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日記模板合集七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88W

一天的時間眼看就要結束了,在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不如趁現在好好寫一篇日記。那麼什麼樣的日記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日記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節日記模板合集七篇

清明節日記 篇1

清明節節,滄咱們學校舉行了一場規模龐大的祭祖儀式。

”祭祀大典“共分為八個部分,邀請了本校領導和國學社德高望重的田松林老先生及滄州晚報,日報的主編,戒毒所教官等。十三中學七年級年紀24名同學代表和教務處主任身著漢服,陣容龐大,古色古香的韻味甚濃。

典禮開始,第一項跪拜祖先。24名同學及主任在主持人的節奏下整齊地完成,”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起,再拜,請。“這一系列的動作,同學們眼裡充滿了虔誠與悲傷,哀嘆與惋惜。虔誠的,是自己的所作所為;悲傷的,是祖先的死不復生;哀嘆的,是自己的錯語錯事;惋惜的,是自己的荒渡年華。接下來咱們又進行了,行一線裡,獻食等一系列祭拜祖先的活動。最後,主持人宣佈:‘祭祀典禮圓滿結束’。

事後,我有幸採訪了到場的資深教師曹舒立老師,老師告訴我:”國學,是咱們中華民族的標誌,而現在的咱們更傾向電子網路,做為中國人,咱們必須要把他傳承下去,咱們既是祖先的子孫,又是子孫的祖先,承上啟下的咱們,不能讓國學斷在這一代。“曹老師的話,我始終銘記在心,今後,我一定要多學中國傳統文化,做一名合格的中國人。

清明節日記 篇2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的日子。清明節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掃墓了,這一次掃墓讓我忘不了。

今天一早,我們吃完了早餐,帶上必不可少的金銀紙、燒鵝等等,立刻出發了!到了墓地後,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好不容易停好車後,我們就搬東西下去我們那排。

到了後,我們把東西放下來,即使很累,但我們沒休息,個個人都動起手來了。媽媽和奶奶負責把金銀紙放好,再把一些倒出來;爸爸搬板,板上裝著各種食物。而我和弟弟呢?我們就呆在一旁看熱鬧,這時媽媽說:"你們兩個是不是沒東西做?那就到墓碑後面拔草,清理一下祖先的墓地吧。"我心裡想:"哎呀!那些草那麼髒,還有青苔,那麼噁心,怎麼拔呀?"但我又轉念一想,"媽媽說得對,我難道呆在一旁看嗎?我應該幫清理一下墓地。"我立刻抓起弟弟到了碑後,果然看到很多草。我毫不猶豫的蹲下來,細心的拔了起來。即使很累,手很髒,但我的心很甜,因為我把祖先的墓地清的乾淨,我猜弟弟也是。當媽媽有時間休息時,看我們拔得那麼幹淨,表揚了我們,我們心裡像喝了蜜一樣甜。

這個清明節我不但把祖先的墓地清得乾乾淨淨,還燒了金銀紙之類的東西,即使媽媽沒表揚我,但我依然是很開心。

這一個清明節讓我懂得,每時每刻都要孝順長輩,每時每刻感謝長輩,每時每刻懷念祖先,每時每刻把祖先的教訓牢記於心。這一個清明節,令我記憶猶新!

清明節日記 篇3

清明節那天,我跟隨姐姐一家到沙井子水庫旁的.田地裡挖野菜。來到那裡,一片廣闊的田野展現在我們面前,綠油油的小草們都探出頭來。

我與姐姐拿起小鏟子,開始尋找野菜。可是我們不知道那一種野菜可以吃。姑姑告訴我們要挖曲曲菜與燕尾菜。曲曲菜是紅心葉子,豎在地上;燕尾菜像一個燕子尾巴平鋪在地上,葉子細長。“這有一片曲曲菜!”我大喊起來。姐姐跑過來與我一塊挖了起來。我當時總是把葉子挖斷,姑姑告訴我要往深裡挖,再把黃根剷斷,只留下白根與葉子。我挖出一根曲曲菜,好長的白根啊!我把它放在袋子裡,姐姐也挖到了一根。燕尾菜最難挖,它的根很深,要把鏟子插入土裡,連根一起撬出來。我們越挖越多,不一會我與姐姐就挖了半袋子。聽姑姑說這兩種菜可以回家做成餡兒,包菜糰子吃,也可以蘸醬吃,都有去火與預防感冒的功能。我與姐姐一聽,挖得更賣力了。

臨近中午,我們都挖了好幾袋子了,有些累了,於是我與姐姐就拿出零食坐在田地旁野餐。春天溫暖的陽光照著我倆,微風從我們身邊吹過,我與姐姐無比開心。我們不但收穫了新鮮的野菜,還收穫了快樂的心情。

清明節日記 篇4

每逢清明時節,人們用祭品來祭奠自己過世的親人和朋友。我也和我的好朋友李坤鵬約好了,清明節一起去陵園為無名烈士掃墓。

清明節這天,我早早地就起床了,和李坤鵬匯合後,拿出了各自的零花錢,來到山下的商店買了些祭品。我們放眼望去,山上的陵園裡有許許多多的人正在掃墓:有些人在擺放貢品;有些人在焚燒祭品;還有一些人在燃放鞭炮……我和李坤鵬正準備上山,可這時一陣微風吹來,我卻沒有聞到春天芬芳般的氣息,而是有點嗆人的味道。這時,我仰頭一看山上青煙縈繞,原來是它在作怪搞得鬼。我便對李坤鵬說:“我們去把祭品退掉,換幾棵松樹種在烈士墓旁吧?這樣即環保又方便。”李坤鵬說:“的確,我也有這種想法,如果焚燒祭品和燃放鞭炮,不但汙染環境還容易引發火災。”我們換完松樹,走在山上,處處都是烏煙瘴氣,把我們嗆得直咳嗽。來到無名烈士的墓前,我和李坤鵬先把這位烈士的墓培了培土、把墓碑擦了擦塵、又在烈士的墓旁種上了松樹……

掃完墓,在回家的路上我想:現在的電腦不是萬能的嗎?說不定還有網上陵園呢!

回到家後,我開啟電腦,在電腦裡搜了一下“網上陵園”。果不其然,還真搜到了。只要花點小錢和時間註冊一下,就可以為自己過世的親人和朋友,辦一個網上墳墓。也可以像現實一樣祭奠自己過世的親人。這裡的祭品不但應有盡有,而且還不用花錢呢!

在這裡祭奠不但環保,還節省時間。我想:日後大家能夠到“網上陵園”去祭奠,即環保,又安全,還方便。

隨著時代的變遷,我相信會有更多的人來“網上陵園”。

清明節日記 篇5

今天是清明節,我一起床就感覺冷冷的,於是我爬到窗戶上一看,啊!原來天上下了一點雨,我就說嘛,於是我趕緊起來穿衣服,接著吃早飯,然後我就和爸爸打起乒乓球來,沒打多久,我爸爸就說:“好了,該上英語課了。”我說:“好吧。”

上完英語課我們就去接爺爺奶奶,我問:爸爸,去接爺爺奶奶幹什麼?爸爸微笑的對我說:“今天是清明節,咱們在西安也沒親戚,咱們陪爺爺奶奶一起吃個飯。”我聽了以後就高興的去接爺爺奶奶,然後就去吃飯了。

我們吃飯的時候,爸爸點了幾個香噴噴的菜,爺爺奶奶說:“別點多了,要吃光,別浪費”,然後就吃了起來,我們吃的很開心,吃完以後,我們就開開心心的各回各家了。

清明節日記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早上還是毛毛細雨,可等我們來到溫嶺澤國,雨卻停了。

我一下車,一眼就看到了院子裡阿姨正騎著一輛,我之前從沒見過的小自行車轉圈。它沒有把手,中間只有一個很矮的坐椅,前面有兩個小輪子,後面有一個大輪子,後來我才知道這叫“大小三輪車”。在父親的幫助下,我小心翼翼地坐上了獨輪車,先是父親在後面扶著我繞了一圈。後來趁著父親沒注意,剛準備騎,可是重心不穩,摔了個“嘴啃泥”。

可一想到父親常說的:“堅持就是勝利”,我就咬著牙,忍著痛,又站了起來繼續騎。我騎得越來越熟練了,甚至都不知道父親的手是什麼時候鬆開的。我開心地笑了,父親也看著我笑了。雖然我的膝蓋現在還隱隱作痛,但我的心裡卻是美滋滋的。因為,我不但學會了騎三輪車,而且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幹什麼事情只要堅持就能做好!”

清明節日記 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今天我就來給你介紹介紹吧。

按照舊的節日習俗,清明節要掃墓來表達對已故人的尊敬與懷念。掃墓俗稱上墳,是祭奠死者的一種活動。掃墓的時候,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除了掃墓,清明節還有很多豐富有趣的習俗。由於清明節正值初春。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好時節,大家經常踏青、遊玩。放風箏也是大家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裡也放。有的人將風箏放上天后,剪短牽繩,任憑清風將它們送去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夠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正是播種的好時節,我國民間經常在這一天植樹。同時,清明節還有插柳的風俗。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是不是非常有趣呀!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讓我們走進清明,共同體驗它豐富多彩的風俗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