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閱讀答案

來源:果殼範文吧 4.81K

現如今,我們寫閱讀題就會用到閱讀答案,藉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好的領會題意和知識點,有助於個人提升。什麼樣的閱讀答案才是好閱讀答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秋節閱讀答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節閱讀答案

中秋節閱讀答案1

中秋節是我國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農曆八月十五晚上,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賞明月,吃月餅,吟誦著“月到中秋分外明”的詩篇。

從科學上來看,中秋月比其他的望月更亮是沒有根據的。望月的時候,對地球而言,太陽和月亮位於正相反的方向。夏天,太陽從東北方向升起,在西北落下;望月則從東南方升起,在西南方落下。冬天,正好相反。因此,夏天日光多,月光少,冬天日光少、月光多。

中秋夜月光比夏天多,這就是說,從月出到月沒的時間間隔比夏季每月的望日要長,半夜時月亮也要高些。這可能是使人感覺中秋“月色倍明”的一個原因。

一個朔望月平均包含29天12小時44分。朔是農曆的每月七年級,朔之後再經過14天18小時22分鐘才是望;因此望月常不是在十五晚上而是在十六晚上。由於朔望月的長度可以與平均值相差到6小時,因此望月也可能延到十七晚上才發生。選樣看來,中秋節晚上看到的月亮常不是滿月,也就說不上比其他月份的滿月更圓了。當然也有“望”恰好發生於中秋夜的年份。

28、第二段中說“冬天,情況正好相反”,請你根據文章提供的資訊,說說冬天的情況是怎樣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聯絡全文看,“望恰好發生於中秋夜的年份”時,該年的中秋節是不是月亮最圓的時候?為什麼?(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中秋節,人們往往因“月圓而人不圓”,就會產生“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感覺。下邊的詩句都是寫月亮的,哪一句表達了這種情感?()(2分)

A、曉鏡但愁雲髯改,夜吟應覺月光寒。(李商隱《無題》)

B、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C、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裡人。(李白《蘇臺覽古》)

D、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參考答案:

28、冬天,太陽從東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望月則從東北方升起,在西北方落下。(3分)

29、不是。如果中秋節晚上的月亮是滿月,那它與其他的望月應該是一樣的圓,不能說最圓。(3分)

30、B(2分)

中秋節閱讀答案2

中秋節是我國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農曆八月十五晚上,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賞明月,吃月餅,吟誦著“月到中秋分外明”的詩篇。

從科學上來看,中秋月比其他的望月更亮是沒有根據的。望月的時候,對地球而言,太陽和月亮位於正相反的方向。夏天,太陽從東北方向升起,在西北落下;望月則從東南方升起,在西南方落下。冬天,正好相反。因此,夏天日光多,月光少,冬天日光少、月光多。中秋夜月光比夏天多,這就是說,從月出到月沒的時間間隔比夏季每月的望日要長,半夜時月亮也要高些。這可能是使人感覺中秋“月色倍明”的一個原因。

一個朔望月平均包含29天12小時44分。朔是農曆的每月七年級,朔之後再經過14天18小時22分鐘才是望;因此望月常不是在十五晚上而是在十六晚上。由於朔望月的長度可以與平均值相差到6小時,因此望月也可能延到十七晚上才發生。選樣看來,中秋節晚上看到的月亮常不是滿月,也就說不上比其他月份的滿月更圓了。當然也有“望”恰好發生於中秋夜的年份。

16.第二段中說“冬天,情況正好相反”,請你根據文章提供的資訊,說說冬天的情況是怎樣的。(2分)

[答]

17。聯絡全文看,“‘望’恰好發生於中秋夜的年份”時,該年的中秋節是不是月亮最圓的時候?為什麼?(2分)

[答]

18.中秋節,人們往往因“月圓而人不圓”,就會產生“每逢佳 節倍思親”的感覺。下邊的詩句都是寫月亮的,哪一句表達了這種情感?(2分)

A.曉鏡但愁雲髯改,夜吟應覺月光寒。(李商隱《無題》)

B.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C.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裡人。(李白《蘇臺覽古》)

D。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答]

參考答案:

16.冬天,太陽從東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望月則從東北方升起,在西北方落下。

17.不是。如果中秋節晚上的月亮是滿月,那它與其他的望月應該是一樣的圓,不能說最圓。

18.B

中秋節閱讀答案3

  探究中秋節來歷

中秋節是我國一個古老、傳統的節日。每當此時,閤家團聚,其樂融融。關於中秋節的來歷,其說法很多,且又多有趣味。

拜月說:根據史籍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中,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輕鬆的'歡娛。

嫦娥說:據史書記載:“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每年八月十五月圓夜清之時,嫦娥便返回人間與夫君團聚,但天明之前必須回到月宮。後世人在焚香拜月之時,祈求“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驅除韃虜說:有人認為,中秋節原本是推翻元朝統治的一次起義紀念日。元朝末年,漢人打算起來反抗蒙古人的統治,卻苦於無從傳遞訊息。後來劉伯溫想出一條計策,到處散佈流言,說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戶戶都在中秋節買月餅來吃,才能避免。人們買了月餅回到家中,發覺裡面藏著紙條,上面寫著:“中秋夜,殺韃子,迎義軍!” 於是眾人紛紛起義反抗統治者,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就是這樣留下來的。

1.根據上述內容,概況一下關於中秋節來歷的說法中寄託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藉助網路媒體和報刊,查詢一下關於中秋的來歷還有哪些說法?請寫出一個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熱愛,對和平安康閤家團聚的嚮往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2.示例:拜土地說: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閱讀理解材料內容的能力。學生閱讀材料時要注意每段材料的內容,然後概括三段材料的共點:無論是“拜月說”“嫦娥說”還是“驅除韃虜說”都說明我國古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熱愛,對和平安康閤家團聚的嚮往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2.本題考查學生由課內到課外知識的遷移能力。學生只要舉例正確,敘述有道理就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