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作文600字三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63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元宵節的作文600字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元宵節的作文600字三篇

元宵節的作文600字 篇1

有一次,晚上,我爸爸對我說:“明天我們一塊去奶奶家吧。”我說:“當然可以了。”第二天一早,我爸爸把我叫起來,對我說:“你先去寫一會作業吧,一會兒我處理完一件事再去奶奶家。”我想看看我爸爸處理的是什麼事,我就等我爸爸出去的時候進來,一看原來他在那裡買股票呢!到了十一點鐘,他終於處理完了。

我們特別的幸運,一出門就打上了一個車,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奶奶家,我奶奶讓我吃完了中午飯,說:“晚上帶我去看燈。”他給我講了講元宵節的來歷: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建立“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充套件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我們今天過得真快活!

元宵節的作文600字 篇2

喜慶的春節氣氛還沒有散去,元宵佳節又不知不覺地來到了。元宵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家家戶戶在這天都舉家團圓,共慶佳節。這不,我們家請來了太爺爺一起過節、團圓。

雖然超市裡能買到各種各樣的元宵、湯圓,但我們家卻每年吃自己親手做的。今年也不例外。剛吃過午飯,奶奶就把買來的米粉裝在盆裡,然後用沸騰的開水和米粉。這可是技術活,水不能放多,多了粉會太軟;也不能放少了,少了粉會太硬。奶奶用手反覆揉捏,直到米粉變成一個彈性十足的大米粉團。然後全家人開始圍在桌邊做元宵,元宵的餡有好多種,如豆沙、芝麻、果仁、鮮肉……大人們捏皮的捏皮、包餡的包餡,忙得歡天喜地,我的手也不禁癢癢了,媽媽見狀說:“寶貝,你也來學做元宵吧!”我趕緊洗洗小手,學著大人的模樣搓起元宵來,可不管我怎樣努力始終做不出像樣的元宵來,還把自己的小臉蛋弄得滿是米粉,惹得爺爺、奶奶笑得彎下了腰,說我真是全家的開心果。最後還是在媽媽的幫助下才搓出了一個圓圓的像乒乓球一樣的元宵,奶奶說搓得真標準,我興奮極了!此時,窗外喜慶的焰火和鞭炮聲聲傳來,看著桌子上白白的圓圓的.元宵,我饞涎欲滴,這時爸爸在廚房說:“水開啦下元宵嘍!”我幫爺爺把元宵拿到廚房,看著爸爸把一個個元宵倒在燒開水的鍋子裡,元宵在水中上下翻滾,好象許多活潑的白色小精靈。不一會工夫,只見燒熟了的元宵一個個浮上了水面,各個好像爭先恐後地想要犒勞我們。爸爸拿起漏勺把元宵撈到事先準備好的碗裡,雖然我迫不及待地想品嚐元宵的美味,但我還是把第一碗送到了太爺爺的手中,因為我太爺爺年輕時忙於工作沒成家,沒有子女,我要讓太爺爺,在億萬家庭歡慶團圓的日子裡不感到孤單,讓太爺爺也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我們全家圍坐在桌邊吃著熱騰騰的元宵,看著電視裡精彩的元宵晚會,沉浸在歡樂的海洋裡,笑聲不時傳出窗外和陣陣焰火聲、鞭炮聲交匯在一起,就像一首歡快的交響樂,不斷地在祝福人們節日快樂!節日快樂!

元宵節的作文600字 篇3

今天是元宵節,但是元宵節的祝福在昨天就絡繹不絕得到來了——那是因為在我的家鄉(臨海),我們的傳統是正月十四過元宵節。

這說起來還有個傳說——和民族英雄戚繼光有關。據說當年戚繼光在我們家鄉(台州)抗倭時,曾打算過完元宵節攻打倭寇,戰機密被洩露後倭寇決定元宵節當晚趁百姓過節、戒備放鬆時大舉進攻台州府城——臨海。戚繼光又截獲了倭寇的資訊,決定將計就計,於是通知全城百姓提前一天(正月十四)過元宵節。正月十五,過罷節的百姓躲了起來、眾將士在臨海縣城設下埋伏,倭寇進犯時整個城市紅燈籠高掛一派過節氣象,但是已人去城空,戚家軍來了個甕中捉鱉,大敗倭寇。倭寇向白水洋流竄,恰被潛伏在白水洋上峰嶺的戚家軍再次予以重擊。這就是著名的上峰嶺戰役。後來百姓為了紀念戚繼光,就將元宵節改為正月十四過了。

這個傳說是我小時候學校組織去上峰春遊參觀戚繼光紀念祠堂時,當地的百姓講給我聽的。傳說歸傳說,究竟是否如此我就不知道了。沒有人去追根究底、溯流探源,但是習俗卻一代代傳下來,認定就是“正月十四是元宵,家家糟羹蛤蜊調”。

說起糟羹,可能有人又不知道了。元宵節,一般的地方習俗都是吃元宵。可是在我家鄉,我們元宵節吃的是糟羹。那也是我們獨特的習俗的。糟羹分鹹羹和甜羹兩種,鹹羹我們方言又名“菜羹”,用肉絲、冬筍絲、香菇、木耳、豆乾的、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許來米粉、豆麵,煮成帶鹹味的糊狀食品。正月十五喝甜羹,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蓮子、甜棗、桂圓等做成。

呵呵,好多年沒有吃了,這麼一說,口水就出來。哎呀呀……

當然,元宵節觀燈、舞獅子、踩高蹺也是習俗,還是很熱鬧的。我小時候有一個爸爸自制的高蹺,每年元宵節都會拿出來玩的,可惜呀,後來被我們弄壞了!

這就是我們這邊元宵節的習俗了。元宵節真熱鬧,真開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