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電影感的看法如何

來源:果殼範文吧 8.64K

首先談一下我對電影感的看法吧,我覺得電影感是個很綜合的感受,它包括但不限於:

我對電影感的看法如何

1.構圖:這個一言難盡,電影構圖千變萬化,為突出電影的視覺特點,大概要思考包括畫面劃分,人物處理,背景處理,前景處理,景次,角度,越軸等等。作為攝影師去模仿電影單幀截圖的感覺,需要考慮的僅僅是畫面的劃分,人物,前後景,同時考慮景別大小即可。因為我們的故事沒有整體性,談不上系統的鏡頭語言,僅僅是保證這一張照片能讓人感受到故事,感受到前後的承接即可。 我會結合下面的例子具體來談我的理解。

2.色彩:我們大家都知道,日系/東亞電影的色調,和法國/西歐電影是截然不同的。這一點越來越現在導演的創作風格而非其地域特徵上了。然而色彩本質上還是為了電影的表達服務,通過色溫高低,色調冷暖高低長短來烘托出截然不同的氣氛,創造不同的情緒基礎。色彩的表達也是最為個人化的,我們模仿電影,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愛好,心情,和對畫面的理解出發,呈現出非常個人化的色彩搭配。但影響色彩的變數卻常常非常可觀:色彩不僅僅和拍攝時間,天氣,季節,空氣質量,拍攝的地理人文環境有關,而且和鏡頭,膠片,或者CCD,CMOS本身的特點,緊密相關。簡而言之,德味即是鏡頭的味道,也是拍攝地點的味道。

3.寬容度/動態範圍:我們從很多電影裡都能感受到,電影畫面區別於一般攝影照片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極端曝光部分的細節保留。側逆光的畫面,依然能夠看清人物的眼眸,背光臉頰的輪廓;路燈的微光下,依然不失街道暗處的細節;整個畫面,從曝光的角度看,儘量去接近人眼。我們知道人眼對光線強度的響應並非線性,而是一個S型,大多數膠片也是。而數碼相機卻基本為直線,CMOS捕捉了一份光,就展現一份亮,因此造成畫面高光很容易溢位。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很簡單,前期使用RAW拍攝+正確的曝光。後期方法在後面教給大家。

4.微反差/細節質感:

很多時候電影畫面能夠給人非常真實的感覺,不僅僅是寬容度接近人眼,也因其對我們熟悉的事物表面質感的正確呈現。簡而言之該柔的地方柔,該銳的地方銳。畫面中出現了牆壁,長椅,石板地磚,柏油馬路,樹葉,就應當用USM銳化和高反差保留加銳,增強相關畫素的微反差,從而呈現出更加強烈的粗糙/紋路/油亮/顆粒/等質感;而遇到天空,光暈,雲朵等元素時,則應該讓他們柔起來,使用模糊工具或者柔焦外掛,配合蒙版,讓該軟化的軟化,使之更接近我們生活中的感受。

一些電影截圖:

下面談一下幾張照片的拍攝和後期思路:

構圖:完全對稱的構圖會顯得相對穩定而枯燥,老夫妻經歷滄桑之後穩穩地坐在畫面正中更多地是展現愛情堅固的一面;而空中飛過的客機給畫面增添了動感和趣味,給兩位老人的視野正前方增加了一個關注點,使畫面從簡單的左右對稱,變化出了三角形的結構;除此之外畫面力求乾淨利落,主角之外的.2個人並未遭到破壞性的裁剪,完整地保留了他們的身形和運動狀態;

色彩:這裡是法國尼斯著名的蔚藍海岸,地方本身毒德大學,而尼斯機場吞吐量非常大,天空中每分鐘都有飛機飛過,很適合這種老人與海與飛機的畫面。器材是徠卡ME和M28 2.8。德毒的條件必須有:陽光,空氣,地點,鏡頭, 成像介質(CCD/CMOS)。白平衡必須準確:否則色彩替換出錯,整個照片的色彩會一塌糊塗。

構圖:下面這張構圖會比較靈活點,鏡頭並沒有擺正,突出了一種緊張的氣氛,讓人感覺到電影鏡頭似乎從鋼琴後快速往右側移動,而接下來的畫面,這個鏡頭應當沒有結束,而是繞著兩人進行同一鏡頭越軸,甚至腦洞再大點,想象這首曲子的節奏非常快,鏡頭甚至可能移動到男主身後邊垂直升起向下逐漸特寫鋼琴鍵盤。。。

色彩:這張照片的白平衡出了很大問題。背景燈光發青非常厲害。因此在使用3Dluts之前,我在Lr中把綠色和淺藍色的飽和度降低了不少,而且修正了綠原色的色相。地點是St Pancreas火車站,器材是徠卡ME和蔡司35 2

寬容度方面,這張的主體輕微欠曝,在觀察了直方圖之後,我把曝光整體加了1.5EVs.

細節上,我對暗部進行了高反差保留加銳

構圖:從景別上講這是一張遠景的構圖,看不出誰是主角,只是對環境進行交代,一般是鏡頭轉場之後的第一個畫面。並沒有非常特別的地方。

色彩:利用3DLuts描繪出了一種柯達chrome膠片的濃郁色彩。同時對黃色色相進行了矯正,本來頂部大傘內的光線是非常黃的,是一種雞蛋蛋黃的感覺,非常影響觀感。

寬容度:這張照片手持拍攝,使用了較高的ISO,寬容度下降的更厲害了。因此對暗部無法搶救的細節直接放棄,而對地板磚上的反光進行了搶救,至少增強了地面的存在感

構圖:這是一個非常簡單典型的中景鏡頭,人物從遠處向畫面中心走來,並且放在黃金分割點附近,右手更高,靠近畫面中心,左手更低,遠離畫面中心,頭歪向畫面中心,使得畫面更加平衡。如果等到他走到最左邊再按下快門就有一種他隨時要走出畫面的感覺,會打破畫面的平衡。

色彩:典型的蔡司藍,傳說中暗光時候必然出現的毒德色彩。而這張畫面的色彩調性很長,從黃到藍,跨過了180°的色環,使得畫面冷暖交錯,情緒細膩悠長。一些我特意加強細節,比如男主左手小臂上的紅色車燈反光,能夠使他的手臂更加立體,同時人物與環境的交融更加和諧。地點是倫敦China Town,器材是徠卡ME和蔡司35 2

寬容度方面: 基本上保證了畫面眾不出現死黑死白,就算是車燈的亮光也沒有純白一片,依稀能看出車燈的輪廓,而暗部則稍微黑了一點,烘托出一種黃昏的氣氛。

細節:並沒有特意加強,柏油馬路的顆粒感已經足夠。

構圖:這種大景別,也就是展現一下故事發生的大範圍地理環境。這張照片的本意也是烘托出一種末世之後的大場景,倫敦的主要建築都在其中就行了。前景層次豐富的樹林承托出了遠處建築的孤獨荒涼之感。

色彩:這個是D800E和2470拍攝的,沒有毒德信仰加持,只能靠大規模更改色彩了。用了某E開頭的luts讓整個畫面的高光變黃,形成一種人類黃昏的氛圍。整體色調集中在黃色紅域,表達的感覺非常單一集中:末日的荒涼。前景的樹林本來都是綠色,換成這種色彩後更加斑駁,原始,野性十足。

構圖:一種非常經典的全景構圖。線條帶著人物一起遠去。沒有太多特色,非常強烈的回憶感。

色彩:冷暖對比,路燈的橙和雪地的藍。大面積的藍色突出了雪天的寒冷,微弱的路燈其實更反襯了寒冷,這是一種離別的色彩。使用尼康D700拍攝,鏡頭55 1.2。

寬容度:這張照片的儘可能的保留了高光和暗部的細節。不論是左邊的樹,高光下的路燈,還是遠處建築黑暗中的輪廓,都對環境的描述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構圖:遠處的男子不能為了畫面美觀而過度靠右,否則兩個人就成了過客。這樣的構圖令人遐想,他倆好像會在下一個鏡頭中接上頭,進行密謀或者交易。景深在這裡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們看過太多的電影鏡頭是先將焦對準主角A,然後一邊沿著軸線移動鏡頭縮小景別,一邊對主角B對焦。

色彩:並無特別的思路和亮點,僅僅是想模仿一些動作片裡的色調罷了。機身徠卡ME,鏡頭蔡司35 2

寬容度,當然是高光不過爆,暗部有細節的標準了。

構圖:沒啥可說的,三角形構圖,人流穩定的流向左右兩邊,突出了都市生活穩定的重複性。

色彩:當時處於模仿實驗期,都是憑著感覺來的,有點國內導演拍紀錄片的色調,當時使用了Allienskin exposure進行調色。器材D700,尼康20 2.8

寬容度:湊合就行,本身畫面光比不大

總結一下,這種風格的攝影,有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可腦補為電影畫面。

這一幀的前一秒發生了什麼,下一秒將要發生什麼?

1.因此要把自己當成電影導演來構圖,這一個鏡頭是整個電影的一部分,如何為下一個鏡頭做鋪墊,如何延續上一個鏡頭?

2.色彩要跟情緒符合,跟畫面的內容相符合,也別忘了跟臺詞符合。

3.寬容度一定要挖掘出來,這是電影感/膠片感的重要來源,暗部死黑,四周暗角,只能讓畫面更像先鋒實驗作品。

4.利用選區銳化做好細節的反差工作,讓畫面更有質感,其實就是提高畫面的資訊量。

5.請將中英雙語字幕至於畫面底部,而不是黑框內; 2.35:1的畫面,4:3的黑框

我們覺得電影畫面有質感,除了畫面在拍攝和後期製作時就已經很考究之外,音樂、臺詞、電影裡表現的故事甚至是你所處的觀影環境,都是影響我們欣賞畫面的因素。它是作為一個多元的、立體的畫面而被我們欣賞的。我覺得,欣賞電影的畫面,不要只從畫面上欣賞,畢竟畫面是為了故事服務的,是整個電影的組成部分。最終其實是故事,讓畫面更豐滿,而恰到好處的畫面,又很好地講述了故事。

因此除了在後期上貼近一些電影的畫面風格之外,在前期拍攝的時候,如果能注意到畫面的故事性,會對後期更有幫助。有些照片,讓我們很有看電影的感覺,就是因為這張照片充滿了故事,讓人不由得往前想象往後想象,在畫面之外,腦補一些更多的東西。比如上圖,這張著名的照片出自Elliott Erwitt之手,像不像在看電影?

Moises Saman的這兩張照片,有沒有電影的質感?

這些故事性強,畫面又極為講究的照片,不用加字幕組,不用遮黑幅,也能讓人有看電影的感覺。它們厲害在哪裡?它們是用了一張照片講述了幾乎一部電影的故事,讓人浮想聯翩。我們在思考這張照片誕生前後都發生了什麼的時候,就幫它們寫了無數種故事。

合適的後期,使照片接近很多電影畫面的質感,這固然十分重要,不過不能丟掉的是,前期的拍攝也一定要下足功夫,用那一瞬的功夫,去講一個故事。

我也拍不出上面那兩位大師那樣故事性和畫面都堪稱完美的照片,不過為了證明我不是隻會敲鍵盤,也貼幾張我拍的自認為還算有些“電影感”的照片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