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15篇[合集]

來源:果殼範文吧 1.73W

在平日的學習中,許多人都參加過一些經典主題的主題班會吧?主題班會會前需要充分的準備,儘可能發揮每個人的專長、愛好和創造性。那麼問題來了,要如何準備一個主題班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15篇[合集]

國小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1

活動目標:1、瞭解中秋、感恩節的來歷。

2、知道我國與西方國家的民俗節日的共同點與不同點。

3、通過活動使學生體會濃濃的親情,體味團圓的快樂。

4、在活動中,使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積極探究、勇於實踐的意識和行為。

活動準備:師生共同蒐集有關感恩節和中秋節的相關資料,並加以整理。

有關中秋節的古詩。

“感恩節”小品

親手製作一張中秋節的賀卡

家長給孩子的中秋祝福。

活動過程:

師:大家都知道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在古時候,各個國家都有各自慶祝豐收的方式,並把這天定為自己國家的民俗節日。你們看,在美國大家是這樣慶祝的:(小品表演)

師:從小品裡你們知道他們在過什麼節?(感恩節),在我們中國也有一個與美國的感恩節類似的節日是------中秋節

下面就請大家拿出你搜集的有關這兩個節日的資料進行比較。(來源、時間、習俗、引申)

美國的古人為感激上帝的恩賜而有了感恩節,中國的古人為祭拜月亮而有了中秋節。這兩個節日雖都有各自不同的習俗,但有一點卻是相同的,那就是不管是美國的感恩節,還是中國的中秋節都是閤家團聚的節日,都是懷有對遠方親人深深思念之情的節日。

師:我國著名的詩人李白就曾在異鄉對著天空中的那輪明月抒發了自己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感情。這首詩就是--------

(靜夜思)(齊誦)

師:中秋的圓月常常會勾起人們的'思鄉之情,古人給我們留下了不少美妙的詩篇。今天,我們教室牆上也貼了許多跟中秋有關的詩句,請家長與孩子們一起來一個(中秋古詩對對碰)(音樂起)

1、請在座家長和同學每人摘取一條。

2、請在規定時間內找到詩的另一半。

3、完成後請兩人合作吟誦。

師:一曲曲感人的詩篇滲透著濃濃的親情,現在親人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手拉手把心貼得更近。(遊戲:猜手)

1、請五位同學上臺在幕布後入坐,從幕布後伸出一隻手。

2、請這五位同學的家長上臺找到並拉住你孩子的手。

師:大手牽著小手已經走過整整十年,我們與親人間彼此的默契已經無需語言的交流,是親情把我們緊緊地連在了一起。面對親人我們同學是不是有好多話要說。

(學生髮言——這是本次活動設計的重要環節)

師:一個個真實的小故事在大人看來好象算不了什麼,可能有些家長早已忘記,可是它卻深深地埋藏在孩子們的心底。您的恩情孩子們遲早都會報答,請家長也乘此機會對自己的孩子說些什麼。(家長髮言)

我們還有好多同學的家長雖然沒能到場,但也送來了祝福,帶來了對孩子的殷切希望。請家長沒有到場的同學開啟家長給你們的信,如果願意在小組中交流一下。

師:句句話語滲透著濃濃的愛意,聲聲祝福溫暖著我們的心。千言萬語併為一句話,最後,讓我們為自己的親人送上一份自己親手製作的中秋節的禮物!在佳節時分就讓這份小小的禮物收藏款款深情,傳遞給你的親人。(音樂起 送賀卡)

總結: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又到中秋這個傳統的節日了,讓我們共同期待月圓人團圓,盼望真愛滿人間。

國小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2

一、活動目的:

1、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中秋節讓學生初步理解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涵的文化核心,真正瞭解節日,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助青少年增強科學節日文化理念,弘揚創新節日文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瞭解中國各地過中秋的風俗。

3、增強學生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讓節日真正給我們帶來快樂與幸福。

二、活動時間:

20xx年9月17

  三、活動準備:

蘇軾的《水調歌頭》ok帶、中秋燈謎、圖畫、月餅

四、活動地點:

六(1)班教室

五、活動過程:

老師匯入: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從去年開始,國家把這個節日定為法定節日,休息一天。從而可以看出,中國逐漸對傳統文化和民俗越來越重視。今天我們一起來走進中秋佳節,一起來感受中秋佳節。

一、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1、中秋節的由來

(1)老師:隊員們?每當天氣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麼?月亮像什麼?(有月亮。月亮像玉盤、像圓餅。)

(2)、出示圓形月餅,讓學生比較。

老師:月亮在最圓的時候是什麼日子?(每個月的十五日左右。)

(3)、說中秋節的由來。

老師:誰知道中秋節的來歷?

(4)、小結:隊員們都說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時候月亮圓滿,象徵團圓,所以也叫團圓節。它起源於魏晉時期,在唐朝初年成為我們國家固定的節日,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傳統節日。中秋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剛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報的遺俗。

2、中秋節的傳說與民間故事

(1)老師引:中秋節在我們中國人眼裡,可是非常重要的佳節。“月圓人團圓”,那是一個溫馨和諧、及富詩情畫意的節日。中秋節最有名的傳說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師:有誰能來講講有關中秋節的傳說,中秋節的起源及一些民間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指名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導隊員講述不同版本的傳說,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等。

老師(小結):看來中秋節是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

3、隊員介紹中秋節的習俗

老師引:好,聽了我給你們講的故事,你們一定意猶未盡吧。現在我們請嫦娥姑娘來給我們介紹中秋節有趣的傳統習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詩詞佳句知多少

老師: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團圓節這份思念當然會更密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期,詩人就會用詩詞來表達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1)、出示圖片1

老師問:我們來看這幅畫,隊員們腦中有沒有最佳的詩句來配這幅畫中的情景。

——(李白的《靜夜思》)

隊員齊背《靜夜思》。

(2)、老師:中國畫詩書畫印融為一體,這幅中國畫書畫印都有,惟獨缺詩,我們給它題首詩,使它變得更完整。

(隊員發言)(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選自李白《月下獨酌》)(你們知道“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話出自誰人之口嗎?

(3)對了,幾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個夜晚,正是大文豪東坡先生寫下了著名的中秋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就出自這首詞。老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首絕妙好詞。

(4)有感情朗讀:蘇軾的`《水調歌頭》,劉禹錫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學唱蘇軾的《水調歌頭》

我國的詩人大多是憂國憂民的,又大多是命運坎坷的,他們經常流浪在外,客居他鄉,思鄉成了他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許多以思念故鄉為題材的詩作,你還知道哪些呢?

(6)指名背誦《泊船瓜洲》、《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

三、中秋佳節話月餅

1、品嚐月餅,感受月餅的香甜。

老師:隊員們每年是怎樣過中秋的呢?(隊員講出各種賀中秋的民俗活動)

(1)引出——吃月餅、送月餅

月餅的外形——圓,象徵團圓,表達閤家團圓。

餅中有餡,表面有花紋,花紋主要有月亮、桂樹、玉兔等在圓中表達美好的願望。現代的花紋設計更是各異,別緻。(欣賞月餅圖片若干張)

老師:展示月餅事物,並簡

單介紹圓形設計的格式。(對稱、均衡)

(2)動動手,設計一個別致、精美的月餅圖案。(背景播放輕快的音樂)

(3)隊員作品欣賞。由隊員自己講解自己的設計意圖。

2、舉辦月餅宴

老師:中秋節,為什麼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餅?往年你和誰一起吃月餅?(吃月餅表示團圓;和家裡人一起吃;還和好朋友一起吃。)

師:你吃的月餅是買的呢,還是別人送的?誰送的?

老師:為什麼要送月餅?(過團圓節,送月餅表示和家人團圓。)咱們中隊也是一個大家庭,我們都是這個家庭的成員,你們願不願意和全體隊員一起過這個中秋節?(板書課題)

①送月餅

②吃月餅(大家一起吃月餅,體驗班級大家庭的溫暖和團圓)

四、中秋燈謎

1、老師:在許多地方八月十五這天會有燈會,其中一項就是猜燈謎。得月樓前先得月。猜一字(棚)

2、重逢。猜一字(觀)

3、舉杯詢包拯。打一句宋詞(把酒問青天)

4、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語(正大光明)

五、遊戲:“月”字組詞接龍。

要求:以“月”字開頭組詞,以“中秋節”收尾。

優勝:組詞過程短者獲勝。

六、老師總結

同學們瞭解了那麼多有關中秋節的知識,又為過今年的中秋節出了那麼多好主意,雖然大家採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來慶祝這個傳統佳節,但每個人心中有個共同的最美好、最傳統的願望,那就是:花常開!月常圓!人常在!老師感到好開心!看來,我們某某中隊是一個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節的月亮一樣圓圓整整!

結束語:(播放蘇軾的《水調歌頭》)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美好的時光帶給了我們無限的快樂,也留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思。感謝每個學生的參與,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美好。

國小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3

活動時間:

9月25日

活動主題:

中秋月圓人團圓

活動目的:

1、 通過活動,使學生對中秋節這一傳統節日有更深刻的瞭解,培養學生的傳統觀念和意識,重視友情、親情,理解“團聚團圓”在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意義,從而更加珍惜眼前所擁有的幸福生活,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

2、讓學生體驗節日的快樂,熱愛生活,懂得情感的可貴,為身邊的人送上祝福。

活動準備:(提前幾天準備)

1 、以小組為單位準備節目。

2 、蒐集資料。

(1)、中秋節的來歷(民間傳說);

(2)、有關中秋“月亮”和“月餅”的謎語;

(3)、明月的古詩詞。例:李商隱——《嫦娥》;李白——《靜夜思》。

(4)、有關月亮的歌曲;

(5)、中秋節笑話、小品、相聲。

活動過程:

一、 走近中秋

播放音樂《花好月圓》,營造一種中秋的氛圍。

a:時光的車輪展過一道深深的痕跡,留下金秋的收穫。

b:皎潔的月亮傳達一種深深的思念,思念中秋的團聚。

c:今天,花好月圓,我們師生濟濟一堂,共敘思念之情。

a:今天,中秋佳節,我們一起歡度時光,同抒走進校園的喜悅! b:今天,菁菁校園,我們在嘹亮歌聲中把希望起航。

c:今天,月夜良辰,我們在溫馨笑語中讓理想飛翔。

a:明月當空,萬里無雲,詩情畫意,讓我們展現心聲-----請欣賞

文學組同學的詩朗誦《明月幾時有》

c:非常感謝文學組帶來的詩朗誦,下面請欣賞音樂組帶來的歌曲《明月幾時有》

a:此情此景,不禁讓我們想起了它的`悠久歷史,想起了那美麗的傳說,下面請文學組同學講述它的悠久歷史。

文學組同學帶來(嫦娥奔月、吳剛伐桂、朱元璋起義與月餅等) c:因為這些美麗的傳說,中秋佳節顯得更加神祕而迷人,溫馨而浪漫。關於中秋佳節,我們同學知道的很多,下面我們來進行猜謎遊戲,有請小主持人王勤。

王勤主持猜謎遊戲

同學們知道的還真不少,下面進行才藝表演。請美術組來解說他們的才藝表演。

表演小品《吃月餅》。

美術組展示美術作品。

c: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個節日不禁讓我們

結束語:(班主任)

伴著同學們的歡聲笑語,這次的班會圓滿的結束了。這次班會上同學們的發言讓大家都感受到了快樂,讓我們知道親人的思念,在特別的日子裡,同學們要學會關心父母,關心同學。我衷心的希望同學在新學期有新氣象,新起色,煥然一新的我們一定會越做越好,此次班會圓滿結束。

國小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4

一、活動目的:

為了激發學生主動了解中秋節的熱忱,瞭解中秋節的`含義,體驗與中秋節相關的民俗民風,感受中華傳統節日的獨特魅力。

二、活動日期:

中秋節前夕

三、活動地點:

教室、家裡

四、活動內容:

活動一:開展“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主題班會

時間:9月24日班隊課

形式:一、二年級:學生講解並描述中秋節的傳聞與民間故事

三、四年級:學生猜燈謎

五、六年級:學生課後蒐集和中秋節有關的經典詩詞故事、詩歌、文章與大家溝通

活動二:中秋實踐活動競賽

時間:9月18日-9月29日

形式:一、二年級:親子共同製作精緻的燈籠。

三——六年級:變廢為寶製作一個月餅寶盒。發揮你的聰慧才智,將月餅盒回收利用,與父母共同設計一件新作品來參與競賽(材料全部利用廢舊材料製作,可製作成生活工藝品或科幻創意作品)。

評獎方法:每位班任選出本班兩個作品,在9月30日交給大隊輔導員進行評獎,由美術老師以及大隊部輔導員進行評分,評出一、二、三等獎。

國小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5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讓學生了解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以及中秋節的由來,中秋節的民間傳說。

2、讓學生知道中秋節是我國民間慶賀豐收和團圓的節日。

3、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使學生懂得各種形狀的月亮的名稱。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

二、活動建議:

1、跟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本課在內容的設定上由淺入深。主要從中秋節的風俗習慣入手,讓學生初步瞭解中秋節,通過嘗一嘗月餅,畫一畫學生心中的中秋節等動手操作活動,來激發學生對民俗節慶課的興趣。

2、建議讓學生可以回家做適當的準備,通過詢問父母等查詢方式,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3、在課後拓展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將自己對中秋節感興趣的內容和習俗的瞭解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學生畫一畫心中的餓中秋節,教師把學生的作品挑選後佈置在教室的展示板進行展示。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交流中秋節的習俗

1、師生談話引入八月十五中秋節。

2、學生交流今年中秋節的活動安排。

3、大家一起分享有關中秋節的資料。(吃月餅、賞月、觀潮、燃燈、玩兔燈、祈福等)

(二)、聽故事,說心願

1、教師講嫦娥奔月的故事。(配樂)

2、學生打電話與嫦娥姐姐說說心裡話。

(1)、出示聽話說話要求:仔細聽,牢牢記,說清楚、說完整。(讓學生充分拓展思維、開拓思路)

(2)、說話時注意講電話的禮儀。

(3)、教師及時輔導點評,注意句子的完整性、優美性。

(4)、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三)、瞭解有關月亮的知識

1、教師介紹宋朝著名的詩人蘇軾寫的優美詩篇《水調歌頭》。(學生齊誦)

2、“月亮博士”給同學講一講月亮的奧祕。

(1)、“月亮博士”請同學們把自己見到過的月亮的`形狀畫下來,並把它剪下來。

(2)、把同學的作品按月亮的形狀歸類,展示在黑板上。

(3)、同學交流從地球上會看到這些不同形狀的月亮的原因,“月亮博士”歸納。

(4)、同學交流月亮的名稱,“月亮博士”邊歸納邊板書。

(四)、教師小結,師生一起品嚐自己購買的中秋食品,共同歡度中秋。這節課同學們表現得都特別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與願望。是啊!中秋節既是一個豐收的節日,又是一個團圓的節日。老師希望你們好好學習,長大實現自己的願望。

四、佈置作業:

(1)、過中秋節那天,向家裡人講講自己知道的故事和知識。

(2)、觀察月亮的形狀變化並記錄。

國小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6

一、活動目的

通過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走近中秋,感受中秋佳節的思鄉之情和祝願團聚的美妙情感,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培育學生良好的國學素養,激發學生的民族驕傲感。

二、活動時間

9月x日--9月x日

三、活動內容

1.中秋月圓知多少。

讓學生收集有關中秋節的來歷、習俗、美食等學問、圖片等,溝通、探討、展示中走近中秋文化。

2.賞月品月話月餅。

中秋月圓夜,與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賞月品月餅,三代人從品種、味道、價格、包裝等方面話一話、比一比各自童年的'月餅。

3.佳節感恩送祝願。(一年級)

中秋節自制一張精緻的愛心卡,寫上一句祝願的話語,送給自己最親近的人,傳達感恩祝願之情。

4.追根溯源話中秋。(二、三年級)

蒐集與中秋節有關的故事、詩歌、書籍,製作一張中秋節小報(a4)。

5.共建綠色家園。(四、五、六年級)

月餅盒的過度包裝奢侈了珍貴的木材、紙張和金屬材料,為了削減環境汙染,善用資源,倡議隊員們巧用月餅盒,開展變廢為寶小製作。

國小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7

一、活動宗旨

引導和激勵廣闊中國小生更加深化地感受中華經典,激發愛國熱忱,提高語言文化素養、書法實力、繪畫實力、審美情趣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水平。

二、活動物件

全校學生

三、活動內容

1、誦讀內容:以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為主題的中華誦讀詩文或中國小教材中出現及舉薦的經典古詩詞、傳統意義的儒家文化經典和蒙學讀物。內容要求主題顯明,主動向上,突出古詩文的深厚內涵和文化韻味。以集體誦讀為主。

2、手抄報及書法展示:以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為主題的中華誦讀詩文或中國小教材中出現及舉薦的經典古詩詞、傳統意義的儒家文化經典和蒙學讀物。以手抄報及書法的形式表現。

四、活動支配

1、9月26日早讀進行全校“我們的.節日·中秋”經典詩文朗誦,要求語文老師課前打算好朗誦內容,並進班指導。黑板上書寫主題。

2、9月26日大課間開展“我們的節日·中秋”經典詩文書法、手抄報展示活動。在北樓前實行,每班選出20幅書法作品,以及一到兩幅手抄報作品,懸掛在打算好的區域,要求每個學生除了帶好作品,還要帶四個夾子。

3、本著全生參於的原則,要求每班每人書法作品,手抄報作品任選一項上交。

國小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8

活動內容:

認識中秋節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體驗民族節日的快樂。

2、喜歡民族節日,瞭解簡單的節日風俗和有關的民間傳說。

3、知道吃月餅的意義,體會分享的愉快,瞭解簡單的節日風俗和有關的民間傳說。

活動重、難點:

知道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活動準備:

1、月餅圖片。

2、民間故事《嫦娥奔月》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播放月餅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二、基本部分

1、通過討論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農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民間節日。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讓孩子們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3、瞭解人們在中秋節的活動。問:你是怎麼過中秋節的?你喜歡過中秋節嗎?為什麼?

4、觀察月餅,通過分享月餅體驗節日的快樂。

A、月餅有很多種,誰來介紹一下自己見到的月餅?——引導孩子們從形狀、顏色、味道來介紹。

B、月餅為什麼是圓的呢?

C、老師小結。

D、分享月餅。

5、聽故事《嫦娥奔月》。

三、結束部分

品嚐月餅

國小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9

活動目標

1、理解並學習古詩,能較有感情地進行朗誦。

2、通過觀察、交流和討論,感受古詩中寂靜的環境及詩人思念家鄉的情感。

3、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活動準備

電腦課件

活動過程

1、觀看電腦課件,通過觀察、交流和討論,感受並理解古詩。

(1)完整欣賞電腦課件,初步感受畫面。

★指導語:你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覺?

(2)第二次欣賞課件,感受古詩中寂靜的環境。

(3)再次欣賞,感受詩人思念家鄉的`情感。

2、學習古詩,能較有感情地進行朗誦。

教學反思

即把枯燥的古詩,根據其內容編成一個有趣的故事,對其故事情節適當地加以誇張,以吸引幼兒。而故事又是幼兒最喜歡聽的,通過聽故事,可以增強幼兒對古詩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背誦,效果要好許多。

小百科: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國小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10

一、活動目的:

通過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走近中秋,感受中秋佳節的思鄉之情和祝願團聚的'美妙情感,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培育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激發學生的民族驕傲感。並在活動中培育學生主體參加意識、動手實力和團結合作精神。

二、活動主題:

月兒圓圓話中秋

三、活動時間:

9月4日~9月25日

四、活動內容:

1、各班開展“月兒圓圓話中秋”為主題的班隊會。做到主題突出、形式多樣、傳承文明、意義深刻。(小小吟詩會、中秋故事會、佳節感恩送祝願……)班隊會要有教案,教案報中心學校德育處。

2、以迎中秋為主題出第一期黑板報,黑板報拍照留底稿。

3、由於班級變動,為適合本班學生的特點,本學期舉辦其次屆班級佈置評比活動。各班依據班級特點自行佈置,9月25日—30日進行評比。

國小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1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並瞭解中秋節的來歷。

2、豐富幼兒的科普知識,瞭解“月食”現象影像知識。

3、瞭解中秋節的風俗,讓幼兒自己動手製作食物並一同分享,同時體會到勞動與分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環境準備:園所室外與室內能凸顯中秋節日氛圍的環境佈置。全園分為繪畫、講故事、“學科學,懂知識”、“齊動手,共勞動”四個小組。幼兒以班為單位,其中繪畫組:小中大班都可以參加;講故事組:中大班參加;“學科學,懂知識”組:大班參加。“齊動手,共勞動”組:小中大班都可以參加。

2、道具準備:繪畫工具、國畫顏料、水粉顏料、宣紙、白紙;燈泡、皮球(大、小各一個);手電筒、白牆/螢幕;月餅、食品、水果、盤子、水果刀。

3、其它準備:凳子、大桌子、家長簽到本、話筒、條幅等。

活動一、二、三、四是同時進行的,所以有一個統一的時間就行,活動五的時間可以另加的,但要結合實際定時間。

活動一:美麗圖,我來畫

【活動物件】

小中大班孩子

【活動目標】

讓孩子用繪畫等手法表達自己認識的中秋節,開發幼兒的動手能力與想象能力。

【活動準備】

1、活動前教孩子背誦有關中秋節的詩詞。

2、教師講解中秋節的來歷及傳說並出示相應圖片。

3、教師事先準備一些與中秋有關的詩詞、圖片、國畫、水粉畫、掛在教室。讓孩子在作畫期間尋找靈感。

4、準備繪畫工具、宣紙、水粉顏料、國畫顏料、半成品、擦手毛巾。

【活動過程】

大班孩子:水粉畫、水墨畫、沙畫(自選)

中班孩子:撕紙畫、添畫、黏貼畫(自選)

小班孩子:拓印、黏貼畫、塗色(自選)

作畫期間,其它幼兒以及家長可以保持秩序的觀看。也可以以班為單位家長跟孩子共同做一幅長卷畫,完成之後掛於幼兒園大廳、走廊。

作畫後,教師幫助幼兒一起把畫貼上在教師四周牆壁上。

活動二:小故事,大家講

【目標】

親子互動,提高家長的認識。通過孩子講故事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提前兩天教師給講故事的孩子佈置任務,和家長一起尋找、準備中秋節的小故事。

2、準備小長衫(同相聲演員長衫)。

3、將場地佈置成小劇場。臺下觀眾坐成弧形。

【活動過程】

1、先由一名教師生動地給大家講中秋故事。

2、每位幼兒輪流上臺講故事,幼兒獨立講,其他人做觀眾,要有觀看的禮儀。

要求:講故事的幼兒身著長衫,聲情並茂地講。家長、教師、幼兒都保持安靜狀態聽故事,並用掌聲鼓勵。

3、可將故事改編成劇本,幼兒排演成情景劇,情景劇的表演和講故事可以穿插著進行,提前準備好道具和服裝,小演員要畫好妝,舞臺可以跟講故事的是同一個舞臺。

活動三:學科學,懂知識

【目標】

開發幼兒的創造力與藝術想象力,培養手指精細動作,和動手能力,模仿能力;豐富幼兒科學小知識。

【道具準備】

投影儀/手電筒,白牆/幕布,月亮圖片,摳畫出嫦娥形態的紙板;燈泡,氣球(大、小各一個);整間教室都要遮光。

【知識準備】

熟悉一些物體、動物的輪廓形狀。

【注意】

1、在幼兒進入此活動教室前,老師要與前來的家長和幼兒溝通好活動時的注意事項:要儘量保持安靜;由於活動室內很黑,請幼兒不要亂跑以免磕傷;

2、如果空間不夠,可以選擇大一點的教室或分批進入。

(一)奇妙的手影

教師引導幼兒用小手做各種各樣的動作,激發幼兒對手影遊戲的'興趣。教師通過一個小故事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根據故事做出相應手影。

(二)嫦娥奔月

用“小孔成像”法,展示嫦娥奔月。

前期教師與幼兒共同摳畫出嫦娥奔月形態的紙板,用紙板遮擋在螢幕與投影儀之間,螢幕上就會形成物的倒像,我們把這樣的現象叫小孔成像。在幕布左上角貼上上月亮圖片。前後移動中間的板,像的大小方位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通過此方法,既讓幼兒更生動地看到了嫦娥奔月的情形,並且讓幼兒增加了小孔成像的科普知識。

(三)神奇的月亮

1、匯入:展出各種形狀的月亮圖片。

2、模擬月食全過程:使用燈泡代替太陽,一個孩子舉起大皮球代替地球,另一名孩子舉起小皮球代替月球。

開啟燈泡,大皮球圍繞太陽轉,小皮球圍繞大皮球轉,觀察大皮球、小皮球各自被對方的黑影遮擋的情況。

國小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12

資料簡介

(一)小資料庫

中秋佳節,我國城鄉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為天下人們的心願,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聯絡感情。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訊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很快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令,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騎兵時以祕密傳遞資訊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二)學生作品

童心童言說中秋(選自學生週記)

這個星期要過中秋節了,老師要大家帶一些和中秋節有關的圖片、剪報、詩歌、故事等到學校裡來。

我在家裡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最後只能帶一張元祖雪月餅的廣告紙去。

晚託班的時候,大家在做作業,翁老師在佈置教室,她把我帶去的廣告紙,剪下來貼在展示板上,我覺得真好看,心裡很高興,沒想到廣告紙還能派這個用場……

活動建議

1.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二年級學生對中秋節不是很陌生,這一次中秋節的節慶教育,我重點落實在讓學生了解中秋節吃月餅的含義,以及請學生嘗試學做月餅這兩方面展開教育活動。學做月餅,這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事情,在做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古代的百姓很聰明,他們想出了在月餅裡面藏情報的方法。

通過這次的節慶活動,可以拓展學生的思路,瞭解民族文化和歷史,為他們的週記或短文提供素材,另外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2.學習收集資料和調查

首先在課前可以先問學生,中秋節快到了,你們家打算怎麼過呀,月餅買好了等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中秋節時,大家為什麼都要互贈月餅,吃月餅?請學生通過自己的方式(問家裡的長輩、上網、書本查閱等)收集了解中秋節吃月餅的典故,傳說。為節慶教育活動過程中,小組討論交流講述作一些準備。

其次,請學生利用和家長去商場、超市購物的機會,看看月餅的種類,月餅的主要成分,為自己動手製作月餅培養感情和興趣。

3.願意參加環境佈置

在教學活動時,環境適當做一些佈置,比如:在教室的生活櫃上可以擺放一些中秋節時經常食用的傳統食品——煮毛豆、糖芋艿、烤鴨子等,烘托節慶的氣氛。

4.能把活動內容與其他學科整合

活動結束以後,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生的能力,或用幾句話寫一篇短文,描述一下自己過中秋節的心情;或畫一張圖畫,把自己做的月餅畫下來;或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些月餅請長輩品嚐……總之,學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中秋節節慶教育活動的.感受和認可。

活動方案

(一)活動要求:

1.讓學生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節,知道朱元璋與月餅的民間傳說故事,激發學生熱愛民族傳統文化的情感。

2.請學生動手嘗試學做體現中秋習俗的月餅,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製作興趣。

3.繼續學習收集有關資料的本領。

(二)活動準備:

1.中秋節慶教育活動前,老師與學生一起收集有關中秋節習俗的相關資料。

2.對所有資料整理加工,然後把有關中秋節食俗的圖文在教室的展示板上張貼。

3.節慶活動進行時,教室的生活櫃上擺放一些煮熟毛豆等中秋時令食品。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內容。

老師和小朋友談話,問問學生家裡打算怎麼過中秋節,隨後引出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

2.用不同形式交流各種資料

老師再問學生,有關中秋節時,大家把月餅當作禮物饋贈給親朋好友的原因,以及中秋與月餅的故事。

引導學生把他們各自了解到,收集到的有關內容在小組當中一起交流講述,選擇有代表性的內容在全班講述。

老師可以補充介紹民間故事《朱元璋與月餅》,讓學生對月餅產生除享受美味以外的興趣,為接下來學習製作月餅作情感上的準備。

3.學習製作月餅。

老師可以先通過讓學生欣賞月餅,介紹月餅,激發學生動手製作的興趣和願望。

隨後可以請生活老師具體介紹月餅製作的方法,知道學生分步驟進行:先揉麵做外面的皮;接著在麵皮內放進餡搓揉;隨後後放進模板中用力壓,印出圖文;最後把製作好的月餅放入烤箱裡烘熟……

小朋友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製作月餅。在這過程中, 老師要不停地巡視,及時幫助指導動手能力欠佳的學生,讓他們也能完成作品,獲得快樂。

4.補充中秋其他食俗。

啟發學生多觀察瞭解生活,不斷積累民族文化的底蘊,引導學生從教室內擺放的東西為視窗,讓學生自主學習有關知識。

(四)活動延伸:

讓民族節慶教育活動成為學生鞏固各種學科的途徑和渠道。學生參加了中秋與月餅的活動——聽故事,做月餅,品嚐各種食品,心裡肯定有許多想法。可以把活動當作與別人交談的內容,寫短文的素材;也可以作為繪畫的題材……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使中秋節的教育活動能夠得以延續。

國小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13

一、活動目的

1、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中秋節讓學生初步理解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涵的文化核心,真正瞭解節日,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助青少年增強科學節日文化理念,弘揚創新節日文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瞭解中國各地過中秋的風俗。

3、增強學生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讓節日真正給我們帶來快樂與幸福。

二、活動時間:20xx年9月25日

三、活動準備:蘇軾的《水調歌頭》背景音樂、中秋故事、圖畫、月餅

四、活動地點:四(5)班教室

五、活動過程

老師匯入: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從去年開始,國家把這個節日定為法定節日,休息一天。從而可以看出,中國逐漸對傳統文化和民俗越來越重視。今天我們一起來走進中秋佳節,一起來感受中秋佳節。

一 、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1、 中秋節的由來

(1)主持1:同學們,每當天氣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麼?月亮像什麼?(有月亮。月亮像玉盤、像圓餅。)

(2)、出示圓形月餅,讓學生比較。

主持2:月亮在最圓的時候是什麼日子?(每個月的十五日左右。)

(3)、英文介紹中秋節。

主持2:你們知道外國人眼中的中秋節是怎麼樣的麼?

(4)、中秋知識問答

主持1:同學們都說得很好,還有很多關於中秋節的知識,你們知道麼?

2、中秋節的傳說與民間故事

(1)主持1:中秋節在我們中國人眼裡,可是非常重要的佳節。“月圓人團圓”,那是一個溫馨和諧、及富詩情畫意的節日。中秋節最有名的傳說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師:有誰能來講講有關中秋節的傳說,中秋節的起源及一些民間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指名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導學生講述不同版本的傳說,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等。

主持2(小結):看來中秋節是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

3、學生介紹中秋節的習俗

主持1:好,聽了我給你們講的故事,你們一定意猶未盡吧。現在我們請嫦娥姑娘來給我們介紹中秋節有趣的傳統習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詩詞佳句知多少

主持2: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團圓節這份思念當然會更密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期,詩人就會用詩詞來表達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1)、出示圖片1

主持1: 我們來看這幅畫,同學們腦中有沒有最佳的詩句來配這幅畫中的情景。

——(李白的《靜夜思》)

學生齊背《靜夜思》。

(2)、主持2:中國畫詩書畫印融為一體,這幅中國畫書畫印都有,惟獨缺詩,我們給它題首詩,使它變得更完整。

(學生髮言)(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選自李白《月下獨酌》)(你們知道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句話出自誰人之口嗎?

(3)對了,幾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個夜晚,正是大文豪東坡先生寫下了著名的中秋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就出自這首詞。老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首絕妙好詞。

(4)有感情朗讀:蘇軾的《水調歌頭》,劉禹錫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學唱蘇軾的《水調歌頭》

三、 中秋佳節話月餅

1、品嚐月餅,感受月餅的香甜。

老師:學生們每年是怎樣過中秋的呢?(隊員講出各種賀中秋的民俗活動)

(1) 引出——吃月餅、送月餅

月餅的外形——圓,象徵團圓,表達閤家團圓。

餅中有餡,表面有花紋,花紋主要有月亮、桂樹、玉兔等在圓中表達美好的願望。現代的花紋設計更是各異,別緻。(欣賞月餅圖片若干張)

四、月亮知識殿堂

1、老師:在這一天,最大主角就是月亮了,關於月亮的.知識你知道麼? 看圖識月亮 五、老師總結

同學們瞭解了那麼多關於中秋節的知識,又為過今年的中秋節出了那麼多好主意,雖然大家採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來慶祝這個傳統佳節,但每個人心中有個共同的最美好、最傳統的願望,那就是:花常開!月常圓!人常在!老師感到好開心!看來,我們某某中隊是一個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節的月亮一樣圓圓整整!

結束語:(播放蘇軾的《水調歌頭》)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美好的時光帶給了我們無限的快樂,也留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思。感謝每個學生的參與,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美好。

國小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14

一、活動主題:

中秋佳節話感恩

二、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同時鍛鍊學生通過各種(書籍、報刊、網路、他人等)獲取資訊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知道中秋節歷史悠久,懂得“中秋月圓”的原因,培養學生對傳統節日的興趣,感受親情,學會感恩。

3、學習中秋節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動準備:

蒐集關於中秋節的有關資料佈置活動場景

四、活動時間:

20__年9月9日第7節

五、活動地點:

五(1)班教室

六、活動組織:

賀健榕陳欣彥朱峻成李建朋

七、活動過程

(一)、瞭解來歷,感受中秋節悠久歷史

1、師:課前,老師請同學們收集了一些關於中秋節的資料,你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嗎?

2、學生交流中秋節來歷。

3、小結: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民間傳說很多,究竟哪個更準確,我們已無法證實了。但是,根據史書記載,唐朝初年,中秋節就成為固定的.節日,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它已成為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思考:每個月的農曆十五都有圓月,為什麼把中秋節放在每年的八月十五?為什麼“月到中外明”呢?你的想法。

(二)交流中秋節的習俗

1、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

賞月: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2、月餅欣賞(課件出示)針對月餅的包裝進行厲行節約。

(三)、聯絡自己,暢談中秋感受:

1、過渡:中秋節為什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人們為什麼常借中秋節月亮最圓時表

達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和與親人、朋友相聚的願望,人們又是怎樣來慶祝中秋節的呢?帶著這些問題,繼續我們的交流。

2、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給人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今天,就讓我們開啟記憶的閘門,將其中最深刻的印象呈現出來,說說我們是怎樣過中秋節的?

學生一四人小組為單位。

(1)講述對中秋節的印象,交流各自家中的過節方式。

(2)討論:我們平時應該怎麼做,才能體現對父母的一片孝心呢?

3、學生交流

①教師啟發引導:爸爸、媽媽為你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些什麼?(贈送月餅,全家團聚。)

②思考: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表達一份孝心。)

師:中秋節過得真有意義,令人難忘。

(四)中秋詩詞佳句知多少交流

(主持人: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團圓節這份思念當然會更密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期,詩人就會用詩詞來表達對家鄉、親人的思念。把你知道的有關中秋節的詩句和大家交流一下)

八、活動小結: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正值秋分前後(太陽直射赤道),空氣中水汽較少,透明度較好,月亮便顯得特別明亮。又因為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所以,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我們在這裡歡聚一堂,可是還有多少外出打工的父母不能回家與你們團聚,你一定想用語言表達你隊親人的思念,請你給在遠方的親人寫一段話,表達你的思念之情。

國小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15

通過本次班會活動,讓學生進一步瞭解中秋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在這個資訊化社會裡,應該擁護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保留一點炎黃子孫傳統的東西。此外,藉助於“團圓”,讓學生感覺到親情、感情存在。

一、活動準備:

1、召集班委討論、決定班會程式,構思班會主題、內容,確定主持人;

2、根據班會內容確定班會骨幹同學;

3、排練朗誦、合唱《水調歌頭·中秋》等節目;

4、學生查詢有關中秋的資訊。

二、活動過程:

1、主持人(顧佳卉、)致歡迎詞;

2、周想朗誦《水調歌頭·中秋》;

3、講述中秋的由來、食俗;

4、講述身邊有關中秋的傳說故事;

5、有關中秋的民謠表演;

6、馮文彬等全班合唱《水調歌頭·中秋》;

7、主持人宣佈班會結束。

三、活動內容:

女:首先歡迎各位老師光臨,參加我班的“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班會。

男:當冰峰上的一片雪花在陽光的擁抱中成了一滴水珠的時候,它便有了生命,有了與生俱來的藍色的夢想。

女:當這滴水珠將自己溶入涓涓細流、溶入大海的時候,它便有了勇氣、有了追逐夢想的洶湧的力量。

男:轉眼間又到中秋佳節了,在此祝所有的同學老師——

合:“中秋節快樂!”

男:我想同學們對“中秋”應該不會陌生吧?我們來一起回憶一下,我們有沒有學過什麼詩詞是有關中秋的?

女:下面請欣賞周想朗誦《水調歌頭·中秋》:

水調歌頭·中秋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男:很好,謝謝周想同學給我們帶來的朗誦《水調歌頭·中秋》,同學們,我們談中秋到現在,那有誰知道“中秋”的由來啊?(同學們自由發言)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墨客騷人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中秋節成為一年之中的重大節日,又與科舉考試有著極其微妙的關係,在我國封建社會,開科取士,一直是統治者十分重視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闈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裡舉行。勝景與激情結合在一起,人們便將應試高中者,譽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須進行隆重慶賀,成為全社會人民的重要風俗,經朝歷代,盛行不衰,中秋節逐漸成為我國漢族三大節日(春節、端午、中秋)之一。

(事先讓學生利用網路資源查詢)

女:其實呢,最近幾年我們這代人對這些節日慢慢淡化了,反而對聖誕節等比較注重。在2008年中秋節才被正式確立為法定節假日。2007年12月14日,國務院正式釋出《關於更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第二次修訂),規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將清明、端午、中秋定為法定假日,清明、端午、中秋當日放假一天。中秋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也叫“仲秋節”;又因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節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是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男:同學們知不知道到中秋了,我們這邊有什麼樣的食俗啊?(同學們自由發言)吃月餅、鴨子、芋頭等。

女: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據史料記載,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時代,民間就已有為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太師餅”。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胡餅”,唐高宗時,李靖出征匈奴,於中秋節凱旋而歸,當時恰有一個吐蕃商人進獻胡餅,李淵很高興,手拿胡餅指著當空的皓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月亮)。”隨後分給群臣食之。若此說確實,這可能是中秋節分食月餅的開始。但“月餅”一詞,最早是見於南宋吳自牧的紅菱餅。月餅是圓的,且被賦予團圓之意的時代是明,劉侗《帝京景物略》說:“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圓。”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說:“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又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沈榜在《宛署雜記》中還記述了明代北京中秋製作月餅的盛況:坊民皆“造月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市肆至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心靈手巧的制餅工人翻新出奇,月餅上做出各種花樣,彭蘊章《幽州土風吟》描述說:“月宮符,畫成玉兔窯臺居;月宮餅,制就銀蟾紫府影。一雙蟾兔滿人間,悔煞嫦娥竊藥年;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玉杵駐丹顏。”

清代,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俗,且製作技巧越來越高。清人袁枚《隨園食單》介紹道:“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鬆柔膩,迥異尋常。”北京的月餅則以前門致美齋所製為第一。遍觀全國,已形成京、津、蘇、廣、潮五種風味系列,且圍繞中秋拜月、賞月還產生了許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狀元”:把月餅切成大中小三塊,疊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為“狀元”;中等的放在中間,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為“探花”。而後全家人擲骰子,誰的數碼最多,即為狀元,吃大塊;依次為榜眼、探花,遊戲取樂。

男:中國是文明古國,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在歷史的發展長河中,關於中秋也就有了很多的傳說,同學們有誰能夠給我們講講嗎?(同學們自由發言)

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直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乾,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去。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餘的太陽。后羿立下蓋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鑽、心術不正的逄蒙也混了進來。不久,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檯的百寶匣裡,不料被逄蒙看到了。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逄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

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逄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逄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開啟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視窗,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逄蒙早逃走了。氣得后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后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訊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鮮明的態度和絢麗的色彩歌頌、讚美了娥娥,與古文獻有關嫦娥的記載相比較,可見人們對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飾,使娥娥的形象與月同美,使之符合人們對美的追求。與現代流傳甚廣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輯《靈憲》則記載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竊王母不死藥服之,奔月。將往,枚佔於有黃。有黃佔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嫦娥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蜍。”嫦娥變成癩蛤蟆後,在月宮中終日被罰搗不死藥,過著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隱曾有詩感嘆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各地月餅的傳說

月餅象徵團圓,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備祭品。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是由元朝末年流傳下來的。元朝末年,漢人打算起來反抗蒙古人的統治,卻苦於無從傳遞訊息。後來劉伯溫想出一條計策,到處散佈流言,說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戶戶都在中秋節買月餅來吃,才能避免。人們買了月餅回到家中,發覺裡面藏著紙條,上面寫著:“中秋夜,殺韃子,迎義軍!”於是眾人紛紛起義反抗統治者,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就是這樣留下來的。無錫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紅燒玫瑰糖芋頭,據說也與此有關。相傳蒙古滅宋之後,民族壓迫深重,漢人時刻都想反抗。有一年,大家約好中秋之夜一齊動手。為了厭勝,人們要吃紅燒芋頭,象徵“韃子”人頭落地,這就是現在中秋節吃糖芋頭的來歷。這個傳說在潮汕各地則變異為:當時元朝統治者規定,每戶潮人家都要住一個蒙古兵,受漢人供養,監視漢人的行動,並且只允許三家共用一把菜刀。老百姓恨極了,便趁著中秋節吃月餅的機會,把相約舉事的紙條,放在月餅餡子裡。潮人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因此每至中秋,則以芋頭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廣東廣東各地有中秋節吃芋頭的習俗,據說是紀念元末殺韃子的歷史故事。中秋節殺韃子後,便以其頭祭月,後來改以芋頭代替。至今廣東人剝芋皮時仍稱為“剝鬼皮”。

(事先讓學生利用網路資源查詢)

女:當然除了傳說以外,我們還是有很多關於中秋的民謠,有誰能說說嗎?(同學們自由發言)

童謠

月亮光光騎馬燃香東也拜西也拜月婆婆月奶奶保佑我爹做買賣

不賺多不賺少一天賺三大元寶

中秋拜月歌

月亮亮吃大餅

大餅勿吃吃小餅小餅勿吃吃香稃

吃了餅風調雨順

吃了稃生活步步高

月餅

月餅月餅真好吃冬過愛吃大月餅

中秋佳節賞月圓冬過自在月餅中

月餅我愛吃月餅圓又圓咬一口香又甜教我如何不想念

盼中秋等月圓月餅端上我心歡

不等爺奶慢不管弟妹玩我先把上一快解解讒

啊月餅好好吃個遍管它肚子願不願

全家拜月

八月七年級太平七年級月到中秋全家拜月寶塔燈照照天地花下藕

藕絲連連紅石榴榴開見子團圓餅夫妻同偕到老和家和睦團圓

中秋夜中秋夜亮光光家家戶戶賞月忙擺果餅燒線香大家一起拜月亮分紅柿

切蛋黃賞罷月亮入夢鄉乘火箭月宮逛看看嫦娥和吳剛

男:短短的四十五分鐘即將過去,我們的主題班會也接近尾聲了,最後由我們的××同學帶領大家合唱《水調歌頭·中秋》。

女:“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班會到此結束,祝老師同學們中秋節快樂,謝謝各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