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週記中秋節模板彙總六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4.94K

工作在不經意間已經告一段落了,這一小段時間裡,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所惑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週記了。千萬不能認為週記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週記中秋節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必備】週記中秋節模板彙總六篇

週記中秋節 篇1

今天是中秋節,也是人們常說的團圓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外公家過中秋節。外公家住貞豐縣龍場鎮,經過兩個多鐘頭的路程,我們終於來到了外公家。

來到外公家便看見小虎《外公家養的一條狗)搖著尾巴一搖一擺的跑過來,好似一個喝醉了酒的醉漢。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大家吃過中午飯後,就都去睡午覺了,只有我和姐姐在院子裡,四周一片寂靜。於是,我們突發奇想,準備給大人們一個驚喜。然後我們開始為晚上的中秋節排練起節目來,我們的節目是跳兔子舞

我們盼了盼,終於到了晚上,吃過一頓豐盛的晚飯過後。

晚宴就要開始了,我們把好吃的月餅擺了出來,首先我們把最大的那個月餅用刀切成了很多份,拿來叉子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吃月餅的儀式結束了,大人們開始打的打麻將,吃的吃瓜子,看的看電視。

我們開心二人組, 把這一個場面打破了,我們拿來鍋和一雙筷子,敲了兩下,大人們都用疑問的眼神看著我們。接著我們跳起兔子舞,過後,大人們的熱情被我們激了起來,大家開始唱歌,跳舞。就這樣,一個原本無聊的夜晚變得其樂融融,變得更有趣。

我抬起頭望著那一輪孤月掛在黑色的布幕中,是那樣寂寞啊。

週記中秋節 篇2

最近我聽聞中秋節又被叫做“仲秋節”,懷著好奇我查閱了一些關於為何叫仲秋的資料。原來伯仲叔季是古人用來排順序的,伯是最大的季最小。仲恰好在中間所以便有了仲秋一說。

在我國仲秋賞月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古人將圓圓的月亮作為團圓的象徵,因而也有人將中秋節稱為團圓節。月的圓與缺直接影響著文人墨客的創作心情。中秋節那圓圓的圓月勾起著多少客居異鄉的遊子的思緒。

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國內各地都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裡、陽臺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菸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

另外,在各地還有許多不同的中秋習俗,特別有趣好玩的哦,可惜現在我們很少見到這些過節的方法了。比如,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等。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巖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祕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週記中秋節 篇3

今天是中秋節。中午,媽媽拿來出一盒月餅讓我們全家品嚐。我問媽媽:“中秋節有什麼意義嗎?”媽媽親切地對我說:“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在這一天裡遠在外地的都會趕來與家人團圓。

所以說中秋節是品嚐的日子。”我聽完媽媽的話想起了遠方的奶奶,於是我拿起拔通了奶奶家的號碼。

週記中秋節 篇4

時間過的好快,又是一年中秋節,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是這天要和家人在一起團團圓圓,開開心心地度過。

今天的天氣非常舒適,很適合外出遊玩,但因為爸爸,媽媽都是做生意的,節假日是不休息的,所以我們就沒有外出旅遊的計劃,雖然有點失望,但還是可以理解的,他們真的挺辛苦的。媽媽一早就上班去了,爸爸對我說:樂樂今天你上午在家寫作業,等我下午忙完了,爸爸帶你去外面玩。我聽了後很開心,於是我抓緊時間寫作業,就等著爸爸來接我去玩。

大概下午四點多爸爸終於來接我了。爸爸開車帶我和奶奶來到一個公園,那裡有一個魚塘,這是我爸爸最喜歡做的,就是釣魚。爸爸拿著他的魚具開始釣魚,而我和奶奶在旁邊的小溝裡撈起蝦子來,我拿著操網往水裡一放,再一揮,把網一提,哇!有兩隻小蝦子被撈到了,我開心的把它們放進瓶子裡,接著我又把網放進水裡,又撈到兩隻,接下來,我連續下網,發現了一個祕密,蝦子喜歡在石頭面縫裡,我就按這種方法撈到好多個,真好玩呀!

奶奶也想撈一下,於是我把網給她,不一會兒,她也撈到好多個,我數了下,有二十幾個,真是強中更有強中手呀!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一個多小時了。只聽爸爸從對面喊讓我們過去。我們來到爸爸這邊,看到魚網裡有好幾條魚了。爸爸對我說:樂樂你要不要釣魚呀?我說:好啊!;我便拿起魚杆開始釣了,……突然浮子動了下,我一提,是一條大鯽魚,收好後,我又把魚杆放下水,不一會兒,魚又上鉤了;這時已經已快6點了,我們收拾好東西,要回去和媽媽吃晚飯了,今天下午我們真是滿載而歸呀!

今天玩的非常開心,晚上和家人在一起吃了豐盛的晚餐,飯後我們還一起賞秋月,和家人過中秋節是多麼幸福呀!

週記中秋節 篇5

又是一箇中秋佳節,又是一個團圓之夜,古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咬著口中香香軟軟的月餅,心裡那段塵封的回憶正在被慢慢喚醒。

關於老家的印象,我只是模模糊糊的記得低矮的土房,齊腰的雜草,曲折的小路和聒噪的雞群。我唯一記得清晰,沒有忘記的便是我的曾祖母。

曾祖母是我們那一片很出名的“人物”,大家說她命苦,在那個缺衣少糧的時代,她的丈夫常年在外工作,她呆在家裡把八個孩子拉扯大,把那段美好的年華祭給了柴米油鹽。我那時還小,還不懂這些,但是我記得在人前的曾祖母是從不會低頭皺眉的,她總是笑,彷彿那段苦日子與她無關一般。時光把她的頭髮染白,讓她佝僂了身軀;歲月在她的臉上雕刻,疾病纏上了他的身體。可是她的笑從未變過,依舊是那樣爽朗,那般明晰。

曾祖母待我很好,我是這一代兄弟姐妹中最為年長的,彷彿是因為這她把更多的情感給予了我。對一個未經世事的孩子來講,食物是天底下最美好的東西了,我每次回老家,曾祖母都會塞給我大包小包的零食,而因為零食,我也常常到曾祖母家串門。後來家裡的孩子漸漸變多,我們就一群一夥地擁往曾祖母家,曾祖母也很慷慨的把家裡的餅乾果凍之類拿出來讓孩子們分享。她對那些孩子就像對我一樣,給予了全部的疼愛,我有時也會不滿的抗議,曾祖母也只是笑,用她的手輕輕摩挲我的頭髮,那乾枯如樹枝的手指卻傳來了足以溫暖我一個童年的溫度。

曾祖母雖然對晚輩們毫不吝嗇,但是她是個很精明的人。我有好幾次看見她拿著一個綠色的小本子打著算盤,還有好幾次看見她在家庭會議時坐在最主要的位置上。我們老家是很落後的,前幾年一直沒通自來水,大家都是拿一條扁擔、兩隻木桶到河裡去挑水,我父親幾次要幫曾祖母挑水,曾祖母都拒絕了,我記得她每次都笑著擺擺手,顛著腳挑了一擔,又一擔。

我還記得,曾祖母的生日就是在八月十五中秋節,每年這個時候,家裡的孩子們都會回老家為她慶生,可是我們去年沒回去,前年沒回去,上前年沒回去......整整六年,我們都沒回去。因為在她的第八十二個生日之後,我們再也沒法為她慶生了,她已經永遠離開我們了。

“吧嗒”有什麼東西打溼了月餅,“嚶嚶”又是誰在低聲抽泣?淚眼朦朧中,我彷彿又看到曾祖母在對我微笑,對我伸出那乾枯如樹枝的手,我聽見自己在嗚咽著呢喃——

“您在那邊,過得好嗎?”

“您那裡的月餅,是您喜歡的味道嗎?”

“還有,曾祖母,祝您八十八歲,生日快樂。我想您了!”

週記中秋節 篇6

在還沒到中秋節時,我的父親就帶了幾盒月餅回來。現在的月餅有各種各樣的餡:伍仁,蓮蓉,水果,還有鮑魚等等。聽說還有一種冰激凌餡的月餅,真是應有盡有。

我和父母吃著月餅,他們都說,這些多樣的月餅品種在他們小時候是連想都想不出來的,即使是他們當初吃的那種硬硬的月餅,每次也只能吃一點兒。

父親小時候過中秋,吃的是一種用麵粉團做的餅,用竹片編成一個小籠裝著,就叫“豬籠餅”。爺爺難得給父親買,每次買到“豬籠餅”,父親都開心得很,他看著手中的小玩意,左右擺弄著,硬是捨不得吃。

直到父親去上學那一年,爺爺從單位帶回來一封月餅時,全家人都高興極了,馬上把那幾個方形的小月餅一搶而空。有的人吃得很起勁,兩三口就吃光了;有的人卻很珍惜,一口都沒捨得碰。一旁的小孩吃了後高興得合不攏嘴,嚷嚷著還要,用舌頭把嘴角的月餅沫子添得一乾二淨。

父親還說,那時的月餅,皮厚餡少,吃起來時,一咬就很容易碎掉,硬硬的,和現在的月餅沒法比。

而母親說,小時候每年中秋都看到動物月餅,形狀各異,有鯉魚、小豬、人等等,人們叫它們“公仔餅”。在中秋節那天,她和小夥伴們一起用紅線掛著“公仔餅”,走街串巷。天黑後才回到家中和兄弟姐妹們分著吃。那些“公仔餅”,實際上是用麵粉揉成的各種動物形狀,像燒餅一樣烤成的,沒有什麼餡兒,偶爾有幾條椰絲。

現在,我很愛吃月餅,父母也是。父親說一定是他小時候愛吃月餅的習慣遺傳給了我。如今,每到中秋節,只要我們想吃月餅,就可以上街去買到剛出爐的月餅,還熱著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