鏡頭輔助的敘事也是絕大功臣。

從這個場景所見,一開始雖然來到屋頂,電影偏藍的色調依舊,而安迪與海德利警衛對談的場景,是以仰角來拍攝安迪,而海德利則是用些微的俯角所拍。一般不會以仰角拍攝地位較低的人物,但這個場景,鏡頭角度首先告訴觀眾,安迪是佔上風的。隨後海德利將安迪推至屋頂邊緣時,切換為鳥瞰的正上方視角,強調屋頂之高,安迪處境之危險,隨著安迪逐漸說服海德利,鏡頭向下直搖,直到平視兩人,從安迪身後我們再次望見遠處的`綠地,我們便知道海德利將會被說服。接著下個鏡頭切換至眾人喝酒的場景,色調明顯轉為暖色,像是夕陽光線灑在他們身上,而瑞德的旁白卻表示這發生在白天早上,我們才知道羅傑·狄金斯的攝影已超越了現實,將這鯊堡監獄史無前例的一刻添加了魔幻氛圍。

而電影托馬斯·紐曼的配樂在其中也扮演重要角色,在上述的鏡頭中,當安迪說服了海德利,配樂立刻點亮了某種精神勝利的情境,更添安迪的神聖性。除此之外,在這部敘事長達20年的電影中,主要以旁白串起事件,事件間不見得存在明顯的邏輯關係,音樂也成為提供轉換氛圍的媒介。更值得注意的是,電影主題曲同時流淌出沉重與清亮兩種感觸的相互剋制,像是獄中瑞德與安迪的價值觀對立,又像是角色幽暗情感裡的希望帶來掙扎,掙扎中漸漸明亮起來,久久繚繞於心。

在電影中有一片刻安迪也讓囚犯們見證音樂帶來的感動,恍如久降甘霖,讓時空凝滯,進而引匯出這部電影的主題——希望。

希望,安迪之所以非凡,正是心中抱持的希望所帶來的堅毅,所以他能每每不畏獄中的惡霸、所以他能忍受20年之久的冤獄、所以他膽敢挑戰警衛,甚至典獄長,也因為這樣,只有當我們跟著瑞德看著他度過種種難關,隨著安迪穿越那黑暗又汙穢的排糞管,就像忍受很久冷色色調看見暖光的感動,那海水的湛藍、陽光的和煦,才讓我們再次體會到希望的完滿。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 5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影片在上國中的時候就聽說過,後來又在各種報刊雜誌上多次見有人提到,口碑很高,聽說是榮獲當年奧斯卡七項提名獎。我一直想找機會看一看。本來是把它納入這個暑假的影片觀看清單的,正好有朋友拜託我寫這部影片的觀後感,所以就提前看了。

我一直認為一部好的影片是會帶給人一種感動的情愫的,它會感染我們,甚至有時候會使我們熱淚盈眶,但它絕對不會同廉價的煽情劇一樣是用來賺取觀眾眼淚的。通過他們,我們會看到一種對於生活的態度,甚至從中學到某些可貴的精神。去年榮獲奧斯卡亞洲最佳影片的《入殮師》是這一類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也是。

影片雖然是描寫監獄生活,但是整個觀看的過程卻沒有給人壓抑沉悶的感覺,相反,我時時能感受到一種溫暖,很奇妙,就像太陽的光芒撒到你身上,你會很舒適。這種溫暖也許是來自安迪與瑞德,老布等囚友之間的深情厚誼,又或者更多的是來自安迪對生活對未來抱有不曾磨滅的希望吧。

生活優裕的大銀行家一夜之間因謀殺罪被判無期徒刑,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這都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安迪也一樣。但是這樣的打擊並沒有打垮安迪,初到鯊堡監獄的他努力的適應監獄生活,並且重拾往日的雕刻愛好,並且在牢房裡懸掛美女海報 。當然,監獄的生活總的來說不是美好的,安迪在這座人間煉獄受了許多苦,所幸的是他遇到了瑞德,這個在鯊堡已經呆了二十年的獄友欣賞他,瞭解他,並給了他許多的幫助。

然而鯊堡是做人間煉獄,這不僅僅你指的是他惡劣的生活環境,更為嚴重的是他對人的精神和信念的摧殘,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會磨滅人會生活對未來的希望,就是瑞德說的所謂的“體制化”。老布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被鯊堡囚禁了五十年的老布,充當著鯊堡監獄的圖書管理員,在監獄裡他是少有的有文化得人,收到獄友們的尊敬,然而,當後來他被假釋的時候,年已古稀的老布卻不想出去,老布出去以後沒過多久就自殺了,他恐懼外面的世界,就像後來老布再給瑞德他們的信中寫到:“有時候半夜醒來,我不知道知道是在哪裡,一種恐怖感包圍了我。”鯊堡監獄掠奪了老布對於生活的希望,他的全部就在鯊堡裡了。其實何止老布,監獄裡面的人大多數都是這樣,被判無期徒刑後,對生活的希望就被那高牆大院圈住了,連瑞德對未來也沒抱有多大希望。可是,安迪不是,在監獄裡的二十年,他沒有被體制化,他對生活對未來始終抱有一種希望,他為囚友們爭取啤酒喝,他偷偷地在監獄長的辦公室裡為所有人播放《費加羅的婚禮》,他堅持好多年向州議會寫信,位監獄圖書館爭取資金買新書……他做這些,皆是因為他對生活懷著一種熱愛,對自由懷著一種嚮往。在影片中,我記得安迪曾對瑞德他們說過這樣一段話:“世上有一些東西是石牆關不住的,在人的內心,有他們管不到的地方。比如希望。”安迪的內心始終是懷著希望的,即使在瑞德跟他說,有希望才有危險,希望會使人發狂的時候,他始終不曾改變。

湯米的到來揭露了一段真想,安迪的冤獄終於有了平反的機會,可是很毒的監獄長卻使用詭計殺害了湯米。來阻止安迪重獲自由。可是,安迪的希望是不會被這些扼殺的。一個人的信念是何其的偉大的,他不容易建立,可是一旦他建立,他又會是多麼的堅不可摧。在一個雷雨之間,他逃脫了,從它這麼多年挖的那個藏在美女圖後邊的洞穴。記得影片剛開始。瑞德曾笑著說,用這個(石錘)挖洞逃出去需要600年。然而,正是用這個,安迪挖了一個通向自由的洞穴。影片的最後,安迪懲罰了狠毒的監獄長,並且和好友瑞德在海邊重逢,應該算是一種大團圓的結局了。或許正是這種大團圓的結局帶給所有的觀眾一種希望和信心吧。

影片無疑是一部勵志片,甚至可以說是一部好萊塢式的勵志商業片,因為影片大團圓的結局總的來說有一種戲劇性。然而,還是感謝這種大團圓,正是安迪的這種結局讓觀眾更好的感受到信念和希望到給一個人的奇蹟。安迪在影片中救贖了自己,通過觀看影片,安迪同時也救贖了觀眾。感謝《肖申克的救贖》,它帶給我們的也許不是一場視覺盛宴,但是他給我們的啟示比這些重要很多。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 6

影片中主人公安迪入獄後,面對著陰險的典獄長,粗暴的獄卒,還有那些變態的囚犯,陷入了一個巨大的困境,然而他成功越獄了並獲得來自由。

在看到安迪越獄後,心中不禁泛起了漣漪,因為我看到了一個強者在困境中不斷掙扎,絕地反擊。

也許是從小接受著祖輩們既來之,則安之的教育,通常來說我們面對困難大多靠躲,基本不會選擇正面對抗。不過安迪的事告訴我一個道理,面對困境必須去掙扎,想盡一切辦法走出去。無論你犯了多少錯,或者你失敗了多少次,你都走在了那些不曾嘗試的人前面。

記得和安迪一起入獄的不知名胖子,他就是一個沒學會掙扎的人,他哭喊著,然後被打死。其實他註定會死去的,因為他是一個弱者,不會掙扎的弱者,只有在困境中不斷掙扎的人才是強者,然而弱者不會掙扎,只能死去。

我們為什麼要在困境中學會掙扎,原因很簡單。溺水的時候,我相信絕大部分人都會幹一件事,拼了命地向上遊,想抓住那根救命稻草。那個時候就掙扎。那些不掙扎的人,他們或許沒了力氣,或許他們放棄希望,他們都可能對自己說:“放棄吧,做不到的。”他們也同時被生命淘汰,失去活下去的機會。

說實話,處於當今時代,你在困境中,不放棄也未必成功,但是,你如果說:“做不到”,你將永遠站在失敗的一邊。好比,你若覺得數學太難,你說我做不到不學了,那麼你數學考試只好說我不會啊;如果你覺得學做飯太難,你說我做不到不學了,那麼你將組建家庭要親自做飯了,你只好說我不會啊。

如果你真的拼了命去掙扎,會不會又是另一番風景呢?有一個人他流落海島,獨自一人在荒島上生活了二三十年,他在困境中掙扎活了下去,回到了故鄉。他叫魯濱遜;還有一個人他為了信仰被關進了黑暗的監獄,他在困境中掙扎,他為犯人朗讀詩歌向每一個人灌輸信仰以及他的理想,他在監獄裡的唯一一片草地上種上了小番茄,他出獄時感化了每一個失去希望的囚犯,感化了冷酷的獄卒,也感化了他的敵人,並完成了他一生的理想,他叫曼德拉。

我們每一個人應如安迪一樣學會在困境中掙扎,不要害怕改變,儘管你可能因此失去一些東西,但你可能會得到一些更好的東西。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 7

看過很多電影,在過程觀影的過程中會哭會笑會吵鬧,但隨著結尾曲的想起,觀影也就這麼結束了。可是看完肖申克的救贖,內心卻久久不能平靜,影片折射出社會中的種種跡象,每一個點都能讓我產生深深的思考,我想能夠讓觀影人產生獨立思考的電影才是好電影吧。印象深刻的片段讓我產生對人性對社會的思考,老布的自殺讓我感到吃驚,但是又在情理之中,老布進肖申克監獄50年了,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在老布是記憶裡,他的光輝歲月應該就是在監獄了,在監獄裡他是個能識文斷字的圖書館管理員,他有傑克小鳥的陪伴,他能夠發揮他的價值,他還能為獄友提供一些幫助,當他被釋放時,他去想要再次犯罪能夠留在監獄裡,因為他害怕出獄後的生活,他覺得在獄中才是正真自由安全的生活。這也是為什麼他出獄後會自殺的原因了,馬斯洛需求理論,在獄中他的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以及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都能過滿足;而出獄後他無法體現出他的價值,他沒有朋友沒有交流,他覺得自己是無用的,就像瑞德說的一樣被制度化了。細想老布是被肖申克監獄制度化了,那我們是否是被現在的社會制度化了呢?我們生活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為了掙錢?為了買房?還是為了地位?自己是否又靜下心來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才是自己的生活?自己心中是否還懷有希望,如果老布對世界還充滿著好奇,還想著學習各種知識,我想他是不會輕易自殺的。

影片中的主人公安迪是個有才華積極樂觀善於幫助別人的英雄,從開始被冤入獄他都心懷希望,並且一直幫助著他的獄友,他近自己的努力建立圖書館,給監獄以希望和傳奇,一個人的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慶幸的是安迪願意把自己知識分享給大家。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 8

何謂成長?有人說“成長需要堅持,成長需要友誼,成長需要關懷”。或許,成長需要一個目標,達到目標遠遠不夠,有的人一帆風順到達終點,但是有的人生活中充滿坎坷,第二類人更充滿魅力,因為成長更需要挫折。

有時挫折會使你在生活中摔倒,可能摔得狼狽不堪。每個人都會遇挫折,挫折能使人變得更強大,我也不例外。

我曾經為了得到學校裡評比的第二屆“優秀畫作”比賽的獎項,於是我在書櫃裡找啊,找啊,如同大海撈針一樣,才終於找到了一副滿意的畫交給了評委老師。我期待著比賽的結果。

過了幾天,評比結果出來了,我沒有入選“優秀畫作”那天,烏雲密佈,樹上再也沒有聽見小鳥的歌唱。“叮—咚—叮—咚”放學鈴一響,我便如同箭一般衝出校門,往家的方向跑去,一進家門,我便趴在床上,淚水像溪水一樣,連綿不斷,把我整個人都“清洗”了一遍。面對這個打擊,我該怎麼辦呢?是放棄畫畫,還是面對挫折,絕不言棄?不行,我要直面困難!想到這裡我振作起來,決定再次投稿。我拿出紙張,重新構圖,一筆一畫,一絲不苟地進行著,塗色時採用顏色搭配,五彩繽紛,即使已經筋疲力盡,但我依然堅持著,凌晨12點,這幅畫終於完成了!下班回家的媽媽看到了這幅畫,批評我不務正業,還不睡覺。但我知道,這不是不務正業,這是我面對挫折的頑強。

第二天一早,便把畫交給了評委老師,接下來的事情就是靜靜地等待了,時間過得真慢,度日如年,每個課間我都盯著布告欄,等著,等著……

一天,我看見了布告欄上寫著我的名字,我開心極了,天是那麼藍,鳥兒的歌是多麼動聽。我成長了,我成功了,我克服了挫折!

挫折,給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顏色,挫折使我成長,挫折,使我離目標更進了一步。成長需要挫折,讓你在一次又一次的戰鬥中越來越強。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 9

摘要:影片中,牢獄生活到點起床集合,到點熄燈睡覺,還有圖書管理員分發書來看,突然閃現的念頭是這樣有規律的生活其實挺像學生時期的寄校生活。想到學校鳥籠大的宿舍擠八個人還上下鋪,就順便調侃下牢房能單間,真幸福。

N年前看的片子,當時覺得真不錯。具體不錯在哪裡?或許是因為結局不錯,主人公最終成功越獄到達夢想之地,觀影者藉以給自己希望,以為自己也能達到自由的彼處。

第一次看完後其實只記得了故事情節大概和那無比美妙的結局。多年後看到豆瓣評分介高,揣著“有那麼好嗎”的疑問,忍不住重溫了一遍。依然覺得這是個精彩的電影,依然不明白為什麼豆瓣分數給得這麼高。

影片中,牢獄生活到點起床集合,到點熄燈睡覺,還有圖書管理員分發書來看,突然閃現的念頭是這樣有規律的生活其實挺像學生時期的寄校生活。想到學校鳥籠大的宿舍擠八個人還上下鋪,就順便調侃下牢房能單間,真幸福。

如果說主人公Andy的毅力和堅持不懈,我們常人只要努力也可以做到。那麼他的天才加全才已經不是常人單純想要靠努力就能達到的。不得不承認有基因這種東西的存在。聖經信口背來,第幾章第幾節記得一清二楚,印證了一句名言:天才必是記憶力極好之人。所以作為一個銀行家熟知稅務章程事項自然不在話下,會計活對他來說是小菜一碟。還是個地質學熱愛者,很懂石頭,似乎是雕刻家,又懂音樂,也很會教書。

被深深打擊到了。因為像我這樣過目就忘的人是很容易妒忌記憶力好的人的。像這樣的天才花幾個月時間記得滾瓜爛熟的,常人得花個幾年,天才一年間熟讀的書,常人要花一輩子,於是人的學識深度和廣度的差距就這麼顯現出來了。

Andy這樣的人是人中神品,就如同喬布斯之類,不是常人讀幾本勵志書看幾部勵志電影能達到的境界。可是常人容易為這樣的天才及天才的成功激動。搞不懂激動個什麼勁,又不是我們擁有高智商外還付出牛逼百倍的努力。

或許給這部片那麼多的五星是因為它講出了我們對自由的渴望並實現了我們自由的希望。可看了兩遍後發覺其實它給了大多數無天賦無毅力的普通人無法自由的絕望。

像主人公這樣的天才靠毅力靠天賦也要花近二十年青春已流逝的時間去搭建自由的高塔,那些鮮有天賦卻堅持不懈的人在臨終閉眼前能實現願望也算夠萬幸。而多數雙無的普通人只會在看到自由的海市蜃樓時瞎興奮一下。

我說多數人沒能力自由,這“能力”,不僅僅是IQ、EQ之類的資質,還有一個人內心對自由到底有多少的渴望和尊重,讓自己獲得自由不是基於破壞別人的自由。自由亦不是眾人無病呻吟地把它當作嘴上的追求和夢想,而內心卻是“我愛體制,它給我保障給我安全感”。

與其說給這部電影評一顆星,倒不如說我們這些人只值一顆星:口口聲聲說著嚮往自由,抱怨體制化,實則心甘情願地享受著體制化帶來的好處(既然體制自有體制的自由,那就請別抱怨了);我們叫喊著崇尚自由,卻在節假日歡笑著擠在人堆裡去動物園海洋館看那些被關起來的動物和它們的表演,以為動物都愛被囚禁起來給人看給人表演呢,(不知有多少動物是習慣了這樣的生存方式如同影片中在監獄呆了一輩子的BROOKS,又有多少是真的愛show),當看到天鵝只能在動物園溝渠大小的水域中十秒一個來回地游來游去,飛鳥們被罩在三四米高的網下面無法飛翔,海豚不是在大海里自由跳躍,這時如果我們還能歡笑,那就請別說我們多渴望多尊重自由,也不配給這部電影五星。

——以此文寫給自己,激勵自己和那些同樣缺乏或快失去毅力的人,如Andy般堅持下去,終有一天獲得自己內心想要的那份自由!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 10

電影主人公安迪因莫須有的謀殺罪而被判無期,他在獄中結識了數次假釋都未獲成功的瑞德,心懷希望的安迪一邊幫忙改善監獄裡沉悶麻木的氛圍,一邊用小鶴嘴鋤挖洞,二十年如一日終得自由,和獲釋的老友瑞德重逢在墨西哥陽光明媚的海濱。人生多變幻,命途多坎坷,在影片中監獄裡的灰暗色調和殘酷規章制度中透出的希望之光則更能直射人心,正如安迪在留給瑞德的紙條上所寫的一樣:希望是件美麗的東西,也許是最好的東西,而美好的東西是永不消逝的。

一個人不論在處境多麼糟糕的時候,也要提醒自己別丟掉了希望,哪怕心靈承受著重壓,也要讓希望在胸口搏動,希望不滅,未來仍然可見。安迪的獄室裡有一本藏鶴嘴鋤的《聖經》和三張用來遮住洞的女星海報,書的第一頁上寫著“得救之道,就在其中”,這代表著安迪心中對自由的嚮往;而海報上瑪麗蓮·夢露的微笑背後,則是一條耗時二十年成就的自由之路,諸多小細節都展現了一個永恆的主題“希望”。心懷希望的人常有偉大力量,能拋開歲月傷痛,拋開鄙夷眼光,不卑不亢、一往無前地直達心中彼岸。希望是種種美好事物的開端,試想安迪若不試著用小鋤觸及那面牆,他便不會發現連散落在地上的碎泥裡,都滿是自由的味道,也更不會擁有一片寬廣的碧海藍天。

“堅強的人救贖自己,偉大的人拯救他人”當安迪在獄中放起歌劇唱片,那些被命令禁錮著的人們抬頭注視著老舊的廣播喇叭,一顆顆沉淪已久的心靈,在這一刻都掙脫枷鎖飛向深邃天空。要讓每個人的內心都充滿希望的確並非易事,但看看當下,我們正活在一個榜樣層出不窮的年代,周圍總有美好事物在感染你我,就如同在黑暗中舉起火把總能照亮身邊人們的臉龐,希望就像火光,照亮的是一群人,溫暖許多顆心,只要願意,我們隨時都能選擇做一個以希望為人生信條的精神傳遞者去溫暖更多的人。

當電影鏡頭定格在海洋與沙灘的交接處,眼裡一片蔚藍,心也隨著波濤自由盪漾。不怕此時此刻的一無所有,只要心中常懷希望,失去的會在將來重逢,更美好的都在不遠處默默守候。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 11

前天晚上看完《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感觸很深我文筆不行,總之筆隨心走怎麼想的就怎麼寫,又不是作文不用湊字數。

整個電影都是在RED的獨白中進行著,很喜歡這樣的獨白,第一次《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作文。在所有的事情都已經發生結束事過境遷以後,以一種很坦然的語氣娓娓道來,就象是在講述一個別人的故事,所有的經過都與自己無關,其中的箇中滋味都已忘卻或是根本就無關緊要。只有經歷過大是大非的人才能這樣。他的聲音是如此的睿智並具有穿透力。

無論到什麼地步 都要相信會有出路人往往不是死於現實的絕望 而是死於自己心裡的絕望,如果你被生活囚禁 在生活中已經感覺麻痺 那生活對於你來說就如同監獄一樣 ,沒有希望的生活會將你體制化甚至讓你產生真的不能離開它的念頭、讓你因為絕望所以逃避 、讓你忘記跳出小小的生活監獄 、讓你永遠看不到外面的自由天地

一個堅強的人只能夠拯救自己,只有一個偉大的人才能夠拯救其他人,觀後感《第一次《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作文》。毫無疑問ANDY是堅強的,所以他拯救了自己,完成了對自己的救贖並開始了新的生活,而同樣毫無疑問的是他也是偉大的,所以他也拯救了RED,沒有讓RED步老布的後塵。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在忙碌著,就像老布說的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老布是可悲的,他選擇了後者。RED是幸運的,ANDY讓他選擇了前者。然而更可悲的是,生活並不會在需要的時候給予我們選擇的機會,就像老布,他無從選擇。想到這的時候我就會感到很慶幸,慶幸自己不用去做這樣的選擇,慶幸自己還在碌碌無為的活著。

這是我的一點感覺,那種追求自由的淡定、自信、智慧和勇氣我也渴望擁有。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 12

一把六七寸長的鴨嘴鋤、一張足夠大的海報、20年的不懈努力、五座橄欖球賽場的下水道,他以蘭道史蒂文重現於世……

彼時,他是因誤判殺害妻子及情夫而被捕入獄,屈辱、逼迫,20年的囚禁。太多的人在銅牆鐵壁的監獄中,由抗爭到受傷,由失敗到妥協絕望,再由絕望到麻木,進而習慣。就像影片中瑞德曾道:“監獄是個怪地方,起先你恨它,然後習慣它,更久後你不能沒有它。”囚禁和傷病不是陌路,最可怕的是一個人失去了期望,人生沒有方向和目的,當一個人連自由和期望的光芒都拒絕觸碰時,他已將自我徹底葬送。安迪的救贖,源於他對生活和人生永遠不失期望,他還在期待:在墨西哥岸的太平洋一隅,在一個名叫“芝華塔尼歐”的地方,在沒有回憶的海洋,開個小旅館,買條破船,整修一新,載客出海,去擁抱蔚藍的自由之海……

相比於主人公安迪而言,老布的末路窮途則更讓人痛心。50年的囚禁讓他失去了期望,失去了自我,只是機械化的活著。也許他的死亡,只是一個糟老頭註定的歸宿,但他留給觀眾的卻是莫大的震撼和深思。老布,50年後獲得了假釋,在表面上他重獲了自由,可實質上在他踏出監獄,接觸到陌生社會的那一刻,他對自我則是更深的禁錮。那半個世紀前早已被體制化的思想、垂垂老矣的病體、不曾有過期盼的內心,如何能經受得住這瞬息萬變的時代他像是時代風化的活化石,沒有溫度,沒有追求和期望,有的只是日復一日的恐懼,逃離。

期望和自由,是影片貫穿始終所強調的。擁有了期望,才有目標和追求,自由和一切對於人生才會有意義,一旦我們放棄期望,那這變化的所有將會一文不值。安迪成功了,自由了,因為他對生活永遠不失期望,他奮鬥,他不放棄。他有完全屬於自我的內心自由,他讓音樂旋律響徹在冰冷的囚室;他用六年的堅持為囚徒換回一座舒適的圖書館,讓他們能享受自由閱讀、欣賞的權利。他是個異類,是一道永不屈服於困頓,永遠堅持內心的期望之光。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 13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高牆森嚴的肖申克監獄,每一個進入這裡的人漸漸都變得麻木不仁,似乎只能聽天由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安迪含冤入獄,如果他聽天由命,大概這輩子都將永遠被留在監獄裡,為監獄長賣命,每天只能仰望高牆上四角的天空。

但是他選擇用漫長的二十年時間,僅靠一把小鑿子,苦堅持,不放棄,一點一點為自己挖出了一條逃生之路,一條自由之路,他用行動完美詮釋了什麼叫我命由我不由天。

很多時候我們想做某事、想改變,但是隻停留在想象的階段,尚未到那種非去做不可的地步,似乎也給自己留了一些後路。

也許我們書看了很多,課也聽了很多,內心卻還是恐懼,恐懼失敗,恐懼自己做不好,恐懼不知道怎麼做

其實,有時候是我們的想法限制了自己,有人說,人的潛力無限,事情只有做或者不做兩種選擇。

是呀,你不去做怎麼知道自己不行,你不去做怎麼知道,也許事情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複雜。

試過了,如果不行,大不了還是回到現狀,並沒有損失些什麼。如果萬一成功了呢,總好過你原地等待。

有人說,寧願做過了之後感到失望,也不要錯過了之後覺得後悔。

還記得《肖申克的救贖》裡那句經典臺詞麼?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棄自己了,還有誰會救你?

每個人都在忙,有的忙著生,有的忙著死。

忙著追名逐利的你,忙著柴米油鹽的你,停下來想一秒:你的上帝在哪裡?

懦怯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總有些人,他們勇於嘗試,敢於試錯,不斷挑戰自己!

對於他們,生命的每一天,都忙碌著讓自己活得更好,他們哪信什麼聽天由命!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 14

二十六年後,當安迪?杜佛尼在肖申克監獄外千里之遙的墨西哥邊境小城齊華坦尼荷享受陽光、歡愉、自由時,他一定不會忘記二十六年前向瑞德借小錘子的那個上午,他也許不會想到興之所至的偶然會成就他後半生的自由。

同樣,當瑞德聽到安迪到齊華坦尼荷的邀請時,他也絕對不會想到,數年之後,垂暮之年的自己真的會踏上前往這個異國小鎮的旅程。

還有,當讀者在卷首獨到安迪被判無期,入獄監禁時,也絕對不會想到,二十六年後,安迪會以自己的方式出獄,並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

毋庸置疑,《肖申克的救贖》是一本傳奇之書,斯蒂芬·金用許多不會想到,構成了讀者肖申克監獄的全景旅行式欣賞,也構成了安迪基督山伯爵式的逃亡與救贖,更讓每個人都體驗了一次自己的肖申克。

初讀《肖申克的救贖》,就已經為斯蒂芬金所構築的那個世界的真實與殘酷所震撼,不禁感佩於作者筆力的深厚,在讚歎的同時也過一些思考與體味,但是因為當時年齡太小,沒有能夠很好地理解自己的思考,也沒能系統的將其整理出來。而今,再讀此書,加以自己以前的感受,拋卻文學性的因素,感到的只是自由與希望的可貴以及人生命的原始張力。

我相信,任何人在蒙受不白之冤時,都會委屈、痛苦,也會抗爭。但是,當這種冤屈達到了你無法抗爭的時候,你會怎麼辦?放棄,絕望?抑或是繼續?我不敢揣測別人會怎樣,但對於我來說,我也許會失望並放棄,繼續抗爭的機率很小。我很難像安迪一樣,一直抗爭,二十六年一直抗爭,並且在數次絕望的情況下還能繼續。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他在這個抗爭的過程中,還能煥發出個性與理智的光彩,感染並改變著周圍的環境和人。我們可以看到,從安迪進入監獄的那一刻起,他就沒有停止過抗爭,他就沒有喪失過希望。他反抗“姐妹”們的騷擾,他挑戰典獄長的權威,他改變監獄的環境,他改善獄友的狀況,他關心自己的案子,他永遠沒有喪失過出獄的希望。很難想象,當他聽到湯米談及他的案子的真相時的激動,又是怎樣在這種激動中受到諾頓的打擊、要挾與報復,並堅持著自己的抗爭;很難想象他是如何在幾近絕望與窒息的監獄環境中維持著自己的理性與希望,並運用它們周密計劃自己的逃亡事宜,充分考慮各種可能性,一直不被發現。不得不說,安迪是一件希望、理性和勇毅加在一起的奇異的作品。他真的能教會我們很多:理智、勇敢、希望。因為希望,他沒有沉淪於監獄的環境,磨滅掉自己的個性;因為理智,他能沒有過於和諾頓理論;因為勇敢,他敢於同那些違揹他價值觀的行為抗爭。這些是我們應該學也必須學的。

在當今浮躁的社會,節奏越來越快,壓力越來越大。很多人明顯已無法適應,他們早已拋卻了對生活的希望,失去了作為人的理智,丟掉了起碼的勇敢。因此,我們看到自殺率越來越高,年輕人越來越脆弱,社會的神經繃得越來越緊。其實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想想安迪,想想肖申克。我們大可以像他一樣,對生活充滿希望,即使周遭的環境如肖申克一般:不公、混亂、絕望。我們也不能因此變得沒有目標,變得沉淪現實,變得隨著這個社會而失去了我們個性中的亮點。儘管有人可能像諾頓一樣:偽君子、真小人,並來欺壓們,儘管也許你所面臨的困難難以與之抗爭,我們可以像安迪一樣,靜下來,好好想想,我們該怎做,有一個計劃與方案,去實施,去執行,去追求。真的,我們,應該像安迪一樣:我們,應該好好想想自己的肖申克。

好了,文行至此,話已不多,早該作結,只是突然想到舒婷的一首詩,叫《這也是一切》,其中的最後兩句,我覺得可以用來貼切的形容肖申克中的安迪,也可以作為我們的自勉,閒暇無事時可以仔細體味、感受,去體會生命真正的況味——希望,並且為它鬥爭,請把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 15

劇中的安迪因為妻子及其情人被殺而被誣陷入獄,並被判無期徒刑,由一個風光的銀行家副總裁變成了一個囚犯,並在監獄裡飽受著各種精神和肉體上的摧殘,就是在這種條件下的一個人,心裡還滿懷著希望和夢想,就是這樣的一個堅強的不可理喻的人,在那種很絕望的環境下生活了20年以後,在出獄根本就沒有希望情況下,還能有勇氣向他最好的朋友瑞德繪聲繪色地描述他出獄後想要的生活。他在監獄裡所說的那些好象天方夜譚的夢想,都是有根據的:讓吝嗇的警長請獄友們喝酒;會在太平洋的某小島度過餘生……最後都實現了。不管現實怎樣,即使是在絕境面前,我們都應該心存希望,不是嗎?就像安迪,當他最開始憧憬著要在澤華塔尼開個小旅館買一條小船,日落看星辰,走到沙灘,踩著海浪,感受自由的時候,澤華塔尼還在墨西哥,遠在天邊,而他在美國的肖申克,在監獄裡,連最基本的自由都沒有。然而他最終還是到了那個他夢想中的沒有回憶的地方,美的像天堂一樣的地方。希望就是這樣的一種東西,無論你自由還是不自由,在困境中或是在悠閒地享受生命,還在掙扎著或是已經置所有的一切以度外,你都可以擁有,並讓你可以更加堅強地面對現實。人是要活在希望中的。

當瑞德告訴安迪:“希望是危險的東西,是精神苦悶的根源。”面對殘酷的現實,安迪卻以實際行動告訴瑞德:“有一種鳥是關不住的,它們的羽翼充滿希望的光輝”。怯懦囚禁靈魂,希望還你自由。人就是不能失去希望,有理想才會對未來有必勝的信念。是的,就因為希望,安迪堅持了整整二十年的時間。二十年的時間。安迪拿來幹嗎去了呢?他不斷的在活出自己的價值和展示他自己的才華,他一豐在鼓勵著其他人要擁有夢想,不要輕易放棄。在那樣的絕境下他都能深謀遠慮,足足用了20年時間去打造一條自己的人生路。安迪說:“有人忙著活,有人忙著死。”。

二十年,如果換成是我,我會怎麼樣?是會變的和肖申克監獄裡任何一個普通的犯人一樣,被現實折磨的放棄思想和希望,變成一個麻木的體制化了的人,被徹底改造,混的好一點的話可能會和老布差不多,再好一點最多也就和瑞德一樣了,在監獄裡做一個能夠弄到東西的人,繼續發揮自己的作用,活得更接近一點正常人。還是和那個與安迪一起進來的胖子一樣,在一開始就向現實投降,不再掙扎,哭著求饒,最後被獄警活活打死。這些人我都不要做,我一定要成為安迪一樣的人,不放棄希望和夢想去改變現實。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還沒有象安迪承受的那麼多災難,就更沒有理由放棄勇氣和希望,努力就是救贖,就有希望。換個角度來想一下,其實我們現實的生活和他們也是一樣的,只是環境不同罷了。在我們的這個環境裡面,我們都活的和他們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不管一開始我們會有怎麼樣的理想,會有多麼堅定的意志,不管我們是多麼的想要把現實的生活變成自己想要的種種,最後我們都只能是被它所同化了,這也許只需要一瞬間的時間,也許會用上10年、20年、30年甚至是像瑞德一樣的40年,我們的意志一點一點地被各種事實消磨殆盡,我們的理想最後也會被自己所拋棄或者忘記,然後我們會象肖申克監獄裡的犯人們一樣,懶散地接受命運給予我們的各種安排,這就是生活——大多數人的生活。其實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做什麼樣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我看到太多的人因為一點點的挫折就輕言放棄;當環境不如自己所想象的那樣時就只會埋怨這個社會,看完了這部片子後我一直在想我應該怎樣面對困難和挫折,應該活出真我的價值呢?我又將怎樣去影響身邊的人呢?將來我們又能給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什麼樣的回憶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