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中元節作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67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元節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中元節作文

中元節作文1

民間有陽間過元宵節陰間過鬼節的傳說。據說,當日閻王也會披著盛裝和鬼眾們共度佳節,並且讓我們活著的人一起為他們祝福,祝願另外一個世界的人們心想事成,快樂享受人間沒來得及享受的幸福。因此,我國許多地方界時將舉辦祭祀、參佛、淨墓、回顧、賞花、垂釣等活動以示慶祝。

鬼節源於目連救母的故事:“有目連僧者,法力巨集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飢苦太甚。目連無法解救母厄,於是求教於佛,為說盂蘭盆經,教於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據說當時目連在陰間地府經歷千辛萬苦後,見到他死去的母親劉氏,發現她受一群餓鬼折磨,目連想用缽盆裝菜飯給她吃,菜飯卻被餓鬼奪走。目連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連的孝心感動,授予其盂蘭盆經。按照指示,目連於農曆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捱餓的母親終於得到了食物。為了紀念目連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即我們現在所說的“鬼節”。

書上說古時候的這一天,人們會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師座和施孤臺。法師座跟前供著超度"地獄"鬼魂的地藏王菩薩,下面供著一盤盤面制桃子、大米。施孤臺上立著三塊靈牌和招魂幡。過了中午,各家各戶紛紛把全豬、全羊、雞、鴨、鵝及各式發糕、果品、瓜果等擺到施孤臺上。主事者分別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藍、紅、綠等顏色的三角紙旗,上書"盂蘭盛會"、"甘露門開"等字樣。儀式是在一陣莊嚴肅穆的廟堂音樂中開始的。緊接著,法師敲響引鍾,帶領座下眾僧誦唸各種咒語和真言。然後施食,將一盤盤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覆三次。這種儀式叫"放焰口"。清代文人王凱泰曾有詩曰:“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描寫的便是我國東南沿海一帶過鬼節的習俗。

由此可見,“鬼節”是因傳統美德的孝心而起的。如今我國北方的人們仍然在這一天用燒紙錢的方式祭奠早去的先人,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雖然祭祀方式簡單,但基本上儲存了鬼節淳樸的意義。因為血脈的召喚,感情的延伸,以及對自己未來的提醒,都賦予了鬼節豐富的人文內涵。即使年代不同了,燒去的禮物也不同了,但永遠捎不完活著的人對遠去親人無盡的綿綿哀思和深深的懷念。但“不同年齡段的人對這個特殊的節日有著不同的感受,因為,未來的節日正毫不留情地向自己走來,從朦朧到清晰,從思念到恐懼,從恐懼到坦然,想念過去人的時候,其實也在思考著自己今天活的經歷、內容、方式和活的追求。” 七月十五,鬼門關大開之日。不管是燒紙錢送祝福,還是捧雛菊寄哀思,或者網際網路上祭先人,或者是放河燈,今天活著的人一起思念過去的人,共同送去對先人的祝福,是人靈性的自發,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而且同時“活著的人要好好珍惜活著的每一天,不要愧對社會和朋友,不要愧對了已經永遠離去的親人。因為,總有一天我們要和他們相見,到時候,你可以自豪地說,在人間是好漢,在陰間也要做鬼雄!”

中元節作文2

“中元節”,桂東人稱之為“七月半”。

關於中元節的起源,有兩種不同的傳說。

一說是源於佛教《大藏經》中的目蓮救母的故事。目蓮歷經千辛萬苦才到陰府,見到死去的母親被一群餓鬼折磨,目蓮用缽盆裝菜飯給母親,卻被餓鬼奪走。目蓮只好向佛主求救,佛主被他的孝心感動,授予《盂蘭盆經》,目蓮按照經中指示,每年七月十五日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餓鬼再也不敢來搶奪了。為紀念目蓮的孝心,佛教徒每都舉行盛大的“盂蘭盆會”。道教也在這一天舉行“中元普渡”,供奉食物及焚燒冥紙,讓無主孤魂飽吃一頓。

另一說是由古代“郊社”演變而來。農民在夏收之後,趁農閒舉行祭田、祭祖儀式,酬謝管理土地的神靈和開闢田園的祖先,也含有慶祝豐收的意義。古時中元節只是在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舉行,是用素筵祭祀,並規定不能在別人家中過夜。後來從素食發展為葷食,從祭田、祭祖發展到超渡“無主孤鬼”。大概是古代七月多疫病,死人多,因而有的地方也把七月稱為“鬼月”,需要祭奠, “七月半”也就演變成“送鬼節”。

在桂東的習俗中,“七月半”是清明節之後的另一重要的祭祀時節。其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清明節往往聚族而祭,“七月半”大多是一家之祭。自七月之初,在墟市街道中就可看到成山的祭品,冥紙、冥衣、靈屋、線香和鞭炮,琳琅滿目。自初十日開始,家家戶戶便要將廳堂打掃乾淨,神龕前置香案、置先祖牌位,備酒餚饌品連日供奉,以迎故祖。家人不許吵鬧、不許赤身露體,在家中看到蛇蛙蝶鳥等一列不能打死,並且要焚香燒紙,說這些東西極有可能是祖先變化的。到了十三日,焚燒冥衣、冥錢、靈屋祭奠新逝的長者;十四日是送祖之日,用冥紙寫上祖先的名諱在戶外焚燒以祭奠故祖。燒紙錢是不能只獨給自己的亡親,也要給無後人的亡靈燒一點,否則難免他們不會在陰間為難自家故祖,於是這便有了十五日夜為孤鬼“燒孤衣”傳統。

雖然民間有關於牛郎織女七月十五鵲橋相會的美麗傳說,但在桂東人的心目中,卻永遠抹不去鬼的陰影。“七月十五鬼亂竄”,傳說閻王爺要在七月大開鬼門關,讓眾鬼夜出地府至陽間遊走,夜晚在外行走是極有與鬼相遇的危險,因而七月切忌遲歸或夜出。如果你偏不信這個邪,一定會有人繪聲繪色地向你講敘:某人就曾在某年七月半的夜晚看到過野外的山巔之上有簇簇鬼火遊動,凝神間還聽到鬼們絮絮之語。保讓你毛骨悚然,汗不敢出,哪還有心情顧及牛郎織女“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的浪漫!

桂東有句俗諺:七月半的鴨子--不知死期。大概是七月跟死鬼和亡靈有著千絲萬縷的瓜葛,所以人們的禁忌也不少。除前面所說的夜不出戶之外,還有不少傳統禁忌:農曆七月間,要避免搬家,婚宴更是罕見;不能開市、討債,免得落個發鬼財、做收帳鬼之嫌;不得下河游泳或進行各種水上運動,以防被“水鬼”拉走;偶有小孩子生於月半,作父母的一定會將其的生日改為七月十四或十六,以避“與鬼俱來”之嫌;或有長者亡於月半,家人往往會大不高興,說是長者不善作長,死了還要“與鬼同去”……總之,“七月半”在桂東人眼裡是“草木皆鬼”的一個節日!

中元節作文3

盂蘭盆會是漢語系佛教地區根據《佛說盂蘭盆經》而舉行的超度歷代宗親的法會。所謂盂蘭盆,據唐·宗密的《佛說盂蘭盆經疏》所說∶“盂蘭是西域之語,此雲倒懸;盆乃東夏之音,仍為救器。若隨方俗,應曰救倒懸盆”。法會的形成淵源於這部八百餘字的佛經,經中說∶目連以天眼通見其亡母生餓鬼道,受苦而不得救拔,因而馳往白佛。佛為說救濟之法,就是於七月十五日眾僧自恣時,為七世父母及父母在厄難中者,集百味飯食安盂蘭盆中,供養十方自恣僧。七世父母得離餓鬼之苦,生人、天中,享受福樂。這就是盂蘭盆會的緣起。

盂蘭盆會一般都是在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這天舉行。其主要儀式由淨壇繞經、上蘭盆供、眾僧受食三部分組成。在正式儀式開始前,須先建立佛壇(特稱“中元壇”)、普施壇、孤魂壇等三壇。其中,佛壇上設有佛像及導師使用的如意尺(戒尺)等,普施壇上放置多種供品,孤魂壇上設有若干靈位牌。

根據清儀潤所著的《百丈叢林清規證義記》卷八《蘭盆儀軌摘要》記載,整個盂蘭盆會的儀式是這樣的:

首先是淨壇繞經,即繞誦《盂蘭盆經》。先由住持主持繞壇、誦經、灑淨儀式,大眾隨行繞行,口誦《盂蘭盆經》三遍;然後,大眾依照早晚課誦時的位置跪下,隨住持念祝詞,祝願一切冤親同得超度;祝詞完畢,大眾起立,聽維那唸誦佛名,隨磬聲行跪拜禮。跪拜完畢後解散。

第二項內容是上蘭盆供。僧眾重新入壇,禮佛三拜後,住持拈香,維那舉“獻供贊”,大眾同唱。然後,再次反覆讀誦經文,並說明盆供的目的,表明自己的心跡,並不時伴行禮佛跪拜禮。最後唸誦一段迴向詞,上蘭盆供儀式結束。

最後一項儀式是眾僧受食。上供完畢,悅眾將檀越(信徒)所佈施之物集中在一起,不論是來客還是本寺僧人,一律平等分配。接受分配物後,集體念誦一段祝禱詞,然後各自捧缽回寮。整個盂蘭盆會儀式結束。

這套盂蘭盆會儀式較為複雜,因而真正照此實行者不多。倒是民間的以薦亡度鬼為主要目的的一套盆供儀式更為流行。民間的這套儀式是:

預先設立三壇,到了七月十五日那天清晨,由六位僧人組成的行法小組,在一片嗩吶合奏聲中,粉墨登場,走在隊伍前列的手持鈴鐸的是“導師”,緊隨其後的是手執大鼓、木魚、鐺子、鉿子、小手鼓的五位僧人。他們的程式是先淨壇後開壇。首先,要“演淨”,即面向佛壇唸誦《大悲咒》、《十小咒》、《心經》等,再念用好紙寫好的文疏,祈求佛菩薩慈悲下界指導;其次,行“引魂”儀式,讀誦用黃紙寫好的疏文,招引鬼魂入壇,讀誦疏文後,唸誦《心經》、《往生咒》、“三真言”;最後,由主辦盂蘭盆會的功德主在法會的“榜文”上用硃筆一點,預示著開壇完畢。

開壇後的`儀程是拜懺,大多依照《慈悲水懺》的儀禮進行。拜懺活動分為三個階段,時間較長,其間還得穿插入行上供與齋僧活動。

普施儀式在晚上舉行,主要是施放焰口。焰口結束後,要放河燈、燒法船、燒靈房,在一片火光閃爍中,法會圓滿結束。河燈照亮了水中鬼魂暗淡的心靈,法船將他們統統渡往了充滿歡樂的彼岸世界;靈房則提供了亡靈世界所必須的廣廈和別墅。盂蘭盆會的所有目的,在這一刻得到了完整的體現。

中元節作文4

依照佛家的說法,農曆七月十五日這天,佛教徒舉行“盂蘭盆法會”供奉佛祖和僧人,濟度六道苦難,以及報謝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據《佛說盂蘭盆經》的記載,“盂蘭盆(ullambana)”是梵語,“盂蘭”意思是“倒懸”;“盆”的意思是“救器”,所以,“盂蘭盆”的意思是用來救倒懸痛苦的器物,衍生出來的意思是: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供養佛陀和僧侶,以拯救入地獄的苦難眾生。

釋迦牟尼佛有一重要弟子名喚目犍連(簡稱目連),修持甚深,以神通著稱,相傳目連的母親做了很多壞事,死後變成了餓鬼,目連通過神通看到後十分傷心,就運用法力,將一些飯菜拿給母親食用,可是飯一到母親口邊就化為焰灰,目連大聲向釋迦牟尼佛哭救。佛陀告訴他,必須集合眾僧的力量,於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於盆中,供養十方僧人,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濟度。目蓮依佛意行事,其母終得解脫。

這種儀式最早從南北朝時代目連救母的功德法會中開始流行,據《佛祖統紀》記載,梁武帝即開始設壇舉行盂蘭盆法會。自此往後,歷代帝王臣民多遵佛制,興盂蘭盆會,以報答父母、祖先恩德。

道教的中元節既是道教的宗教節日,也成為民俗節日。道教初起時有三官崇拜。正一盟威道信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以後稱之為三官大帝。他們各有責司,天官為上元賜福,地官為中元赦罪,水官則稱下元解厄。道書中說,凡是這三天,三官都要檢校人間功罪以定賞罰。其中地官所管為地府,當然所檢的重點是諸路鬼眾了。所以這一天,眾鬼都要出離冥界,接受考校。道門中於這一天例行設醮為地官慶賀誕辰,同時信眾也出資設齋為祖先求冥福,請地官赦免罪過,早升天堂。這是中元節成為民俗節日的主要原因。

道教全年的盛會分三次(合稱為“三元”),認為“三元”就是天官大帝、地官大帝及水官大帝“三官大帝”的別稱,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為三官大帝的誕辰。

正月十五日稱為“上元”——天官生日,主要是舉行賜福的儀式。

七月十五日稱為“中元”——地官生日,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為亡魂赦罪,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了一些,希望他們早日安息。)

十月十五日稱為“下元”——水官生日,是為有過失的人解除厄運。

相傳七月地獄大門開放一個月,所有的無主孤魂全從陰間出來,到陽間接受人民的供養,因此各地方都紛紛在這一個月舉行“普度”的祭祀儀式。

從前,各地輪流進行普度,把七月的每一天安排得滿滿的,據說引起孤魂野鬼的酗酒、毆鬥事件;後來有些地方普度便統一在中元正日七月十五舉行。

不過香港、閩南、臺灣、潮汕並不從此風俗,在七月的每一日皆有人舉行祭典。但後來由於時代變遷,目前在臺灣的中元節,機關行號多在中元七月十五日祭祀,而一般住家則多在接近七月十五日的週末假日舉辦。

中元節作文5

農曆7月14日我們這裡傳統的鬼節,家家戶戶都殺雞宰鴨上供,焚燒陰間用的紙錢、別墅、轎車、家用電器等等以祭拜祖宗。總之神臺前是燃香點蠟的,煙味兒瀰漫了整個空間,陰陽兩界,在這煙霧繚繞中連為一家,共慶一年一度的鬼節。

因為爺爺的爺爺曾經當過所謂的“道公”,所以7月13日晚老媽大人就給我和爸爸下了死命令——我們一家明天得“吃齋”,忍飢挨餓到下午四點鐘方可吃東西。我當時好象看見爸爸的臉都餓綠了,自己也面如菜色呢。現在都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了,黨的陽光四處普照,燦爛無比呢,怎麼還有這樣的破規矩呢?真是的!可礙於情面,我和爸爸即使眼前晃著美味佳餚,也絕對不敢抗旨的,這請您老媽大人放心好啦!

那天上午,我遲遲不敢起床,賴著也睡不著了,只好爬起來玩電腦。爸爸早已約他的牌友玩牌去了,媽媽自己忙活,反正我不得吃東西,也賭氣不當下手了。可是玩歸玩,肚子還是要鬧革命的,於是拼命地喝水。玩到1點多鐘,螢幕上的字都變成了蘋果(我用的是紅色字型),圖片也變成了飯菜,朋友的頭像也成了烤鴨,音樂是口水滴答的節奏。我餓,主啊,救救我吧!

實在受不了啦,把口袋裡的錢全都扔在了電腦桌上,自己跑出去瞎溜達。來到街上,汽車尾氣也是香香的,一個小男孩還故意拿著冰淇淋舔啊舔,那個小妹妹也竟然大口大口地吃著火腿腸,尤其是那個哥哥,都這麼老了,還吃剛烤出來的熱狗。我嚥了咽口水,以防盯愣聞傻了滴落下來。他們也太過分了吧,怎麼不知道在街上隨便吃東西是不文明的表現呢,平時的大街上壓根兒也沒有這麼人吃東西啊。今兒是怎麼啦?於是忿忿地走進時裝店,這兒摸摸,那兒看看,笑嘻嘻地請老闆取下模特身上的那幾件裙子,試了又試,反反覆覆地照了鏡子,幾個來回後,雖然店裡的買主和老闆都說合身,但我“醉妞之意不在裙”啊!我餓,同志姐啊!

後來又去新華書店看書,隨手拿起一本《幽默與笑話》,看著看著,不禁哈哈大笑起來,惹得眾人對我投來鄙視的目光,他們疑心我神經病了麼?鬱悶……只好放下書本,假裝找起歌舞光碟來,找著尋著,突然那些花花綠綠的光碟都在眼前晃成了香甜可口的菜餚。此時肚子更是咕咕地唱起歌來了——食物啊,我的姑奶奶!

終於熬到了下午三點半鐘,我便滿懷希望奔回家來,看見爸爸已先我一步到家了。他就在廚房砍著雞肉呢,那動作好熟練,媽媽也看傻眼了。爸爸眨我一眼,示意我不要出賣他的“看家本領”。

阿彌陀佛,光輝的下午四時終於到啦!可以開飯了——我和媽媽一掃平時吃飯細爵慢嚥的作風,配合爸爸上演了狼吞虎嚥的精彩激烈場景。一會兒工夫,一桌豐盛的飯菜就光榮地犧牲了一大半。我們叄都只顧埋頭吃啊吃,惟恐怠慢了自己的肚子。哈哈,突然叄雙筷子一齊夾向那碟酸甜排骨,於是我們面面相覷,“噗嗤”——不約而同噴飯啦!

最後的飯局以“噴飯”而告終,要不然,我還不知道自己要吃多少碗呢,撐死事小,影響事大呢!

——唉!這難捱的鬼節!

中元節作文6

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中國漢族傳統節日,即中元節。此節初為佛教節日,稱“盂蘭盆會”,傳說釋迦弟子目蓮,為救在地獄中受苦的母親而求佛超度,後演為民間追薦祖先,故亦稱是日為“鬼節”。

清末畫報中關於盂蘭盆會放河燈燒法船的記載

舊京之中元節,除廟宇僧眾舉行演經文等重大佛事活動外,民間則重放荷燈與燒法船。

放荷燈亦稱放河燈,其含意是導引鬼魂進入極樂世界或及早託生轉世。荷燈之樣式,其上半部皆為彩紙疊成之蓮花兒,下半部之載體各異,或西瓜或冬瓜或南瓜或倭瓜,取其半並掏空瓤肉,中插點燃之蠟燭,於夜幕初降時放入河湖,燭影搖曳,隨波盪漾,與水中倒影上下映帶,燦若繁星。正如清宣宗《養正書屋全集》(道光三年刻本)之《中元河燈》詩所云:“萬盞蓮燈水面浮,中元佳夕蕩輕舟;繁星朗月光同映,點綴前汀一段秋。”

清末民初以來,北京傳統風俗,每逢農曆七月十五日,人們照例要到北海公園參加一年一度的孟蘭盆會,大放河燈。是日夜晚,北海太液池之上,南迄雙虹榭邊,北至五龍亭畔,盪漾的碧波漣漪之上,燈火晶明,如銀河群星,明滅浮動,景色極為壯觀。

這天黃昏,明月初升,北海漪瀾堂兩側的走廊和北河沿岸的四周以及金鏊玉帶橋邊,真是人山人海,好不熱鬧!

北京什剎海、積水潭、御河橋、護城河水關等處,也有放荷燈之盛舉,故清宗室文昭(號紫幢,博學工時,負有才名。)《紫幢詩抄》之《京師竹枝詞》曰:“坊巷遊人入夜喧,莊連哈達右前門,繞城秋水河燈滿,今夜中元似上元。”

中元節燒“法船”,其用意是為渡幽冥孤獨之魂,此種冥器,俗稱“燒活”,小者丈餘,大者數丈,由冥衣鋪匠人以秫秸扎架,彩紙裱糊並繪畫而成,料價雖廉而工錢甚昂,故凡燒法船者,非殷實之家而莫敢問津世。

法船之船頭,為猛虎虎頭圖案,探身持叉之開路鬼站於前,其後相對而立者,系“黑白無常”鬼,“白無常”也稱“活無常”,身著白袍,頭戴白色高帽,上書“利見大人”四楷書大字,手持哭喪捧若揮舞之狀;"黑無常"又稱“死有分”,身著皁袍,手持“勾魂牌”,上書“你可來了,正要拿你”,並用硃筆圈點,其猙獰之貌,令人望之不寒而慄。

艙內糊十殿閻君,即秦廣三蔣,楚江王歷,宋帝王餘,五官王呂,閻羅王天子包,卞城王畢,泰山王董,都市王黃,平等王陸,轉輪王薛。中為地藏王菩薩,正襟危坐,接受十殿閻君朝拜。神鬼以外,尚有掌舵者一人,持漿划船者數人至十餘人不等。船之桅杆上掛一面旗子,正面書“盂蘭聖會”,背面書“慈航普渡”。

如此龐然大物,系由四五節組合而成,連至法會現場,須由冥衣鋪臨時僱用十餘人(俗稱“拿燒活的”)舉送,絲毫不得損壞。列隊而行,穿街過巷,雅子頑童出於好奇,每每尾隨不已,並極願為顧工代勞,體驗一番舉送燒活的滋味兒與情趣。

舊時焚燒法船,皆在午夜舉行,先由和尚奏法器誦經文,而後於水畔焚之,火舌沖天,光焰晃眼,糊味兒薰鼻,雖如此而觀者如堵,不飽此眼福誓不罷休。恰如《都門離詠·中元》雲:“朵朵蓮燈放滿河,燒船拯溺誦彌陀。夜深婦女歸家去,螢火飛飛鬼火多。

中元節作文7

北京的平民百姓家的孩子們因陋就簡,扎制蓮葉燈、蒿子燈、茄子燈、蓮蓬燈、西瓜燈、香燈來斗燈娛樂。這些都屬於窮開心、窮玩樂的燈,原料易得,製作簡單,而且頗具童趣。蓮葉燈製作最為簡易。孩子們摘來一支長柄蓮葉,中心用竹籤插小紅蠟燭而燃之,便成為一盞精緻美麗的蓮葉燈了,可以舉著在天街月下參加斗燈會,持燈沿街遊走,青光瑩瑩如磷火。也有“一柄荷葉綠蓋頭”的小孩,將荷葉反扣在頭上,再插上半隻小紅蠟點著,呼伴結群,滿街跑著玩鬧遊戲,小孩們眾口一詞地喊道:“荷葉燈荷葉燈啊,今兒點了明兒扔啊!”。正如《都門雜詠》竹枝詞所言:兒童也愛中元夜,一柄荷燈綠蓋頭。

清宗室文昭的《京師竹枝詞》雲:“坊巷遊人入夜喧,莊連哈達右前門。繞城秋水河燈滿,今夜中元似上元。”照佛門的盂蘭盆會儀規來看,放河燈只是其中的一個小節目,並不顯得多麼要緊。而在民間的中元節民俗活動中,放燈則是比較重要的活動。河燈也叫“荷花燈”,荷燈形式很多,一般是用彩紙做成的朵朵蓮花,底下用半個茄子做託,在中心插上點著的蠟燭,使其飄浮水面。還有的是用西瓜、南瓜和苤藍半個,將其中心掏空,當中插上點好的蠟燭,往河裡一送,其燈自然順水飄流而下,排成一隊“水燈”,隨波盪漾,燦若繁星,在微風之中,流向遠方。與河裡倒影相映成上下雙燈,緩緩移動,蔚為奇景。當時,凡有河渠湖泊之處,皆有放荷燈之舉。例如:積水潭、什剎海、運河二閘,最熱鬧的是水關,次為泡子河。遊人雲集,幾無立錐之隙,竟有被擠下水者,可見當時盛況。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魂靈。這一天若是有魂靈託著一盞河燈,就得託生。從陰間到陽間的這一條路,非常黑,若沒有燈是看不見路的。所以放燈這件事是件善事。

王凱泰於1870至1875年任福建巡撫,他在《中元節有感》中寫道:“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福州人從七月七年級開始,供給鰥寡孤獨、老弱病殘和乞討者膳食,這叫做“陽舍”,7月15日那天,還要往河流中放河燈、倒粥來賑濟孤魂野鬼,這叫做“陰施”,這兩種活動合起來叫做“陰施陽舍”。道家在中元節那天作“普利”道場,舉行慶賀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聖誕的儀式。道觀裡焚香秉燭,供奉地官牌位,大聲吟誦《玉皇宥罪錫福寶懺》。此日也作超度亡靈的法事。在主殿上搭棚設壇,壇上設經卷案、供桌,安放各種紙紮法船之類的法物,上懸掛太乙尋聲救苦天尊畫像,前懸掛藍緞繡花的幡門、幡條,建資度道場,作“晝夜功德”。附近俗民們攜帶豬羊、燒酒、米飯、餑餑、糕餅、香菸以及柚子、香蕉、黃梨、鮮姜等水果祭品,供奉神仙、亡靈、孤魂。供品堆積,高達三四丈,稱為“排肉山”。供物上都插有三角紙旗,上寫“普照陰光”、“敬奉陰光”或“慶贊中元”等字樣,家家門首也貼了紅門聯,大多也寫這些字句。俗民除了擺供,還會鳴炮、祈禱,為祖宗贖罪,為亡人解脫。下午四時,道場圓滿之後,祭棚、法船焚燒。晚間鐵罐施食,追薦本廟羽化的祖師,超度九幽十獄眾孤魂、四生六道諸苦爽。忙完祭祀後,道觀裡的道士和來幫忙的人大吃一頓,家家戶戶也如此,叫做“散福”。

中元節作文8

農曆七月十四,俗稱鬼節,亦稱中元節、七月半。

在這一天,民間普遍開展祭祖活動。無論貧富都要備下酒菜、紙錢祭奠亡人,以示對死去的先人的懷念。

小時候,常聽村裡的老人說,鬼節就和人間的春節一樣,從農曆七月七年級開始,鬼門關就開了,一些亡魂可以回到生前的家裡探望。農曆初七到十五的晚上常常有亡魂四處活動,陽氣低的人晚上出門就會看到許多鬼的樣子。所以常常告誡小輩,這幾天晚上千萬呆在家裡別出門,否則會尋晦氣,膽小的我們那時候真的給唬住了,一到晚上就窩在屋裡不敢出門、

印象中,每年的鬼節,家家戶戶都有包粽子的風俗。鬼節前一天早上,大人們就將包粽子要用到的竹葉用滾燙的開水煮過一遍,然後撈出來再在木桶裡泡上。下地幹活之前吩咐家裡的老人或小孩在午飯之前把竹葉洗淨疊放整齊。而每次小孩子們和老人聚在一起洗竹葉的時候,各種歡樂,老人就會跟我們講著各種各樣久遠的故事,當然說的最多的還是一些先人們的事,老人們說著說著,聲音就會慢慢地低下來,語調也會逐漸變緩,手上的活也停了下來。年少的我們自然不會明白老人們回憶起先人們的各種傷感,只是把它當成了老人們為哄小孩子編出來的故事罷了。

鬼節的早上,吃過早飯後,家裡的婦女們就會把泡好的糯米和一些花生、板栗,綠豆擺好,再拿出前天洗好的竹葉,開始熟練地包起來粽子。只見她們的雙手飛快的疊竹葉,舀糯米,放調料,包葉子,綁繩線……不到幾分鐘,一隻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這個時候,我們這些小孩子一般都會圍在她們身邊看,一臉的崇拜之情。而老人們就開始燒用來煮粽子的水了,因為煮粽子可是一件費時間的事,煮好少說也要要幾個小時。

等包好粽子,小孩子們又開始轉移陣地,跑到灶旁看火,久不久就會問老人們什麼時候可以吃粽子。老人們一邊說快了,一邊往灶裡添柴火。小孩子終究沒有耐性,鄰居的夥伴一聲招呼,就飛一般地溜出去玩了。等到回來,粽子早已熟了,拿起筷子夾了幾片裂好的粽子吃的津津有味,一臉的滿足。

鬼節,最隆重莫過於祭奠祖宗了。晚飯過後,父親和大伯,還有叔叔召集家裡的小孩子們,拿起祭奠用的物品到屋外的空地上送祖宗出門。這時,每個小孩通常都有任務,有的拿著兩條粽子,有的拿著托盤,有的拿著白天老人剪好的紙錢,有的拿著柴火,還有的拿著未點好的香……跟著大人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路上,到處都是點燃的香紙,全村的孩子都出動了,互相打招呼說:“那麼早啊!”然後迅速到固定地點點香,放祭品,澆酒,祭拜,放鞭炮,一切都是那麼按部就班。最後,大人們讓我們跟祖宗們說幾個自己心願,據說祖宗聽了就會保佑我們的。記得當時許的最多的是新學期考個好成績。一切都做完之後,收拾好東西,回到家裡,一家老少其樂融融地聊天逗樂……

現在想來,自己也有幾年不在家裡過鬼節了,鬼節的風俗希望能夠永遠的流傳下去,因為這畢竟是一種懷念儀式吧,和清明節一樣,所謂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