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家鄉的元宵節作文合集6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33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的元宵節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家鄉的元宵節作文合集6篇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 篇1

我的家鄉在湖北荊山山麓,地屬襄樊管轄,是個版土面積三千八百五十七平方公里,總人口六十萬人的小縣城。原名思安,因境內有漳河,故改思安縣為南漳縣。

國小時有篇課文叫《西門豹》,講的是西門豹治河投巫的故事。課文裡西門豹治的那河叫漳河,那時年紀小,以為這漳河便是這打從家鄉門前流過的小河,竟高興得手舞足蹈。後來才曉得此漳河非彼漳河,那漳河在河南安陽,比南漳縣城都有名。

南漳這小縣也終於沒負了“思安”這名諱,絕不樹大招風,恐怕出了湖北就再沒有人知曉襄樊有個南漳了。但又何必天下皆知呢?這畢竟絲毫不影響這小縣城的和樂。淳樸的家鄉人,就如此安定地在這塊山清水秀的土地上,一代一代生活著。老人們三兩聚在樹下閒聊,大人們起著自行車在不太寬敞的馬路上來回穿梭,孩子們專心地坐在講堂聽老師講解。街道或許並不繁華,沒有繁弦急管,也沒火樹銀花與燈紅酒綠,卻安詳而端莊。歲月就在小巷厚厚的落葉上慢慢流淌。

滿月象徵著團圓、美滿。正月十五之夜是一年之中第一個月滿之夜,自然被這個一心祈求平安的小縣所看重。

提起元宵佳節,除了湯圓,我想更多人會想起賞燈。而在我的家鄉,正月十五上午的遊街“鬧元宵”卻更被人們看重。

清早五點多鐘,便有大批人馬在水鏡廣場聚集。老人,小孩,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人都在隊伍裡滿面春風。打腰鼓、劃旱船、扭秧歌,無人不迫切地表達著自己的歡喜。遊行隊伍從大街小巷走過,路邊觀看的人摩肩接踵。調皮的小孩,拿出過年沒有放完的鞭炮,“刺啦”一聲擦燃往人群裡一丟,吐吐舌頭跑掉了。只剩下母親無奈的苦笑、抱歉的賠罪及眾人寬容 的笑聲。獅子在街上上躥下跳,長龍在人海中上下翻騰。夾雜著震天撼地的'鑼鼓聲,歡樂的氣氛沸騰到了極點。

元宵是團圓的日子,自然少不了一頓豐盛的午宴。宴席通常在中午十二點開始,萬家鞭炮齊鳴,當滿城的地面都被喜慶的紅色鋪滿時,人們便開始吃飯了。湯圓當然必不可少——每逢元宵,奶奶的湯圓最令我掛念——奶奶不會夾餡,所以總是把湯圓揉成一個個小團。但這一點都不影響它的味道:煮好後盛起來,一人面前一碗湯,加上白糖與炒好的芝麻,絕不亞於蔣雯麗代言的那“味美香甜甜”的“三全凌湯圓”。

南漳不是個富裕的小城,沒太多的財力來舉辦燈會。可這並不影響家鄉人賞燈的情趣。小巷裡,小販擺弄著各式各樣的花燈,牢牢拽著媽媽衣角的孩子睜大眼睛望著花花綠綠的閃光物,央求著。大人無奈地望著孩子,掏出錢交給滿臉笑容的小販。孩子得了心愛的玩具,高興得手舞足蹈。

每看到這些,我都會想起自己那如夢般乾淨淳樸的童年——

提著哥哥的舊燈籠,在家裡各個角落晃悠,唱著奶奶教的童謠:

“照啥子啊?照蟲蠅兒螞蟻。照死老(了)吧?照死老(了)……”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 篇2

正月十五,也稱”元宵節”。在我家鄉——張家港市南豐鎮這天有吃湯圓、置煙花、捉毛蟲的風俗。

每年的元宵節薄暮,媽媽和奶奶總會在家忙著幹湯圓,一個個圓溜溜、紅光光的湯圓在她們的單手搓和下,被裝上了盤子。“上湯圓”媽媽邊說邊端上一碗湯圓。我望著各色的'小湯圓總會垂涎三尺,由於我曉得,元宵節必定得吃湯圓。它象徵著離散和美和快活。

晚飯功後,天也烏了下來,“速來鈍來,咱們往捉毛蟲去嘍!”爺爺奶奶邊說邊抱了一捆稻草走到了田頭,點著了稻草,只睹一股濃煙冒起,火苗趁著風勢越來越旺,把他們的臉兒映得紅紅的。這就是毛蟲的風氣了,這樣點火害蟲就燒逝世了一半一年將會是一個惡收穫。”

大略八點左左,即是我最啟口的時刻——抬煙花,爾跟爸爸一訖把春節留著的煙花點了伏去,五彩繽紛的煙花直衝雲壤一會兒又如彩色的花瓣飄降大地,漂亮極了。耳邊聽得“劈劈啪啪”、“嘭”的聲音,面前是一片壯麗多姿的煙花照明瞭地空。一個個小火球在天地面綻開,炸開後又像淌星飄漲大地。紅得如節日的燈籠;黃的像成熟的稻穀;綠的似枝繁葉茂的大樹;紫的就像熟透的葡萄……

家城的春節——元宵節實令我難記我真盼望每天能過元宵節!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 篇3

昨天是元宵節,是春節的最後一天。晚上,我一吃完晚飯,就迫不及待地拿著魔棒花燈,和媽媽一起到樓下玩。

到了樓下廣場,我向四周一看,已經有許多小朋友跟著大人出來玩了。他們也像我一樣,個個挑著花燈。那些花燈形態各異,有汽車花燈,有紙兔花燈,有啦啦棒花燈……其中有個小女孩可有趣了:頭上戴著一對“牛角”,她只要一按按鈕,那對“牛角”就亮了起來,還不停地唱著歌,十分引人注目。

我們走出大門,看到一群人正圍著什麼東西,我們十分好奇,便湊了過去,一看,原來他們在買花炮。那些五顏六色的花炮令人眼花繚亂。我買了一盒響炮和一捆手搖火花,又到超市買了個打火機。我和媽媽來到花壇旁,點燃了一根手搖火花。我拿著手搖火花甩來甩去。它一會兒變成紅色,一會兒變成黃色,一會兒變成紫色,一會兒變成綠色,美麗極了。我想,這火花應該叫變色火花才對。放了會兒手搖火花,我又去放響炮,媽媽接著繼續放手搖火花。我把響炮在擦紙上擦了一下,然後把它扔了出去。只聽“砰”的一聲,響炮炸開了,我和媽媽都嚇了一跳。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不知不覺回家的時間到了,我戀戀不捨地跟媽媽回家了。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 篇4

我的家鄉是河北肅寧縣,她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城,曾造就出許多位名人,像中國最後一位狀元劉春林,就是從這裡降生的;也有許多傳統的風俗習慣,其中最典型的就算這元宵燈會了。

農曆正月十五為上元節,又叫元宵節。其他地方到了這天都要逛廟會,而這裡卻要逛燈會,所以我們這裡又管元宵節叫燈節。

談起燈會,要從距今一千二百多年的唐朝說起。當時社會長期穩定,經濟文化高速發展,玄宗為過盛世之年,便決定在每年正月十五將各種花燈懸掛在樹上,竹樓上。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燈節。而當時在我們家鄉最盛行。

在我們家鄉,大到百歲老人,小至剛入學的孩子,都有一手扎燈的好功夫。也許是受了傳統風俗的影響,即使在平時,每天晚上家家戶戶也要掛上彩燈,相互攀比,誰家的.燈最漂亮,就會受到其他人的茸重和羨慕。到了正月十五那天,更熱鬧非凡,設燈於正街東頭四排路、柳蔭路北口、大牌坊及城隆廟前。席彩栩、木雕花玻璃栩高一丈八尺,長三五十丈,父老鄉親將精心製作的花燈掛在上面,紗燈、玻璃絲燈、走馬燈等等,各式各樣,形狀各異,上下左右連成一片,猶如白晝。更有那高蹺、娜子、龍燈、早船等民間藝術隊伍從燈棚下穿過,雜以鞭炮,此起彼伏,好不熱鬧。觀燈者扶老攜幼,笑逐頗開,歡動雀躍,直到午夜方散。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學技術的發展,燈會中又新添了電動燈,如金魚吐泡、孔雀開屏、紅樓夢、西遊記等等,並配以音樂,使數以萬計的觀者接踵而來,流連忘返。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 篇5

我的家鄉在湛江吳川。每到元宵節,市內大街小巷張燈結綵,綢布段條滿城飄揚,到處喜氣洋洋。元宵節有很多活動,有遊神,開燈,放煙花,看花橋,看泥塑,遊飄色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吳川的遊飄色。

飄色是廣東白話的稱謂,是指在元宵節以裝扮豔麗的彩旗隊,彩車隊和歌舞,舞獅舞龍等不同民間藝術形式組成的遊街活動的統稱。飄色活動在吳川劇可考的時間至少有800年的'歷史了。飄色運用力學原理,用鋼筋支撐演員,以華麗服飾加以掩蓋。飄色通常由一至幾人裝扮而成,一般由十一二歲少年擔任,每臺飄色一個內容。

遊飄色的那天,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觀看。街道上擠滿了人,到處人山人海。大家都興致勃勃。飄色表演者都畫了妝,他們在鋼架上有的站,有的坐。他們雖然站兩三米高的鋼架上,但是個個表情淡定,一點也沒有害怕的樣子。

我非常喜歡故鄉的元宵節,所以我每年春節都回老家玩。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 篇6

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元宵節以前都是年,元宵節一過,年也就走遠了,所以,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熱鬧的。

聽說大淩河六點半要放煙花,晚上六點多一點,奶奶,爸爸媽媽和我一起走出家門。走在街上,我擠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闢辟啪啪地摔著摔炮,十分高興。

六點半到了,隨著幾聲炮響,美麗的禮花騰空而起,拉開了焰火晚會的序幕。之後就有幾個大的禮花拉響了,漆黑的天空一下子變的明亮萬分,禮花在天空上炸開,彷彿一朵美麗的菊花盛開在黑暗的天空,炸完之後的火星,像是流星向我飛來;最精彩的是四五個禮花同時升空,把天空變成一個巨大的、五顏六色的花園;有的禮花炸完後,又分出了許多無數的小禮花,有的小禮花還在空中四處遊蕩,引得許多人情不自禁的`大叫起來。天空中的禮花有紅的、綠的、白的、五彩繽紛,美麗奪目。爸爸說這些煙花都是爸爸的老家喀左生產的,我真的替爸爸感到自豪!

今年的禮花真是萬紫千紅、不同凡響,我可謂是大開眼界,今天過了一個愉快的元宵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