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國中作文彙總七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21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國中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清明節國中作文彙總七篇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1

太婆去年去世了,轉眼間,又過了一年,今年的清明節,我們全家人忙著給太婆掃墓。我心情沉重地想:呆會兒到太婆墓前,一定要給她磕三個響頭。

沒多久我們就來到太婆墓前。我不禁想起了小時候太婆對我的關心和愛護,在我摔倒時,有她扶我;當我哭泣時,有她哄我;有什麼好吃的時,她第一個給我。

我跪在了太婆的墳墓前,眼淚不聽使喚地跑了出來,任憑大人怎麼勸說也無濟於事。我根本聽不進大人在說什麼,心裡想著:如果時間能重來一次,我一定會更加珍惜和太婆相處的時光。我含著眼淚給太婆磕了三個響頭,這三個響頭中有我對太婆的思念;有我對太婆的千言萬語;有我跟太婆的保證:“太婆,我會長大做個有出息的人,不會辜負您對我的愛。”

雖然這次掃墓已經結束,可是我的心裡還有太婆的影子。以後每年的清明節,我都不會忘記看望太婆,向太婆彙報我的成績。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2

一路上,由於很多人都去自己的故鄉掃墓,所以造成很大的堵車。不過,幸好有警察叔叔在一旁指揮,堵車時才不會亂糟糟。

到了三水,我立刻跑去找侄子玩。在玩時,侄子送了我一個不太漂亮的亮的彈杈給我。“太好了!”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因為彈杈在去年我已經叫爸爸做了,但爸爸到現在還沒做出來。現在終於有了真是太好了!雖然不是太漂亮,但我還是很喜歡它。

吃完午飯後,我們就要出發去掃墓了。一路上,我總盼著能早點到山,因為可以玩侄子送給我的彈杈。我仔細欣賞著窗外的風景:“小鳥在樹枝上嘰嘰喳喳地唱著歌;小青蛙在荷葉上呱呱地叫著,彷彿在向我打招呼。到了山下,我和侄子最先爬上山,想比賽誰先爬上山頂。

“好了,你們兩個不要比了!我們現在要去掃爺爺的墓了。”爸爸說。我和侄子一邊下來一邊異口同聲地說:“好”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3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傷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特別的日子。

清明節,讓人思念,讓人悲嘆,令人振奮,這裡蘊含著許多先輩們的事蹟,可是,他們卻入土為安,給人們留下來的卻全是思念。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一年的清明節到了,你現在在思念著誰呢?

燕子飛到南方了,可有再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了,可有再發青的時候。可是,我親愛的爺爺,您一去不復返了。您在冰冷的墓地裡已經長眠很久很久了。孫女跟您近有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跟您相見。這怎麼會不讓您的孫女在思念中一天天的痛苦,一天天的悲傷,而又惆悵滿懷呢。

記憶中的清明節會讓我想起,我跟爺爺,姐姐的快樂早已蕩然無存了。記得在清明節的時候,爺爺經常會陪我跟姐姐一起去盪鞦韆,而且爺爺經常會給我們講:"鞦韆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做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才改之秋千。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爺的`話使我跟姐姐感到振奮,所以,從此以後我跟姐姐便每天去培養精神。可是,現在沒有爺爺的清明節,看見這熟悉的景象,我跟姐姐便思念了起來,便心痛起來。有時,我真的想大聲的喊出來,有誰能告訴我,這樣愛孫女的爺爺怎麼就再也回不來了。

透過蒙蒙的雨絲,我又看見了這很熟悉的小山坡,滿山長的都是草,還有五顏六色的花朵。是啊,這一棵棵的樹,讓我感到了無比的親切。是的,小樹就是爺爺帶著我跟姐姐去小山坡上栽的。因為爺爺說過:"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節植樹的習慣了。有人還把清明節叫做"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到現在。所以,每到清明節人們就會提著一棵棵小樹苗去栽。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景物依舊,爺爺卻早已不在,畫面再次出現,一個小女孩跟姐姐在前面抬著小樹苗歡快地跑著,這個緊隨其後的老人不正是自己親愛的爺爺嗎?

小女孩跟姐姐聽著爺爺的嘮叨,知道了清明節的習俗僅此而已。可是,粗心的姐姐跟小女孩卻不知道爺爺眼中的憂傷,爺爺是延長自己的生命在給小女孩跟姐姐最後的快樂。

爺爺走了,在思念跟悲傷中,我一天天的長大了。也如此明白,燕子能再回來,楊柳有發青的時候,可爺爺卻不再回來,陪我跟姐姐度過的是長長的思念跟一年一度的清明。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4

離萬松山(魯中烈士陵寢)近,小時候的清明,教員帶我們去掃墓。雖然口頭上喊著什麼承繼先烈遺志,發揚保守之類的標語,心卻被春逛和煮雞蛋吸引著。萬松山前繞著小汶河,山上松柏翠綠,正在春回大地的清明時節,能夠想象景色是何等夸姣。你想,被嚴寒枷鎖了一冬的孩子,來這裡掃墓,該是何等的幸福啊......跟孩子們比擬,山上的松樹和河濱的柳樹就遭殃了--家家戶戶的磨眼裡、門口都要插松枝和柳枝。孩子們就趁掃墓的時候,把樹枝折回家。那時不懂插這些是為了留念誰,就曉得把柳笛和鬆笛吹的不亦樂乎。

鞦韆彷彿是清明節才有的逛戲。我們那裡叫“悠千”。找兩棵靠的近的大樹,一根粗繩子,讓無力氣的大人給拴好,幾個孩子便有了本人的六合。一根繩子也讓孩子們玩得花腔疊出:單人的、雙人的、多人的,坐著的、蹲著的、坐著的。要趁清明節此日盡情的玩耍,由於大人說:打前不打後,打後死他舅--意義是鞦韆得正在節前打,節後打就死舅舅。當然是的。大概是由於大人們都忙,怕孩子們盪鞦韆不平安才編出來人的。

雞蛋,似乎是清明的最主要的標記。小時候家裡窮,雞蛋是要賣了換油鹽醬醋的,日常平凡罕見吃幾回。可是,清明節就紛歧樣了。家家都煮上幾個,染成紅的、綠的、紫的、花的、以至西瓜的,更有巧手的正在畫上都雅的圖案給孩子們。女孩子喜好比力誰的雞蛋標緻,男孩子們並不正在乎漂不標緻,只需硬就行--由於“槓雞蛋”是清明節必不成少的節目。每人持一個雞蛋,撞正在一路,被撞破了的就輸了,就的把撞破的雞蛋送給贏方。所以,正在清明節裡誰具有一個最硬的雞蛋就會博得大師的,當然,是由於他能夠吃很多多少雞蛋。

10年前,我外埠肄業,清明節那天收到爸爸的來信,爸爸說:清明節了,你買幾個雞蛋吃吧。家裡人都想你,你媽煮了很多多少雞蛋,你弟弟說給你留著呢......其時的弟弟才7歲,記得看完信,我哭了。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5

今天是清明節,是給逝去的親人掃墓的日子。這一天不知道有多少人忘卻了。“他們”說好聽點是掃墓,說難聽點就是走走過場。只是為了裝裝樣子而已。當我聽到有些海外遊子連自己的親人埋在哪裡都不知道。我不知道是該笑還是為他們感到悲哀。掃墓只是為了表達對逝去親人的一種尊敬。這在古代就是一件莊嚴的事。在這一天,他們是發自內心的傷痛和懷戀。這才是真正的清明節。但為什麼到了科技發達的現代卻變味了呢?科技越發達,人心就越黑暗。一心就只想著自己的利益。若不是僅存的那一點愛和人情,這世界早已不知混亂成什麼樣子了

人生存著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別人,為了更好的生存著,難道做一個有情有愛的人就如此困難嗎?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6

清明的前一天,各大超市可火了,人們推著購物車,細心地挑選祭祀用的糕點、生果和糖果,生怕給長輩的祭祀品不敷好。 媽媽每年都是這個購物團中無力的一個,你看她挑好滿滿一車的祭祀用品,排正在長龍般的步隊中,然後急衝衝地回家拾掇,就怕出一點點差錯。

顛末漫長的途,來到久違的家鄉,吃上幾個甘旨的青團是再愜意不外的事了。農村人做青團也出格熱鬧,七姑八婆聚正在一路,邊做邊妙語橫生。

青團是由糯米粉、小麥粉摻正在一路,做成皮;餡一般分甜鹹二種,甜的根基上都是豆沙餡,噴鼻苦澀甜,吃起來甜而不膩;而鹹的一般用筍、豬肉、花生米等炒正在一路,咬起來脆生生,聞起來噴鼻馥馥。再正在青團外面包上二片“青葉娘”,往鍋裡一蒸,清噴鼻撲鼻而來,咬一口,噴鼻味就正在你的嘴裡洋溢開來,讓你吃完一個還想吃一個。

清明節的沉點當屬祭祀了,走著不常走的高卑山,賞識著不常見的鄉野風光,一上傾聽春風的歌聲,我們來到了一座座長輩的墳塋前點上噴鼻和蠟燭,倒上三杯陳大哥酒,擺好細心挑選的祭祀品,再正在墳前誠心誠意地拜一拜,本人平安然安,萬事如意。

不外,現正在人們防火認識越來越高,燒冥幣、放鞭炮等習俗逐步被鮮花等文明的祭祀體例所代替。雖然上了年紀的奶奶仍是十二萬分的不歡快,但也拗不外我們的集體挽勸。我呢,老是親手採摘一些野花,紮成一束,地放正在墳前,看到這個,奶奶也笑了!

扛上鋤頭,來到竹蔭下,正在層層落葉中找尋那冒尖兒的筍。一旦找到,就會引來無數愛慕的眼神,然後你掄起鋤頭,要很是有技巧地刨開筍四周的土壤,最初插到筍的根部,用力一撬,一個胖胖的筍娃娃就咕碌碌滾了出來。帶上自挖的竹筍回家,炒個小菜,不是很無情趣嗎?

歡送利用手機、平板等挪動裝置拜候會考網,20xx會考一陪同同業!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不錯的,每年清明都是陰雨連綿,正好寄託人們的哀思。

每逢清明,父母都會起早,燒鍋做飯,蒸上幾碗魚肉,然後帶上我們,去給地下的親人們掃墓。爺爺的墳非常近,就在村外,到了墓前,父親會用上鐮刀,細細的將墳墓上的草除去,傳說那是親人的頭髮,要輕輕“梳理”“剪去”,可馬虎不得。除完草,母親擺上魚肉,燒上幾柱香,放上幾串鞭炮,“啪啪”聲傳得非常遠,似乎在提醒爺爺,兒孫們來看你了。給爺爺掃完墓,其它親人按照親疏,依秩序祭拜,不能有所遺漏,在農村的習俗,遺漏代表著不孝順,誰也不敢擔當這樣的罪名。到了中午,我們祭完回家時,青山中,已是白幡點點,在風中飄揚。

下午,做清明果是一樣盛事。母親拿出前幾日採摘來的的清明草,在水中煮熟煮透,和上米粉,加入以蘿蔔為主,蝦仁、豬肉為輔的餡,捏成花狀,非常是精緻。每當此時,我也會捲起袖子,上陣捏果,雖然不成樣子,但蒸熟後吃起自己做的清明果,味道更覺鮮美。

這清明果啊,也算是為這哀傷的清明節,增添了一點生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