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祝福的主題

來源:果殼範文吧 1.99W

《祝福》是魯迅先生的一篇著名文章,它講述了祥林嫂的悲慘命運,揭示了封建思想和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表現了魯迅先生反封建的精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魯迅祝福的主題,歡迎閱讀。

魯迅祝福的主題

魯迅祝福的主題:

五四新文化運動落潮以後,魯迅要繼續將文學革命推向深入,但卻始終擺脫不掉獨戰的悲哀和孤獨彷徨狀態。因此,從存在主義角度看,我認為本文借祥林嫂這一人物形象,表現出魯迅先生對人的存在的深切關注和對人生之謎的困惑,也表現出一種孤獨絕望的無奈,甚至一種宿命論的色彩。

存在主義哲學大師薩特認為:世界是荒謬的,人生是痛苦的。在薩特看來,人的自由選擇是毫無支撐點的,我存在,別人也存在;面對著我的自由選擇,是他人的自由選擇,而每個人的自由選擇又總是指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於是他人即是地獄,處處都有衝突和罪行,步步都有障礙和陷阱,每個人都成了在荒謬而冷酷的處境中的一個痛苦而孤獨的人。《祝福》中的祥林嫂就是這樣一個典型。

她死了第一個丈夫後,便到魯鎮來,在魯四老爺家做傭人,付出了繁重的勞動代價,得到的卻很少,然而她卻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這說明祥林嫂的人生追求,只不過是希望做穩了奴隸,這一點本身就帶著令人沉痛的悲劇性質。可是,就連這樣一點可憐的要求都不能永遠地保持下去,相反卻迫使她一步步走向滅亡。她根本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當時的世界不允許她存在。細加分析,造成祥林嫂悲劇的根本原因應該有兩個方面:一是社會力量的迫害,二是自然力量的摧殘。一般人都將祥林嫂的悲劇根源歸結到以魯四老爺為代表的.封建禮教的殘酷迫害上,這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公平的。社會力量的迫害大家已經非常清楚:一是魯四老爺,二是祥林嫂的夫家,三是魯家以柳媽為首的女傭人以及魯鎮上的人們。但是自然力量的摧殘卻很少有人提及:首先是病災,祥林嫂的兩個丈夫都病死;其次是狼災,祥林嫂惟一的精神支柱──她的孩子阿毛被狼吃掉。上述這五條線索切斷任何一條,祥林嫂都有活下來的可能,所以不能簡單地把祥林嫂的死都歸結到以魯四老爺為代表的封建禮教的迫害上。實際上,魯迅先生就是在借祥林嫂這一人物形象的悲劇命運,來表達自己對人生的一種孤獨與絕望的意識,從而也可以看到魯迅小說中希望──絕望相交織的悖論主題和反抗──絕望的深層意蘊。

法國存在主義大師加繆在他的哲學隨筆《西緒弗斯的神話》中認為,西緒弗斯敢於承認自己命運的痛苦與無望,承認現實,由此而對摺磨自己的力量產生深深的蔑視,這是一種反抗。它意味著人對光明和幸福的嚮往和追求。這種反抗是潛在的,是一種精神上的超越。但它既不能震動任何人,也無力改變任何現實。這種反抗的結果是荒誕的,這就是人類的悲劇。魯迅作為孤獨的個體承受著巨大的社會壓力,面對黑暗無邊的社會現實,常常陷入虛無與絕望之中,然而他並沒有停留於此,而是在虛無與絕望中實現著自己的價值,表現出絕望的抗戰,這在祥林嫂身上也有所體現:她希望有兒子,可是她的兒子已被奪去了,但她希望死後能看見兒子;她相信死後還要被鋸成兩半,但又希望沒有地獄,不被地獄支配,就去捐了門檻;最後死在魯鎮準備祝福大典之際,表示了她最大的反抗。但這種反抗的結果是荒誕的。

拓展延伸】

魯迅《祝福》賞析

一、分析故事情節,瞭解故事中的主要內容

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小說的故事情節,讓學生能夠通過閱讀和思考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把握好小說的情節和發展脈絡。通過學生對於故事情節的分析,學生會了解到故事情節大體由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有的還有序幕和尾聲幾個部分構成。在《祝福》中,主要對小說主人公祥林嫂的命運進行了敘述,通過祝福景象和魯四老爺作為小說的序幕,接著講訴了祥林嫂的悲慘死去作為故事的結局。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首先向讀者介紹了祥林嫂初到魯鎮,接著講述了祥林嫂被賣改嫁,而祥林嫂再到魯鎮則是故事的高潮,作者描寫的祝福景象與我的感受則是故事的尾聲。在分析故事情節中,魯迅先生描寫了祥林嫂的悲慘生活情境很多都是發生在春天,“春日之時,丈夫死亡”“孟春之時,被賣改嫁”“暮春之時,痛失愛子”。在分析故事情節時,學生要把握好小說的故事情節和關鍵時間點,讓學生能夠通過自主探究和合作討論的方式來進行分析,促進學生在探究中構建出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閱讀和鑑賞來了解故事的情境,知道小說發展的過程和其中的事件,從而在探究中在大腦中構建出一個清晰的故事情節,瞭解祥林嫂的命運和生活。

二、探究人物形象,深刻理解人物性格

在《祝福》中有很多的人物,祥林嫂當然是最為關鍵的一個人物。其次還有魯四老爺、四嬸、祥林嫂的婆婆、柳媽等。每一個都有不同的形象和性格,從而使小說變得生動形象,表現了祥林嫂生活的環境,他們每一個人都對祥林嫂的命運有著直接影響。當描寫祥林嫂的肖像時,作者關注了祥林嫂的“眼睛”的刻畫,第一次到魯鎮時描寫祥林嫂時,魯迅寫到“順著眼”表明了祥林嫂的善良溫順。第二次到達魯鎮時寫到了祥林嫂“順著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但到了臨終前,她“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不同的眼神清晰地表達了祥林嫂從年輕善良到由於受到生活的影響而慢慢變得呆滯、沒有了生機和活力。不同的眼神表達了她不同的生活環境,展現出了她不同的生活狀態,也反映出了她的精神狀態。

在分析人物語言時通過與我對話展現的是祥林嫂在封建迷信思想影響下的矛盾心理;在對四嬸講阿毛時的語言,表達的是祥林嫂內心的痛苦和深深的自責,後悔自己沒有看好阿毛;在對大家講阿毛時,展現了祥林嫂的麻木和空虛;在與柳媽的對話時表達的是精神重壓和恐懼。與不同的人進行對話表達的是不同的精神狀態和心理,但從總體上表達的都是她的一種悲慘生活狀態,一種痛苦的境遇。

三、瞭解寫作手法,提高學生寫作構思能力

在寫《祝福》時,魯迅先生用到了倒序的寫作手法。小說一開頭就給讀者設定了一個懸念:祥林嫂是什麼人?為什麼會落到這個地步?為什麼又會在死前提出那樣奇怪的問題呢?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和主動性,使讀者可以積極地進行探究,從而瞭解到封建社會中國農村的真實精神面貌,瞭解封建社會中封建思想對勞動人民的影響和精神上的束縛。通過倒序的寫作手法給讀者形成了一個探究的動力和源泉,促進了小說故事的發展和順利進行,使文章的構思和文章結構在讀者腦海中留下了一個深刻的印象,幫助了讀者更好地理解小說,掌握小說反封建的主題和思想。《祝福》的寫作手法激發了學生閱讀小說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在探究中形成自己的認識和理解,促進了學生探究積極性的提高。

總之,《祝福》從不同角度表達出了封建社會對人們思想的約束和制約,導致了祥林嫂悲慘命運的出現。通過祥林嫂和富人們完全不同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用富人的生活熱鬧忙碌來烘托祥林嫂的悲慘和痛苦,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題和思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