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犯錯就寫保證書嗎

來源:果殼範文吧 8.27K

有些教師在學生犯錯或反覆犯錯時,就會讓他們寫“保證書”,筆者以為此做法甚為不妥。

學生犯錯就寫保證書嗎

寫“保證書”其實是一種社會性的行政干預與處罰手段,極不適合運用在受教育的未成年人身上。尤其是國小生和國中生,其年齡特徵決定了他們對自己的行為是無法“保證”的。再說,有些學生的辨知能力和自控力比較差,情緒不穩定,易衝動等等,其本身在學校學習、生活的過程就是不斷矯正“錯誤”,逐漸成長的過程。

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應起溝通者、引導者、呵護者的作用,讓學生在平等、民主、真誠的交流中明辨是非,體驗積極向上的情感,促使他們主動去糾正前進的方向。假使教師用一張“保證書”來簡化甚至取代自己的教育作用,往往會產生如下幾種結果:

其一,學生體會不到教師的關愛,只會感受到教師所謂的“權威”對他們的壓制。其結果或許讓學生表面上“服從”,而實際上卻使他們更為牴觸與叛逆。

其二,學生體會不到平等,只會感受到自尊上的傷害。師生之間一旦沒有了平等,也就不會有真正的溝通,“保證書”常常堵塞了學生內心世界的真實展露,把學生的心裡話和許多問題的根源給隱藏了起來。這不是化解學生的'問題,反而是強化了問題的存在。

其三,很容易讓學生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因為既然是要“保證”,那就不得有下次,哪怕學生是無意的。可學生畢竟是小孩子,“犯錯”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天性”與權利,是很正常和普遍的事。現在,經教師這樣一強制,反而讓學生在心理上沒有了迴旋的餘地,無論是否有意違背“保證書”,都使學生覺得自己就這樣了,改不了了,覺得自己的“錯誤行為”已無可救藥了。如此,就給了學生一個為“錯了又錯”找藉口的機會。一旦有了這種意識,一而再再而三,最終難免造成了有些教師所謂的“屢教不改”了。

教育應該是用心靈塑造心靈,用愛心播種愛心,用真誠喚醒真誠,用行動引導行動——它不應該也沒權利讓學生作出預先的“保證”,能夠保證的是,只有教師心目中真正有學生,學生才能真正感受和接納“教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