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升旗演講稿(精選6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82W

演講稿具有觀點鮮明,內容具有鼓動性的特點。在現實社會中,能夠利用到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演講稿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升旗演講稿(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清明節升旗演講稿(精選6篇)

  清明節升旗演講稿1

敬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你們發現教學樓前那株桃花已經盛開了嗎?你們留意過河堤邊的柳樹已經悠然的抽出新枝了嗎?還有,田野間悄悄鑽出來的小草,路旁長出新葉的小樹......彷彿就在一夜間,大地換上了綠裝。這些,讓我不禁想——爺爺墳塋上的那些迎春花是不是也已開的燦爛,那株蒼柏是否依然蔥鬱,因為清明節已在春的懷抱中悄悄走來!

站在爺爺的墓前,想起一幕幕往事——那年清明,爺爺帶我到附近的寇準墓前,向我講述他勤奮讀書、清廉為官、忠貞愛國、抗擊遼寇的一個個故事。那年清明,爸爸帶我到華縣的烈士陵園,給我講述王二小、劉胡蘭、海娃......一個個為了我們幸福生活獻身的小英烈!

每至清明,爸爸都會帶我到一座墓前,獻一束鮮花,捧一掬新土。但這些,不僅僅是為了祭拜。清明的祭拜,是懷念,懷念曾在九百六十萬千平方公里上辛苦耕做的。祖祖輩輩;清明的祭拜,是緬懷,緬懷那些用青春和熱血為我們創造美好生活的革命先烈;清明的祭拜,是傳承,傳承那些五千年來一代一代相傳的美德——愛國如家、誠實守信、寬厚仁愛、自強不息......

這樣的方式或許有些凝重,也許清明,更應該像于丹阿姨說的那樣:“它清亮、明朗,我們心中的那種懷念,它不應該是沉重的,而是悠揚的,因為我們有感恩”。感謝那些在五千年曆史長河中留下一座座歷史豐碑的偉人!感謝那些在五千年曆史長河中默默奉獻的普通人!是他們,讓我們擁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們,留給了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同學們,讓我們用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來武裝自己,好好學習,發奮向上,為我們富饒而美麗的祖國圓夢!

  清明節升旗演講稿2

各位同學:

早上好!

再過幾天就是清明節了,藉此機會,請大家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向無數革命先烈默哀!向我們的祖先默哀!

最近一段時間,每個家庭,都是在長輩的帶領下,舉家祭掃祖先的靈墓,目的是在傳承每一家生生不息的家風和美德;每一所學校,也都以不同的形式,在德育基地、或在國旗下,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緬懷著創造新中國、建設新中國的革命先輩。這裡,小家與大家,都有一個最樸素的思想,就是讓我們這些當代中國人,能夠永遠地烙印著愛國愛家的情懷。

今天在這莊嚴的升旗儀式上,我們凝視著烈士鮮血所染的國旗,不覺思緒又回到那艱苦崢嶸的歲月:舊中國飽受戰爭的創傷和帝國主義的欺凌,人民受盡磨難和屈辱。祖國危難之時,無數愛國志士挺身而出,為了祖國的獨立統一和人民的解放,甘灑一腔熱血。無數英烈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烈的愛國樂章。

我們的祖先,為了養育後代,歷經了千辛萬苦,揮灑了無數的汗水。

正是因為他們,才有延續的生命!

正是因為他們,才有生命的安寧!

如何不讓先烈的熱血白淌?如何不讓祖先的汗水白流?

實現先烈遺願、祖先的夙願,我們唯有臥薪嚐膽,自強不息。作為當今學生,更應積極地、努力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科學技術。這不僅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也是我們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但是知識做夢夢不來,伸手要不來,只有靠今天的努力學習,日積月累。同學們,今天的愛國愛家就是努力學習,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樑、社會的人才。

同學們,緬懷先輩的同時,我們又怎麼能疏遠上輩?一個孩子從十月懷胎到長大成人,母親付出了多少代價實在無法計量。母愛是女人的一種天性,很多女人有了孩子,就把兒女視為自己的第一生命。一個家庭,縱有千斤重擔,都是父母挺直腰桿撐著同學們,趁父母和父母的父母健在時,多給他們一點安慰,而不是等到失去的時候!

讓我們以良好的姿態告慰青松下長眠的烈士和祖先的同時,也願中華民族孝親敬長的春風盪漾著每一個人的心田。

  清明節升旗演講稿3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本週我們即將迎來我國傳統節日——清明節。

清明既是節日也是節氣之一,這是唯一一個與二十四節氣重合的節日。每年4月5日前後,我國黃河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區平均氣溫一般在10℃以上。這時我們大部分地區氣候溫暖、草木萌茂,改變冬季寒冷枯黃的景象。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有著密切的關係。

而清明節祭掃的起源,來源於中國傳統的土葬,由於土葬後的水土流失,因此每年定在清明節時祭掃祖先的墓地。同時結合清明節時的氣候特點又可以進行踏青活動,放風箏等等,可以說是一個既肅穆又輕鬆的節日。

而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清明節這類產生於農耕文化下的傳統節日逐漸失去了產生時的文化背景,在現在的年輕人眼中可能只是一種形式而已。

其實,清明節在古時有眾多的傳說和活動。比如古時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相傳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飢”一事,後逐漸清明節寒食節合而為一。唐代掃墓日期一般在寒食節,宋代後才移到清明。

清明節時的活動也有掃墓、踏青、盪鞦韆、蹴鞠、植樹、放風箏等。尤其是放風箏,傳統清明節時期,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的風箏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被稱為“神燈”。有些人還把風箏放上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

現代的清明節也頗有特色。在上海,每年3月份就開始了大規模的掃墓踏青活動並且將一直持續到4月份。上海清明節時有吃青團的風俗。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本地清明節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

不但我國有清明節,世界上其他國家也有類似於“清明節”的節日,例如日本的盂蘭盆節,機關企事業放假三天,讓遠離家鄉的人能夠回鄉祭祀。波蘭的“亡人節”更是全家出動,長者點燭,孩子敬獻,以教育後代不忘祖先。

今年的清明節放假,說明國家開始重視我國傳統節日了,不久前,清明節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從2008年開始我們不僅能在清明節享受到假期,新的假期制度更是加入了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在享受假期的同時,我們必須思考,傳統節日對於我們究竟意義何在?

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他們特定的傳統文化,這是這個國家和民族的象徵,也是凝聚這個國家和民族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我們不能將這些傳統節日侷限於一個狹小的範圍內,如端午節只是吃一個棕子、中秋節只是吃一個月餅等,如果那樣,就失去了這個節日的意義,失去了中國上下幾千年的歷史,失去了我們國家和民族的靈魂。

  清明節升旗演講稿4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在國旗下發言的主題是《清明節》。

有一首詩大家一定很熟悉,那就是杜牧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詩提到了我國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

20xx年的清明節是4月5日。

清明節也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

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

清明節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

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

清明節又是緬懷已逝生命,感謝先人賜予我們生命的一個節日。

千百年來,每一個清明節,都寄託著炎黃子孫崇敬先人的民族精神,都延續著中華民族血脈相連、薪火相傳的民族精神,都表達著對先人賜予後人生命的感恩和對先賢道德風範的緬懷。

清明節,可以讓活著的人記住他們來自相同的祖先,血管裡流著相同的'血。

同學們,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由無數的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作為炎黃子孫我們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明白清明節不只是掃掃墓,最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傳承感恩的精神,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身邊的親朋好友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從現在做起……

老師們、同學們,今天我們在國旗下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清明節升旗演講稿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嚴冬在春風中消退,在春的懷抱中,不知不覺又是一年清明節。

清明時節,追憶親人,緬懷故人,是國人寄託哀思的傳統節日,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

但是隨著清明節的到來,困擾人們掃墓的諸多問題也接踵而來。

比如:有人墳邊燒錢紙引發了大火;有人清明假期出行違反了交通法規,影響了交通秩序;有人街頭焚香,煙塵繚繞汙染了環境……如此舉動讓清明節變得不再清明,因此文明祭祀勢在必行。

而我們又該如何過清明節呢?

首先是綠色過清明。

清明節在祭奠先人時,我們要樹立生態環保的理念,減少或杜絕鞭炮燃放、焚香燒紙,拋撒冥幣,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一起過一個綠色清明。

其次是節儉過清明。

為逝者送上一束鮮花,栽上一棵綠樹,點上一首歌曲,留下一段祭文……用這些方式來祭奠先人,即節儉又有意義。

最後是網上祭掃過清明。

這種方式新型綠色、安全環保,給常年在外打拼的人們提供了一種很好的祭掃方式。

同學們,摒棄封建陋習,倡導文明祭祀,讓更多的人瞭解並選擇文明祭奠,需要你我的共同參與。

讓我們共同營造一個文明的清明節吧!

  清明節升旗演講稿6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初213班的黃文鳳。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又是一年清明時》。

“人間三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時”,再過幾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了。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的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迄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

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祭祖和掃墓是清明節中的重要儀式,歷代沿襲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這個特殊的時候,人們都會倍加思念已經死去的親人,心情難免傷感。

在清明節前後的十幾天內,每家每戶的孩子,都會在長輩的帶領下,舉家祭掃祖先的靈墓,既是為傳承每一家生生不息的家風和美德,也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

在離我們學校不遠的地方——樂塘烈士紀念碑,這裡安葬著抗日陣亡的烈士。

而今墓中長眠著鍾德雄、樑吉林、樑譯林等近百位英雄。

曾幾何時,在廣袤的中華大地,有多少這樣的英雄兒女,為著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鮮血灑在家鄉和異鄉的土地上。

他們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卻連姓名也不知道。

但他們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是的,在風和日麗的日子裡,身為90、00後的我們已經遠離了硝煙滾滾,也許無法體會那時的艱辛,但今天站在墓前,懷想戰火紛飛的年代,悼念那些失去生命或失去親人但卻不失堅定信念的戰士,我們更明白“幸福”的來之不易。

紀念已逝先烈或者親人,重在表達情感。

我們不妨採用網上掃墓、音樂祭掃、鮮花悼念、植樹寄哀思等更多既經濟又文明的方式。

在先人的墓碑前,放一段親人生前喜愛的音樂,獻上一束束或潔白或金黃的菊花,植上一株綠油油的常青樹木……傳遞給先人的是追憶和思念,留給我們晚輩的是文明與簡約。

讓我們號召家長、號召全社會,過文明而有意義的清明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