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中秋節吃月餅的作文彙編六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77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秋節吃月餅的作文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中秋節吃月餅的作文彙編六篇

中秋節吃月餅的作文 篇1

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大家都要“吃月餅”,並且觀賞又大又圓的月亮。

在中秋節來臨的一個月之前,商場裡已經擺滿了琳琅滿目的月餅了,有冰激凌月餅、有蘇式月餅、有廣式月餅……,月餅有圓形的、有愛心形的、有正方形……真是看得我眼花繚亂。我最喜歡的月餅是冰激凌月餅,它看起來外面有一層薄薄的冰似的,吃起來味道甜津津,涼冰冰,真是清爽無比啊!

中秋節吃月餅,還讓我想起了一首李白的古詩《靜夜思》,裡面有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表達了作者對親人和家鄉的無比思念的感情。

所以中秋節吃月餅還代表了閤家團圓的意思。

中秋節吃月餅的作文 篇2

今天,我與平常一樣,哼著小曲蹦蹦跳跳的回家……

到了家中,發現媽媽在切月餅,我口水直流,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去拿一個,可媽媽攔住我,問我今天是什麼節日,當時我口水都流到了下巴,就沒在意。媽媽說今天是中秋節!晚上可以一家人溫馨的坐在陽臺上賞月吃餅,心裡大喜……

到了晚上,爺爺奶奶也來歡聚,我們大家坐在陽臺賞月吃餅,我再看著那圓圓的月亮……我把月餅吃了,就以為把月亮也吃了,大家都說我傻的可愛……

爺爺奶奶還給我講了中秋節的來歷,給我講了許許多多的故事,以及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我聽得津津有味……

啊,那圓圓的月餅讓我回味無窮,那圓圓的月亮在我心中盪漾……從此,每個中秋,我們一家人都溫馨的聚在一起吃月餅!

我喜歡這歡樂無窮的中秋!

中秋節吃月餅的作文 篇3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逢中秋,我們全家便會去奶奶家,與他們共度這團圓的日子。

今年中秋也不例外,我們一家三口帶著精心準備的禮物去了奶奶家。奶奶見到我們非常開心,還準備了豐盛的晚餐。我們打算吃完晚飯後,邊賞月邊吃月餅。可是天公不作美,偏偏在今天下起了傾盆大雨。“唉,今天的月亮看不到了。”年僅5歲的.弟弟,邊說邊皺起了眉頭。看到弟弟不開心的樣子,我的心裡像堵了一塊塊小石頭似的。

突然間,我看到了幾盒月餅,眼珠兒一轉,在腦子裡想出了一個讓弟弟開心的好主意。我便對弟弟說:“弟弟,我們組織一場吃月餅比賽,好嗎?”弟弟聽了歡呼雀躍,高興得拍手直叫好。我們不一會兒就把賽場準備好了。爺爺奶奶當裁判,我和媽媽一組,爸爸和弟弟一組。隨著爺爺的一聲哨響,比賽終於開始了!不到五分鐘,我已經把一個月餅狼吞虎嚥地吃完了。弟弟雖然人小,也不甘示弱,那櫻桃似的小嘴一上一下,不一會兒也吃完了。

爺爺笑哈哈地宣佈:“這次,你和弟弟並列第一!”“哈哈……”全家沉浸在中秋的歡樂中。

中秋節吃月餅的作文 篇4

中秋節為何要吃月餅呢?民俗專家表示,“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中,當時它也只是像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

唐代時,“月餅”的名稱開始在民間逐漸流傳開來。到了宋代,月餅又有“荷葉”“金花”“芙蓉”等雅稱。宋以後,製作月餅不僅講究味道,而且在餅面上設計了各種各樣與月宮傳說相關的圖案。到了明代,中秋食月餅的習俗開始盛行。清代時,月餅的製作工藝有了較大提高,品種也不斷增加,祭月月餅到處都有。

民俗專家表示,隨著時代的演變,中秋節吃月餅已經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古老而又非常有意義的民族文化傳統。

中秋節吃月餅的作文 篇5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又是一年中秋佳節。這十五的月亮像個金子做的圓盤,掛在深邃的天空中,給幾片浮雲鍍上了金邊。

我們全家五口坐在七層頂上,一邊吃著媽媽親手做的月餅,一邊盡情地欣賞著這皎潔的月亮。我一時興起,學著古人的樣子,搖頭晃腦地吟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媽媽自然也不例外,她走過來摟住我:“別再耍寶了,現在我宣佈一件事情,今年的月餅,其中有一個我放了點特別的佐料,誰要是吃到了就有獎。”我連忙問:“啥獎品?”“都寫在紙條上放進月餅中了。”

於是媽媽媽拿出了五個一模一樣的月餅,供我們挑選。媽媽說我最小,讓我先挑。我左看右看,拿起這個又放下那個,舉棋不定,偷偷看一下媽媽的臉,媽媽笑咪咪地,一點暗示都沒有。到底是哪一個呢?每個月餅都一個模樣,沒有特別的地方呀。我只好隨便拿了一個,心裡還在默默地祈禱,獎品就在這個月餅中。

我迫不及待地掰開月餅,嘿!裡面可什麼都沒有,真可惜,獎品與我擦肩而過,唉,誰叫我運氣不好呢。只見爸爸手舞足蹈起來,“哈哈,我中獎了!我中獎了!”爸爸的運氣實在好。

我忙問:“快看,什麼獎品?”爸爸念道:“祝中秋節快樂!請中獎者說說中秋節吃月餅的來歷。如答不上來,就認罰吧。”爸爸大叫道:“這算什麼獎品,還不如說處罰呢?”看到爸爸一臉委曲“樂極生悲”的樣子,我肚子都笑疼了,慶幸自己沒有摸中“獎品”。

爸爸甩了甩頭,一副從容不迫的樣子,“說就說吧,這可難不倒我。月餅的出現始於元朝,由於元朝的殘酷統治,中原廣大人民紛紛起義,當時朝廷搜查得十分緊張,軍師劉伯溫就想出了一條妙計:特製大圓餅,內暗藏字條。

字條上寫著‘八月十五起義’,再將餅運進義軍軍營,八月十五一舉攻城,攻下了元大都,朱元璋欣喜若狂,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將‘月餅’作為食品賞賜群臣。於是中秋就有了吃月餅的習俗。這麼樣說得不錯吧?”說著,爸爸朝爺爺、奶奶、媽媽和我眨了眨眼。

一家人樂呵呵的嚼著香甜的月餅,觀賞著分外明亮的圓月,談論著中秋節各種美麗的傳說,享受著中秋團圓、家庭和睦的歡樂。

中秋節吃月餅的作文 篇6

中秋中秋節的傳統食品是月餅,月餅是圓形的,象徵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

據說。中秋吃月餅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源自我們民族祭月拜月的一種儀式。可以說是自然拜物教的一種表現。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玉兔搗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多麼美好的詩句。已經成為我們民族古老而美妙的神話之一。演繹著農業時代人們把月亮作為一種神對待的那不同一般的崇拜。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解放初期。那時還有賣兔爺兒的。是把兔子奉為與嫦娥一樣神的。只是現在兔爺兒早被米老鼠和櫻桃小丸子取代了。

傳說到了唐代。月餅還不叫月餅。因餡中有核桃芝麻的舶來品而叫做胡餅。是楊貴妃中秋吃胡餅看到月亮時。心血來潮說就把胡餅叫做月餅吧。於是把月餅的冠名權歸楊貴妃了。當然這只是民間的演繹。其實。我國最早出現月餅的文字記載。是出於蘇東坡的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也就是說從宋代時起。月餅才漸漸大行其市。並且讓月餅多了團圓的另一層含義。圓圓的月餅正好取了團圓的圓的象徵意思。萬里此情同皎潔。一年今日最分明。清代有竹枝詞寫道:[紅白翻毛製造精。中秋送禮遍都城。"民國北平的俗曲唱道:[荷花未全卸。又到中秋節。家家戶戶把月餅切。香蠟紙馬兔兒爺。猜拳行令同賞月。"可以想見。在歲月的更迭變遷之中。月餅已經普及得相當廣泛了。

於是水到渠成。傳到我們這一代。中秋便理所當然要吃月餅。僅僅成為了一種慣性而機械地存在。而忘記了月餅中曾經寄託著我們民族對自然之神的嚮往了嗎?我們如今只是把月餅當成了一種吃品和禮品。如此實用主義來對待。而悲慘地沒有了我們祖先純真美好的想像力和對大自然的質樸而敬畏的親和力了嗎?

我們中國的節日從來都是和吃聯絡在一起的。比如春節要吃餃子。端午要吃粽子。這是和我們國家幾千年是農業社會有關。節日與農業的節氣緊密地聯絡在一起。所有節日裡吃食。都是對大地的親近。春節。端午和中秋。是中國傳統的三大節。吃月餅自然就變得如此重要起來。月餅的餡可以百花齊放。但甜是最主要的。原因很簡單。在原始的農業社會。蔗糖和蜂蜜的出現之前。甜曾經是人們一種嚮往和慾望。是被古代哲人認為是和光明連在一起的兩件最高貴的事情。是和美連在一起的最好的一個詞彙。所以。到現在我們還在說[甜美的生活"。把最好的日子用甜來表達。是最高貴的一種體現。因此。月餅的甜味是必然的。是主要的。是體現了一個飽嘗辛酸苦辣的民族長期以來對生活特別是團團圓圓。甜甜蜜蜜生活由衷的嚮往和禮讚。

清<燕京歲時記>中曾有些絕對地說:[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我小時候家就住在前門樓子附近。自然中秋節是要吃致美齋的月餅。但那時致美齋也好。其他店鋪也好。賣的月餅大多是自來紅。自來白。翻毛。提漿四樣傳統月餅。餡中的青絲紅絲蜜餞果脯芝麻桃仁豐富許多。但糖必須是冰糖的甜味是不能夠少不能夠變的。

如今的人們已經越來越怕甜了。把甜和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症聯絡在一起。甜變成了一種可怕的事情了。如今的月餅自然要迎合人們的新口味。不敢甜。卻敢又是海鮮餡又是鮑魚魚翅燕窩餡。甚至還有人蔘餡。花臉般百變時尚起來。把本來象徵閤家團圓與生活甜蜜的那一點質樸的意義。非要練就老君爐裡那保命養身的八卦金丹不可。但是。月餅成了一個筐。什麼餡都敢往裡面裝。自然便敢於把大眾化的月餅做成貴族式的頂尖產品。幾千元乃至上萬元一個碩大無朋或價值連城的月餅。都不是新聞。去年居然曾經花樣翻新做成純鈦金的月餅。和時裝秀一起[秀"一把。時代變遷了。民族傳統中民俗的東西就一定也要變沒有了嗎?或者非要變得商業色彩那樣濃重不可和奢侈豪華不可嗎?今年政府出臺強制性指令。不許豪華包裝月餅。致使月餅的價格不得不屈尊下來。這當然是好事。只是要將月餅真正迴歸本來的位置上。也不是一時之事。為了賺錢。月餅仍然在花樣翻新。我們自己和自己逗著玩。每當想起在我們的月餅歷史中曾經出現過這樣的大月餅和金月餅時。總忍不住想起溥儀當年賞給總管內務大臣紹英的一個月餅。長二尺。重二十斤。就已經被當時的人們歎為觀止。如今看來只是小巫見大巫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