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挑戰》的讀後感範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9.42K

魯道夫.德雷克斯寫了挑戰三部曲,父母挑戰,孩子挑戰和婚姻挑戰,這本書理論性比較強,實際上我們有的人是馬馬虎虎看完,還有的看了一部分。但是乾貨很多,有很多啟發點。這本書是1998年完成的,是寫給十年前的美國,很適用於現在的我們。這本書名為婚姻挑戰,但是並不是一本心靈雞湯或者指導類的書籍,不是指導你如何維繫完美婚姻,也不是宣揚一場完美婚姻才是一個人的終極目標等等,而是剖析你為何找到這個伴侶的心靈深層需求,婚姻中存在競爭的原因和情況,還有家庭婚姻生活中的一些深層心理動力/起源等。

《婚姻挑戰》的讀後感範文

書中講到“如果男孩和母親或者女孩和父親太為對方投入,這個關係可能會對孩子未來求偶造成障礙。一個受到母親寵愛和縱容被寵壞的小男孩,無法想象另一個女人會同樣為他投入,這種懷疑常會妨礙他的戀愛和婚姻。他結識女人時,並沒有準備好幸福婚姻所需要的互相遷就這樣的基礎,非常依戀父親的女孩可能會期望他的丈夫提供同樣的理解/耐心/指引和保護,她可能忘記,和她同一代的男人當中沒有人能夠具有和父親一樣的優勢,更不要說現在的女孩很大程度上擁有和男孩同等的受教育就業機會。”我們這個講究孝道講究幾世同堂的國家,很多時候子女和父母的連結很難斷開,子女也很難發展出完整的自己。為了和父母的共生關係,很多孩子放棄了自我的成長和成熟,內心深處還是把自己當成孩子。那些和父母連結很強的孩子更是難以擺脫父母對其的控制和影響。當今社會,這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吧。人人強調需要獨立強調自我,但是父母老一輩還沒有從老思想中跳出來,還覺得自己和孩子是一體的,子女如果需要獨立,父母會覺得對自己是一種嫌棄和不滿。

書中講到“選擇從來不是偶然的,深層的個人需求影響最後的決定,而且,這聽起來可能難以令人置信,每個人從伴侶那裡獲得的對待方式,都符合自己最開始的祕密期望。”有的離婚事件中,女的會說,當時瞎了眼了,找了他。男方會說,她當時裝的好呢。實際上,不是瞎眼了也不是偽裝,而是每個人剛開始找這個人的時候,這個人都符合自己的內在需求,所有在一起的婚姻都不會是絕對錯誤的,對方身上實際上都有自己很多的投射。從和對方的互動中,可以發現自己的'行為模式,也可以看到一個比較真實的自己。伴侶永遠是你最好的一面鏡子。所以,不要辜負任何一段關係,好好覺察自己在關係中的模式,可以發現自己深層的心理模式

書中講到“愛情和婚姻只是眾多生活問題的一個而已。其次我們對異性的態度和我們對生活的總體態度相一致。也就是和我們對待生活中所有問題的態度相一致。如果我們朝正確的方向,朝著勇氣和社會幸福的方向不斷進步,朝著和別人合作/貢獻和解決問題的方向前進,我們的選擇自然而然就是正確的,如果我們的方向是錯的,那麼我們怎麼能期望選擇明知呢?因此,選擇伴侶這個問題,其實是考驗我們的個人調整能力”。生活中,所謂伴侶/愛情,真的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它永遠不能成為生活的全部。生活中最重要的永遠是那個最珍貴的自己。但是通過選擇伴侶,通過和伴侶的互動,通過解決和伴侶之間的問題,我們可以對自己的內心做出調整,也可以改進我們對生活和生命的總體態度。什麼是正確,就是不管是面對伴侶,還是面對朋友,還是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其他事情,我們應該選擇互相合作/互相貢獻/共贏的角度來處理。

書中還講到“不論選擇哪個人,都有好的一面。沒有完全的壞人-正如沒有完美的人一樣,一切取決於我們在自己的伴侶身上看到和發現了什麼。如果我們與異性的關係是不幸的,我們必須開始發現和探究自我。”這世界上完美主義就是最大的邪惡,也不存在所謂真正完美的人。如果自我標榜完美,就是無知。如果要求他人完美就是邪惡。但是伴侶卻提供了一面鏡子給我們,因為可以讓我們發現自己沒有覺察的內在情境。榮格說過,沒有覺察的內在情境最後都演變成命運。但是與他人互動時,我們都向內求,都探索出自己的內在情境,很多時候命運也就跟著改變了。

書中乾貨很多,感覺需要反覆閱讀的。今天翻出了書中很多劃線部分,仍然覺得有新的體會。這本書也不是那種一口氣可以讀完的,很多地方需要停下來慢慢體會。非常推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