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製作學習心得(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81W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微課製作學習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微課製作學習心得(15篇)

微課製作學習心得1

所謂微課,是指基於一定的教學思想,以視訊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教學中,微課所講授的內容一般呈點狀、碎片化。這些知識點可以是教材理解、題型精講、小結拓展,也可以是方法傳授、教學經驗等技能方面的知識講解和展示。下面,筆者就結合具體課例,談談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一、有效突破朗讀指導上的難點

語文教學中朗讀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語文課程標準》也對各學段的朗讀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要想讀正確、讀標準,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掃清字詞障礙,有時還需要教給學生一些朗讀方面的知識。

例如,四年級(下)《桂林山水》一文中就蘊藏了“啊”字的變調知識。課文第2、3自然段中的“灕江的水真靜啊……灕江的水真清啊,……灕江的水真綠啊……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險啊……”中一共用了六個“啊”字。於是,如何讀好句尾的“啊”,就成為教師在朗讀指導時的重點和難點。

此時,教師就可以設計一個以“啊”的變調知識為內容的微課。在短短的視訊裡,教師可講解“啊”字與前面音節末尾音素的六種關係,使學生理解“啊”在不同的字的末尾時,讀音會發生怎樣的變化。這樣的微課適合放在課前預習環節。課堂上,教師只需通過聆聽學生的朗讀,稍加點撥就可輕易糾正他們不正確的發音。這樣的微課不僅有效突破了朗讀指導上的難題,也省去了教師煩瑣的課堂講解,更為學生自主獨立的學習提供了開放而自由的空間。

二、有效培養學生正確書寫的習慣

國小語文教學中,識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因此,如何指導學生正確掌握漢字的間架結構和筆順顯得尤為重要。

例如,人教版三年級(下)《七顆鑽石》中,讓學生正確掌握和書寫“咽”“唾”“沫”幾個字是教學目標之一。因此,教師可把字的書寫過程製作成動畫,並配以適當的解說對生字的特點以及書寫時應注意的細節進行強調,還可溫馨地提示學生寫字的基本姿勢,要頭正、肩平、背直,注意“一拳”“一尺”“一寸”。當學生掌握了這些要領,再書寫時教師可一邊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坐姿,一邊用紅筆給他們打分。

三、有效拓展課本內外的知識銜接

二年級(上)“語文園地二”講到了用部首查字典的知識,這是工具書的使用技能教學,屬於教學重點。但二年級教材中卻並沒有提及音序查字法。那麼,可不可以製作一節關於音序查字法的微課呢?當然可以。設計思路可從學生寫日記時遇到的不會寫的字入手,分步介紹這個字在字典中的音序、音節和檢索頁,從而使學生掌握音序查字法的步驟。

這種微課可讓學生利用課餘時間觀看,教師在課堂上檢查學習效果,不僅省時高效,而且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四、有效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晏子使楚》是學生喜歡的一篇課文,課文講述了晏子與楚王鬥智鬥勇的故事,展現了晏子的智慧和勇氣。教學中,有學生質疑:晏子從入楚城池之初就受到侮辱,為何不掉頭回國?這次出使楚國用意何在?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說明學生進行了深度思考。那麼,晏子使楚的必要性在哪裡呢?通過查詢資料,教師可製作這樣的微課——《晏子為何使楚》。微課中,教師可模仿評書大師單田芳老師的語氣,講述春秋末期諸侯割據,齊國在外交上緊張的政治局勢。這樣,學生就能輕而易舉地明白晏子使楚的必要性了。

這樣的微課不僅有效增強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有效提高了學生對文字的深度理解和感悟,深受學生喜愛。

五、有效提升學生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爬山虎的腳》是一篇傳統課文。教學結束時,有學生質疑:文中寫爬山虎腳的樣子時,有這樣兩句話:一句是“細絲像蝸牛的觸角”;一句是“圖畫上蛟龍的爪子”。為什麼同樣的腳,卻用了不同的比喻呢?圍繞這個問題,教師和學生展開了討論。最終,大家達成共識:當爬山虎的腳剛長出來時,顏色嫩紅較軟,作用是尋牆立足,與蝸牛的觸角顏色、硬度、作用相似,所以葉老給此時爬山虎的腳設喻非常貼切;當腳巴住牆後,顏色變灰、粘性十足、腳力牢固,可與蛟龍的爪子媲美,因此後一個比喻也非常生動形象。為此,教師也可製作一節以深度研讀文字的微課——《葉聖陶先生比喻句之妙》。這節微課是師生合作學習探究的結果,不僅讓學生體會到名家寫作時語言運用的準確與生動,也給學生的習作奠定了準確運用詞語的思想根基。

由此可見,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作為教師,我們要在課程的開發上重視微課,捕捉恰當有效的教學點,結合課堂教學的有效時機,使學生真正走進微課的學習,真正實現微課的“翻轉作用”,促進和提升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微課製作學習心得2

微課——這個校本教研新形式的產物,原先我覺得挺困惑的。經過幾天的研修學習,看了裡面的微課,看多了我就悟出了道。“微課”其實就是無生上課,就是教師根據事先設計的教案,在沒有學生的情況下面對聽課者上課。它在傳統的聽課、評課活動的基礎上增添了“說課”和“答辯”等環節。它具有以下特點:

1、“微課”不同於常態教學研究活動。

“微課”可以在辦公室或其他場所進行,它觀察、研究物件主要是教師的教,對學生的狀態只能作出猜測。活動的目標主要在於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案,提高教學技能等。

2、“微課”的規模孝時間短、參與性強。

教師在學科組內參加活動。每人上“課”、被評的時間控制在5分鐘左右,聽“課”者由其他參加者(同組教師和專業人員)組成。在活動的過程中,每一位教師不僅登臺上“課”,展示自己對某堂課的準備情況,同時又可作為學習者向同事、向專業人員學習,並參與對教學效果的自評與他評,不斷反思、修改自己的課前備課,總結經驗,提升能力。

3、“微課”的反饋及時、客觀、針對性強。

由於在較短的時間內集中開展“無生上課”活動,參加者能及時聽到他人對自己教學行為的評價,獲得反饋資訊。較之常態的聽課、評課活動,“現炒現賣”,具有即時性。由於是課前的組內“預演”,人人蔘與,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心理壓力,不會擔心教學的“失敗”,不會顧慮評價的“得罪人”,較之常態的評課就會更加客觀。

我切切實實的感受到:微課雖然是無生上課,但上課的老師心中必須有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師的教學技巧和老師的教學素養。微課其實是老師與學生在心靈上交流、互動的教學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課,從而達到提高自身教學技能的目的。

微課製作學習心得3

本期本組的組內研究課從第五週開始到第九周已圓滿結束。本次的研究課活動有如下特點:

1、組內教師都能認真對待 組內教師人人課前都作好了充分的準備,能認真鑽研教材、教藝,抓住課文的重點、難點,結合本班實際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課堂上,大家能將學習的新課程的理念,洋思的經驗,結合本期本組的微型課題研究來組織教學,教學行為有了很大的改變。另外,大家都能儘量調好課,去聽課,課後積極參與評課,相互學習,共同探討好的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效益,

2、能體現本組的微型課題的研究——培養學習自覺預習課文的習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們都能相機檢查學生課前的預習情況,如生字的掌握,對課文的理解、把握,學生提出的疑問等,教師能根據學生預習的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真正做到根據學生的需要出發,組織教學,教學的針對性強。

3、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教師們能站在對學生終身負責的高度來認識,大處著手,小處著眼,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如大膽發言的習慣,認真傾聽的習慣,保持良好坐姿(讀書姿勢、寫字姿勢)的習慣,邊讀邊思邊勾畫批註的習慣等的培養。

4、學洋思,見行動 能努力將洋思的經驗——“先學後教”,運用在自己的教學中。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能為學生提供充分展示的機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未知。如當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全班交流,並引導學生聯絡上下文,抓住有關語句來讓學生自讀自悟,使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有所得、有所悟。教師在其中起組織、引導、點撥的作用。真正的是教師進課堂是組織學生學,而不在是去講。教學過程完全是一個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自讀自悟自得的過程。

微課製作學習心得4

微課教學是教育領域的一次巨大革新,為教育改革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對實現教育事業的科學發展、優化教育結構、培養新型人才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1.微課程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習情境、資源、活動的設計

微課程是以某一學習主題為核心組織起來的相關活動,所以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將技術整合到課程中去,更重要的是將已經脫離社會的學習活動迴歸到真實的生活中,將人為孤立起來的知識迴歸到真實的生活源泉中,將單一的被動接受學習方式還原為豐富多彩的學習方式群落。微課程課時一般比較短,教學材料小,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所設計的活動一般和現實相關,不只是讓學生提取知識,而是鼓勵學生進行更高層次的思考,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學生既學習了本門課程的知識,也豐富了其他相關學科知識。教學的教育性是客觀存在的,在微課程中,教師總是儘量設定一些與現實問題聯絡在一起的情景來感染學生,對於學生的情感具有積極的影響,並吸引學生的注意,激勵學生完成指定的任務並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微課程可以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支架

微課程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更多的主動權,但這並不意味著學生可以完全離開教師的指導進行探究。事實上,在整合的過程中,教師要扮演內容呈現者、學習幫助者和課程設計者等多重角色,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控制和學生的自主活動之間要達到一種平衡狀態。

3.微課程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可操作性和實踐性

微課程以知識點為核心,課程資源中可以使用文字、圖片、聲音、視訊等多種媒體資訊,是最有利於學生學習的一種資源形式。

4.微課程可以因材施教,形成自主學習的資源庫

研究表明,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工作壓力的增大,很多知識是通過非正式學習獲得的,例上下班坐地鐵看報紙,跟同事聊天、生活問題尋求百度和Google幫助等等,都能對工作起到很大的幫助,類似這種非正式的學習方式,將現有的課程拆分成視訊碎片,形成一個具有大量視訊資訊的資料庫,學員需要學習相應知識,可以像中國知網、萬方資料庫等搜尋引擎一樣輸入關鍵詞,就會出現一系列索引檔案,學員可根據自己的需求,篩選自己需要的知識,這個知識點可以是理論解析、實戰案例、flash演示、情景模擬等各種素材,可以滿足員工的自我需求,真正實現因材施教,教師的講解只是學員知識中的一個工具,形成以學員為主導的學習活動。學生通過閱讀或查詢大量的資料來進行學習,在學習中,學生不僅要研究問題本身,還要查詢確定回答問題所需要的資訊,此型別學習是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和案例為中心的學習中的一個環節。

5.對學生而言,“微課”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按需選擇學習,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 是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調查發現,如果是網路課堂,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最佳時間是10分鐘內。學生認為網路課堂通常都是45分鐘左右,很難集中精力,通常是開啟視訊幾分鐘就關掉了。通過微課視訊的播放,學生清晰地明白某一知識點別人有著怎樣的觀點和思考,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學業水平。

6.對教師而言,“微課”將革新傳統的教學與教研方式,突破教師傳統的聽評課模式,教師的電子備課、課堂教學和課後反思的資源應用將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微課研究的優點很明顯,就是課例簡單,學習內容與目標單一,學習和研究時間節約,教師從“微課”中可以受到啟發,有些甚至可以照搬或者遷移到自己的教育教學之中。廣大教師在這種真實的、具體的、典型案例化的教與學情景中可易於實現對“隱性知識”、“默會知識”等高階思維能力的學習,並實現教學觀念、技能、風格的模仿、遷移和提升,從而迅速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微課製作學習心得5

大概是在今年的11月份,我們語文組開教研活動,在這一次的教研活動上,我聽到了一個新名詞,而且對它既好奇又冷淡,它就是“微課”。丁豔萍老師受邀為我們講解了微課的含義及製作方法。乍一聽,“微課”,我想當然地理解為是一堂微型的課,我們現在一節課的時間是40分鐘,還微型,那多少時間算是微型呢?經過丁老師的講解後,我才明白,原來“微課”,不是指老師在講臺上與學生面對面地教學,而是通過網路來學習,即ppt加頭像的方式,這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在當時我個人認為應該不是很難製作。這次教研活動,我印象很深,因為我聽到了一個新知識,所以好奇;又因為我現在抽身乏術,聽了之後也沒放在心上,更沒有想去製作,所以很冷淡。

過了一個月以後,我接到了丁老師的電話,她居然要我製作微課,我真是大吃了一驚。在電話裡,我簡單詢問了一下具體如何製作課件,丁老師給了我回復,之後丁老師說給我發一些製作微課的軟體,我按照她說的話,接收了丁老師發來的軟體,存好。自從這次電話後,我完全把丁老師要我製作微課的事拋在腦後了,管都沒管過。大概過了半個月,這時丁老師打電話來了,我一看,心想,怎麼辦好呢,自從那次電話後,這半個月我沒著手準備微課的事,心理這時候是說不出的感覺啊,後悔當初怎麼就沒了解下微課呢,顧不了這麼多了,先接了電話再說。果然不出所料,丁老師打電話來就是詢問我微課製作得怎麼樣了,有沒有遇到什麼難題,我不知怎麼回答才好,就敷衍說,我正在準備當中。當時說話的時候心裡十分沒底,真想找個地縫鑽下去埃丁老師十分熱心地說,如果我在錄製的時候有困難的話,她可以幫我錄,而且我們約定好了一個時間,由她來幫我錄。

這下,我知道已經不能再拖了。離我們約定的時間只有6天,對一個對微課完全沒接觸過的人來講,我真不知道我能不能把微課錄好,但我下定決心我要認真地去準備,絕不辜負丁老師對我的一番關心與期待。

首先,準備錄製微課的素材。微課的基本要求是要在5分鐘之內就一個問題或者一個重點來講解,它不要求面面俱到,而是要主題明確,重點突出。基於這樣的一個要求,我就留意我上課的時候所講的一些知識點。每次上完課後,我總會把之前選好的素材推翻,真是苦惱啊!最後我確定了一個主題,就是探究蘇軾在《赤壁賦》中的情感變化經過,因為我覺得這個主題基本符合要求。

其次,準備錄製的課件。在準備課件之前,我先把丁老師的生命工作閱覽室裡的所有成員錄製的微課看了一遍。接著又看完了所有的關於微課製作的視訊講座。最後,我還看完了丁老師發給我的關於製作課件的一些基本要求等等。在做好一切之後,我對如何製作課件心裡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課件頁數大概五六頁,以美觀、大方、簡潔為主,按照這些想法,我開始製作了我的第一個微課的課件。

最後,準備開始錄製微課。準備好素材和課件後,我選定了晚上來錄製我的微課,因為在晚上會比較安靜,沒有什麼雜音。一開始,我全身心地投入到背素材的壞境中,讀了五六遍之後,我就嘗試著背誦了,背了幾遍之後,我覺得應該可以了,就準備要錄了。但是我不知道準備的素材大概幾分鐘能完成,所以我沒點課件。我先對著錄屏軟體camtasia studio 6試錄了一遍我準備好的素材。這不錄不要緊,一錄嚇一跳啊,我發現了幾個很重要的問題,一是時間稍微長了一點,5分多鐘;二是錄屏中的我時不時地眨眼睛。看完之後,不行,我覺得我還要多試幾遍。經過之前的錄製,我簡化了一點素材,錄製的時候儘量不眨眼睛了。錄製第二遍之後,時間上是差不多的,就是一個新的問題又來了,眨眼睛的次數比第一遍的時候少了一些,但是由於過於專注於不眨眼睛,導致的結果是臉上一點表情都沒有,聲音也沒有一點變化,從頭到尾都是一個調。接著又開始錄第三遍了,我結合之前兩遍的優點,改正之前的缺點,又錄製了一遍,這次我是邊點課件,邊講來著,講完之後,哈哈,原來,我就只顧著講課來著,忘了點課件了。哎,再來一遍,在錄製第四遍的時候,我心情放鬆了許多,素材也很熟了,錄完之後,我初步滿意了。我自我安慰來著,心想,這是我第一個微課,肯定有很多要改進的地方,以後會越來越好的。看來,要錄好一堂微課,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以為講個5分鐘,小菜一碟,可真正上“戰場”了,才發現問題重重埃

經過這一次錄製微課的經過,我感受頗多啊!心裡想當然認為很簡單的事情,只有親身去實踐了,才知道其中的難處與艱辛,這就應了一句顛撲不破的真理“實踐是檢驗一切的真理”。這對我以後的為人處事也有很大的幫助,不能過高地抬高自己,也不能過低地小瞧別人,一切應當謙虛而行,應當一步一個腳英踏踏實實地往前進。

最後,我真心感謝丁老師,因為有她,我知道了微課;因為有她,我製作了微課;因為有她,我挑戰了自我。

微課製作學習心得6

一、什麼是微課

在資訊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多媒體家族又迎來了一位新成員——微課。那麼,什麼是微課呢?

“微課是指基於教學設計思想,使用多媒體技術在五分鐘內就一個知識點進行鍼對性講解的一段音訊或視訊。

在教育教學中,微課所講授的內容呈“點”狀、碎片化,這些知識點,可以是教材解讀、題型精講、考點歸納,也可以是方法傳授、教學經驗等技能方面的知識講解和展示。

微課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微課不僅適合於移動學習時代知識的傳播、也適合學習者個性化、深度學習的需求。”

二、微課教學的理論基礎

(一)理論基礎

從微課的概念我們知道,一個微課就是一個知識點,它注重的是方法的傳授,即“授人以漁”。學生用習得的方法去做相應的功課,可以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學生在做功課的過程中遇到“攔路虎”而詢問老師,這個時候老師的講解,必能深深印入學生的腦海,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與兩千多年前偉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舉一反三”、“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的教學理論如其一轍。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八個字的意思如朱熹解釋:“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即當學生對某一問題急於解決而又解決不了時教師對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適時給以指導;學生對某一問題想說又難以表達時教師幫助學生明確思路,用比較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

所以,微課教學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二)教育模式的發展

我國最早的學校教育要從兩千多年前孔聖人的私塾教育算起。孔聖人一個人要教不同年齡、不同層次、不同資質的學生,所以他研究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學理論,如:循循善誘、因材施教、學思結合、知行統一、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溫故知新,舉一反三,循序漸進、叩其兩端等等。仔細推敲這些理論,我們不難發現,它們都是以學生為中心的。

“循循善誘”,說的是老師只是一個誘導者,一個引路人;“因材施教”,說的是老師要分析學生,要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個性化教育,不要“一刀切”等等。這些理論的實施,使得兩千多年前私塾“混班制”教育培養出許多優秀人才。

可惜,老祖宗的經驗之談未被我們重視。 “洋學堂”傳入後,私塾漸漸銷聲匿跡,班級授課製成了我國唯一的教學模式。這種班級授課制因為有在規定時間完成規定教學任務的限制,所以老師們不得不採取“填鴨式”教學方法。一個班級儘管“材質”各異,老師們用的卻是一個教案,一個教學進度,“為了每一個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自然成為空話。

(三)時代呼喚

現代通訊業的發展,使得教育共享成為可能;校校通、班班能,使得革除教育弊端成為可能;家家通、人人通,使得教育公平成為可能。微課應運而生。

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微課值得大力提倡。如果各年級各學科都能把知識點做成微課或微課系列放到“班班通”、“家家通”上,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隨地選擇自己的薄弱點通過微課自主學習,就像到超市選購商品一樣,就像遇到不認識的字查字典一樣。

這與兩千多年前孔子的私塾教學何其相似!只不過兩千多年前孔子的學生面對的是孔子,他們受著時、空的限制,現在的學生面對的是各位優秀老師的影像,是微課,時、空無限。但它們都是以學生為中心,都是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讓學生主動探索,主動學習,教師只是從旁加以點撥,起指導和促進作用。只不過後者比前者手段更先進,形式更靈活,內容更豐富。

三、微課教學的輔助作用

如前所述,微課“可以是教材解讀、題型精講、考點歸納,也可以是方法傳授、教學經驗等技能方面的知識講解和展示。”所以,微課教學的輔助作用有如下幾點:

(一)匯入新課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課前準備階段,如果放一段與課文內容有關的音畫皆美的視訊,不但能使學生迅速安靜下來,而且能讓學生快速進入到新課的學習中。

曾聽一老師上《木蘭詩》一文,她用電影《木蘭》的插曲《木蘭情》匯入,那哀而不傷的旋律、悲壯的畫面、不落俗套的歌詞、如泣如訴的歌聲一下子緊緊抓住了學生的心神,接下來的上課環節也非常精彩。這節課課前讓學生有期待,課中讓學生有滿足,課後讓學生有留戀,真是一堂好課。

(二)示範作用

理化實驗能培養學生腳踏實地、一絲不苛、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

理化實驗課是有限的,理化實驗教學又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是小班化教學,那坐在後面的學生是較難看清講臺前做實驗的老師的一舉一動的。如果能把老師做實驗的過程做成微課,關鍵步驟、關鍵點使用微課的放大功能,那就不管坐在哪裡的學生都能仔細觀察老師的實驗過程了,就可以讓所有的學生都有信心做實驗了。

當然還有語文、英語的朗讀示範作用,這裡就不贅述了。

(三)方法傳授

提高學習成績的關鍵是掌握學習方法,解題的關鍵還是方法,只要掌握了方法就能以不變應萬變,因為萬變不離其中。

我有一個微課叫《古詩詞中的意象》,它歸納出古人選擇意象的三個方法,這就比把上百個意象的分類印給學生,讓學生去死記硬背強。

所以,老師要善於總結方法,要將本質的東西傳授給學生,而不是教給學生一大堆現象,要讓學生懂得透過現象看本質。

(四)教材解讀

中學生各學科課本都是按單元內容編排的。每個單元都有一個核心知識點。這一個個的知識點就可以做成一個個的微課,讓學生反覆揣摩、領會。學生悟透了,解起題來自然是得心應手。

比如國中語文閱讀這一塊,有古詩文閱讀和現代文閱讀兩方面。古詩文閱讀我就做了一個專題。這個專題主要包括兩個子專題,古詩詞欣賞和古文閱讀,我各做了六個微課。

子專題一,古詩詞欣賞六個微課,分別是古詩詞中的意象、古詩詞中的意境、古詩詞的表達技巧、古詩詞的語言風格、古詩詞的內容與情感和古詩詞中的典故。

子專題二古文閱讀六個微課,分別是古文的翻譯方法、古漢語的特殊句式、古漢語虛詞的一般用法、古漢語某些實詞的特殊用法、古文的內容與情感和劃分古文朗讀節奏的方法。

相信只要仔細觀看了這十二個微課,就能掌握古詩文閱讀、欣賞的方法,就不會懼怕做古詩文閱讀這類題目了。

微課教學的輔助作用還有很多,本人僅以此文拋磚引玉。

四、迎接教育的春天

我國教育現狀受到多方詬病,易中天就曾撰文《不原諒中國教育,它最不拿人當人》炮轟教育。廣大教育工作者也在努力探索教育的新途徑、新方法。如:

杜郎口中學 “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效果好起來”的“10+35” 課改模式,即教師用10分鐘分配學習任務和予以點撥引導,學生用35分鐘“自學+合作+探究”。

山東昌樂二中的“271”模式,即課堂45分鐘按照2:7:1的比例,劃分為“10+30+5”,要求教師的講課時間不大於20%,學生自主學習佔到70%,剩餘的10%用於每堂課的成果測評。271還體現在學生的組成劃分上:即20%是優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後進生。271還體現在學習內容上:即20%的知識是不用講學生就能自學會的,70%是通過討論才能學會的,10%是通過同學之間在課堂上展示,互相回答問題,加上老師的強調、點撥,並通過反覆訓練才能會的。

山東兗州一中的“35+10”“迴圈大課堂”模式,即“展示+預習”。其中的“三步六段”是課堂的組織形式,前35分鐘的課堂展示內容是上節課的後10分鐘加課下自主預習的成果,而預習的內容正是下節課將要展示的內容。這種模式通過改變課堂結構,後段變前段,前置變預習,課後變課前,讓學生帶著“?”號進課堂,通過獨學(自學)、對學(對子間的合作)、群學(小組間合作探究),形成“!”號,然後再通過展示交流把新生成的“?”號最終變成“。”號。

……

不管哪種課改模式都是為著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蒐集、處理資訊,獲取新知識,分析解決問題,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為了改變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

班級授課制走過百年風雨仍巋然不動,社會、時代卻早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在通訊發達、網路普及的今天,教育必須與時俱進,改革勢在必行!可怎麼改?怎麼才能改到讓教育不再束縛人的天性、人的精神、人的創造力?

我們為什麼不充分發揮資訊化的優越性,讓教育網路化,讓教育資訊化呢?微課這個集網路、資訊於一身的新生事物為什麼不可以走進千家萬戶,走進每個孩子的成長曆程呢?微課的核心是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學生是認知過程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不是教師灌輸的物件。所以微課不僅能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而且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能讓學生體會到探究的魅力,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讓微課翻轉課堂早日成為現實,讓微課給教育帶來春天!

微課製作學習心得7

20xx年的金秋,迎著鋪面而來的“微之風”,我們一行十四人來到了美麗的青島,參加了中國教育報刊社培訓中心組織的微課程專題培訓。儘管培訓的時間很短,但培訓的費用卻很高,有失望有印證更有啟示,總之,短暫的培訓為我們揭開了微課程的神祕面紗。

微課其實很簡單

微課就像這次的培訓,很簡單。一天半的培訓,其實內容很少,老師講講、學員嘗試、專家點評,像平常我們上課。本次的主講是李玉平老師,一位來自美麗大草原的漢子,微課程的創始人,親切隨和,會場上常常會響起他爽朗的笑聲。簡單的開場白,他就結合著板書告訴了我們為什麼做微課程,目前常用的微課程類別以及做微課程的內容,沒有多少深奧的理論,簡潔的話語,清晰的思維導圖,最後定格在一句話:微課程是個思想活。是的,微課程其實需要的技術含量真得不高,但創意卻是最重要的。他的講話就像課堂的導語。接下來的微課開發團隊的兩個核心成員--來自遙遠的深圳的兩位教師:舒翠萍和程俊英分別就微課製作的兩種常用方式進行了技術層面的培訓,有PPT的製作,也有錄屏方式的操作。而這些,其實重要的是有相應的版本和軟體,東西原本就有,只是我們不知道,或者運用得不好,那麼老師來指導,手把手地教,這算是到了上課的新授部分。學習了新知識,總要嘗試練習,這次的培訓要求自帶電腦,現場操作練習,自己嘗試製作微課程,專家組的老師給予點評輔導,算是對所學知識的鞏固、運用。我是資訊科技專業的外行,但老師所講的這些至少現場是都達標了,我相信,在今後的反覆練習中,肯定能運用更自如。

點評我的微課作品

聽了一上午的講授,我印證了我所理解的微課程其中的一種形式:在3-5分鐘的時間內圍繞一個主題,用相應的圖片、簡潔的文字加上音樂的渲染,製作成能自動播放的PPT。李老師重點針對教學談了微課程的設計,說實話,我一直不太贊同這一點,學生在咱的課堂上那都不聽噹噹,還指望他們回家對著視訊看,我覺得不靠譜。不過,微課程其實包含的內容很豐富,短小精悍,很能觸動人心。我想到了上學期例會彙報製作的《花兒朵朵開》,當時完成了,自己都很感動,老師們反響也不錯。我想知道我製作的這個算不算微課程,在李老師的團隊裡會給予怎樣的評價,我更想聽聽老師如何點評。於是,中午我想辦法下載了這個ppt,根據老師的講解轉換成了視訊,然後交了上去。或許像我這樣傻乎乎的學員沒幾個,李老師點評了兩個使用錄屏方式製作的學科微課後,就介紹了《花兒朵朵開》,聽得出,他不僅認可這個PPT,還給予很高的評價,會場反響也不錯,有想拷走的,也有關注學校校本課程的。總之印證了,我對微課的理解沒有多少偏頗。

微課帶給我的啟示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何況這麼高級別的培訓。梳理這次微課的培訓,給我三點啟示:首先,讓我明白瞭如何進行微課的深度開發。第二天,微課團隊的專家又結合著《花兒朵朵開》和大家交流了關於微課深度開發的問題,李老師點評,單獨的這樣一個作品,頂多是學校的一種宣傳方式,如果把它作為一個專案來開發,那就可以整理出一系列的微課,比如每一項校本課程的介紹;校本課程裡某節課學習難點的介紹等等。他又列舉了他女兒針對拼音iuy的學習,就開發了十多集的微課,他認為碎片越小,越便於師生的使用。儘管有的觀點我保留,但將校本課程做成系列化微課,還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其次,李老師團隊那種自發的研究精神。用李老師的話說,最早他並不是做這個的,就是用了輔助研究的,他作為教研員發現有的問題給老師講了,但不夠清晰,不便於老師反覆研究,於是就慢慢做成了這樣的微課。一位年齡已近退休的老師,能以這樣創新的精神、紮實的作風去做研究,令人敬佩!最後,我再次感受到了這種和諧愉悅的培訓之風,沒有裝腔作勢的老學究面孔,臺上無論坐的是誰,都是在分享,分享自己的小妙招,分享自己的做微課的故事。真誠的交流,現場的演練,深夜大廳的交流,都定格成一幅幅照片,珍藏在我的記憶深處……

最後,推薦幾個網址,和大家分享,更期待有興趣的老師也嘗試用微課的方式將自己的工作、生活經營得有滋有味!

微課製作學習心得8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湧現了許多新世代的產物,微課就是其中的一種。之前接觸到微課的時候,對它很模糊,沒有明確的認識,我們會認為微課是一次簡短的課堂活動,或是記錄課堂活動的一小段視訊,或是將40分鐘的一節課分解成多個課堂碎片等等。在經過培訓學習之後才有了較深入的瞭解。認識到微課是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線上視訊為表現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的線上教學視訊。“微課”其實就是教師根據事先設計的教案,在沒有學生的情況下面對聽課者上課。它在傳統的聽課、評課活動的基礎上增添了“說課”和“答辯”等環節。它具有以下特點:

一、“微課”不同於常態教學研究活動。可以在辦公室或其他場所進行,它觀察、研究物件主要是教師的教,對學生的狀態只能作出猜測。活動的目標主要在於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案,培訓教學技能等。

二、“微課”的規模小、時間短、參與性強。教師在學科組內參加活動。每人上“課”、被評的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聽“課”者由其他參加者(同組教師和專業人員)組成。在活動的過程中,每一位教師不僅登臺上“課”,展示自己對某堂課的準備情況,同時又可作為學生向同事、向專業人員學習,並參與對教學效果的自評與他評,不斷反思、修改自己的課前備課,總結經驗,提升能力。

三、“微課”的反饋及時、客觀、針對性強。由於在較短的時間內集中開展“無生上課”活動,參加者能及時聽到他人對自己教學行為的評價,獲得反饋資訊。較之常態的聽課、評課活動,“現炒現賣”,具有即時性。由於是課前的組內“預演”,人人蔘與,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心理壓力,不會擔心教學的“失敗”,不會顧慮評價的“得罪人”,較之常態的評課就會更加客觀。

微課雖然是無生上課,但上課的老師心中必須有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師的教學技巧和老師的教學素養。微課其實是老師與學生在心靈上交流、互動的教學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從而達到提高自身教學技能的目的。

微課製作學習心得9

學校組織的校本研修活動,集中對微課製作進行了培訓。

原本以為微課製作會非常麻煩,結果在學校李主任的帶領下,學習完微課製作後,才覺得微課竟然可以隨時製作,這裡一個好的錄製微課的軟體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哦,我們使用的是camtasia studio這個軟體。下面就來談談如何製作微課。

第一步:準備錄製微課的素材。微課的微,體現在短在精,最好在5分鐘之內就一個問題或者一個重點來講解,它不要求面面俱到,而是要主題明確,重點突出。

第二步:準備錄製的課件。課件頁數大概五六頁,當然也可以多幾頁,但要注意微課解說的時間,整體要以美觀、大方、簡潔為主,按照這些想法,我開始製作我的第一個微課的課件DD國小三年級學習的常見的四種說明方法。

第三步,準備開始錄製微課準備好素材和課件後,開始錄製,開啟camtasia studio軟體,點選錄製螢幕→rec,開始錄製,結束後點擊stop→save→輸入檔名儲存→錄入(找到儲存的檔案)→批量生成,在批量生成中出現我們需要的mp4的格式,結束。

另外,製作微課還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沒有雜音,其次要聲音洪亮,這是製作好一個微課的前提,否則別人點選你的微課後,不會有想看的慾望,因為聲音小,要麼你的裝置要好、要齊全,比如帶話筒的耳機。

操作非常簡單吧,也感謝我們學校李主任手把手的指導,讓微課在我們教學中發揮它的作用吧!

微課製作學習心得體會3:

通過這次的培訓,感受到微課程不僅是學生學習的一種新型方式,更是一種促進自己成長的新模式,通過最近製作微課程,我不斷深入反思,不斷歸納總結,在不知不覺中成長。一個知識點,精要的講解,多媒體的呈現方式、五分鐘的學習享受,可以讓更多的學生愛上學習。藉助微課程這一工具,我們可以將一些重難點,易錯易混點,拓展性知識碎片化,顯性化,形象化,傳媒化。

從微課製作方法上,目前我採用的方式是通過攝像機自己錄製,課件加聲音或背景音樂轉化為視訊格式。對教師使用各種軟體的技巧要求很高,需要自己熟練掌握各種音視訊軟體的使用方法。

從教師層面,通過微課製作,不僅提升了資訊科技應用水平,更重要的是製作微課也是教師專業成長和經驗積累的一個過程,做微課程,其實是一個反思的過程,在不斷地反思中,教師能夠不斷地成長。微課程便於傳播,教師間可以相互學習好的經驗方法。優秀教師有許多好的經驗,過去沒有恰當的辦法總結、傳播,而微課程恰好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方式,固化經驗、傳播方法,從而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成長。

從課堂操作方面,是將來學校教育發展的趨勢,微課的應用彌補了農村學生家長素質低,不能很好輔導自己孩子的空缺,學生在家中也可以運用網路很好的鞏固學習,對學習中的共性問題及一些難點,盲點進行鍼對性點撥和指導,從而保證自己教學的課堂教學質量。

從學生層面,微課以一個個完整而獨立的知識點呈現,學生不懂可以反覆播放,針對性的深入學習,利於學生落實重難點知識。避免了往日課堂學習之後學生似懂非懂吃夾生飯的問題。

我目前也只是處於微課製作的初步階段,技術還很不成熟,各種軟體使用還不夠熟練,還不能夠構成一個知識體系,所以,我覺得構建學科微課資源庫應是我們今後努力的方向和重點投入的方面。

微課製作學習心得10

微課程很受教師歡迎,對教師成長有幫助,但微課程並不是萬能的。任何教育變革,最核心的因素是人。人的主觀意識、能動性沒有調動起來,任何變革都不可能成功。其實,在微課程提出之初,我們進行了很多的自我詰問。(注:提的問題非常好,請大家多思考啊!有沒有更好的答案或解決辦法?)

1. 微課程一事一議,一事一課,不可窮盡,掛一漏萬,開發那麼多,有意義嗎?

答:細節最動人。教育,唯有走近細微處,才更能打動人心;唯有走進細節,才是真教育。對於一線教師而言,正是這樣的具體事件組成了教育過程。孩子也是在具體的教育事件中,受到了教育,得到了成長。我們試圖尋找一勞永逸的妙招,甚至也想創造適合所有場景的教育方式。但這終究只是理想狀態,其實這樣的妙招和方式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孩子的個性是豐富多彩的,適用於他們的教育方式也絕對不是一成不變的。

每一個突發教育事件,都考驗著教師的臨場智慧。臨場智慧從哪裡來?正如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孩子,也很難有一模一樣的教育場景。教師只能從這些眾多的“唯一”事件中,尋找相同與不同,領悟和把握教育規律,提升教育實踐智慧。這種實踐智慧需要一次次的積累,由量的積累才能引起質的變化。教育的複雜性正說明了這些“不可窮盡,掛一漏萬”的案例的價值所在。正是這種不完美、草根性,成就著教師“微研究”的質量。

有老師可能還會認為,這些小得不能再小的案例和故事,沒有改變教育觀念來得快。是的,理念確實很重要。但我們也常常看到,老師們接受、認同了理念,但往往苦於沒有落實理念的好的操作方法,導致理念和行為之間相差甚遠。而這一個個具體的故事、案例,滲透著理念,承載著價值觀。案例是理論的故鄉,實踐滲透理念。教師在學習和開發微課程的過程中,體會著理念與實踐的融合。

2. 微課程,因為極其精煉,將故事的背景、教師的情感都遮蔽了。情感是教育的前提,離開了情感,這樣的案例還真實嗎?還有用嗎?

答:是的,有一種說法是離開了情感,就不存在教育。但問題也恰恰在於此:情感不能複製。既然不能複製,那我們又怎樣進行教師培訓呢?教育是藝術,不僅僅是技術,更需要愛心、責任、擔當等情感的投入。教育=情感+技術(專業)。雖然情感不能複製,但技術是可傳播的,也是必要的。所以,微課程有去情感化的追求。情感因素因人而異,不可複製。從這個角度來看,去情感化的案例,更適合教師學習。去情感化的教師培訓,更人文,更宜傳播。

當然,這不是說情感在教育中不重要,而是說情感不便傳播和複製。所以,極端一點說,微課程傳播的是教育技術,每位學習者結合自身特點,用習得的技術,融進個體的情感,創造更為豐滿的、富含自身情感的故事和案例,善莫大焉。再說,情感不是無緣無故生髮的,教育情感也應如此。

3. 到底是開發微課程重要,還是使用微課程重要?哪個更有價值?

答:微課程對不同基礎的教師有不同的作用。對於入職型教師,可以學習微課程案例為主,主要作用在於啟用職業敏感,降低教育視角,啟發教育實踐;對於經驗型教師,可以學習、開發並重,主要作用在於促進反思,啟發和積累實踐智慧;對於研究型教師,可以開發為主,主要作用在於創造故事,梳理、提煉成果,傳播輻射,以影響更多的人,同時達成自我認同,增強持續研究的動力。

因此,待成熟的教師著重於運用微課程,成熟的教師側重於創造新故事,開發微課程。對於教師個體而言,核心價值在於“微”:微問題、微故事、微研究,將眼光放低,著重關注常態的教育教學事件,創造屬於自己的教育教學故事。對於學校而言,核心價值在於學習、開發微課程的過程之中。學習、開發微課程的過程即為啟發教師實踐、思考、提升、交流、分享的過程。全校教師在欣賞與被欣賞的過程中,相互啟發,相互影響,完成向同伴學習與自我反思。

一句話概括,微課程只是教師研修的一種方式,微課程最大價值在於研究案例、創造故事的過程。不能為了微課程而微課程。

4. 教師開發微課程將主要精力放在PPT製作上,如何引導?

答:開發微課程要篩選素材,提煉內容,還要配上合適的圖片和音樂,製作時間長,耗費教師的時間和精力。過於追求形式完美,轉移了教師注意力,削弱了微課程的內涵。我們建議這樣處理:提倡在空白背景的PPT母板上製作,重點關注文字和內涵,後續的美化、製作請專人代勞。

5.微課程是“微”時代的產物,屬於快餐文化,這是不是走偏了?

答:確實,我們生活在資訊時代,這是一個快的時代、微的時代。快,難免“膚淺”;微,難免“浮躁”。但無可迴避的是,我們身處這樣一個時代,要想改變事物,只有認同它、接納它,才有可能影響它,繼而才可能引領它。通過微課程,我們並非要引領一個時代的教育,只是希望創造出更適合教師學習的新方式,促進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

微課製作學習心得11

通過學習20xx年河北省教師遠端培訓的微課製作說明,使我對微課製作有了一個更深的認識。

1.課件設計的指導思想:遵照新的教學理念,注重三維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傳授知識和技能時,強調過程和方法,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教師要帶著學生“走向”知識,而不是帶著知識“走向”學生,要啟發思維、開闊視野、精講多練,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發展各種能力,提升學習興趣,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和方法。

2. “微課”的規模小、時間短、參與性強。

教師在學科組內參加活動。每人上“課”、被評的時間控制在5分鐘左右,聽“課”者由其他參加者(同組教師和專業人員)組成。在活動的過程中,每一位教師不僅登臺上“課”,展示自己對某堂課的準備情況,同時又可作為學生向同事、向專業人員學習,並參與對教學效果的自評與他評,不斷反思、修改自己的課前備課,總結經驗,提升能力。

3. “微課”的反饋及時、客觀、針對性強

由於在較短的時間內集中開展“無生上課”活動,參加者能及時聽到他人對自己教學行為的評價,獲得反饋資訊。較之常態的聽課、評課活動,“現炒現賣”,具有即時性。由於是課前的組內“預演”,人人蔘與,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心理壓力,不會擔心教學的“失敗”,不會顧慮評價的“得罪人”,較之常態的評課就會更加客觀。

4.微課是用短小形式,先從一個細微點出發,基於一個細節深度追問。微課需要的是真問題、真智慧、真策略,來不得半點水分。教師在這種真實的、具體的、典型案例化的`教與學情景中可易於實現“隱性知識”、“默會知識”等高階思維能力的學習並實現教學觀念、技能、風格的模仿、遷移和提升,從而迅速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總之,追求的路,並不好走,雖有艱難與迷茫,但我會堅持不懈,會奮力拼搏。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也更應該努力向“學教並重”方面發展。

教學設計是以促進學習者的學習為根本目的,運用系統方法,將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等原理轉換成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環節進行具體計劃,創設有效的教與學系統的“過程”或“程式”。教學系統設計是以解決教學問題、優化學習為目的的特殊設計活動,既具有設計學科的一般性質,又必需遵循教學的基本規律。

當前,按照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要求,我們必須衝破傳統的備課形式,要以嶄新的教學設計代替傳統的教案。樹立正確的備課指導思想,樹立“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展”的價值取向和以課改新理念為出發點的備課觀。這就要求我們把關注點移向學生學習的方法與過程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特別是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身上。讓更多的學生捲入到活躍的學習活動中。教學設計要具有時代性和挑戰性。教學設計要新穎、獨特,具有個性化特點。

好的教學設計是教學成功的一半,教師在教學中合理設計,加上老師潛移默化的指導對教學成果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如何設計教學,是對教師教學評價的依據之一。因此,如何內化學生成為自己的認識,是要教師在課堂中如何使用教法進行加工,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思想素材,使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最後概括為自己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訓練。尤其是數學教學,更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設計合理的教學模式,結合有關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如何進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對簡單的問題進行判斷、推理、逐步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同時注意思維的敏捷和靈活,撇開事物的具體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質屬性,從而獲取新的知識。這就是“學教並重”的教學設計,它既強調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又強調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僅對學生的知識技能與創新能力的訓練有利,對於學生健康情感與價值觀的培養也是大有好處的。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也應努力向“學教並重”的教學設計方面發展。

微課製作學習心得12

現在的微課成為教育教學研究的熱門之一。不論是教育行政部門,還是大、中國小,均將目光投向了微課。微課的應用在數學教學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名數學老師。

20xx年6月9日,我有幸參加了由王益區教育系統組織的國小老師微課製作培訓。這次培訓由銅川市教研室薛峰老師主講。這次培訓猶如方向燈一樣,為我們指引方向,滋潤著我們焦慮的心田,在視覺上、精神上、認知上都是一場精彩絕倫的饕餮饗宴。

薛老師首先以視訊的形式告訴我們微課的概念,“微課”——它的定義是指以視訊為主要載體記錄或者根據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

首先是第一步選題。選題分為三步驟:問、教、答。問——微課是要根據自己具體的工作崗位,經常需要解答關於某些方面的問題,這一問題並不複雜,有確定的答案。教——如果能把這一問題的答案做成微課,以視訊的形式呈現給大家,那麼更多的人將會明白如何完成這項工作任務。確定好主題以後就要正式蒐集材料了。

第二步是撰寫指令碼。雖然是微課,但是也要條理清晰,基本的教學目的以及教學要求、基本流程都是要準備齊全的。在設計微課時不要做“拿來主義”,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創新、更要有自己的簡介,真正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 其次就是製作一個PPT課件。在製作課件時,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版權糾紛,最好還是慎重選擇使用PPT模板。檔案格式一定要是:PPTX。畫面比例:選擇寬屏,比例是16:9。字型不要超過2種字型,使用非襯線字型,圖片的畫素一定要保持清晰,大小控制在1024KB(含)以上。動畫效果一定要豐富多樣,圖片處理的形式務必要坐到豐富多彩,裁剪/去除背景/摳圖都是要經常使用到的。

最後一個步驟是錄製整合材料。動畫單擊開始前,一定要排列好動畫窗格的順序。音訊檔案一定要提前錄製完畢,使用前必須檢查播放效果。音訊檔案與幻燈片一定要對應好切合時間,該效果可以通過操作排練計時按鈕完成。使用錄製幻燈片演示一次完成,不要給人留下拖沓的感覺。錄製時可以選擇“錄影專家”軟體,轉化格式處理檔案可以選擇使用“格式工廠”軟體。期待欣賞大家作品的那一天,我想一定是精彩絕倫、美輪美奐的。

在製作微課作品的過程中,有幾點還是需要注意的: 微課錄製時間嚴格控制在五分鐘左右。

內容非常簡練,在五分鐘內必須講解透徹,不能空泛而談,如果內容較多,建議製作系列微課。

錄製時電腦解析度調整為1024x768,顏色位數調整在32位。PPT製作美觀大方、簡明扼要。

在編寫微課內容時,要根據教學思想,有針對性地釋疑解惑。 微課製作時,語言、視訊、文字、內容都必須準確無誤。 微課講解時,普通話聲音響亮、抑揚頓挫,語言通俗易懂,略舉得當。

視訊格式為:FLV、MP$,視訊格式為:320x240.音訊格式為:aac、MP3。

微課是網際網路+時代的產物,網路培訓運營模式由之前的單一模式轉變為線上與線下、PC+手機四位一體的新模式,開闢培訓時代的新革命。我們大家都有必要學好它、利用它,並創造性地運用到日常工作中去。微課看似簡單,但一節好的微課卻凝聚著老師的許多心血。這其中之一就是教師熟練地掌握各種專業軟體的使用。而這非一日之功,從熟悉到操作,再到各種花樣的增加,微課無不考驗著教師是否如孫悟空版,有著72變的本領,我唯有繼續學習著……

微課製作學習心得13

“微課”是以“微視訊”為核心,並整合了“微教案、微課件、微習題、微反思”等內容,營造了一個與具體教學活動緊密結合、真實情境化的“微教學資源環境”。微課是一種區別於傳統課堂的有特色的新型教學模式,它不是簡單的傳統課堂的濃縮,不是傳統課堂的刪減版,也不是壓縮版,更不是課堂教學的片段,而是內容充實豐富的微課例,類似於片段教學。在當代資訊化技術高速發展以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微課對教學有著深遠的現實意義。

一、微課的特點

“微課”最大的特點便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從具體方面來分析,“微課”具有以下幾大特點:

1.時間短。“微課”顧名思義就是微型課堂,因此它不同於傳統的45分鐘課堂,而是以濃縮精華著稱。將教學內容在短時間內高質量完成,引導學生有效率的學習。

2.內容精。由於課程時長短,要求“微課”必須集中於教學難點或者教學疑點進行鍼對性的教學,因此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就必須慎重考慮,選擇學生平時有疑問、很難掌握的部分進行“微課”教學。它不同於“網易公開課”等網路學習課程的課堂實錄模式,而是針對性的選點幫助學生針對性的學習,真正意義上的解決學生學習中的疑難問題。

3.時空限制小。“微課”是基於網路教學的基礎上形成的,因此學生可以藉助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裝置進行學習,不再侷限於傳統的固定課堂學習。學生可以隨時隨地享受“微課”教學的魅力,大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課外自主學習的可能性。

二、微課的教學設計

“微課”教學應該重點關注以下幾個要點:

第一,選點要小,“微課”不是傳統課堂的面面俱到,而是將一個重點問題講深講透,最好的是講出新意。一般的知識點學生已經在課堂上基本掌握,同時“微課”依賴於網路視訊,如果毫無新意,可能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微課”教學不能發揮它應有的效果。

第二,“微課”雖然時間短,但是傳統課堂教學的程式都一一具備,它的教學目標也是三維目標,它是一個完整的微型課堂,因此要求教師要精心設計,做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

第三,“微課”的匯入要快,要精心設計達到及時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的目的。

第四,“微課”的價值在於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疑難點,因此它的針對性更強,在“微課”教學設計中應該充分的考慮學生的主體地位,瞭解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在整個“微課”教學中應該是輔助地位,實現由“教”為中心的知識傳遞模式到以“學”為中心的問題探究模式的轉變。

三、微課對教學的意義

首先,從學習者主體學生方面來說,微課方便學生隨時隨地學習,使得學生在課外進行自主學習成為可能;微課的知識點相對集中,學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進行鍼對性的學習,使得學生學有所得,樂在其中;在教育改革中突出了減輕學生負擔這一要求,微課教學很好的踐行了這一點,小而微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課堂的大而泛的教學形式,實現了著力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於某一知識點,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

其次,微課主要採用視訊形式,原因是視訊教學具有畫面生動形象的突出優勢,相對於其它媒體方法,視訊教學更利於學生的理解與記憶,在視訊媒體的輔助下,微課教學也使得學生可以實時反饋,通過評論等方式來及時表達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題以尋求幫助,同時可以就某一知識點在網路上發表自己的見解和體會,還可以形成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在線上的交流與探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

最後,從教育者主體來說,微課教學方便教師之間的交流,教師之間可以相互借鑑、相互學習、博採眾長、為我所用,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學機制,提高工作效率;教師通過觀摩他人微課教學的案例去發現新的教學點,完善自己課堂教學中的不足,達到取長補短的效果;在教師專業成長方面,微課有利於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讓教師在細節中追問、思考、發現問題,成為學生學習資源的開發者和創造者;進行微課教學其實也是教師的一個自我反思的過程,在不斷的反思中幫助教師不斷成長,特別是對於新教師的成長起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微課教學是教育領域的一次巨大革新,為教育改革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對實現教育事業的科學發展、優化教育結構、培養新型人才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微課製作學習心得14

暑假在網上又看到了關於微課的知識和說明,讓我對微課的理解又進了一步。現特分享如下:

張一春教授認為,“微課”是指為使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經過精心的資訊化教學設計,以流媒體形式展示的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它的形式是自主學習,目的是最佳效果,設計是精心的資訊化教學設計,形式是流媒體,內容是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時間是簡短的,本質是完整的教學活動。因此,對於老師而言,最關鍵的是要從學生的角度去製作微課,而不是在教師的角度去製作,要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

張一春教授總結的微課四微特點:

微課“位微不卑”。微課雖然短小,比不上一般課程巨集大豐富,但是它意義非凡,效果明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

微課“課微不小”。微課雖然短小,但它的知識內涵和教學意義非常巨大,有時一個短小微課比幾十節課都有用。

微課“步微不慢”。微課都是小步子原則,一個微課講解一兩個知識點,看似很慢,但穩步推進,實際效果並不慢。

微課“效微不薄”。微課有積少成多、聚沙成塔的作用,通過不斷的微知識、微學習,從而達到大道理、大智慧。

微課的“十大特徵”:

1、主持人講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鏡,可以話外音。

2、流媒體播放性。可以視訊、動畫等基於網路流媒體播放。

3、教學時間較短。5-10分鐘為宜,最少的1-2分鐘,最長不宜超過20分鐘。

4、教學內容較少。突出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技能點。

5、資源容量較小。適於基於移動裝置的移動學習。

6、精緻教學設計。完全的、精心的資訊化教學設計。

7、經典示範案例。真實的、具體的、典型案例化的教與學情景。

8、自主學習為主。供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課程,是一對一的學習。

9、製作簡便實用。多種途徑和裝置製作,以實用為宗旨。

10、配套相關材料。微課需要配套相關的練習、資源及評價方法。

微課製作學習心得15

以往的教學模式是老師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張嘴就能完成一節課的教學任務,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老師所講的重難點往往理解不是很透徹,很多問題只是一知半解,課下也沒及時溫習,考試中往往對老師反覆強調的問題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出錯。那麼為了避免這種現象,在電教化日益普及的今天,微課教學就有它十分重要的意義了。

1 微課教學是電教化教學手段運用的需要,是課堂教學的一種新形式。

計算機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與以往的單純的口講手書的教學模式來說,它的課堂容量大,教學內容易於展示,教學重難點直觀,課堂教學手段也變得多彩多姿。微課的出現不僅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老師的工作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把書本上的知識內容教給學生,而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覺得所學的知識易於掌握,難點容易解決,使課堂變成趣味的課堂。微課就是就是把大問題轉化為一個個小問題,把複雜的問題轉化為一個個簡單的問題,使學生樂於學,樂於接受這種教學模式。

2 微課教學使教學中存在的常出現的問題明瞭化,能給學生一個發揮自主性的平臺。

在教學中,學生一節課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有限的,有時老師在講一個重難點的時候,學生可能注意力會沒集中,或許老師講的時候,學生對某些知識點一知半解,理解不透徹,就會造成作業中失誤和考試失誤。微課可以讓學生把易錯易混點集中起來,集中於老師那裡,然後由老師製成微課,以微課的形式把一個個易錯易混的問題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常看,是學生對這些問題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在學生集中易混易錯點的時候,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學會發揮主動性,從而學習的興趣會更濃厚。

3 可以使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重複複習,特別是對於教學中的重點難點,能讓學生對知識加深理解和鞏固。對於知識的掌握有一種很好的方法,就是重複記憶。如果讓學生學習一次就把一個知識點掌握牢固,基本上不可能的,他們必須把一個知識點多讀多看多記幾次,才能理解的透徹,掌握的牢固。微課就正解決了這個問題,微課只講述一個教學知識點,這個知識點是供學生學習時必須要老師講述才能理解的內容,是學習的重點難點易錯點。通過微課,學生可以在課堂上觀看,也可以把微課課件帶回家,反覆觀看,不斷溫故而知新。

4 微課教學便於老師教和學生學。

老師在教學中,儘管老師備課備地再好,課堂環節設計的再完美,但是有些問題學生可能還是迷惑不解,需要老師的再次重複,甚至還需要課下補課。往往一節課下來,老師總是疲憊不堪,累的都不想說話了。那麼老師可以把在教學實踐中易出現的易混易錯點提前製成微課件後,逐個問題逐個問題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這樣不僅使老師可以更輕鬆的駕馭課堂,而且學生看過這些微課化的易混易錯點後,會加深對這些知識點的理解和鞏固。

5 微課內容能長時間儲存,可隨時查閱和修正,有助於複習鞏固。

現在很多學校提倡錯題本的妙用。糾錯的微課不僅有錯題本的妙用,而且還有更多的優點和長處。微課課件可以複製,可以面對全部學生。學生知識中常出現的問題通過微課件可以資源共享。微課課件也能長期的儲存,不必擔心遺失或是筆跡不清的問題。假如哪一點不清楚的話,可以隨時改正。攜帶還很方便,可以在家也可以在校隨時觀看,以便複習鞏固。

6 微課教學能進一步提升老師的專業水平。

微課促使老師更精心的備課,對教學中的常出現的重要知識點進一步理解鞏固,教學設計也要求更高。教師在教授微課的過程中,經歷著“實踐-研究-反思-再實踐-再研究-再反思”的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過程,教師們的教學和研究水平也在不斷地提升。微課,最終讓老師們從習慣的細節中追問、發現、思考、改革,由學習者變為開發者和創造者。微課也更快地讓教師掌握現代資訊科技,並跟上時代的步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