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清明節週記集錦八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2W

不經意間,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這一週裡,大家都有不少感想吧,這時候,最關鍵的週記怎麼能落下!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週記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清明節週記集錦八篇

清明節週記 篇1

廈門民諺有云“清明吃薄餅”,意思是清明節一家人在掃墓後要聚在一起包薄餅吃。如今,閩南多數地方還保留這樣的風俗習慣。

廈門薄餅和寒食節有關

廈門薄餅又稱春捲,全國各地的春捲做法都大同小異,但僅有閩南地區的傳統春捲不經過油炸的。

民俗專家郭坤聰告 訴記者,這和古時候的寒食節有關係。寒食,顧名思義,就是不生火做飯,吃冷食。中國過往的春祭都在寒食節,直到後來改為清明節,但韓國、日本等國,至今仍 然保留在寒食節進行春祭的傳統。因此廈門人在清明節吃“寒食”(薄餅)。到了唐朝,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併,寒食禁火習俗逐漸消失。而廈門的這一道傳統小吃至 今還保留了這一古老的習俗,這也是全國少見的。

薄餅做法極其考究

在廈門,多數人都吃過薄餅,知道薄餅皮薄而柔韌,吃起來軟綿醇香。記者特意請教了民俗專家範壽春,據他介紹,薄餅的做法極其考究,也很繁瑣,它 必須在立春前後,各種新鮮時令蔬菜上市後才可以做成。最早的薄餅是用麥面烙制的薄餅做皮,選筍、豌豆、豆芽、粉絲、豆乾、魚、蝦仁、肉丁、海蠣、紅蘿蔔等 為主料,各種葷素菜料酌量搭配煎炒燜熟後,調入適量味精即成。盛放菜料的鍋裡要經常保持一定的湯汁和熱度,吃時才有風味。

範壽春說,老廈門人卷薄餅時,一般喜歡在薄餅皮裡放點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絲,或抹一點辣醬等,卷後趁熱吃更有滋味。其中所包的各種蔬菜,預示著將使農苗興旺、六畜茁壯,有的地區還認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薄餅,會使人們更勤(芹)勞,生命更長久(韭),家業更興旺。

相關典故

關於薄餅還有一個流傳已久的民間傳說,宋代同安的理學名宦蔡復一在外省署理總督時勤於政務,常廢寢忘食,他有一個非常賢惠而又能幹的妻子,看著丈夫平時讀書辛苦茶飯不思沒有胃口,飯菜總是熱了再熱,很是著急,於是她用麥子磨成粉製成皮,再把各樣蔬菜各夾一些包在一起捲起來,讓丈夫可以右手執筆,左手取食,十分方便,這也就是薄餅的原形了。

清明節週記 篇2

清明節到了,我從六歲那年,開始就要和媽媽去公園放風箏,今年也不例外,這不,下午,我們來到公園去放風箏。

我拿起風箏,可是它彷彿不聽話一樣,我跑了好幾次,風箏也沒有飛起來,我又跑了好幾次,最後一次才飛起來。“飛起來咯”我高興極了,我不禁想起了為什麼清明節要放風箏,在古代的時候,人們放風箏,大多數都是犯下錯誤的人,他們會把自己的錯誤都寫在一個紙條上,把紙條沾在風箏上或固定在風箏上,然後,放風箏的時候(一定要看不見的時候),拿出剪刀,“卡擦”一聲,讓風箏隨風飄去,就是讓自己的錯誤流失了,自己就沒有錯誤了,也能夠代表死去的親人,讓死去的親人能夠安息。後來,家家戶戶都來放風箏,就是家庭的錯誤消失,能夠避邪,避免家庭遭遇不幸。

每年清明節的後天,我會把自己的大大小小的錯誤寫在紙條上,用固體膠輕輕的在風箏上抹一下,讓紙條暫時沾在風箏上,放風箏的時候,讓紙條隨風飄去,這樣,我的'錯誤就沒有了。

清明節週記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年臨近清明的時候,心中總會有絲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著、糾纏著。這幾天的天氣很就是不錯,不知道,清明節那天,紛紛的細雨就是否會如期而至。彷彿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

漸漸地,清明對於我,便多了一絲淡淡的哀愁,愈來愈重,特別就是太公離去後,這感覺更加強烈了。在我的印象中,太公就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對我特別的好,可能就是我比較乖的緣故吧。太公走後,每年的清明和他的祭日,我心中都會很哀傷。有人說,對別人的思念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我想,或許對於至愛親人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哪怕就是十年、幾十年,這種感覺也不會減弱、消失,反而會變的更加強烈。正因如此,清明節才會成為一個流傳千年的日子;清明時節的細雨,才會綿綿不絕地紛紛而至,這大概就是對於人們心中哀愁的感應吧。

清明節週記 篇4

又是一年清明時,在這一天,人們都會懷著無比沉重的心情去墓地祭拜親人。我家也不例外,午飯後我隨著家人一起前住外公的墓地。

雖說清明時節雨紛紛,可是今天卻卻相反,陽光明媚,太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放眼望去這春天的田野,似乎是被春風吹醒了,它,吹綠了樹木,吹綠了野草,吹綠了麥苗……

首先進入我眼簾的是那金燦燦的油菜花,我是被它那顯眼的顏色所吸引,瞧!它長得竟然根我差不多高,有的小枝丫頂上長滿了一簇簇圓圓的小花苞,就像一顆顆綠色的小珍珠;有的小花苞由米粒變成了豌豆大小,胖乎乎的,脹得滿滿的。但是絕大部分的都已經變成一簇簇金黃的小喇叭花了,正吹奏著春天的歌呢!我抬頭望去,滿眼金黃色,一朵朵、一簇簇……

往前走,我們來到時一望無際的麥田,像是給大地鋪上了厚厚的地毯,微風吹佛,掀起粼粼波紋,彷彿是海浪在翻滾,“沙沙”作響,在這兒群舞,在那兒高歌呢!好似一個生生不息的大家庭。在陽光的照耀下,它們的葉子越往上變得越寬,葉尖頭朝下,好像害羞似的……

瞧那田野多美啊!青菜、蠶豆、豌豆……個個都穿上碧綠的新裝,煥發出春天的活力。

此時的我好像都忘記了其他人的存在。猛地一回神兒,轉頭望了望已近在只咫的墳墓,原來我們已經來到了外公的墳旁。剛才的快樂舒暢不見了,內心泛起沉沉重重的感覺……

逝者安息,生者永存。我想了很多……

清明節週記 篇5

清明節祭奠祖先,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習慣。這不僅僅是一種懷念,一種追思,更是一種精神的寄託。

每年到清明的時候,大人們都要對死去的親人進行祭奠活動,折一些紙錢,炒上幾個菜,拿上酒,鞭炮,蠟燭到墓前燒紙錢,放鞭炮,上香等來對親人的祭拜。稍不注意火苗燃上乾草,嚴重的就造成火災,對人民的財產造成損失,同時又對環境帶來汙染。

今年,在上級領導的要求下,對祭清明有了很大的改變,倡導文明祭祖方式,在我們村,聽不到鞭炮聲了,沒有看到火災了,大家基本上是對祖先獻上一束鮮花,對親人三鞠躬,這樣的祭奠方式即文明,又有益於保護生態環境。

我是一名國小生,我要為保護我們的綠色家園,做一名小小宣傳員,告知身邊所有的人,要做一個改進祭祖方式的帶頭人,為建設我們的新農村出一份力量。

清明節週記 篇6

在春光明媚、桃紅柳綠的三四月間,我國傳統習俗中最重視的節日就是清明節了。我和爸爸、媽媽再次來到我們襄樊烈士陵園。

來到一個個的烈士的墓碑前,向烈士們獻上自己親手做的小白花。在這雄偉而高大的墓碑前我不禁想:這麼多為國而戰、挺身而出的熱身男兒為了人民而失去了像金子一樣寶貴的生命。烈士們啊!你們為了我們現在幸福生活而犧牲,在戰場上,每個人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親人,雖然你們想起了,但是你們在戰場的時候,把這份感情放到了一邊,你們為了我們的祖國,為了我們全國人民奮勇而戰,你們的這種精神是多麼的高尚,多麼的高貴。我在這時候不禁想起: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是誰換來的?是你們,是你們用鮮血換來的,用生命換來的,我們要珍惜它。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我們將把你們的意志發揚光大,傳遍天下。

學生們,我們是幸運的,我們不是出生在殘酷的戰爭年代,而是蒸蒸日上的和平年代,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報答祖國呢?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為她發奮努力,為她增光,為她添彩。學生們!讓我們一起努力,讓我們繼承先烈們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的明天!

清明節週記 篇7

雖然人們都說清明要掃墓,但是我卻沒有這樣做我而是去了——書店,一大清早就來到新華書店,雖然來得很早但裡面已經有四五個人了,我立馬來到沈石溪的專櫃上拿起一本書就開始津津有味的看起來,站著看了一會,覺得腿有些麻木,向四周望了望,沒有位置我知道蹲在地上看書還沒有一會,我就感覺到不舒服了,我乾脆坐在了地上,這樣舒服多了但還沒一會,工作人員就對我說地上太髒了,讓我站起來看。

我站在那無奈了一會忽然發現有很多人在那邊的臺階上坐著看書,我立馬跑過去坐在了臺階上沉入了書中,等我看完了已經有很多人了,看來清明節才是看書的好日子啊!

清明節週記 篇8

今天是陰天,比昨天涼爽了很多,是掃墓的好天氣。

早上,爸爸帶上我來到離家不遠的山坡上掃墓。山坡上,掃墓的人已經很多。很快,我和爸爸忙開了。首先爸爸教我把墓碑搞乾淨後,用毛筆重新填寫。爸爸把墳墓周圍打掃乾淨後,再往墳墓上添土。每掃一個墳墓,爸爸都詳細跟我說墓裡是我們家哪一位祖先。我和爸爸很認真地掃完我們家所有的墳墓後,說說笑笑地回家去。

今天,掃墓雖然辛苦,但我和爸爸都很高興,因為清明節掃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悼念祖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