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七夕節範文精選

來源:果殼範文吧 1.47W

翻開日曆,農曆七月七日又將到來。七月七,中國稱七夕節,近年又被人奉為“中國情人節”。

關於七夕節範文精選

每每過節,節日之爭便如沉渣泛起,在面紅耳赤的爭論中讓人莫衷一是。

七夕,是傳統的“女兒節”,還是“中國的情人節”?中國人為什麼要過起洋人的節日來?七夕將至,又將山雨欲來,狼煙再起。

中國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牛郎織女的故事是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這是一個千古流傳的很美麗、很動人的愛情故事。小時候,我也曾被故事吸引而無數次地仰望星空,想追尋那成群飛向天河搭橋的喜鵲,雖然每每失望,但那也不失為一分童趣。正是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演化出了中國的一大傳統節日——七夕節。這天,老人會告訴你,天上飄落的雨,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灑下的淚。傳說在七夕的夜晚,夜深人靜時,抬頭天空可見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低頭瓜果架下可偷聽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豆蔻之年的女孩們,便一個個躲在葡萄架下聽那牛郎織女相的悄悄話。又傳說聽得此話的待嫁少女,日後便能得到千年不渝的愛情。或許,一見鍾情,生死相許,身心交融,不離不棄,生兒育女,同甘共苦,命運相系,白頭諧老,這些才是七夕這個中國傳統的節日裡人們的祈願,這是一份靈與肉相結合的自然健康的愛情。

或者,七夕之日,逢上晴朗的天氣,做母親的往往會在院中放一盆清水,讓女孩們聚在一起“漂花針”。面對朗朗星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此謂之乞巧。所以,七夕古又謂之“乞巧節”。我猜想,是否由“兩七”相會,才諧出了這“乞巧”來?

杜牧有一首以“七夕”為題的詩:“雲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最恨明朝洗車雨,不教回腳渡天河。”從中可知,過去的七夕並不像現代這般甜蜜,而多多少少蘊含著一些傷感與愁悵。而今,不少中國男女在這天牽手贈花,或公開追逐或祕密幽會,浪漫有加地過起中國的外國式情人節來。

情人節本是泊來品。情人,顧名思意似乎應該是有情之人,當是男女戀情。而有情之人的歸宿又當是終成眷屬。詩云“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即便夫妻無奈分離似牛郎織女,也不在朝朝暮暮,仍會是有情人的。時下,這情人已被人“拿來”付之專用,曖昧味道被款款注入。說七夕節是中國的情人節,好像彆扭一點,因為情人這個詞在今天中國人的印象裡,已經多多少少被異化而似乎聲名不佳,情人關係對於未婚者似乎多是指婚前性關係,對已婚人士而言便是婚外性關係了,難怪但凡提到情人、情人節,人們嘴角不免掛上一點曖昧和詭異。

據查,每年的2月14日的情人節,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之一。男女在這一天互送巧克力、賀卡和鮮花,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最喜愛的節日之一。又有說一年裡,已經有了12個不同的情人節,每個月的14號都是情人節。可見情人節在西方魅力之大,影響之廣。情人節早已風靡全世界,各國習俗略有不同,但情人節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習俗,那便是約會。約會是情人節的標誌,與其它節日聚會不一樣,這天你得約上你的最愛共同慶祝,互贈禮物,作為見證,記念情感。如此溫馨浪漫而神?,難怪這為一些多情人尤其年輕人所鍾愛追捧。

不少中國人現在差不多以近乎狂熱的熱情過起了聖誕節,同樣,情人節也已經悄悄地滲透到了無數人尤其年輕人的心目當中,成為中國傳統節日之外的又一個重要節日。七夕既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牛郎織女是中國籍的,也就理所當然成了中國的情人節,並可以堂而皇之地與西方情人節相提並論。但也有人認為,這是曲解了七夕節的真正含義,七夕節又叫乞巧節,應該說是中國的女兒節才對。

是誰,把傳統的七夕變了情人節日?經查,早在1993年,當時的中宣部副部長徐惟誠提出:何不搞一箇中國的“情人節”?1993年3月11日《報刊文摘》轉摘徐惟誠報告,說到:我們的傳統節日,有許多被淡化了,沒有過去那麼熱鬧了,這似乎不太合算。“農曆七月初七牛郎織女相會,‘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是白居易寫唐明皇與楊貴妃在七月七日長生殿的誓詞。為什麼不可以把這一天當作中國的情人節,省得小青年去過外國的情人節。”這是給七夕“穿靴戴帽”封為“中國情人節”的最早建議。如今幾乎可以確定,這個“七夕中國情人節”是一個新造的節日,七夕的文化內涵中,並無情人節的內容。新造未嘗可以,不過不要誤以為七夕歷來就是“情人節”。

把七夕節變作情人節過,行嗎?如何看待中國人的情人節、愚人節、母親節、父親節、萬聖節、感恩節、聖誕節等等“洋節”情結?

這得從節日說起。“節”最初在漢字中是指植物葉與枝交接的部位:“其於木也,為堅多節。”動物的骨骼銜接外也叫節:骨節。以此引申出的一年之中的節日,則意味著具有關鍵而特定的意義。節日是生活中值得?唸的重要日子,是人民為適應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創造的一種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現代出現的節日,大多與環境和人文出現,適應人們日常生活衍生出來的節日,從一小部分人倡導,到後來廣為流傳。例如世界水日,時間眼日,315消費者保護節日。

節日蘊含著各種文化元素。世界各民族文化傳統各異,所以,各民族各地區都有自己的節日。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有著五千年的燦爛文化,節日也自成體系。一些中國節日源於傳?習俗,如中國的春節、中秋節、清明節、重陽節等。有的節日源於對某人或某件事件的?念,比如中國的端午節、國慶節、青年節等等。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主要有生產、生活及祭祀三種類型,除了某些單獨的祭祀節日外,在大部分生產與生活類傳統節日中,祭祀也是最主要的活動內容之一。還另有國際組織提倡的運動指定的日子,如勞動節、婦女節、母親節。我國現行的法定節假日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以自然因素產生的傳統節日,如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一類是以人文因素產生的傳統節日,如端午節、勞動節、國慶節。

西方文化有別於中國,它們也自有反映其文化、傳統習俗的節日。西方宗教盛行,許多節日源於宗教,如聖誕節,是基督教的一個重要的節日,每年12月25日紀念耶穌基督的誕辰,是普遍慶祝的世俗節日。狂歡節,是東正教“謝肉節”的世俗化,時間大多在陽曆二月中,一般開始於封齋節的前三天,節期為三天。復活節,是基督教為紀念耶酥“復活”而設的節日,是西方國家僅次於聖誕節的第二大節日,時間大多在陽曆四月。

實際上,節日是一年中被賦予特殊社會文化意義並穿插於日常之間的日子,是人們豐富多彩生活的集中展現,是各地區、民族、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的總結和延伸。節日習俗是在節日裡出現的風俗習慣,常因節日體系及更深層次的'自然與社會環境的差異而有所不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不同造成的。習俗差異作為文化差異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的影響與作用更為直接而具體。

有人說,傳統的七夕節,變遷成為中國的情人節,多是受西洋風氣影響,因此有崇洋之嫌而不足取,甚至該予抵制取締。

受西洋風氣影響也許是實,但推論卻有待商榷。

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文化歷史,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節日是長期積澱自然形成的,是老百姓自己選擇的,如果僅僅因為西方有個情人節,我們就要生拉活扯拼湊出一個自己的情人節,這的確大可不必;但如果在潛移默化中年輕人都喜歡的某節,慶祝的人多了,而且長此以往,自然也就成了節日,猶如“世上本來沒有什麼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一樣”。如果“中國情人節”水到渠成,掛在七夕節或其他什麼節的名頭之下,似乎並不十分重要。

傳統的民族節慶是一種極為複雜的社會文化現象,包含著一個民族歷史形成和沉澱下來的性格、心理、信仰、觀念、思維方式、道德情操、審美情趣,以及諸多民族文化深層結構內涵的價值取向,是民族精神在特定的社會土壤上長期孕育的結果和重要載體,是一個民族生存形態最突出、最具特色的展示。它密切地伴隨人們的生產活動、認識活動以及社會歷史的發展而產生、演變和改造,並受控於人們不同的物質生活和不同的歷史時間的思想意識,同時也在不同的層面反過來作用於人們的物質和文化的發展。

中西方節日習俗是中西方民族傳統文化、道德習慣的一座無比豐富的寶庫。就不同民族的傳統節慶文化而言,各具特質又互有長短。中國傳統節日最重要的文化特徵是具有極強的世俗性及泛神性,其實也就是非宗教性。這是由於中國早期的社會結構是建立在以自然崇拜與人文精神相結合的習慣勢力的基礎之上的,是一種有異於西方古代的神本主義及近代人文主義的“人本主義”,其基本的哲學理念與理想的希望值,是主張神靈與人二者之間相互的協調與平衡,即所謂“天人合一”。中國的節日主要源於歲時節氣、祈求吉祥幸福,節日習俗以吃喝為主題,節日中等級痕跡、長幼尊卑分明,其原因主要是長期以來中國人對生命的追求,是以通過飲食來實現的健康長壽為目的,對社會則以君臣民等級製為目標。西方的節日主要源於宗教、季節及相關事件,緬懷上帝,祈求保佑,節日習俗以玩樂為主題,其原因主要是西方人對生命的追求以健康快樂為目的,並通過宗教和活動來實現,對社會則以平等自由為目標。不同的民族傳統節慶之差異,都與該民族或由具有相同文化特質的諸多民族所構成的文化體系的生存形態和生活方式的差異密切相關。中國人過過“洋節”,對於瞭解他國的節日習俗,尊重他國的風俗習慣,建立友好的民族關係都不無好處。現代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高新科學技術尤其是網路通訊技術的發展更使“地球村”變得越來越小。在全球化的過程中,交流和融合是一種必然趨勢。中西文化的交流,也勢所必然。節日既是文化的載體和反映,中西節日的交流和融合,也就勢所必然。以聖誕節、情人節為代表的一些西方國家傳統節日,慢慢地正在被一些中國人特別是年輕人所接受;情人節所強調的對情人的真愛和責任,正在成為中國年輕人內心的愛情價值標準,這並無不妥。又如感恩節,雖然在中國的知曉和接受程度尚不如聖誕節、情人節,但這一節日所倡導的感恩精神也是當前中國社會所需要的人文理念。中國傳統文化原本非常推崇感恩,講所謂“投桃報李”、“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但時下似乎已日漸式微。中國需要在中西節日文化的交融中,重振感恩文化,吸收諸如感恩精神、寬容精神等體現人類進步趨勢的文明內涵,使我們少一些物慾,多一些溫情,少一些狹隘,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自我,多一些對他人的關懷和感恩。如果出於這種初衷,或者見到這些成效,過什麼節,它源於何方,是大可不必過問的。

今天,競爭己成為一種必然生存方式,緊張忙碌之餘,追求娛樂或自娛是一種現實客觀需要。西方的節日更多地是表現出人們的互動性、參與性、狂歡性、熱烈情緒的發洩性,以自我為中心,崇尚個性張揚,感恩節、聖誕節、情人節等等莫不如此,西方節日的這種文化特質正好能滿足今天中國人的這一需要。這是“洋節”在中國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國的經濟制度已然是以自由競爭為特徵的市場經濟,由此它會要求有相適應的意識形態,與西方節日的融合,是這種客觀要求和發展趨勢的一個必然反映。不認識不接受這些事實,無異於掩耳盜鈴。

中國人多一些淋漓抒發心情的洋節有什麼不好呢?不是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走近聖誕節、情人節的同時,也學會了在母親節、父親節給老人獻上一份祝福了嗎?誰說現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是相輔相成、多元文化不是共存的綜合體呢?

有人說,過洋節、過中國情人節,並非是某種潮流、趨勢,也並非由於人們對愛情的忠誠信仰,而是商業上的炒作,是商人為了賺取銀子的推波逐瀾。不全對,商人逐利藉機生財不假,但社會豈能僅靠一群商人來推動或左右?

所以,結論是:第一,隨著社會的發展,中西文化交流勢不可擋,作為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節日文化的交流融合理所當然,自然而然。民族間文化交流融合當然會有一個過程,對個人亦是如此。對於洋節,不妨先理解者先過,後理解者後過,不理解者不過。對變七夕節為中國情節也可持此態度,豁達寬容一些,大可不必驚呼什麼“搶救中國文化”之類,把“七夕中國情人節”當作含有民族自尊的文化符號,未免有些牽強。第二,對待一系列西方洋節的正確態度,應該是堅持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原則: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自己來拿,取長補短,為我所用,甚至注入必要的中國元素!比如在西方節日中,人們交換的禮物更注重於情感友誼價值而非物質價值,有如中國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禮輕仁義重”,這與中國的現代節日文化中越來越呈現出的向世俗化、甚至庸俗化而非情感寄託、精神昇華轉變的不良傾向大相徑庭。我們當取它山之石來攻玉。第三,在崇尚洋節、風風火火過洋節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了弘揚中華民族悠久的、優秀的節日文化傳統,千萬不要在盲目崇拜中迷失了自我。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國人民文明智慧,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許多傳統的節日文化,都承載著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精華:春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喜慶團圓節日,全家團圓,和諧美滿,充滿愉快;清明節,踏青掃墓,緬懷先烈,寄託哀思;端午節,划龍舟,吃粽子,有樂有吃,何樂不為?中秋節舉家團圓,花前月下,賞菊花,吃月餅,品美酒,話別離,孝敬長輩,關愛晚輩,其樂融融!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節日文化,彰顯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勤勞善良、勇敢智慧等傳統美德和古樸純正的民俗文化。這些都是現代社會生活所不可或缺的!隨著時代的發展,西風東漸,這些傳統和文化真的不該被遺忘!所以,七夕之際,當你沉湎於“中國情人節”之時,我要提醒一下:朋友,記得你還是牛郎織女的後裔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