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中秋節週記彙總6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97W

時間真是轉瞬即逝,一週又過去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週記吧。可是怎樣寫週記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秋節週記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中秋節週記彙總6篇

中秋節週記 篇1

我在房子頂上看月亮,看著看著,我想起了一首古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看見中秋的圓月,自然而然就思戀起自己的家鄉。...

中秋節是應該這樣度過的。銀色的月光透過月桂樹的縫隙傾灑在夢一樣的中庭小院,三五好友圍坐桌前,飲酒賞月撫琴吟詩,談古論今縱橫四海。行過酒令,填了新詞,驚起宿鳥,弄碎了花影。夜涼如水,抱拳散去互道珍重加衣。

中秋節週記 篇2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下午,媽媽給我做了我愛吃的土豆燉牛肉,還有豬耳朵,哈哈,太好吃了!

吃完飯,媽媽開始洗碗,我看了喜歡的動畫片。不一會兒,媽媽又準備了各種月餅和豐富的水果,有楊桃、香蕉、柚子、香瓜、橘子、葡萄、石榴和甜棗,我和媽媽一起看著中秋晚會,一邊吃圓圓的月餅和美味的水果,很開心。最後,我很媽媽還到院子裡看了月亮,今晚的月亮真的又圓又亮,高高地掛在天上,照亮了全世界,照圓了千家萬戶!

今年的中秋節雖然爸爸不在家,我覺得還是過得很開心,也祝老師和同學們中秋節快樂!

中秋節週記 篇3

幼年時,我和媽媽、大孃、妹妹一起在重慶老家一個叫龍水鎮的地方生活過兩年,至今,那些美好的童年記憶仍留在我的腦海裡。

龍水鎮的中秋節過得熱鬧而古樸,要打餈粑、吃月餅、賽歌舞、放焰火。

就像端午節要吃粽子一樣,中秋節則要吃餈粑。有勞力的人家都是自己打餈粑,只有我們這種婦孺人家才出錢請人打。媽媽在國小教書,我們住在學校裡,學校大門斜對面就有一個用來打餈粑的石碓窩。那石碓窩很重,像生了根似的,無人能挪動。它平時孤寂地蹲在那裡無人問津,只是在中秋節打餈粑時才被人想起。

中秋節那天吃過早飯,媽媽端著糯米飯同大孃帶著我和妹妹去打餈粑。隊伍已排得較長了,大多是舉家出動,一來為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二來為了觀賞一年一度的打餈粑。

打餈粑的人是從別處來的,是兩個壯年男子。別看餈粑吃起來綿軟,打起來卻相當費勁。將糯米飯倒進石碓窩後,一個赤膊男子就手持長長的木杵用力向下舂,另一個赤膊男子蹲在旁邊,用沾了水的雙手翻動碓窩中的糯米飯,兩人配合得十分默契,舂一些時候兩人就會互換。糯米飯越舂越茸,也越來越粘,在餈粑快舂好時,費勁的不是往下舂,而是將木杵往上拔。看到木杵上粘著的餈粑被拔得長長的,小孩子們就歡呼起來:“餈粑舂好囉!吃餈粑囉!”這一家的餈粑舀起來,另一家的糯米飯又倒下去……

將近中午時,我家的餈粑打好了。把餈粑端回家熱了吃,因為當地有“冷甜酒,熱餈粑”之說。餈粑和粽子一樣,都是蘸紅糖水吃。但大孃比較講究,我們的餈粑是蘸了白糖芝麻面吃的,真是又甜又香呀!

吃完午飯,就到學校教室看錶演文娛節目的人化妝。節目是各個街道出的,聽說還要比賽。一個教室裡化好妝的人正在排練,又唱又跳。我帶著妹妹看了一會兒,就學會了那歌:“郎對花,姐對花……”挨著看下去,最好笑的是祝英臺居然是男人裝扮的,頭上戴著假髮,胸部還塞進兩個小南瓜,把我們一夥小孩子笑得東倒西歪,站立不穩。

一切準備停當,在校門外的壩子上就開始了文藝演出。秧歌隊、連響隊、花鼓隊跳得節奏整齊、熱火朝天;舞蹈隊且歌且舞,樂聲悠揚,曲調是《對花》、《十大姐》、《採茶撲蝶》等;川劇隊演員化著戲妝,在川劇鑼鼓聲中騰挪撲閃,裙袂翻飛。還有四人抬著一座高高的布房子,裡面坐著童男童女,我不懂是什麼意思。之所以記得,是因為他們穿的`衣服是借的我和妹妹的。表演完後,演出隊就排著長長的隊伍,邊走邊跳,上街巡遊去了。

看完表演,我們就去供銷合作社買月餅。那時的月餅品種很單調,就是紅糖餡兒的芝麻餅。供銷社裡人很多,但大多是來看稀奇的,因為裡面掛著一個銅鑼般的大月餅。問問價格,令人咋舌——5角錢!當時當地的5角錢是什麼價值?比鴨蛋略大的泡粑都要買100個!本來媽媽和大孃是打算買小月餅的,也許是見了我和妹妹盯著大月餅那渴望的眼神,也許是慰藉我和妹妹對在成都工作的爸爸的想念,於是,媽媽在眾人“嘖嘖”的讚歎聲中買下了這個全鎮唯一的大月餅。我和妹妹興奮地輪換著將大月餅提回家,一路上又引來無數豔羨的目光。

吃過晚飯,幾乎全鎮的人都聚集到學校東側的大壩子上,準備觀看節日裡最精彩的節目——放焰火。中秋節的前一天,這裡就用木頭搭起了高高的焰火架,令人十分嚮往。焰火是10點鐘放,習慣於9點鐘睡覺的我和妹妹,無論如何也堅持不到10點鐘,因而從沒見過放焰火。聽看過的小夥伴說,焰火是紅色的,很好看。焰火放完後,還會出來一隻猴子做表演,很有趣。

焰火放完,眾人散去,這個中秋節就算過完了。

中秋節週記 篇4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我們又可以吃月餅、吃水果和賞月了。

每年的中秋節,我和爸爸媽媽中午和爺爺團圓,晚上到姥姥家吃晚飯。吃過晚飯天色還早,於是媽媽帶我來到了七中對面的桂花樹林。遠遠就聞到了桂花淡淡的香味,桂花小小的,有黃的,像黃色的蝴蝶,有白的,像潔白的雪。媽媽還告訴我桂花的作用有很多,可以用來做桂花糕、還可以釀桂花酒,還能做出我愛吃的桂花糖。

我和媽媽走在回家的路上,這時月亮已經靜悄悄的地懸在天上,它是那麼圓,那麼亮,那麼美。我彷彿看見美麗的嫦娥帶著玉兔在上面翩翩起舞。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樓下,我捨不得上樓,遠遠地仰望著夜空中的那輪明月,想起了在外地讀研究生的小舅,不能回來和我們一起團圓過中秋節,不知道他在幹什麼,好想他,我想對他說一聲:“中秋節快樂”!

今年的中秋節真令人難忘啊!特別是香氣撲鼻的桂花和那美麗的圓月,我帶著這麼美的夜景甜蜜的進入了夢鄉。

中秋節週記 篇5

中秋節那天,我們起了個大早。爸爸在我和媽媽還睡眼惺忪的時候,就興沖沖地拎著一盒大月餅,坐在車上催促我們。這或許就是“每逢佳節倍思親”,爸爸歸心似箭吧!

為了感受秋天美景,我們專程繞道從山路走。我滿心歡喜:哈哈,多像郊遊呀!很快的,車子輾轉於各彎道口,秋風吹拂臉頰,幾分愜意油然而生,我忍不住哼起《山路十八彎》這首歌:“這裡的山路十八彎,這裡的水路九連環……”

忽然,我們看到路邊有個紅彤彤的野果,掛在一根藤上,像極了草莓,便下車採摘。看來,秋天果子成熟。原先冷清的山路,今天不時可以遇到停在路旁的小汽車和摩托車;原先雜草叢生的墓地,已被人們清掃得乾乾淨淨,像才修建過似的。有的人拎著祭品往山上走,有的人正圍著墳墓祭拜故去的親人。

到了老家,門口車滿為患,大家早已比我們先到,奶奶正和兒女促膝長談呢!我們也坐下和大家打著招呼,不一會兒,午飯便開始了,吃的是爸爸最愛的特色小吃——泥鰍粉幹。

午飯過後,我們要祭祖了。擺好了祭品,奶奶先準備六個紅酒杯:三杯茶,三杯酒。接著,上了三柱香,只見那香上用金粉刻畫著一龍一鳳,煞是精美。

然後是燒紙錢,燒了好多好多。我不解地問:“奶奶,為什麼要燒這麼多呀?”奶奶虔誠地望著盛紙錢灰的大鍋,答:“種豆得豆嘛,燒了多少,就會賺多少,甚至更多!”我聽了,還有些半信半疑。這時,一陣大風颳來,把紙錢灰颳得漫天飛舞。我略帶嗔怪地說:“這個時候,刮什麼風呀?”“颳風呀,是說明祖先來過了,吃過東西啦!”奶奶答道。我高興之餘,不免心悸,把滿身的菸灰撲沒了,躲進房間,坐在爺爺的搖搖椅上看電視。

祭祀結束,大人們都聚在廚房裡準備豐盛的晚餐,忙忙碌碌地演奏起鍋碗瓢盆交響曲。今天的晚飯時間,便來得越發早了,我們一大家子圍坐在兩米寬的圓桌旁,其樂融融地邊吃邊聊。我喝了一口椰子汁,有些神經質地叫起來:“啊!真冰爽!”

吃罷晚飯,我們邊吃柚子,邊看中秋晚會,演出的人站在雨中,依然忘情地表演著節目,我不禁感嘆:“為了給千家萬戶帶去歡樂,歌手們的貢獻可真大!”老家陰天,雖說沒雨,但是無月可賞,不免遺憾。

這就是我們的中秋節,一個傳統的中秋節。

中秋節週記 篇6

八月十五,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中秋節。那天,人們吃月餅,賞月,有的地方還有花燈,十分熱鬧

稱這天為中秋節的原因是: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處於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個,民間稱為中秋。

中秋前夕,親朋好友都以月餅為禮互相贈送,因為月餅象徵團圓。月餅的款式也很多:有板栗、五仁、棗泥……還有我最愛吃的水果。

中秋那天,人們買來除了月餅外的各式各樣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吃的。傍晚,一家人吃著團圓飯,望著即將要黑的天空,都盼*亮早點兒出來。

晚上,月亮出來了,像個大圓盤似的。這時一家人把桌椅、茶具都搬到陽臺上,各種月餅也都一齊拿了出來。大家望著月亮,想起了在外地不能回家的親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