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文章合集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1W

元宵節的文章1

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五是中國歷史上傳統的節日——元宵節。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賞花燈。象徵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元宵節的文章合集15篇

2**年的元宵節是我最難忘的。那天晚上,我和爺爺、奶奶以及爸爸、媽媽一起吃完香香甜甜的湯圓以後就到中山公園裡欣賞花燈。

我們來到公園,只見公園裡燈火輝煌,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對著公園門口是一座由八條龍組成的巨型花燈,燈光閃爍,異常壯觀。在七星池裡,一個漂亮動人的蓮花仙子高高地站在鮮豔的蓮花上,好像在祝福人們健康長壽!我還看到一個月亮造型的花燈,製作精美,吸引了許多人圍在它的周圍觀賞。一棵高大的樹上掛滿了蜜蜂、蝴蝶造型的花燈,微風一吹,飛來蕩去,彷彿在告訴人們“春天來了,春天來了”。還有許許多多製作精美,造型不同的漂亮花燈,吸引著人們競相拍照,留下一張張永久的紀念。

多麼令人難忘的20xx年元宵節,多麼幸福的夜晚。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禁抬頭望去,只見一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天空,是那麼的透亮,我彷彿看到了嫦娥仙子抱著她心愛的玉兔正津津有味地欣賞著人間這熱鬧的元宵之夜。

元宵節的文章2

在我們家鄉,元宵節傍晚,吃飽喝足的大老爺們兒扛上一根葵花稈,慢悠悠地來到自家的草垛旁為孩子扎火把。火把不難扎,在葵花稈上捆上草就行。紮好了,再喊上孩子抱上一抱麥草來到自家門前,把麥草在門前堆成一座小山。做好這一切,男女老少便三五個一堆海闊天空地諞閒傳。同時,在靜靜地等待一個神聖時刻的到來。天慢慢地擦黑了,金黃色的圓月從東邊的山頭上露出半邊臉時,人們在喜悅地注視那輪照過秦漢照過唐宋的明月時,不經意間發現東邊的山樑上有星星點點的火把亮了。於是,一個嘹亮的聲音幾乎傳遍了全村—— “東山上的火把亮了。”彷彿一聲令下,人們紛紛回到自家門前,進入自家院內。扛著火把的孩子老早等在堂屋門口了,單等當老子的來親自點亮這火把。火把一著,就勢將著了的一頭伸進堂屋一燎,然後依次是閣房、廚房以及豬羊雞舍。一一燎過了,燒掉屋內院內一切的晦氣和黴氣之後,這才扛著火把衝出院門,點燃門外那一堆白得耀眼的麥草。一時間,四處的人們歡呼著擁過來,你從這火上跳過去,我從這火上跳過來。吃奶的孩子由孃老子抱著跳,小腳老太太則被孝子賢孫揹著跳。越是多災多難跳火越不能少,越是大病纏身越要把握好這個難得的逢凶化吉、消災避難的機會。在我的家鄉,無宵節跳火似乎成了一種神聖甚至有點神祕的儀式。這一家的火滅了,那一家的火著了;這一家門前剛剛安靜,那一邊又是人聲鼎沸。在一種喧囂與混亂中,元宵夜的跳火程式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看著人們歡呼著從一個火堆奔向另一個火堆,你不能不相信這元宵夜火真的燒掉了你的一切失意,一切惆悵,從而不由自主地加入這歡樂的人群,與他們一塊兒分享這火的溫暖、熱烈、熱情和希望。終於跳累了,走出村外一看,嗬,東山上一排排火把猶如一條條火龍,西山上處處紅亮的火堆猶如滿天的星星撒落人間。而從村裡出來的一個個點亮的火把,不約而同地走向祖祖輩輩約定俗成的最後的年火地,組成一個龐大的火堆,經久不熄,照亮了半邊村莊,映紅了半邊天空。到這時,那無數的星星之火,讓你開始懷疑這個世界真的燃燒起來了,而且彷彿要燒盡一切的黑暗。亮起來的火把越來越多,村頭那堆大火越燒越旺。一張張被火映得紅彤彤的興高采烈的臉,忘卻了人生的一切煩惱與哀愁。慢慢地,從四面八方匯來的人們,圍著這堆火組成了一個歡樂的海洋。人們說啊笑啊,跳啊唱啊,跑啊鬧啊,把一切的快樂盡情地向別人毫不吝嗇地拋灑。直到那堆火慢慢地熄滅了時,人們仍然圍在那一堆灰燼前,享受著餘火的溫暖,沐浴著明月的清暉。老奶奶們拉著小孫子,指著月亮說哪是嫦娥,哪是桂樹,並把這美妙的傳說讓孩子帶進甜蜜的夢鄉,直到第二天早晨,從溫暖的炕上的被窩裡醒來。

元宵節的文章3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唐)李白《月下獨酌》

這是唐代詩聖李白的飲酒名篇。詩人在明月之夜,對月獨飲。雖然孤獨,但他發揮豐富的想象思維,把天上的明月邀來共飲,就由孤獨到不孤獨,時人整天為名利忙碌,哪有這等曠達的胸襟呀。

正月十五月兒圓。我坐在自家樓上住宅視窗,擺上一張小桌,兩把藤椅,拿出一瓶珍藏的杏花村竹葉青酒,邊飲邊賞月。悠然自得,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心曠神怡,得無異乎?

妻子推說忙,我就一個人慢思慢飲,有月亮這一知己相伴,我不覺孤單。往下看,街上燈火輝煌,車水馬龍,遠遠的開元廣場上在放焰火,晴空不時爆出五光十色的火花。我卻在感受著寧靜致遠,心馳神往的入定境界。想起了巴黎的凱旋門,美國的大峽谷,非洲亞馬遜河畔的大莽林……

月下小飲,是絕妙的休息消遣方式。明月爽朗,心靈淨化,雖一人獨飲,卻不時回首看一眼愛妻嬌兒,在孤獨寂寞中感意識到諧的溫馨就在身邊。感受到陶冶情性,心曠神怡的美妙情趣。暫時忘卻世俗的塵事纏繞,仕途的不順。舒坦得像是個活神仙也!

室牙何須大,花香不在多。飲的酒不必名貴,而是要飲個好心情。我飲的是山西杏花村竹葉青,也算是古老的八大名酒之一,這種酒的酒精含量只有28度。帶有一股甜綿的藥味,川感綿甜,一杯酒入口,似有一陣春風拂面吹來;復飲一杯,又似有幽蘭暗香倏然襲來;再飲一杯,彷彿投入了一個溫暖的懷抱,產生一股飄飄欲然,騰空而起起的感覺。

雖然有點暈糊,心裡卻明白,今晚是上元夜,我們一家團聚,在樂享天倫。我在飲酒,在享受生命的亮點和樂趣。人生的私心雜念,悲歡離合,一切的一切,此時都泡在了酒中。這浸泡了人間酸甜苦辣的酒,像一劑消百愁的良藥。飲後煩惱全消,痛的已不再痛了,喜的也已不喜。頭腦中迴旋的'是一曲高山流水抑或是漁舟唱晚,是古道西風瘦馬抑或是小橋流水人家。呵呵,世界是美麗的,人生是美麗的,家庭是美麗的,老婆是美麗的,兒子是聰明的。

酒是個好東西,能使人興奮,暫時忘卻塵俗的愁煩,但要會喝。月下飲酒,不是消極也不是超然物外的淡漠。月下獨酌,世事已在酒中。酒內有蒼茫大地和人生坎坷。會品味的人,能喝出酒的真味。不會品味的人,只能喝出淺薄和狂放,或只喝出一股發黴的愁氣。歷代大詩人,屈原、陶潛、李白、杜甫都喝出了酒的深味,他們在酒中看到了天外一個更遠大的天,一條更光明的道。所以,他們藉助酒的力量,寫下了力透紙背的千古詩文。

回想往事,一股酸楚湧上心頭,我只是一個出身貧苦早年喪母飽經生活磨礪的放牛娃。這會兒,卻人模狗樣的在上元夜的月下飲酒,在一個飄然於世俗外的天地間,平平靜靜地痛飲,飲出詩意和神韻來。唉,今天是佳節,有淚也不要馬上流。要流,到月落烏啼之後,再一人面壁盡情地流。

元宵節的文章4

每一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在這個歡慶的節日裡,人們要吃湯圓,鬧元宵,猜燈謎等。

早晨,奶奶帶著我和表姐來到了菜市場,裡面已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我們買了一些粉紅的糯米糰和白色的糯米糰。

回到家裡,奶奶先把軟綿綿的糯米糰掰成一塊一塊的, 我和表姐就把它們放在手心裡,小心翼翼地搓著。可是搓完了一看,咦,為什麼表姐搓出來的湯圓圓溜溜的,而我搓出來的湯圓卻是橢圓形的?表姐和奶奶見了,差點笑掉了大牙!我想:沒關係,這才第一次呢。

經過了一翻努力,我搓出來的湯圓,圓溜留、滑嫩嫩的,真像一個個肥嘟嘟的胖娃娃,不但無可挑剔,而且我還被奶奶表揚了。我想:這應該就是堅持不懈的努力換來的。

然後,我們有跟著奶奶來到了廚房。只見奶奶把鍋裡的水燒開,然後輕輕地把湯圓一個個放進鍋裡,蓋上鍋蓋。過了一會兒,我就迫不及待地叫奶奶把鍋蓋開啟,讓我看一看。只見白色的湯圓漸漸變得透明,幾個熟透的湯圓已經浮出水面,接著奶奶把一勺白糖倒進湯裡,輕輕地攪拌著,生怕湯圓粘在一起。哦,原來湯圓就是這樣煮的呀!

湯圓煮熟了,散發著誘人的香氣。奶奶給我們一人盛了一碗,我們就迫不及待地“撈”起一個湯圓,送進嘴裡,只聽我大喊一聲:“啊,真燙!”奶奶笑著說:“慢點吃,慢點吃!”

吃著自己親手搓的湯圓,就能感受到一種無比的甜蜜!

元宵節的文章5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元宵節,有吃元宵的習俗。

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徵家庭像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元宵稱“湯圓”“圓子”“水圓”“湯丸”“浮圓子”“乳糖圓子”,生意人美其名為“元寶”,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煮、煎、蒸、炸皆可。

不管南方北方,正月十五這一天都要閤家團聚吃元宵。“元宵”這種食品名稱,據說出現於宋末元初,是因為人們習慣在上元節之夜吃它的緣故。上元之夜是新年中第一個十五月圓之夜,“一年明月打頭圓”,天上一輪圓月朗照,人間則聚食形如滿月的元宵,與自然天象有極微妙的對應關係。“星月當空萬燭燒,人間天上兩元宵”,表達了人們全家團圓幸福的心情。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稱湯圓。北方的元宵,是以餡為基礎製作的,一般借用機器來做。先是拌餡料,和勻後攤成大圓薄片,晾涼後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塊。然後把餡塊放入像大篩子似的機器裡,倒上江米(南方叫糯米)粉,機器就“篩”起來了。隨著餡料在互相撞擊中變成球狀,江米也沾到餡料表面形成了元宵。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層很薄、表面是乾的,下鍋煮時江米粉才吸收水份變糊。

南方的湯圓(湯糰)做法完全不同,倒有點兒像包餃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團(跟做餃子時和麵一樣),放置幾小時讓它“醒”透。然後把做餡的各種原料拌勻放在大碗裡備用(不須像做元宵那樣切成小塊)。湯圓(湯糰)餡含水量比元宵多,這是兩者的區別之一。

包湯圓(湯糰)的過程也像餃子,但不用擀麵杖。溼糯米粉粘性極強,只好用手揪一小團溼面,擠壓成圓片形狀。用筷子(或薄竹片狀的工具)挑一團餡放在糯米片上,再用雙手邊轉邊收口做成湯圓(湯糰)。做得好的湯圓(湯糰)表面光滑發亮,有的還留一個尖兒,像桃形。湯圓(湯糰)表皮已含有足夠的水份,很粘,不易儲存,最好現做現下了吃。現在有了速凍工藝,湯圓(湯糰)才出現在商店裡。

無論北方元宵或南方湯圓,其外皮均以糯米粉為食材。糯米含較多澱粉,黏性高,不易消化,腸胃功能不佳者、老年人、小孩,在食用湯圓的時候應特別留意,以免造成消化不良或吞嚥阻礙。

元宵節的文章6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今年我度過了一個特殊而熱鬧的無宵夜。

說特殊,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不在家過節。以前,每年正月十五,我們全家早早就準備好了去看花燈,每年,我都能欣賞到漂亮新穎、五彩繽紛的花燈,還會看到漂亮迷人、五顏六色的焰火。聽媽媽說,張掖的燈展比臨澤更清亮,所以,我徵得爸媽同意,到張掖姨姨家過元宵。

姨姨早早就煮好了湯圓,圓圓的,從口甜到心,但人和哥哥只吃了幾個就纏著姨姨帶我們去觀燈。

到了廣場,啊,真是人山人海,四周掛滿了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花燈,讓人目不暇接。有火紅的金魚燈,象徵奧運的福娃燈,開屏的孔雀燈……今年是牛年,牛當然是主角了,有金牛鬧春燈,牧童戲牛燈,鬥牛燈,一排排閃亮的花牛燈祝福人們今年身體牛,事業牛,生活越來越牛。

遠處,一閃一閃的燈塔吸引了我,我們費了好大的勁才擠到前面,高高的燈塔上鑲著漂亮的霓虹燈,紅的,藍的,黃的,綠的,五彩紛呈,聳立在廣場中央,漂亮極了。

過了一會,我們又來到了甘泉公園,這裡也掛了許多燈,特別是閃爍在柳樹叢中的,有可愛娃娃燈,漂亮的孔雀燈,金燦燦的元寶燈,真叫人留戀忘返。

這時,隨著轟轟的聲響,廣場的天空一下子亮了起來,噢,原來是開始放焰火了,這可是我最期待的了,只見焰火像一朵朵漂亮的花在空中綻放,又緩緩消失,有的像漂亮的流星一樣劃過天際,有的像天女散花一般,從遠處的天空慢慢飄落,漂亮極了。

正月十五的張掖多麼熱鬧,元宵節的夜景多麼迷人啊!

元宵節的文章7

期盼已久的元宵節終於到了,人們興高采烈地以各種方式來慶祝這個歡樂的日子。我們一家人約好一起放煙花孔明燈。

來到廣場,這裡已經是人山人海,我們穿過人群,買了一個孔明燈,然後我提著孔明燈,媽媽拿著筆,在孔明燈上寫上了願望。我把孔明燈撐開,它慢慢變成一個圓柱體,爸爸把酒精塊放在小鉤上,用火機把它點燃。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我才慢慢地鬆開手,孔明燈也慢慢地升上了天空,越飄越遠,慢慢變成了小紅點,最後不見了。原來放孔明燈也需要耐心呀!

我們放完了孔明燈又去放煙花。點燃煙花,“嘭!”然後一個小黃點瞬間在空中炸出一朵荷花,揭開了序幕,緊接著各種形狀的煙花輪番上陣,將天空化為爭奇鬥豔的舞臺。

“哇!”一朵藍色的煙花在我頭頂炸開了,像是碎片佈滿天空。有的煙花像美麗的花朵,有的像一個笨臉掛在半空中……整個廣場上空變成了火樹銀花,流光溢彩的歡樂海洋!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人們都紛紛離去;最後在一個小煙花中結束。我也依依不捨的回家了!

今年的元宵節我過得真快樂!

元宵節的文章8

“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過小年”。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來臨啦!今年爸爸媽媽帶我到南京夫子廟看花燈,走進夫子廟文德橋,映入眼簾的不僅有虎虎生威的虎燈籠,然後而且還有雪白的兔子燈、吉祥的鴿子燈、金黃色的橘燈……真是各式各樣、豐富多彩。把整南京夫子廟元宵節夜晚照的如同白天一樣。

花燈展示中心更為漂亮,這兒琳琅滿目的花燈使人眼花繚亂,看都看不過來。看那桃燈,粉紅的底色,桃尖上塗點紅色,桃底有翠綠的大葉子,真是既漂亮又簡單。再看那虎燈,製作好框架後,用閃閃發亮的金紙糊住框架,這樣,一隻栩栩如生的老虎就立刻展現在了眼前。然後再看那龍燈,追著寶珠上下翻騰,全身的鱗片金光閃閃,龍的尾巴不停地擺動。觀看的人們情不自禁地喊:“龍活啦!龍活啦!”還有……真是一言難盡啊!走出夫子廟,爆竹在空中炸響,彷彿把天空炸開了一個洞,滿天的星星從天空一下撒了下來。快看啊!遠處五彩繽紛的煙花從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南京城外。

回到家裡已是晚上十點左右,媽媽給我們每人煮了一碗湯圓。我們一家三口吃著白白胖胖的湯圓,真正體會到了團團圓圓的親情。 啊,元宵節,真快樂!

元宵節的文章9

今天是元宵節,晚上,媽媽帶我們去看燈會。

在車上,我看見運河邊掛著許多燈籠,樹上掛下來一串一串小小的燈,在遠處看起來好像一棵棵美麗的聖誕樹。我好奇地問媽媽:"為什麼要掛這些燈?"媽媽回答說:"因為今天是元宵節,這是傳統習俗,元宵節要掛燈籠,吃湯圓。"

我們到了拱宸橋,看到那裡到處是人山人海。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運河邊,一群人正圍著一個地方看,我們擠了進去,睜大眼睛一看,有許多警察叔叔站在裡面,再仔細一看,地上放著許多煙花,原來這裡正準備放煙花,我們的運氣可真好!突然,眼前噴出一道道光芒,天上開起了一朵朵美麗的黃花。煙花越放越高,越放越大,越放越漂亮,有的像流星一般往下落,有的像一條條金龍一直在天上打滾兒,有的像滿樹盛開的桃花在向我們微笑,有的像秋天金黃的落葉在空中翩翩起舞。這些五彩繽紛的煙花,真是看得我眼花繚亂。

我們跟著人流不知不覺地來到了運河廣場,那裡有許許多多形態各異的燈,有魚燈,有荷花燈,有蝴蝶燈,有海馬燈,看到最多的就是牛燈了。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廣場中間的那頭看起來威風凜凜的巨牛了,它昂首挺胸地站在廣場的水池中,真是牛氣沖天。

今天雖然我們走了很多路,可是看到了美麗的煙花和燈會,心裡還是美滋滋的。

元宵節的文章10

今天是元宵節,還沒到晚上,皮拉啪啦的鞭炮聲已經響個不停了,元宵節是傳統節日,每到這一天我們家鄉都會有燈展和舞龍燈,所以剛剛起床我就盼望夜幕降臨了。

眼,夜色來臨,我和小朋友約好一起去觀看燈展和舞龍燈。到了大街上,只見人山人海,很多都是全家出動,小孩子們都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穿著新衣服,在爸爸媽媽帶領下觀賞燈展。

大街兩旁都懸掛著各式各樣的彩燈,有惟妙惟肖的小白兔,不時還眨眼,紅紅的眼睛像真的一樣;有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個個都像真的一樣,十二生肖邊上圍了很多人,都在看自己的生肖;還有很多人物燈展,都十分逼真形象。很多禮花升上了天空,把夜空打扮的五彩斑斕,各種彩炮和禮花升空了,接著是一陣陣的歡呼雀躍。

龍燈終於上場了,只見龍燈足有十幾米長,身上閃閃發光,眼睛像兩個小燈泡,發出藍幽幽的光。十幾個彪形大漢愛龍身下面撐住龍,一聲鑼鼓響,只見龍頭開始微微舞動,幅度不是很大,龍身開始伸展,一點一點把卷曲的身子伸展開來,這是,只聽一個人大喊一聲“起”,忽然龍就飛舞起來,龍頭擺動,龍尾盤旋,龍身騰空,一條巨龍眼間在人群中上下翻飛,忽而左,忽而右;忽而上;忽而下,氣勢不凡,搖頭擺尾。人群裡傳來陣陣喝彩聲。

元宵節的燈展和舞龍燈真是妙不可言啊!飛舞的龍燈不是象徵著騰飛的中國嗎?蒸蒸日上,鵬程萬里。

元宵節的文章11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就到了。這天,也標誌著春節進入尾聲,所以要鬧騰一下,故鄉人也叫鬧元宵。有關元宵節來歷說法不一,大多具有神話色彩。有個民間傳說倒是說的有點靠譜,只是缺乏專家考證,姑妄聽之吧。

據說,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到呂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祕密共謀作亂。此事不密,傳至劉氏宗室劉囊耳中,劉囊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絡,設計解除了”諸呂之亂”。此亂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那天,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提倡老百姓鬧元宵,

吃元宵和普天同慶有什麼關係呢?我沒查到這方面的資料。我只是推測,姑妄言之:“元”。有開始的意思,“宵”有安定的意思。合起來就是天下從此安定的意思。元宵該是什麼樣子呢?也許是有人創意:既然是“元”,應該是圓形的,既然是過年的最後一天,應該有年味,那就用“黏米”作原料吧。社會安定了,人們的生活就甜美了,就用“糖”或田地東西做餡吧。既然孟子說:“人心向善,如水之向下”,就用水煮吧。煮元宵的水,也有甜絲絲的味道,喝了也不錯,合起來,就叫“湯圓”吧。儘管只是我隨意揣測,但元宵確有“圓、甜、粘”單個特點。這是都和過年有關係的。

流傳至今,經過多次改進,甜甜的元宵,飽含著濃濃的滿族特色和鄉情親情,做元宵的粘面都是自家出的,粘高粱米麵兒,黏玉米麵兒,大黃米麵兒,餡兒也特講究,紅糖伴棗泥,五仁伴白砂糖,水果混合,紅豆沙,綠豆沙......各式各樣,鄉親們不喜歡吃水煮元宵,特喜歡吃油炸元宵,把棉花子油倒入鍋內,燒八分開,把元宵放入油鍋裡炸,炸個五六分鐘,那黃橙橙,個大,味兒香的元宵就出鍋了,元宵餡更是變化多端,但是其主流,還是萬變不離其宗的。

兒時,我這故鄉,做元宵是很講究的。粘面都是自家產出的黍子面,院校是黃色的,顯得金貴。也有用白粘高粱面做的,象徵著銀元。黏玉米麵兒,餡兒的種類更多,有紅糖伴棗泥的,有五仁伴白砂糖的,還有黑芝麻或者紅豆沙的.....各式各樣,林林總總。有的不用水煮,採用油炸,炸個五六分鐘,那黃橙橙的大個元宵,就出鍋了,咬一口,外焦內甜,糖餡兒流在嘴角兒,舔一舔,哇,好香甜呀。除了吃,還要玩,打燈籠,放鞭炮,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大人們就敲鑼打鼓扭秧歌,才高蹺了。那時的元宵節是農家一年中最歡樂的夜晚。

農村實現合作化之後,家家都到大食堂吃飯,糠窩頭也難得吃飽,那個還想著吃上元宵,那就是白日做夢了。大食堂辦不下去了,且不說糧食還要定量,元宵面到哪裡找去,生產全由生產隊決定,黍子不讓種了,黏高粱也沒有了,至於糖,也是按票供應的。知道人民公社趴架解散之後,農村實行承包土地,農民才有種地的自由。這樣看來,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元宵節,至少中斷了二十多年。嗚呼!那時出生的小娃娃,一直長到20多歲,才頭一回看見元宵,才第一次嚐到元宵的滋味!

從1978年到如今,農民的生活年年攀升,進展十分神速。到元宵節,可一到超市裡任意挑選。元宵餡的品種更多了,挑選時眼花繚亂,但心情都是平和的。因為不愁沒錢購買。

但令人深思的是,時代發展了,年味卻淡化了,元宵節也如此。因為中國的節日大多和吃有關,缺吃少穿的年代,人們偶然吃上元宵自然是樂不可支的,如今幾乎天天都不缺美食,偶然吃幾個圓宵,只是過節的應景,彷彿微風吹過水麵,即到漣漪而已,不太當回事,再說,元宵不是自己做的,雖然是省事了,但過節的氛圍就少了。如今的農村,家家高牆大門,別說少了雞鳴狗吠,街上的行人也不多見。至於大人孩子的歡騰慶祝,那更是極為罕見了。

元宵節前,我想中國的節日,都該賦予文化色彩。方式可以靈活多樣些,比如可以組織村民演出,猜燈謎比賽或朗誦與節日有關的詩詞。讓傳統節日與時俱進,符合時代潮流,又不失傳統風韻。如今衣食無憂了,讓吃的節日變成文化節日,也許是更有意義的。

元宵節的文章12

一、學會引用

引用一些名言警句、詩詞歌賦,既可以增強文學性,又可以拓展文章的深度。試看下面這段文字:傳統的詩詞歌賦豐富了我的文化底蘊,現代的視覺藝術又觸動了我活躍的神經。“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使我感受到浪漫主義的飄逸;“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使我領會到現實主義的沉鬱;“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又使我感受到《詩經》的源遠流長……

作者運用了李白、杜甫、《詩經》《離騷》等人或作品的詩句,信手拈來,展示了深厚的文化積累,材料的運用恰當而有效,使文章具有文化內涵。

二、運用時事

關心時事,運用時事,是學生參與社會,認識社會的過程,也在無形中構建了自我的社會意識。這段寫於2008年的作文片段,很好地融入了當年的社會大事:當奧運聖火在異國他鄉遭遇襲擊時,我們看見一位瘦小的殘疾人彎腰護住火炬,完成了她一生中最出色的防守。那一刻,奧運聖火為她感動,燃燒出耀眼的光芒!當冰雪肆虐我國南方時,我們看到無數綠色的身影忙碌在鐵道公路兩旁。那一刻,世人為之感動,冰雪為之消融!當地震突襲四川時,我們看見,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面帶憂慮,在廢墟間穿行。那一刻,國人為之感動,世界為之驚歎!在風雨之中,在瓦礫之上,我們見證了最頑強的民族、最偉大的愛!帶著這樣的感動出發,誰不會變得更加成熟,誰不會了解溫暖的含義?

北京奧運、汶川地震雖然已離我們遠去,但說起那些事情,仍讓我們感同身受。如果僅僅使用身邊的小事充當作文素材,雖然同樣真實同樣深情,但總比不上這些時事、大事感染力強。

三、舊例新用

許多材料很經典,但用多了往往會產生“疲勞效益”,有時候不妨換個角度重新解讀材料,讓舊例翻出新意,也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請看這段:

程不識治軍嚴明苛刻,不少士兵對其厭煩,轉而投向治軍簡易,使人人自便的李廣。程不識並未因此改變自己的治兵之法,因為他自知無李廣之才,“效李廣,鮮不覆亡哉”。其雖無大功,卻也未曾敗亡,便是知其不可為而不為的智慧的體現。每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之分,於自己能力之外或是並不擅長之事,若想執意為之,這樣的勇氣並不會為人讚賞,多半隻換來“匹夫之勇”的評價。

《資治通鑑》中李廣治軍的例子一般都用來評議李廣,但這位同學出新出奇,讚揚了程不識治軍的價值、意義。通過新的切入點使用材料,發揮出材料的新作用,材料雖然是“舊”的,但呈現形式卻很新穎。對舊例的新用,無疑增加了材料解讀的意義,更能引人思考。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材料庫”,善用材料者不需刻意去使用材料,只要關注生活、主動閱讀、多思多想,不愁缺乏材料,也不愁用不好材料。

元宵節的文章13

今年元宵節,吃過晚飯,我們就去看花燈、焰火了。

七點剛過,我們就來到新市區看花燈,這裡人山人海,花燈會種類繁多,設計新奇,造型各異,市政府前的整個街道火樹銀花,璀璨奪目,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們前來觀賞;有做生意的人早早來到擺好攤位,有的坐車從幾十里路的農村趕來,還有的小孩騎在他爸爸脖子上,手拿著糖葫蘆邊吃邊看。八點多鐘,在市委大樓旁邊一朵朵綻放的禮花騰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見深藍色的天空佈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綵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顆顆拖著綵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漂亮,我簡直被迷住了。

一顆顆五彩的禮花騰空而起,禮花炸開以後,一朵朵紙花飄落下來,甚至有的紙花還帶著一顆顆亮閃閃的東西,真像一顆顆彩色的流星;有的禮花炸開以後是雙層的,接著變成動物形狀了;有的炸開以後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還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環,把天空變得光彩奪目,整個市區都沸騰了……

五彩的花燈被高高的掛在了半空中,閃著耀眼的光芒。漂亮的花燈給這裡增加了秀麗的色彩。這些造花燈的人手還真巧,什麼羊形、龍形,拖拉機耕田形的……都能造出來,真了不起。

當我們看到一半時,我驚訝地叫了一聲,因為在花燈裡,這個是我見到的最有意思的是:花燈里居然還有三隻活羊,燈箱裡還有一群小雞,據介紹,它們是從國外引進的新品種呢!真讓我佩服不已。有些大膽的人甚至還過去摸摸它,而那些羊只是晃晃腦袋,不時地抬起頭“咩—咩—”地叫喚兩聲,然後又繼續吃它的草,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當我們往回走時,看到一群人在猜燈謎,其中有一個字謎是:天下人間會七星,我和爸爸媽媽猜了許多次也沒猜中……

時間不知不覺已過去了三個多小時,但我們一點也沒覺得累。

啊!今年的元宵節之夜真美呀!

元宵節的文章14

不知道怎麼回事,對於剛剛過去的春節,心裡沒有太多的記憶。也許是人世間俗事越來越多的緣故吧,但心裡深處,一直能想念到的,倒是前年元宵節在故鄉看到的,那夜煙花。

對於煙花,我從小就一種偏愛。但小的時候,家住在偏遠農村,離縣城有六七公里的模樣,且通往縣城的公路,也全是用大小不一的石子鋪成的簡易路,十分難走。所以每一年的元宵節,對於年少不能親往的我來說,都是一種心靈上的煎熬。雖說在每一個元宵夜,也能在夜空中聽到幾聲巨大的炮響聲。但極少有煙花,就算有,那也只能是些可以說,根本算不得是什麼煙花的煙花了。

隨著自己年齡慢慢的長大,看煙花的次數也就逐漸增多了起來。去城裡看煙花,也就沒有那麼難了。但細細回想一下,以前每一次看到的煙花,竟然都不如,前年那夜看到煙花的真切和美麗。前年那夜,也就是20xx年元宵夜。那天早早開始,河岸的兩邊就擠滿了看煙花的人群。因為我去的時候很早,所以佔了一個比較不錯的觀望地點。隨著夜幕緩緩降臨,明月慢慢升起,我與所有在場的人們便分外期待起來。

也就八點吧,燃放的煙花便在人們期待的眼神中,如一線流星,飛蛾投火般的直指黑夜。隨著一聲通天巨響,在空中炸開,一個巨大的玫瑰色的花朵,便在空中冉冉開放了。隨即第二個,第三個……煙花便一接一個的在人們的頭頂綻開。頃刻間,河岸邊人們的歡呼聲,驚歎聲,喜悅聲……便使整個故鄉沸騰了起來。

這個時候,所有人的眼睛裡,都能看見綻放的煙花。那剎那間綻放的美麗,在人們明亮的眼睛裡灼灼閃動。這時的人們,也為了儘可能看到美麗煙花綻放的全景,都儘量的使自己的眼睛,穿過前方人群的空隙,儘量的踮著腳尖,以使自己能站的再高一點。人們就這樣,一刻不停的,在煙花綻放的所有時間裡,利用身體的每一個器官,來感知煙花的美麗和可愛。雖說,到頭來這樣的效果根本就不大,雖說,這樣看到的煙花幾乎沒有什麼區別。但人們也不願意,因自己一點點的懶惰,而錯過了,那怕是夜空中那麼一丁點的美麗。在大人頭頂的小孩子,在這個時候,更也高呼的說,把星星和月亮都打下來了,把星星和月亮都打下來了。

對於第一次這麼近距離觀看煙花的我來說,今夜的煙花真的是太美麗了,美的幾乎讓我心跳加劇,讓我眩暈不止。此時,夜空中那一朵朵綻放的煙花,就像無數個飛奔的流星一樣,把長長的夜空劃破了,把霧濛濛的月夜點亮了。細看,如久遠不曾相聞的神話,遠觀,如高遠不曾可見的天庭,再瞧,如曇花一現的海市蜃樓……一刻間,我竟不相信,在我生活的空間,竟還存有如此的美麗?而又是日日喊叫苦悶無聊的我,卻在每一年的元宵夜,將它從我的身邊輕易錯過了。

就在美麗煙花綻放的那一刻間,我忽然明白,為什麼在每一年的元宵夜,都有放煙花這樣一個習俗。為什麼每一年,都會有如此之多的人來爭看這場煙花。你再看,那夜空中一朵朵綻放的美麗煙花,不就是人們,對於新的一年的美好希望嗎?不就是,人們對於現在幸福生活的美好展示嗎?不就是人們,對於未來生活的美好企盼嗎?

我也終於明白,人這一生,其實應該如今夜點燃的煙花一樣,飛蛾投火般的,直指天空。把自己最最燦爛,最最美好的一面奉獻給眾人,奉獻給我們的社會。那怕這樣,付出的是我們的全部,包括生命,但我們都應在所不惜。

元宵節的文章15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終於在燈火闌珊的環境中來臨。

晚上,我們一家人去公園去看煙花。我們到了公園,這裡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我們隨著人流到了樓房上,開啟窗戶,眼望八方,不知從哪放起。就這樣等著,盼著。

開始放煙花了,我心潮澎湃。首先,幾顆明亮的火星一顆接著一顆衝上了灰暗的天空,剎那間,火星炸開了,變成了一朵朵五光十色的巨大的花蕊,又好似一位漂亮的仙女,把期望的花瓣灑向了人間。有時候又像一團團金色的火光“畢剝畢剝”地炸開來。紅的,黃的,藍的,綠的,紫的各種各樣的顏色把天空打扮得絢利多彩,特別是是紫色,那麼耀眼,使人心曠神怡。炸完了,在場的觀眾一呼百應。

接著,還放了玉花門的煙花,千姿百態。令人滑稽的煙火像一條條活蹦亂跳的小魚,又像一隻只到處亂跑的老鼠從又粗又短的爆竹裡躥出來,飛來飛去,數量越來越多,千絲萬縷。彩虹橋令人拍手叫好:兩個爆竹,一個煙花飛向左邊,另一個飛向右邊,形成了一座五顏六色的彩虹橋,又似月牙。許多煙花令人讚歎不已。有的像許花環套在一起,有的像一把撐開的彩色雨傘,有的像彗星,還有的像長長的瀑布傾瀉而下,又像下起了圓圓的小水珠,壯觀極了。

天邊的煙花依舊,光彩奪目而又目不暇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