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中秋節作文(彙編8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07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中秋節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彙編8篇)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1

又是一年團圓時,在外的遊子們大多都回到了故鄉,真是人月兩團圓。

對於我們這裡的村民來說,中秋節不但是人團圓的時刻,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尤其是像我媽媽這個年紀的人,要做的事情很多,在中秋的前兩天就已經要動手準備過節的東西了。

必不可少的一樣就是糖餅,這是中秋節的口糧,糖餅越遠越好,也有團圓的意思,早上媽媽就動手了,面是昨天晚上和好的,發了一晚上,芝麻是好幾年前人家送的,媽媽一直留著等到一年的一次的中秋節才捨得拿出來吃,平時是不捨的的,今天拿出來一看,好好的芝麻已經生滿了蟲子,媽媽可惜的連連搖頭,說應該早點拿出來晾一晾,現在只好擇了又擇,箔了又箔,我打笑道不如留著蟲子一起吃了算了,還有點葷腥,媽媽直拿眼瞟我。蟲子都弄乾淨了就要下鍋炒芝麻了,炒熟了在和紅糖攪拌在一起便可以和麵了,我們這裡的人蒸的餅層數越多越好,要是一個餅能蒸上十層,那就表示今年的中秋節和和滿滿,團團圓圓;這種鄉俗的直接後果就是讓蒸糖餅變成了一項艱鉅的任務,我家裡的餅就要三層,那麼就要擀出三個薄餅,底下鋪一層,然後撒上剛才準備的芝麻紅糖,然後在一層,這樣把三層弄好後還沒有完事,糖餅的四周要捲上花邊,然後再拿出一些模具印上好看的花紋才算一個完整的中秋糖餅;出了自己家裡吃外,糖餅還是饋贈的食品,中秋節時上了年紀的人就能收到小輩們送來的月餅,你不能收了月餅讓人家空手而回,要給人家兩個糖餅再配上幾個蘋果,這才是大家的團圓節。

另一個就是中秋的前一天要吃餃子,“好吃不過餃子”北方人對餃子的喜愛不用細說,逢年過節都要吃餃子,東北人吃餃子餡花哨多,什麼都可以做餡,豆角、茄子、辣椒、韭菜、白菜,肉餡也很多,雞肉鴨肉鵝肉牛羊豬肉甚至鹿肉都可以包餃子,我們這裡的人就吃的比較單一了,通常是茴香豬肉餡,早早的將茴香洗好,晾起來,豬肉繳成餡,開水和麵,也要晾一晾才可以包,否則煮的時候餃子容易破,待一切都準備好後,擀皮,和餡,就可以動手包了,這個餃子吃的時候好吃,做起來可是麻煩的很,沒辦法,誰讓它好吃呢。

今年是我上了高中後第一年在家過中秋,以往都是在學校裡面和同學們在一起,雖然吃吃喝喝也很快樂,但團圓節要是不在家裡過心裡就是空落落的,在家裡雖然忙活的事情很多,但是心裡卻充溢著一種滿足,若是能永遠陪在父母身邊該多好,只是我們都在長大,都要離家遠行,如果遠在他鄉的遊子不能回家過節,就在十五的夜晚對著明月暢飲一杯來疏解鄉愁吧。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2

奶奶忙著準備晚餐,媽媽和弟弟在那裡嬉戲。到了該接年的時候了,爸爸拿著鞭炮劈里啪啦響了一陣,年就開始了,奶奶把壓歲面做好了,喊我們一起吃飯,吃完飯後,爸爸拿著煙花叫我們一大家人都去看,先放“芭蕉扇”,爸爸緊緊握住“芭蕉扇”的手柄,迅速點燃導火線,等導火線冒出了白煙後,緊接著火星就射向四方。可惜你沒有看到,哪一幕真是太精彩了,“火星”是五彩繽紛的,尤其裡面還夾著爸爸的珍珠呢,我們還放了個“太空人”,點燃導火線後,“太空人”就閃出火花,發出綠光,而且會一個勁的衝向太空。年的熱鬧不用說是大家所期待的。

但在我們開心“發瘋”之餘,媽媽語重心長的告訴我:“年的背後寄託著沉重的責任,你又長大了一歲,對於人生應該更多了一份思考”。是啊!面對新的一年,我要多一份責任。我決心要好好學習,用優異的成績報答父母、老師對我們的期望。晉城市澤州縣犁川教學區上犁川國小三(1)班彭詩雨輔導教師:郭燕妮我被感動的成大伯成大伯是一個貧困的村長,他現在已經63歲了,是一位退休的老村長。

他把每個月的養老金都捐助給了十三位貧困生,我覺得這位老爺爺非常有愛心,他像雨露一樣滋潤著禾苗。我覺得成大伯是一位很善良的老人,他用所有的錢來做慈善,幫助貧困生,他是那樣的有愛心,他真是一位活菩薩。那些貧困生都快快樂樂得上學,這些貧困生在成大伯的眼裡就像他的親孩子一樣,他們像小鳥一樣歡樂的成長。我想對成大伯說一句話:成大伯你真是太善良了。

所以我被成大伯感動了。晉城市澤州縣犁川教學區上犁川國小三(1)班司雨航輔導教師:郭燕妮我的老師我的老師是個美麗善良的人,她圓溜溜的大腦袋,臉上有黑色的眉毛,眉毛下有兩隻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樑,還有紅豔豔的嘴巴。我的老師最喜歡和同學們交流,喜歡和同學們玩遊戲,還喜歡打乒乓球,這是她的優點,我的老師同樣也有缺點,比如說同學們上課不專心致志聽講,老師就會發脾氣,下課打架鬥毆,不隨地吐痰,不隨手扔垃圾等等許多壞毛病。所以我相信許多老師也不想讓自己的同學養成不良好的壞習慣。

我想老師要也一定也想讓我們從小養成講文明,自覺遵守社會公德,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所以說,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樹木成陰,空氣清新是我們在座的每一個同學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讓我們共同遵守規定和規約,讓我們一起保護學校的環境吧。晉城市澤州縣犁川教學區上犁川國小三(2)班王思楠輔導教師:耿海雲母愛“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每當想起這首詩,我就想起了媽媽對我無私的愛。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3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仙道半緣君。

——元稹

秋天的麥子已經成熟,黃葉紛飛,空氣中總透著絲絲縷縷的稻香。清風拂過,黃金般的波濤洶湧澎湃,透露著豐收的美意。稻叢中,他和她面對面的佇立著,千言萬語一併湧上了心頭,卻擁堵在了喉中,久久不能迸出。四周還彌散著金黃的氣息,似乎連天上的雲彩也染上了些淡金。誰也沒有說話,耳畔只剩下稻葉磨挲的聲音。

一聲嘹亮的軍號打破了沉鬱的氣氛。他匆匆起身,走向瞭如蟻的'人潮。他從此再也沒有回頭,只是給她留下了一個似乎即將消逝的背影,和一段破碎的記憶。這一年,他二十歲,她十九歲。

這是個有風的日子。天色甚藍,藍的有些發黑。

臺北的月亮很大,很圓。一張古舊的木椅,勉強支撐著他日漸衰老的軀殼。風不大,他卻能感到陣陣徹骨的寒意,額前的銀絲隨著清風微微晃動,更殘酷地顯出了他的蒼老。抬頭,仰望蒼穹,一輪素娥緩緩升起。月色是那樣慘然,清晰無比的映出了他的一道道皺紋和花白的頭髮。 “明年草又綠,王孫歸不歸。明年草又綠,王孫……”觸景生情,他想吟詩,卻不待吟完,已是淚滿衣襟。他放任淚水在臉上肆意地去流、去淌,即使流進耳中,也不肯拭去。一滴淚珠從他眼角輕輕滑落,碎在他佈滿褶皺的手背上。淚光之中,暗淡的光映出了天際的月,只是沒有那麼完美。

即使是在這個極為偏僻的山村,也有人賞月。有人說,那是一個不肯嫁人的老姑娘。

每年中秋,她都會擺上二三藤椅,一張竹桌,再放上幾塊並不是十分精緻的月餅,算作賞月的夜宵。而此時,她正痴痴地望著天空。天空中質樸無瑕的玉兔凝固在了漆黑的夜空中,月中素雅的嫦娥似乎也還是痴痴的望著人間,望著她已不在的愛人。一年,兩年……十年,二十年……為了一個諾言,她也總像嫦娥一般眺望著她的后羿。她知道,他還活著,他們一定還會相聚。哪怕再等上二十年,三十年,她亦無怨無悔。嬋娟之下,她在賞月,卻不知道,千里之外的明月下,一滴淚,為她而落。

又是一輪中秋月,又是一年落淚時。為誰落淚?為伊人;為誰動情?為蕭郎。

麥子早已成熟。依舊是黃葉紛飛,依舊是稻香散漫,依舊是波濤起伏,依舊是稻葉磨挲。只有青青的苔蘚與滄桑的明月為證,見證穿越了五十年曆史塵煙的承諾與等待。一別五十載,他們果真再度相逢,就在當初分別的地方,就在稻花留香的地方,立起了兩座墳塋。那正是他和她,以自己的方式,兌現了當初無言的承諾。

所謂悲劇,就是將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4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將至,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在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與春節、端午、清明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中秋節是個團圓的節日,家家戶戶圍坐在一起,吃月餅、賞月、看《中秋晚會》,而在我的家鄉山西,人們以獨特的方式歡度中秋佳節。

家鄉的老人們都會把中秋節稱為“八月十五”,是僅次於春節的大節,打月餅則是一大習俗。祭月是有著悠久歷史淵源的民俗,而月餅是祭月最主要的供品,過去人們總是習慣自已製作月餅,被稱為打月餅,每逢中秋節前,家家都要架鍋,自己製作月餅。月餅以酥皮月餅居多,酥皮顏色金黃油潤,皮兒層次分明,上面的圖案相對簡單,有的用食用紅色素印上幾個祝福字,有的則是用模具製作一些常見的圖案和花紋。餡料基本就是紅糖、白糖和木糖醇,木糖醇會更健康一些,配料有玫瑰絲、桃仁、杏仁、核桃仁、紅棗等等,以“五仁月餅”居多。有些地區還專門給男人們製作月牙月餅,給女人們製作葫蘆月餅,小孩子則是一些諸如“孫悟空”,“兔兒爺”之類的卡通月餅,種類繁多。在中秋節那天,人們閤家圍坐分食團圓月餅,圓圓的月餅象徵著吉祥、團圓,同時也寄託著人們的美好願望,吃月餅和送月餅的習俗也一直延續到今天。

中秋節還有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祭月亮。中秋之夜,家家團聚,以月之圓預示人團圓。柔和月光下,人們會在院子裡朝著月亮的方向擺上供桌,供桌上通常會擺放月餅、水果、香爐、燭臺等。祭月的月餅會用四個一斤的方式來表達“四平八穩”的美好祝福,有的地區祭月會用一層一層的套餅,由大到小壘成一座寶塔,塔頂是一塊桃形月餅,而這些月餅全部採用麻油製作,香甜酥脆可口。祭祀開始,全家老少朝著月亮叩頭敬獻,燒香焚紙,口誦拜月歌:“八月十五月兒圓,西瓜月餅敬神仙,有吃有喝還有穿,一家大小都平安”。月光照在供桌上,預示著月光菩薩已經領受了這份情意,人們皆大歡喜。

我國的中秋習俗除了常見的賞月和吃月餅外,不同地區還會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比如南方有許多地區盛行中秋賞桂和觀潮。中秋佳節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嚮往,是被喻為最有人情味,最有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中秋時節,一輪明月高高掛,每逢佳節倍思親,想必你也會跟我一樣在這個節日裡思念家鄉、思念親人。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5

"中秋節的晚上將會有一次月全食.""這是本世紀最後一次了。"我正在和知道這個訊息的學生討論:“你看到了嗎?”“當然!”中秋節是觀看月亮和食物的另一個時間。這真是雙重幸福。

中秋節那天,學校似乎理解了我們的想法,早早地離開了學校。我一路小跑回家,趕緊做作業,並督促媽媽快點做飯。吃完飯,我可以小睡一會兒,休息一下,看月食。

當鐘敲到正確的“1”時,我父親叫醒了我。我洗了臉,立刻感到精神煥發。我來到樓下的花園,看著蒼白角落裡的玉盤。啊?為什麼沒有任何動靜?看看周圍的人,三個一組,兩個一組在一起竊竊私語,期待著...

“我們走吧,看!”人群中有一聲喊叫。“呼——”人們立刻開始歡呼起來。我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月亮。

月亮的左邊開始變暗,好像被一層薄薄的黑霧覆蓋著。我看了看手錶,現在正好是1點08分。這時,月亮不只是圓的,還散落著明亮的月光玉盤。

“爸爸,拍張照!”爸爸巧妙地拍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人群逐漸安靜下來,他們的眼睛盯著掛在天空的月亮。月食開始了,月亮被遮住的部分逐漸擴大。看,那個黑色的影子已經形成了一個月牙形,就像被咬過一樣。這時,我想起來了

至於“狗吃月亮”的說法,我問我的父親,他正欣喜若狂地欣賞著這個奇蹟:“這是狗吃月亮嗎?”“是的!然而,“狗吃月亮”只是一個民間傳說...“我父親給我講了天文知識。

大約在2: 30,天空中的月亮大部分被擋住了,只留下一個像鐮刀一樣的新月。我從父親手裡接過相機,對準彎彎的新月,按下快門,親自拍攝了這一驚人的天文景象。

2點47分,最神聖的時刻到來了,地球完全擋住了月亮,最美麗的月全食現象出現了。事實上,此時的月亮並不是完全隱藏或看不見的,而是月亮的邊緣呈現出一個青銅色的光暈,就像一個精緻的景泰藍手鐲掛在姚空上。我在想,我真的很幸運能在本世紀末看到這最後一次月全食。我仍然天真地認為,當我長大後,我會成為一名天文學家去探索宇宙的奧祕嗎?

在聚精會神看月食的人中有大學生、老人、中年人和比我小的學生。我從繁忙的日程中休息一下,看看這裡的人。他們的嘴巴無意識地形成了一個“0”形。這也是一個小小的“奇蹟”。

漸漸地,月亮開始向惠今展示一點點。到3點18分,月全食結束了。人們一個接一個地回家,我高興地回到了臥室。我聽說在這次月食之後的1998年和1999年將會有獅子座流星雨。我已經決定觀察一場流星雨。

中秋節晚上看月亮和食物給這個節日增添了新的美麗。這一夜,我永遠不會忘記。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6

我度過了許許多多的節:如“六一”兒童節,端午節,春節……

中秋節在8月15日,中秋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也叫“仲秋節”;又因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 八月節”“八月會”;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節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 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是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 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 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據史料記載,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時代,民間就已有為紀念太師聞仲的 “邊薄心厚太師餅”。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胡餅”,唐高宗時,李靖出征匈奴,於中秋節凱旋而歸,當時恰有一個吐蕃商人進獻胡餅,李淵很高興,手 拿胡餅指著當空的皓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月亮)。”隨後分給群臣食之。若此說確實,這可能是中秋節分食月餅的開始。但“月餅”一詞,最早是見於南宋吳自牧的紅菱餅。月餅是圓的,且被賦 予團圓之意的時代是明,劉侗《帝京景物略》說:“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圓。”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說:“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又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沈榜在《宛署雜記》中 還記述了明代北京中秋製作月餅的盛況:坊民皆“造月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市肆至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心靈手巧的制餅工人翻新出奇,月餅上做出各種花樣,彭蘊章 《幽州土風吟》描述說:“月宮符,畫成玉兔窯臺居;月宮餅,制就銀蟾紫府影。一雙蟾兔滿人間,悔煞嫦娥竊藥年;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玉杵駐丹顏。”

我最愛中秋節了!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7

明天就是中秋節了。年年中秋,年年月圓。今年的中秋來臨之際,忽然想起魯迅作品中的一句話——舊曆的新年畢竟最像新年,套用過來,就是“家鄉的中秋才更像中秋”吧。

記憶中,似乎自離家讀大學開始,每逢中秋佳節,便只能在遙遠的他鄉與家人千里共嬋娟。對此,母親諒解中亦有微責。她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你便是每年使家中八月十五的月亮不夠圓滿的那一份不變的缺憾。我無言以答,心中有歉疚,也有無法言說的惆悵。大學時代,與同學們在一起,每個中秋都是內容豐富、歡快熱烈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對生活的酸甜苦辣和人生悲歡離合的體會與感悟不斷增加,更何況人在天涯,於是,望向空中的明月,便總能在皎潔中領略一份清冷,引發幾許感傷。也常想象那月中美麗的嫦娥,在遠離故鄉的浩渺的宇宙,會有怎樣的寂寞?

然而,不管我們對中秋懷有怎樣複雜的情感,它一樣踩著亙古不變的步伐靜靜地向我們走來。看著周圍忙碌的人群,臉上沒有特別的興奮抑或喜悅,似乎沒有注意到中秋漸行漸近的腳步,這不禁令我懷念起在故鄉與家人一起度過的中秋。

許是那時人們的物質與文化生活還很簡單,所以便對古老的節日懷有很大的敬意與熱情。孩子們自不必說,過了端午便一天天數著日子盼望中秋的來臨。而隨著商店裡花花綠綠的商品日漸增多,獨特的月餅香、混合的水果香日漸濃郁,人們臉上的笑意也逐漸加深,中秋節終於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中來臨了。

節日裡最令人激動與興奮的活動是賞月。豐盛的晚餐之後,家家戶戶都把餐桌抬到窗前月光最先照到的地方,擺上水果、月餅。水果一定是圓形的,象徵團圓與圓滿。於是,紅的蘋果、黃的橘子、紫的葡萄、綠的西瓜,加上香香圓圓的月餅便整整齊齊擺滿了桌子。然後便耐心等待十五的月亮慢慢升起、爬上枝頭,等待皎潔的月光透過窗子灑向餐桌。當桌上所有的食物都沐浴在月光的祝福中後,全家人便快樂地圍坐在桌邊,品嚐生活的幸福與甜蜜。這桌上的食物是一定要吃一些的,母親說受過十五的月亮祝福的食物會給我們以後的人生帶來圓滿與幸福。我們都很相信,所以那月餅與水果吃起來就格外香甜。至今想起,仍有久違的餘香從記憶深處飄來。

然而現在,儘管商家挖空心思,月餅的香氣卻不再如從前誘人,空氣裡也少了從前濃郁的節日氣氛。也許是人們在走向現代文明時更注重與國際接軌,但這是否要以忽略我們的古老節日和傳統文化為代價呢?

望向空中年年相似的明月,總感覺它已不再如兒時般圓了。真是遺憾!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8

仰起頭,望著天空的一輪皎潔的明月,意識到了這又是一個團圓節了。天色微涼,月光照映在我身上,使我想起了十多年錢的中秋節……那是,我才3歲,童年的事情不怎麼記得了。只是那個中秋節我從未忘記,那個團圓的中秋佔據了我全部的回憶。

我記得,那同樣是一個月明的夜晚,我、父母、爺爺奶奶和一些親人一同在家鄉的四合院裡吃團圓飯。我已忘記了吃的是什麼,總之很好吃。大家一起歡聲笑語的吃完飯。吃完飯後,大人們做了一些祭拜,但是年紀小,我也不記得他們祭拜的是什麼,好像是家鄉一帶的神,而我只是在旁邊好奇的看著。接著,我們一起賞月,我仍記得,院子的中間的桌子上有許多的月餅。爺爺一邊笑著一邊給我講故事:“很久以前,有個叫嫦娥的人……”“兔兔是白的嗎?”“是啊,很白?”“那嫦娥在月亮上待了幾年了?”“不知道,反正有很多年了,數不清了。”……哦,我若有所思的看著月亮,怪不得老有模糊的人影啊,原來是有嫦娥和兔兔在那裡,我天真的說了一句:“改名我去找她玩去,看看兔兔還在不在。”大家都笑了,我很疑惑,不過長大以後才知道那是多麼的天真,多麼的單純,而那“嫦娥”和“玉兔”成為了我純潔無瑕的幻想。

“怡然,快來吃飯了。”是媽媽在叫我吃飯。我看著那和幾年前一樣的的明月,恍惚了一下,彷彿是在十年前,但又清醒了,意識到這是現實。這裡不是十年前,這裡也不是家鄉,我們已來到北京十年了,離開家鄉十年了,一年一年的中秋又不知不覺度過了。這又是一箇中秋,只有我與父母度過。吃完飯後,父母各幹自己的事情,我獨自迎著涼風賞月。月亮似乎與十年前的一致,但又有些不同。明月依然那麼皎潔,那麼明亮,甚至還能看到廣寒宮的嫦娥依稀孤獨的身影,可是親人們不在身邊,也沒有歡聲笑語的氣氛了。忽然想起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親人們都在幾百公里以外的家鄉,也有在幾萬公里以外大洋彼岸。但總是忍不住想起那年的中秋,心裡隱隱的心酸,眼淚無知覺的流到嘴裡,鹹鹹的,澀澀的,就像我現在的心情。

親人們,但你們看到這輪皎潔的明月時,會不會想起我?會不會想起我們十年前唯一一個一起度過的中秋節?會不會想起那年的月餅?會不會想起那年的明月?我不知道。

願這月亮能把我的祝福及思念,對親人的祝福,對所有人的祝福,帶到月光所能照到的地方。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