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作文共7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8.55K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元宵節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元宵節作文共7篇

元宵節作文 篇1

今日是正月十五,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街上不少人家掛起了火紅的燈籠,燈籠上寫著“慶祝元宵”四個大字。

人們紛紛去超市或商場買湯圓和元宵節的裝飾品。奶奶說:“我們自我來做湯圓吧。”我和奶奶一齊來到菜市場,買了很多做湯圓的材料,有黑芝麻、黑糯米、糯米粉等。回到家,我興高采烈地和奶奶一齊和麵,包餡,搓圓,我覺得趣味極了。沒多久,我們已經做了幾種不一樣型別的湯圓。奶奶說:“我們等天黑再把湯圓下鍋吧!”

這時的街上,人們都是喜氣洋洋的.,電視裡面也是談笑風生,歡歌笑語。平時不常見的人們都趕回來了,大家熱熱鬧鬧地聚在一齊聊天,打撲克。小孩子們屋前屋後地跑呀跳呀,一齊嬉戲玩耍。

白天的時間過得真快呀,一眨眼功夫,已經黃昏了。性子急的人家已經開始放鞭炮和煙火了,五彩斑斕,真好看。奶奶最終把熱氣騰騰的湯圓端出來了,有黑芝麻的、花生的、五仁的,還有我最喜歡吃的豆沙湯圓。

我夾了一個湯圓放到嘴裡,香甜的氣息撲面而來。“真好吃啊!”我感嘆道。奶奶說:“自我做的東西當然好吃了。”

是啊,這份甜蜜不就是來自我們自我的雙手嗎我想,甜蜜的生活要靠自我來創造。'

元宵節作文 篇2

每年農曆一月十五是新年的第一個圓月夜,象徵喜慶團圓,這一天就是中國傳統的節日——元宵節,又稱為元夕、元夜,或上元節。慶祝元宵節的民俗活動由來已久,據史料記載,西漢時期元宵節就已經備受重視,是祭祀天神的重要日子,到了漢魏之後,元宵節因佛教文化的傳入而影響在民間擴大開來,到了唐代逐漸發展成空前的民俗狂歡節日。

元宵節的風俗很多,無論從活動還是飲食,都具有非常獨特的節日氣息。吃元宵象徵新年全家團團圓圓;賞花燈熱鬧喜慶,五彩斑斕;猜燈謎趣味多多,廣為流傳;游龍舞獅技藝高超,鑼鼓喧天;百戲歌舞壯觀好看,喜慶熱鬧……除了這些傳統的元宵節節目,很多地方還有獨具特色的趣味風俗。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七)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古代民間習俗一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占卜蠶桑,並佔眾事。傳說紫姑本為人家小妾,為大婦所妒,一月十五被害死廁間,成為廁神,所以民間多以女子做成紫姑之形,與夜間在廁所間豬欄迎而祀之。真實地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走百病

也叫遊百病,度百厄,走橋等,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元宵節夜婦女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放桔燈

“放桔燈”的風俗,至少有一千年的歷史。傳說南宋建炎年間,金人南侵,康王趙構從海上逃走。逃到台州章安,寄宿在祥符寺中。那天正是一月十五,晚上他登金鰲山觀海,忽見椒江上無數燈火,如流星飄來,感到十分奇怪,便在紡羅傘蓋的簇擁下,到江邊觀看。侍從告訴他,這是澄江上漂下來的`桔燈。趙構十分高興地說:“膚看京中的鰲山燈,也沒有這麼有趣啊!”他要侍從們跟著湊熱鬧,買了兩船桔子,取出桔肉讓大家吃了,留下桔殼製作桔燈,放在江上漂浮,玩了個通宵。

送瘟船

送瘟船是福建清流縣城群眾在每年元宵節之夜的一種驅邪逐瘟的活動。暮色初合,縣城東門橋邊聚集著眾多的男男女女。在岸邊泊著一艘用薄木板釘成的船,船的周圍用薄薄的竹片紮成船艙,外面再糊上紅紅綠綠的色紙。船艙四壁畫著十二生肖的肖像,這就是瘟神乘坐的船。艙內裝著由各家各戶送來的豬毛、禽羽等雜物及花炮。山鄉人迷信認為,將家禽牲畜的毛羽送上東去的瘟船付之一距,即可保今年六畜興旺,全家平安。

元宵節作文 篇3

今天晚上,我和我的家人去看花燈。

大街上的人可真多呀!人們互相擁擠著,用“人山人海”一詞來形容這場面一點也不過分!

哇!好漂亮的一隻金老鼠啊!瞧這隻老鼠,通身發黃,燈泡般的大眼睛,金鼠背上有兩個金元寶,金老鼠搖頭晃腦,好像在說:“祝大家財源滾滾,萬事如意!”兩條小鯉魚也躍出水面向人們祝賀!前面的五個小和尚在敲鑼打鼓迎新春,哈哈!好一幅“金鼠送寶”呀!

“快看哪!是嫦娥!”我大叫到。月宮仙子嫦娥在個幹嗎?原來她在追人造衛星呢!可怎麼追也追不上!旁邊有一架火箭,火箭上赫然寫著四個大字:“中國航天”隨著科技的'進步,祖國的發展,飛天已不是個夢想,如今我國的航天事業在各國遙遙領先,讓我們在新的一年裡祝祖國航天事業更上一層樓!

“哇!福娃也來了!”我說。五隻奧運吉祥物——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妮妮歡聚一堂!它們站在一個旋轉的輪子上,向人們招手。輪子上刻畫的是奧運會精彩的瞬間!張怡寧奮力打乒乓球,郭晶晶奪得奧運金牌,飛人劉翔的跨欄。2008年,奧運將在首都北京舉行。讓我們期待奧運的成功吧!

“姐姐快看,就是米老鼠”弟弟高興的說。六隻米老鼠正在舉行拔河比賽呢!米老鼠一前一後那個大大的春字,不正喻意著春的來臨嗎?

哇噻!好逼真的一條巨龍!巨龍騰雲駕霧,高高在上,巨龍盤旋著,兩條一搖一擺的鯉魚也看著巨龍,栩栩如生的巨龍讓人望而生畏。

這不就是小鯉魚跳龍門嗎?看!一條小鯉魚破著風浪來到龍門。它告訴我們有恆心,持之以恆,才能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回家路上,我還想著那些花燈給我的深刻的啟示。

元宵節作文 篇4

在進元宵節一大早的時候,我們一家人就吃過早飯,便一起打車來到了廣場。

觀看花燈

我們一家人都高高興興地來到了觀燈的地方。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就是二龍戲珠,兩條龍很長,彎彎曲曲,身上有一片片金光閃閃的.鱗片,很威風,它們在一起玩明珠呢!

哇!這些真可愛呀!那兩隻小白兔正頭對著頭吃大白菜呢!它們吃得可香了!小白兔豎著長長的耳朵,紅彤彤的眼睛亮晶晶的,像真的一樣,活靈活現,因為今年是兔年,它象徵著今年一定是個豐收年。

呼應結尾

在廣場裡,我們還看到了許多各式各樣的花燈,親愛的小朋友,觀燈就寫到這兒吧,你一定意猶未盡吧!

元宵節作文 篇5

農曆正月十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元宵節,在這一天裡,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看燈會、猜燈謎好啦,廢話不多說,我來介紹一下我們家是怎麼過元宵節這個特別的日子吧!元宵,元宵,當然要吃元宵啦!元宵又叫湯圓,元宵節這天,我們家有一項重大任務——包湯圓。

這個重大任務當然是交給我、媽媽、奶奶這三個家中手最巧的人來完成。不過,然後這次包湯圓,可是我第一次真正參與全過程,還不知道我會包成什麼樣呢?呀,瞧,奶奶已經將所有材料都準備好了!這兒放著兩個盤子,一個盛著黑芝麻餡兒,烏黑髮亮的芝麻餡兒真叫人垂涎三尺啊!另一個盤子裡則滿滿的全是被手巧的媽媽擀好了的皮。只見奶奶將皮放在左手,右手則舀起了一小勺芝麻餡兒,倒在了皮的正中央。她的手彷彿有魔力一樣,變成了充滿靈性的精靈,左手一捏,然後右手一揉,雙手一掐,兩手一搓,不一會兒,一個又白又圓的湯圓就包好了。我不禁鼓起了掌,躍躍欲試。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了一張皮,輕輕地舀了一小勺芝麻餡,香味立即躥進了我的鼻腔,令我垂涎欲滴。學著奶奶的'動作,我笨拙地左揉右掐,用皮將餡裹好,雙手再來回搓,一個圓圓的湯圓就成形了,絲毫不比奶奶和媽媽包的差。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湯圓終於包完了。開始煮湯圓了,鍋子裡的湯圓慢慢浮在水面,如同一個個憨態可掬的胖娃娃,笑眯眯地看著我。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開飯嘍!隨著一聲洪亮的喊聲,終於可以吃湯圓了!舀起湯圓,一口咬下去,香濃的芝麻餡兒蔓延了我整個口腔,輕輕嚥下,留得一陣餘香。吃完湯圓,我們全家出發去看燈會。花燈有紅的,有綠的,有彩色的;然後造型有卡通人物,有小動物,還有一些印上了詩畫。總之,各式各樣,應有盡有。什麼!猜燈謎?我疾步走到了猜燈謎的地方,細細端詳著那一個個印著謎面的燈籠,不禁皺起了眉頭:好難啊經過一番奮戰,我和家人攻克了不少燈謎,拿著兌換的小獎品,我心裡樂滋滋的。

這就是我們今天的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 篇6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我家鄉的節日。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閤家團聚、其樂融融。

元宵節起源於漢朝,據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後,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恆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 "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曆"中就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我國民間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民間相傳,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徵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節燃燈放火,自漢朝時已有此風俗,唐時,對元宵節倍加重視;在元宵節燃燈更成為一種習俗。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元宵節燃燈的習俗,經過歷朝歷代的傳承,節日的燈式越來越多,燈的名目內容也越來越多,有鏡燈、鳳燈、琉璃燈等等。元宵節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中學生作文《我家鄉的節日作文》。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我曾落淚過的鄉度:

我看著你朝我走來,在微露的灰暗色中,明晰了輪廓。

呵,我落淚過的鄉度,你踏著那兒的巨集光道一路延伸而蔓,沿途的`碧草,枝葉上清明的雨滴。我似望見了你的輝煌,那集薈萃於一身,覽奇觀望芸生的樂清啊。

我一轉身,瞬逝回到4000多年前,在東歐廣土上閃爍的智慧,那石斧,那石錛,那石矛,那石犁,還有那石墜。

這濃郁的墨土上,有過南宋開科狀元王十朋,元朝一代文豪李孝光,明代傑出兵器家趙士楨。

我彷彿從他們的偉業中明晰地望見了所有人自豪的表情。前進必定擁有激浪,而你懷下的兒女們懷著他們的執著,堅定不移地破浪。我們扮演著“弄潮兒”的角色,以敢為天下先而聞名四方。

我靜默著你縱身躍入時代潮流的前沿,悄然崛起於東海之濱。我默然看著兒時奔跑的石礫路,不知在何時變得寬闊而平坦;我曾站在倒塌的古木屋前惋嘆,可轉眼間已成高樓。歲月並不是玩笑,發展可以帶走太多。我漠然穿梭在兩旁不可高低的樓房中,才頓悟原來渺小早已無存。

眼前的霓虹燈刺亮了我的視線,我才恍然發現曾經的荒土已是燈光閃爍。來往的車輛,水似的穿梭,匆匆忙忙。發現自己真的太幼稚,原來一切的一切可以改變得如此快。

像獨自推著行李,曾走過的歲月,回眸萬千瞬息。

對於雁蕩山,我懷有深厚的鄉情。我愛這片美麗的土地,像我的淚融於了它靈秀的土壤。“寰中絕勝”的“東海第一山”,完完全全的天然韻味,清純得不受任何沾染。

你,因人而美;而我們,因你而傲。如果10年前的你還是一葉扁舟,那麼,今日的你如似快艇;如果10年前的你是一隻不知名的鳥兒,那麼,今日的你可堪稱翱翔的雄鷹;如果10年前的你只是一片平凡的土地,那麼,今日我可以堅定地用輝煌來讚美你。

你用你懷下簇擁的林木,清淌的溪流,高聳的碧山,無聲地述說著你原有的一切天然的物種。無論這世界再多麼惡劣,在你的鄉度裡,總有一種源於原始的清新。

我不知該用怎樣的言語來傾城我們的濃厚。你的山山水水,你的城城鎮鎮,你的條條油柏路,排排大高樓,家家小企業,個個漁港灣。

在我閉眼的當兒,似如泉湧激漾著我惟有的靈魂。當我的足跡踏過你的土壤時,我會深深吶喊,我最幸福。

此刻,我傲然地屹立在你的懷抱中,我高揚著頭,泰然地環視著你的一切,飽含著你的柔美,溫情,堅毅與執著的土地,當我的淚融入你的土壤時,我看見那一方有流星劃過。

元宵節作文 篇7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在元宵節那天,我們七年級舉行了一場關於元宵節的活動。

首先,是介紹節日由來,臺上的同學介紹節日時慷慨激昂,介紹完節日後就是背關於元宵節的古詩,同學們早已準備好了,於是便爭先恐後地舉起了手,希望自己能夠被叫到。

背完古詩後,就到了同學們“大展身手”的時候了,走廊上是猜字謎活動,還有貼鼻子、正話反說、扔乒乓球遊戲。

你看,猜字謎的同學手拿本子和筆,正在冥思苦想;扔乒乓球的遊戲早已排滿了人;我認為最有趣的就是貼鼻子的'遊戲了。這個遊戲遊戲規則很簡單,蒙上眼睛,原地轉三圈,只要貼到白色圓圈裡面都可以拿到獎品,聽上去很簡單,可操作起來就很難了。你看,那位轉完三圈的同學早已暈地不知東南西北,早已脫離了“軌道”;有的同學就比較厲害了,轉完三圈後直直地往前走,似乎沒有受到影響,但是他卻把鼻子貼到了圈外邊,可憐那隻熊成了沒有鼻子的熊……

關於元宵節活動的還有講多趣事,我就不一一講了,我相信如果親眼看到那些事,一定會笑得直不起腰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