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中秋遐想作文9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36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秋遐想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中秋遐想作文9篇

中秋遐想作文 篇1

中秋之夜,我坐在窗前,等待那一輪明月,人們常說:“月到中秋分外明。”這話果然不錯,瞧!月亮帶著一圈金環露出了朦朧的臉龐。它先是金黃金黃的,慢慢穿過一層輕煙似的薄霧,向上升著升著,就在一瞬間,我捕捉到月兒的顏色變淺了,變白了!天幕閃爍著稀稀落落的星星。它終於露出了神祕的面紗。圓的那樣美麗,那樣有趣。

“玉盤”射出的一道道朦朧的白光射入了我的心扉,使我不禁浮想聯翩。

啊!皎潔的月兒,你讓我看到了你不為人知的一面:美麗的嫦娥,因偷吃仙藥,被關在寂寞的廣寒宮內,我彷彿看到了那悽怨的眸子,曼妙的身姿,耳邊迴盪起那悲涼的樂曲;執迷不悟的吳剛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砍著那顆不斷的桂花樹,魁梧的'身子在若大的廣寒宮內是那樣的渺小;小玉兔在廣寒宮內為嫦娥仙子夜以繼日的搗藥。我多想去慰問一下寂寞的嫦娥,多想去陪小玉兔快樂的玩耍,多想去勸勸那固執的吳剛。可月兒又那樣的遙不可及:我想借大雁的翅膀,在這團圓的時刻飛向皓月的懷抱,可大雁也無法飛那麼高;我想要借彩虹橋登上那神祕未知的星球,見識一下你的真容,可是當彩虹出現時,你卻不知道在哪和我捉迷藏。我只能抱著神祕的幻想,在腦海裡拼出你的模樣。

看著這一輪明月我又想起家鄉的親人,真是應了那句“每逢佳節倍思親。”我久久的凝望著月兒,聽爸爸講著那古老而又美麗的傳說,腦海裡又浮現出一幅幅美麗的畫面。

中秋遐想作文 篇2

金秋的早晨,風拂面而過,心情無限暢快。今天的太陽雖不算多光芒耀眼,藏在雲彩後面,顯得嬌滴滴的!

明天就是中秋了,嫦娥奔月、《水調歌頭》一幕幕閃過我的腦海。歷代文人,中秋時節靈感湧入腦海,創造出千古流傳的'詩篇。月圓之夜,李白站在月光下,感嘆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離家在外的遊子的共同心聲啊。更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千古名句。表達了怎樣的人生感觀啊!一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更是有一絲神祕。明月高照,飲酒問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又想天上仙宮,嫦娥是否也在思念地面上的故鄉?充滿想象色彩,又有一絲對明月的嚮往。“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也是向天下世間所有離別的親人發出的深摯慰問和祝願,增加了奮發向上的意蘊。全詞表現出豪放曠達,浪漫瀟灑,又另含另類的人生哲學,實在很叫人推崇、敬佩啊!

中秋乃是團圓佳節,所以周村的叔叔也回家看望奶奶了。

傍晚,下起濛濛細雨,我和小弟弟、小妹妹在雨中盡情的奔跑,嬉笑。盼望著明晚的月兒圓又圓。

看到奶奶的笑臉,我有說不出的愉悅。希望天下所有出門在外的遊子都能在明天回家陪孤單的老人過一個團圓佳節……

中秋遐想作文 篇3

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陰(yin)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悽愴摧心肝。——題記

清風月下,平靜的水面中盪漾著,陣陣漣漪。那一輪滿月,安詳的,掛在空中。皎潔的月光,灑在每一個人的身上,給予我們最純淨的靈魂,那是月魂,高潔的,安逸的。

猶記得,兒時對中秋節總是念念不忘。或是因為從母親那裡聽來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罷,雖結局淒涼,曲終人兩散,駕著彩雲,飛向天際,永居廣寒宮,身旁沒有後羿,只有那全身雪白的玉兔作伴。聽得入神,竟也想要一包那樣的神奇的藥,去雲中玩耍,感受涼爽的清風,心曠神怡。手裡總是拿著一個月餅,甜甜的,黏黏的,甜絲絲的味道頓時在嘴裡瀰漫開來。兒時的天真,此刻望月,憧憬著。

時光如梭,或許自己早已不是以前的那個小孩,或許已沒有之前的那份純淨的快樂。是因為讀過“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詩句,才變得如此憂慮嗎?背井離鄉,只為給家人更好的生活,在燈紅酒綠裡,把所有的思念寄向遠方,情繫明月,清月流殤。是因為讀過“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詩句,才變得如此惆悵嗎?草長鶯飛,獨坐花海,望鎏雲精雕細琢,卻等不到春暖花開。一直記得你的海誓山盟“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就此,渴望回眸時,你在燈火闌珊處。是因為讀過蘇軾的'《水調歌頭》,才變得如此傷感嗎?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渴望伊人在水一方,並排坐著,仰望明月,共賞月光的明媚皎然。

中秋節就這樣悄悄的來了,與家人團坐在桌旁,共敘往日的美好過往。一桌,八椅,一家人,在此刻親密無間,談笑風生,歡聲笑語,月光靜謐,灑落人間。靜靜地,柔柔的,一絲絲一縷縷月光,皎潔的,照耀在每個人的心上。桌上幾個盤子,盛著一個個圓圓的月餅,色澤誘人,與天上的月亮甚是相稱。被大家的鬨笑所感染著,一陣陣笑聲,相信會傳遍世界。每個人,或都應該珍惜這樣的時光,一去不復返,只為做到不辜負,不辜負身邊的一點一滴,珍惜團聚的時間,遙望明月,不知幾時還會有。兒時的那些幼稚的動作,在此刻,變為一個從未觸及過的片段,串接起來,是朋友的鼓勵,是父母無微不至的關照,是老師的諄諄教導,一切皆美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那樣的天真,就此變為時過境遷。長大了,成長了,懷念了,傷感了。或許人有太多悲傷離合,或已不再在乎,只想活在當下感受如今的美好,回憶著,兒時的天真,往前的中秋佳節,往前的美好過往,銘記著,謹記著,心念著,憧憬著。晴空萬里,古朗月行,獨行小徑,逐迷。永遠記得今日,這個美麗的日子,這個月光籠罩的日子!

中秋遐想作文 篇4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到有人問,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辛棄疾

是夜,月色清涼如水,獨坐窗前,深藍色的天空被窗櫺劃成幾塊,顆顆繁星散落在那皎潔的上弦月周圍,很美,美得讓人無法呼吸。在月的周圍,絲絲縷縷的雲輕輕地飄著,好似嫦娥飄逸的秀髮,舞動的絲帶。

月,你可知千百年來,文人墨客衷情於你,千絲萬縷的情思寄託於你,思念存想沉醉於你,你不禁勾起人們無限的遐思……古往今來,你一直是無數文人墨客常吟不衰的精品,是天涯遊子肝腸寸斷的寄託,是歸心似箭人的思念和情感的知音。

孤寂時有“舉杯邀明月”,憂鬱時有“舉臂呼明月”,思念時有“舉頭望明月”。不知不覺中,月盛載了太多的盛譽,含蓄,柔美,飄灑自如。李白呼月作“白玉盤”,蘇軾比月為“嬋娟”,月光似乎凝滯了人們心中所有的情絲。

的確,自古以來,花前月下吟月者甚多:李煜的“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吟出了沒落皇帝內心的孤寂;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道出了對手足親情的摯愛;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抒發了遊子對回鄉的渴望;朱淑的“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則寄託了對天下眷侶的深情祝福……無數詩句在我心中湧起。

我凝望著月亮,此時,她是那樣的悽美,高傲地俯視著人間的悲歡離合。

月光,依舊如水,地面披了一層銀紗,窗櫺鍍了一層白金,神奇與美妙並存於腦間。透過深邃的夜空,好似看到廣寒宮的冷氣奪人,好似看到嫦娥的冰清玉潔,好似看到月桂樹的.傷痕累累,又好似看到蘇東坡的深情凝望,好似看到周幽王在清幽的月光下,用淚拍擊出最憂傷的旋律,最絕望的輓歌……

無論是深情纏綿的訴說,還是精靈古怪的問題,你都值得我細細口味,慢慢思索。

如水的深夜,獨倚窗櫺,在清涼如水的月光中,閉合雙眸,靜靜的遐想……

中秋遐想作文 篇5

在陽臺撐開一張小桌子,擺上幾疊早已切好的月餅,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啃月餅、搶月餅,是多麼愜意啊!

微風吹拂我的臉龐,我舒服眯起眼睛,感受著這份來自於大自然的恩澤。嘴中品著一塊月餅,看著爸爸一邊嚼著月餅,一邊和媽媽悄悄說著什麼。姐姐悠閒地靠著椅背,和我說起了她們班的八卦與新聞,說個不停休。天上——一輪看似有好多小孔的圓月,將一縷縷輕柔無比的月光,悄悄地、無聲無息地灑在我們身上,映在我們臉上。

在這樣柔和的月光下,我回憶其過去的歡樂。又想象著未來,一位胖嘟嘟的女孩,獨自一人,在一個很大很大的學校裡走著。那個女孩在黃昏時,微風中散步,她想起在小時候的時候,自己和姐姐,還有爸爸媽媽、一起坐在圓月下談天說地,那時候姐姐跟自己說了許許多多大學裡的趣事,當時,還聽得口水直流,現在,真的來到大學,也沒有小時候那麼稀奇那麼渴望大學了。

在大學裡,那個女孩會逐漸變得獨立,會變得堅強。

——當然,這只是我的'幻想,但總有那麼一天,這不會再是我的幻想。

夜深了,姐姐的大學新聞停止了,爸爸和媽媽的對話也戛然而止,又是一度中秋。時間,你為什麼跑得那麼快呢?

中秋遐想作文 篇6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名月夕、仲秋節、拜月節、追月節或團圓節。傳說王母娘娘賞賜了吳剛一些仙藥,吳剛讓妻子嫦娥保管,但她因害怕壞人要偷吃仙藥,於是自己吞下了仙藥,飛到月亮上,成了仙,這天正是農曆八月十五日。後來鄉親們為了紀念善良的嫦娥,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都會在月亮下襬上水果祭月。

中秋的月亮是圓滿的,象徵著團圓;中秋的月餅是甜蜜的.,象徵著幸福。家家戶戶吃著月餅賞著明月,飽含著無盡的思念和牽掛。

每到中秋節,我們一家都習慣在樓上露臺上吃月餅賞月,看著天上高掛的圓月,媽媽就會悠然地講她小時候的故事。我的媽媽是江蘇人,聽媽媽講,南方的習俗是不論中秋當晚是陰是晴,都是要祭月的。媽媽小時候的家有個院子,中秋當晚會在院中擺一張小桌子,上面擺上蘋果、石榴、菱角、月餅和瓜子等,然後由外公燒香祭拜,之後全家一起圍著桌子坐下,邊吃邊聊邊賞月,其樂融融。

我們吃著月餅,看著圓月。看著看著,我彷彿看見了“嫦娥奔月”、“吳剛伐桂”和“玉兔搗藥”。我也想登上月球,走進廣寒宮,親自拜訪一下嫦娥仙子,親眼目睹一下可愛的小玉兔是如何搗藥的,並且告訴吳剛不要再白費力氣砍樹了,不死之樹不是徒有虛名的……

月亮,總是帶給人無盡的遐想,“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從古至今,中秋圓月,讓多少文人墨客為其吟誦。

中秋晚上的月亮總是分外皎潔,分外的圓,在它的照耀下,一切都顯得那麼平靜,那麼美好!

中秋遐想作文 篇7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之一。中秋節這天,全家人都會坐在月亮下賞月、吃月餅。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

中秋節這天,我們全家坐在院子裡賞月,吃月餅。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特別美麗。我仰望著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不僅想起了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是我想起了遠在北京的叔叔嬸嬸,他們因為工作關係,不能回家過中秋。他們現在也在賞月吧,我不僅這樣想。“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們跟叔叔賞的'可是同一輪明月呀!

我一邊吸著手裡的飲料,一邊吃著美味的月餅,聽爺爺講那傳說中的故事。嫦娥奔月,起義抗元,吳剛伐桂??最熟悉的就是嫦娥奔月了:嫦娥偷吃丈夫的不老仙丹,飛奔到了月宮,從此開始了她寂寞的生活。奔月後,嫦娥的月宮裡除了一隻玉兔,一棵桂樹,別無它物。還有另外一個說法說月宮裡還有個吳剛在不停的砍伐桂樹。好奇妙

啊!我多麼想到月宮裡陪嫦娥聊聊天,逗逗小玉兔,安慰安慰伐桂的吳剛??

我凝神望著月兒,“月到中秋分外美”,今天的月亮特別圓,我又想起了李白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今天的月亮簡直就是一個光潔的玉盤呀!口裡嚼著香甜的月餅,聽爺爺講著月亮的傳說,我又想起老家的好朋友,直到很晚很晚??

中秋遐想作文 篇8

一夜寒風過,地上有些潮溼,山上的雪迫不及待想走下來卻被松樹們緊靠著互相取暖的身子擋住了。白雲急匆匆地從處子一般藍色的天空中走過沒有半點停留的意思,草原的綠色忽明忽暗卻流露出掩飾不住的疲憊。太陽溼漉漉地照在片片金黃的麥茬地上,點點露珠閃閃發光,黑色的公路被石人子緩緩走來的秋色陪伴著向遠方延伸。此時巴里坤的小麥剛剛收割完畢,糧食部門的工作人員早已在各鄉村忙著收購工作。看著一袋袋的糧食被裝上車拉走,看著農民們滿臉風塵而又面帶笑容的臉上我想起了小時候跟著父親拉著地排車去交公糧時的情景,年幼的我趴在糧食袋子上,父親那套著袢繩又紅又黑的肩膀在太陽底下閃閃發亮,知了在路旁拼命地喊著。一晃十多年過去了,年近五十的父親有了自己的運輸公司,再也不用拉地排車了,而他的兒子卻再一次回到農村,來到這個邊疆小鎮,並且即將在這渡過他的第二個中秋節。

小時候過中秋節,感覺就是吃月餅走親戚,而且月餅那麼難吃就不能換個別的食品?小時候我特別靦腆,最怕串門走親戚,但一到年節的時候,媽媽串門走親戚總要帶著我。這對我來說一件特別難受的一件事情。在別人家我幾乎不敢抬頭,別人問我話我也不吭氣,只是低著頭擺弄手指頭,這個時候媽媽就會推我一下,插上一句:你三姥爺問你話呢!

然後對我的無禮表示道歉:這孩子忒靦腆,不大說話。這時親戚就會安慰到:“孩子忒小,大了就好了,不說話,心裡啥都有。哎呀!你看恁小長的多俊,濃眉大眼嘞!要是個妮子就好了……”。所以那時的我不喜歡過中秋節。我老是問媽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節日讓人們互相串門,這月餅你送給我,我送給你,送來送去啥意思?媽媽就會說:這就是個紀念,平常各忙各的,再沒個年節,你不來,我不往的`,親戚也就不是親戚了。現在我長大了,我用十幾年的時間去克服我性格上的弱點。看來老人們說的是正確的:大了就好了!。長大就好了!長大了遠離家鄉才真正理解這些節日對人們是那麼的重要。

說到中秋自然少不了月亮,現在月亮已經離我們很近了,因為我國的“嫦娥”馬上就要奔月了。我國中時候寫過一篇科幻小說,小說中我寫到了嫦娥工程,沒想到與現實如此巧合,而且我小時候的夢想這麼早就成為了現實,比我設想的時間還要早兩年。一想到這裡我就為我小時候的幻想飄飄然起來,甚至有些得意忘形。長大了我依然有許多幻想,可我不敢說出來,怕有人說我有病。當然中秋我不能忘了田田,因為她的生日就是中秋節。送她點什麼呢?我想來想去做一張電子相簿給她吧!

於是折騰了幾個晚上把我以前給她拍的照片進行重新加工再加上她最喜歡的音樂刻進了光盤裡,價值人民幣兩塊五。我想嫦娥不會做這樣的禮物給后羿吧!嫦娥只有把她的思念和孤獨都做進了月餅裡自己吃,所以月餅才這麼難吃。唉!你怎麼就能一個人跑到這廣寒宮裡來呢?唉!同樣是圓,不同的人做出來的結果不同啊!唉!中秋節吃塊月餅吧!

中秋遐想作文 篇9

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其中一家團圓的節日就是中秋節。中秋節,也是大家一個歡樂的節日。我想:中秋節的月亮是一年裡最美的,最完美無暇的。

八月十五那天,我滿懷著希望到我外公家吃飯。當時,所有的親戚都來了,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吃著飯。你一言,我一語,歡歡喜喜集聚一堂。飯菜也很可口,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我想:這就是一家人的溫暖吧。快樂的時光總是特別的短暫,不知是誰說了一句:“快去賞月吧。”大家跑去陽臺,都想欣賞一下潔白無瑕的月亮。

來到陽臺,所有人興奮的心情一下子跑到九霄雲外。因為今年這個中秋節的月亮並不可見——大雨連綿,陰雲不散,天空只露出半點朦朦朧朧的亮光,月亮的潔白彷彿被雨點衝散了。冷風陣陣,狂風夾著雨水打到我的身上,我連賞月的心情都沒有了。

歡樂之中,可惜不能有美景相伴,實在是完美中的一點缺陷。

回想以前,那個3年前的'中秋夜。當時,親戚們都在外面打工,不能回來。我的外公外婆只好抱著我,一邊欣賞潔白的圓月,一邊餵我吃月餅,兩人孤零零的。可是現在,大家都回來了,年事已高的外婆卻去世了。不過,這也說明了一句哲理:世上的萬物怎能有十全十美之時呢?

生活中,人都會遭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人會堅強的面對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小小的殘缺根本微不足道。

在今年的這個中秋節中,我面對這個微不足道的缺陷,心裡依然是滿足的,歡樂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