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鬧元宵節作文三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66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鬧元宵節作文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鬧元宵節作文三篇

鬧元宵節作文 篇1

元宵節到了,我們大家一起包餃子,做湯圓。而我也在包餃子,我還在我包的餃子裡放了一個核桃仁,誰要是吃到這個核桃餃,在新年就會有好運氣。於是我就趕緊把這個餃子放進了鍋裡。

餃子煮好了,媽媽把它們放在盤子裡,我先吃了一個,覺得這個沒有核桃,吃了第二個也沒有。等我吃完六七個餃子時,我夾起最後一個餃子,心想;‘這個餃子裡一定有核桃’,我咬了一口,發現裡面真的有核桃,我高興的大喊;‘我吃到核桃了!’還一邊夾著餃子讓大家看看裡面是不是真的有核桃。接著,爸爸媽媽也吃到了核桃,不過媽媽的那個核桃餃讓給表弟了,因為表弟想吃核桃餃,他都快哭了。

吃完飯後,我們還去看煙花,放鞭炮,看燈展,看元宵晚會。真是熱鬧的一天!

鬧元宵節作文 篇2

元宵燈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之一,也是孩童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

我雖是女孩,卻如男孩般愛玩鞭炮,愛放煙花,為此父親總是說我投錯了胎、生錯了性別,並時時教導我,說是女孩不可如男孩般如此瘋鬧,可我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絲毫不去加以理會。

因此每次離傳統元宵佳節還有好幾天時我就已早早買好了煙花,然後開始掰著手指頭等待十五的到來了。那時的我真真可以說是望眼欲穿、望穿秋水啊。

仍記得小時候的煙花多種多樣,有鑽天墜,有小蜜蜂,有滿天星,有……每到十五,漆黑的夜晚總是亮如白晝,被各色的煙花裝點著,照映著。最近幾年國家提倡文明春節,提倡人們少放鞭炮,少放煙花,所以現在春節、元宵的熱鬧程度大不如以前,然而即使如此,元宵燈節時仍是一片熱鬧場面。

過了十多年的'傳統元宵佳節,放了十多年的煙花,然而只有今年最讓我記憶深刻。

以前傳統元宵佳節是在自己家中度過,唯有晚飯後,方才被允許跑到大街上與小夥伴們一起。然而,今年卻是在舅舅家度過的。而正因為如此,今年的傳統元宵佳節才讓我如此難忘

嫂子前年九月份剛添了個小孩兒,今年已一歲半了,正是無憂無慮,活潑好動的時候,所以場面格外的熱鬧。我們先是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然後欣賞了美麗的煙花並放飛了孔明燈,接下來就是觀看我一歲半的小侄子的表演。

哥哥用手機放了一首《最炫民族風》,本來還在亂跑的小侄子立馬從哥哥那奪過手機拿在手中,並伴著音樂開始了他自創的舞蹈——群魔亂舞。他先是在房間的空地上轉圈,然後揮動雙手,不停的搖晃,有時晃的猛了就會跌坐在地上,可是他既不哭,也不鬧,一骨碌就自己從地上爬起來了,然後再接著晃動。

後來跌的多了,他乾脆就又加了一個動作——爬地。可是他爬地還不是簡單的爬地,偶爾也會加上幾個高難度動作,那就是翹起一隻胳膊和一條腿,然後再晃悠胳膊,那滑稽的動作總是會引起我們的大笑。

他也很會和我們這些‘觀眾’互動,偶爾拉上我十三歲的弟弟和他一起跳舞,或是跑到我們身邊給我們來個飛吻,當我們要去抱他時卻又迅速跑開了。

房間內的笑聲不斷,窗外的煙花也絢爛奪目。房內的笑聲穿過窗戶,越過正盛開的煙花,向著遠方飛去……

鬧元宵節作文 篇3

元宵節鬧花燈習俗在隋朝前已見於文字記載。《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五載:柳 “以近世風俗,每正月十五夜,燃燈遊戲,奏請禁之。曰:竊見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戲朋遊,鳴鼓聒天。燎炬照地。竭資破產,競此一時。盡室並孥,無問貴賤,男女混雜,緇素不分。” 每年正月十五夜晚,人們便都在大街上盡情狂歡,鼓聲震天,火光照地。人們不惜錢財,比賽燈的規模和精巧。而且家中所有的人,也不分主僕,不論貴賤,不管男女,一切等級、性別、貴賤的界限全部打破,一切隔閡全部消失,剩下的只是歡歌笑語。 正月十五鬧花燈風俗的興起時間大體在北周年間,大約在公元550年至580年之間。從這一習俗產生的時間、地域及風俗內容來推測,可能與佛教的流傳有關。

《涅盤經》說,如來佛死後火化,將其得到的舍利子裝在精美的罐中,安放在金床上。佛門弟子一邊散花一邊奏樂,並每繞城一步點燃一盞燈,以此來表示對如來佛的悼念,但還沒有明確記載是正月十五。《西域記》所說的僧俗共同觀看舍利放光的習俗則明確說是“正月十五”了。 這兩個習俗的發展逐漸形成了正月十五鬧花燈這一民俗。從地點看,這一民俗開始流行於北方的洛陽及周邊州郡。這與北魏、北周時崇尚佛教,以及著名禪宗大師達摩、慧可先後在嵩山少林寺傳法有關,因為禪宗開始興起時,深受百姓的歡迎。

從習俗的內容看,正月十五鬧花燈打破了一切界限,體現了佛教禪宗人人平等,人人都有佛性的觀點。這種取消一切束縛,打破一切界限的習俗,時至今日還有餘風。民間“正月十五沒大小”的俗語和風習便是古風的餘緒。 雖然正月十五鬧花燈的習俗起源於佛教及佛事活動。但當這一習俗形成之後,其宗教色彩便漸漸淡化而成了百姓們狂歡的節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