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明節國中作文集錦10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24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國中作文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清明節國中作文集錦10篇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是清明節,也是一個煙雨濛濛的天氣,可能上天也跟我們一樣懷著沉重的心情,在悼念自己的祖先。

每年清明節的時候,爺爺奶奶就會告誡我們:有了祖先才有我們,所以我們要學會感恩,感謝祖先給了我們生命;同時要珍惜生命,對於我們來說生命只有一次。

我和爸爸、大伯、三叔、哥哥和弟弟一起去掃墓。到了墓地,放眼望去,整個山崗遍佈墳墓,幾乎每個墳墓前都站著掃墓的人們,墳墓上掛著長長的白紙條,鞭炮聲絡繹不絕,大人們忙著用鏟子將祖先墳墓上的雜草鋤乾淨,大伯把酒和雞等祭品擺在祖先的墳前,我和弟弟幫忙燒紙錢,三叔放起響響的鞭炮……然後,我和弟弟雙手合一,虔誠地磕拜祖先,請求祖先保佑我們全家身體健康、學習進步、家庭幸福。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2

4月4日是清明節,大家都很熟悉。

清明節我們都有一個習俗----上山祭祖。

這天,爺爺早早地起床了,他忙開了。爺爺準備著蠟燭、香、顏料、祭祀用品……我和爺爺終於出發了!一路上的認可真多啊!爺爺對我說:“你看,這些人都是去掃墓的,山上可熱鬧了!”聽了爺爺的話,我已經有些“蠢蠢欲動”了。經過了坎坎坷坷的路後,我們終於到了。

山上的路可真難走啊!我一步一步地慢慢走,爺爺跟在我的後面走。山上的景色可真美啊,聽,丁冬的流水聲,姿態各異的山花……山路越來越陡峭,我也越來越累,氣喘吁吁的。我們沿著小徑走上山,一路上,上山下山的人數不勝數。經過我們的“跋山涉水”,終於到了我太爺爺的墓前。我看見墓上長滿了野草、野花,爺爺立刻用割刀割草,而我在給太爺爺的墓描字。

這描字可不是簡單的活!我生怕顏料會滴下來,就小心翼翼地描著。爺爺割完草後,來到太爺爺的墓前,拿出蠟燭、香和祭祀用品,擺在太爺爺的墓前,點上蠟燭、香,祭拜起來,我跪在爺爺旁邊,祭拜太爺爺,我希望太爺爺的在天之靈保佑我學習更上一層樓。忽然,我看見了許多山花,我馬上跑到了那兒,摘起山花來。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3

今年的清明節,印象特別深。

清明節那天,天氣很好。我好不容易賴著求著,舅舅才答應帶我一起去掃墓。外公和舅舅帶著鋤頭、刀和一個畚箕,畚箕中用塑料袋裝著香、蠟燭、紙錢、鞭炮、還有很多“金元寶”、“銀元寶”呢!

外公一路說:“現在的清明節,真是簡單了!以前在浙江,要用籮筐挑著供品,在墳堆裡轉一天,這個‘阿太’、那個‘阿太’(祖宗),腦殼頭都轉糊塗了……”舅舅嘿嘿地笑著……我們走了很多田間路,有的地方茅草長得有一人多高,實在難走!最後,我們終於滿頭大汗地來到了舅舅的祖父母的墓前,感覺這裡真是又遠又有些怕人啊!我疑惑地問外公,幹嘛要在這裡,難道不能埋在我們家後山嗎,那多方便?外公說:“小孩別亂講,這裡風水好,好保佑你們的!”

舅舅開始用刀砍四周的雜草亂樹,外公用鋤頭清理墳頭上的雜草。舅舅的動作好快,不一會兒就把自己手上的活幹完了,他讓外公休息,又拿過鋤頭接著幹起來。外公呢,就點上一支菸,悠閒地清理起墳正前方的平地來。接著,外公在墳墓旁邊點著一對小蠟燭,點上三支香,開始朝山頭拜,嘴裡說:“山公山母,今朝是清明,你們要放他們的假咯……”又拿出三個元寶燒了。我在一旁看著聽著,又怕又想笑,但看外公那一本正經的樣子,只好忍住了。接著,外公又讓舅舅挖了一些新土倒在墳頭上,又在上面插上一根帶葉的細竹子,破開竹子頭,然後在上面夾上幾張紙。我雖然覺得奇怪,但也沒敢問。

最後,外公在墳頭正前方清理出的空地上,點上蠟燭和香,然後開始燒紙錢,舅舅叫我也過去燒。我聽見外公又開始說:“阿爸阿媽,今朝是清明,鈔票多得很,儘量用,要保佑小的。”說完,他拜了幾拜。接著是舅舅拜,他的嘴裡也嘟囔著。輪到我拜時,外公幫我說,叫祖宗們保佑我會讀書。真是奇怪呀!大家都拜完了,舅舅點燃鞭炮,地上的灰被炸得亂飛。

我們按原路下山來,一路聽到不停的鞭炮聲。

中午,方桌擺到大廳中間,擺上炒好的菜和清明果,放好八個酒杯,並放好筷子。外公又點燃一支蠟燭,又點香,又開始朝著門外說話。然後給每個酒杯中倒酒,其實是糖水。他不許我們小孩碰凳子動桌子,說是祖宗們在吃酒,又要我們朝著桌子拜,還要我們燒紙錢。紙錢灰都飛到菜裡面了,大人卻好像沒有看見一樣。最後,外公用酒在桌前的地上點了三下,又劃了一個半圓,舅舅告訴我說:這是個“心”字。好怪呀!

忙活了半天,我累了,口也渴了,正好看到舅舅喝酒杯中的糖水,我趕緊也喝了,真甜!

你覺得我有意思嗎?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4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名勝古蹟也是遍佈各處。但是,或許人們都認為長城、樂山大佛、頤和園更令人神往。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著一種思鄉情節,都認為不如自己的家鄉。我的心目中,就是最愛生我、養育我的豫北大地——太行山脈之畔。

這個地方雖不甚聞名,但是在我們的周圍也不泛有富含歷史底蘊的名勝古蹟。清明節就要到了,於是,在四月三號的早晨,我們學校組織了組織了一次盛大的祭英烈活動。

在隊伍準備就緒之後,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踏著晨曦的露水徐徐前進。鮮亮的旗幟在空中迎風飄揚,飽含著活力與青春的氣息。

一路上,春風徐徐吹來明媚的陽光撫摸我們的肌膚。似乎萬物生靈能看透我們的內心一般,鳥兒歡快的鳴叫給我們以優美的旋律,花兒綻放花苞為我們增添美麗的環境,樹木張開那粗壯的樹幹向我們表示歡迎。陽光現在已更加強烈,在前進的步伐中,身上顯得微微溼潤。在這和諧的大自然中,我們真正的領略到祖國山河之錦繡,深切的感受到家鄉風光之絢麗。

轉眼,三潭到了,我們陸陸續續進入英烈亭。瞻仰著英烈亭,亭的周圍,山顯得陡峭嶙峋。亭子的欄杆周圍,擺滿了白花。仔細觀察,英烈亭的場面雖壯大,但風吹日晒,英烈亭的柱子已失去了原有的光澤,那一條條裂痕中,寫滿了歷史的滄桑。新團員們在英烈亭下宣讀入團誓言,那鏗鏘的語言震撼人心,一字一句在我們心田中生根、發芽。在這嚴肅而壯大的場面中,我們在英烈亭的周圍獻上了白花,花雖小,卻深切的表示出我們的英雄的敬佩之情。英烈亭前,我們向英烈碑獻上了誠摯的一躬。

禮畢,我們在這鳥語花香的季節向山上進發。

山上的樹木鬱鬱蔥蔥,桃花開得旺盛而富含朝氣。原本光禿禿的山,此刻被這美麗的景緻襯托出生命的活力。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到了山頂。山頂上葬的是姚家先烈,故而名為姚家墳。不知大家聽說過以前剛正不阿而聞名的姚學瑛嗎?他的家族一直榮寵不衰,大家知道為什嗎?原來一切皆因先祖之墓地是否為風水寶地。

都說姚家墳為風水寶地,如今一看,果然不同凡響、氣勢恢巨集。此間群峰環列、層嶺掩映、清溪流泉、綠柳翠竹映帶左右。近觀“頭枕耬頭山,腳蹬老龍潭。”遠看“三河環繞循氣旺,四周圍屏則地雄。”墳前有兩棵粗壯的松樹,如守護的神仙一般。一棵松樹樹幹向四周張開,為墳墓搭起了一片樹蔭。另一顆樹幹向兩邊張開,彷彿黃山的迎客鬆一般,張開雙臂向我們表示歡迎。看似平常,但令人驚奇的是;它的根部不似其他樹木一樣,反倒像《西遊記》中的人蔘果樹被孫悟空連根拔起時的形狀一樣。根部看似分離,實則藕斷絲連,使人們產生了無限遐想……

因時間有限,我們匆匆瞻仰之後便離開了這裡。我們留下的只有腳印,帶走的只有回憶。這些回憶包含了對家鄉名勝的熱愛與讚美,也像我們心田中的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四季常青,不曾凋零。

這些回憶,會幫助我奮進,將來更好的建設我們美好的家園!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5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在三月的的尾巴中我們即將迎來我國的傳統祭祀節日清明。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古時也叫三月節,有20xx多年曆史。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後雨水增多,萬物由陰轉陽,吐故納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在現代人眼裡,清明與掃墓祭奠的聯絡則更緊密。這是因為,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後來,唐玄宗被這個故事感動,於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為當時五禮之一。寒食與清明僅隔一天,為圖方面,人們乾脆決定在清明掃墓,到明清時,清明掃墓更為盛行。新中國成立後,人們也選擇在這天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輩。

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歷來有掃墓的習慣,每到清明,家家戶戶的後代子孫就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鞭炮等到祖墳墓地,將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鳴炮祈禱,為墳墓培上新土,栽幾株鮮花或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還必須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飛舞的淚花!也習慣了在清明節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個大睛天,心,總覺得這個節不圓滿,有些殘缺。也許,也只有這樣的情與景,才能給逝去的靈魂一絲慰藉吧!

逝者已去不可追,請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無限的感傷將被抒發,祭祀者的淚珠將串成一段段溼漉的回憶,暖春的微風抹不淨傷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長的旅途不會停歇,宗脈的延續是一串加粗的省略號,老人的白髮便是清明節最醒目的問號,孝順與贍養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是炎黃子孫對清明的最佳詮釋。讓孝敬之心日日在,堅持善待自己的父母與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個清明,立於拂起萬千愁緒的細風中,才不至於面對死氣沉沉的墓碑,空餘幽幽的哀嘆和無邊的自責,揹負一團心冷在風裡哀號盤旋。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關於清明節的清明有感作文。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咱們耳熟能詳的清明詩詞。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紀念節日,是我國的一筆無形的非物質遺產,是每個中國人紀念先祖、緬懷英烈的體現。 著名作家冰心的《寄小讀者》二三有提及:“清明掃墓,雖不焚化紙錢,也可訓練小孩子一種恭肅靜默的對先人的敬禮。”是的,現代世俗的喧囂讓咱們在這社會中為名為利的奮鬥,殊不知咱們的心浮躁起來了,忘卻了把握與身邊人相處的機會與時間,也抽不出一丁點時間去懷念過去,清明很好的給了咱們這個時間。

追溯清明的歷史由來。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不少人疑惑清明是我國農曆24個節氣的第5個節氣。為什麼又是節日呢?這要追溯到古代的“寒食節”。寒食節是每年冬至後的第105天,恰在清明的前一天,舊時民間每逢寒食節,家家戶戶不舉火煮飯,只吃冷食。第二天是清明,人們上墳燒紙,修墓添土,以表示對亡者的懷念。這些風俗是春秋時流傳下來的。晉公子重耳為表達對介子推的無線愧疚和傷感創立了這一節目,也同時註定無法回報介子推成為了重耳一生的遺憾。我想創立這個節日重耳不僅想要後人緬懷已故之人,也是為了告誡後人及時報恩,莫要等待以致追悔莫及。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裡面涵蓋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他們人生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曾有那麼一件事我還印象深刻,在咱們那有一青年,小時候母親早亡,父親為了讓處於單親家庭的他不缺乏母愛,父親幾乎擔當了父親與母親的兩個角色,對他十分溺愛,但他不如父意,早早退了學,求職去了,父親也理解他,雖然他後來工作越做越大,但每次打去電話都已工作太忙而被推脫,寄來大筆的錢時父親也只是一聲淡淡的嘆氣。直到最後他父親去世,他來時滿臉的淚花和歉意,儘管每年掃墓的清明他每次都來,但遺憾伴隨著他,至今他還抱有遺憾。生者追求的是健康,死者就讓其安息吧。

清明深刻讓咱們感受到國人對生命的珍視,對親情、友情和愛情的眷戀,體現人文的關懷。清明也告誡咱們有恩早報,珍惜在世之人,緬懷已故之人。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7

今天是清明,因為每年都在外地,不能親自到祖墳上添磚加瓦(據說清明節上墳,是給故去的人的“房子”上添瓦)。於是拿了相機,在城郊拍幾張有關清明的照片。別人用紙錢和黃表紙祭奠祖先,我用圖片在這裡祭奠自己的記憶。

上國小時,最盼望過清明,不為別的,就是為了去山野裡在那些添了新土的墳堆上,撥人們給祖先們插的紙條。然後再整整齊,裝訂成冊當作業本來用。雖然有些窄小,但比起那些寫了正面寫背面的粗糙的草紙來,要不知好上多少倍。

那時家裡窮,買本作業本是很奢侈的事,對於從那些長滿莊稼和雜草的山野裡突然生長出來的雪白的紙條,不啻於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這樣的好事也只有在清明時節才有。所以盼望清明就成為我小時候的一個小小的心願,因為彌足珍貴,所以顯得格外珍惜。但是常常令我失望的是,遲不下早不下,偏偏每年的這一天就會下雨,真正是應了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古詩了。所以我就會約一、二一起上學的朋友,提早來到有墳塋的地方藏起來,等那些上墳的人們前腳剛剛離開我們就在後面開始一張一張的拔掉那些剛剛插上去的紙條,就像給自家的豬拔草一樣。拔人家祖墳上的紙條本來會遭人反對,所以做起這些來要相當隱蔽和小心,但我們最擔心的不是這個,而是怕下雨,怕似有若無的細雨把那些紙條淋溼。

清明每年都不約而至,給祖先上墳的傳統也一年年仍然在繼續,那些插在墳頭的紙條就像地裡長出的荒草,在有些寒意的春風裡迎風飄揚,像一面面招展的旗幟,告慰著一個個長眠在地下的亡靈。站在開滿油菜花的野地裡,看到那些再也無人去採、去摘、去拔的紙條,我想,這不僅僅是死者的幸運,更是活著的人們的幸事吧!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8

走進森林,只有鳥語花香,樹木參天,有風吹來,就好像瀑布急湍,樹木下還有好多藥草、好多野果呢!

森林裡的小動物可多了,我們時不常就碰到閒庭散步的野雞一家,頭戴著五彩花冠、披著五彩袍子,還有長長的彩虹似的尾巴的,那是野雞爸爸,那一定是個花花公子。野雞媽媽總是那麼低調樸素。小野雞跟著他的爸爸媽媽亦步亦趨。還有匆匆忙的小兔子、喜歡蹦跳總是在樹上的小松鼠……。認識的不認識的,走進森林,就是跑到他們的家裡啦!

媽媽說森林裡的資源可豐富了,人們蓋房子做傢俱,製造很多工具,都離不開森林裡的樹木。

森林還是最強大的免費的綠色空氣淨化器,它能大量的吸收二氧化碳,洗淨空氣中的粉塵,不斷製造人類和其他生物所賴以生存的氧氣。

森林是天然蓄水庫,看那樹根像一雙雙大手,緊緊抓住山裡的泥土碎石,多大雨水也衝不走泥土。

森林是天然空調……

森林帶給我們無窮無盡的好處。可是,現在也有好多人夏天一去爬山,就會燒烤,人們在森林的懷裡盡情的吃著、喝著、玩著,最後留下一堆垃圾,可怕的是還有菸頭、沒燒盡的炭火……。水火無情,可不是鬧著玩的哦!

媽媽小時候大興安嶺的森林火災,就是有人亂丟菸頭引發的。燒死好多動物、毀了多少樹木!連人都被燒死了好多!附近的人們都無家可歸,動物的家、人類的家都被毀掉了!

去年我們盧氏縣也發生森林火災,好多人都去滅火了,媽媽說是有人燒地邊的野草引起的,那個人都坐牢了。一把火把樹木都燒掉了,樹木都死了,造成了多少損失!

森林防火人人有責啊!希望大家在森林裡不要野炊、不要亂丟菸頭、不要放火!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9

又是一年清明節。教學樓的場地上,大隊輔導員單調的聲音重複著“偉大的愛國情懷”“無私的奉獻精神”“人性光輝”“精神崇高”。陰沉沉的天空和苦澀澀的空氣應徵者我們的沉重心情。大隊輔導員的聲音在空曠的操場上回蕩,時間如同一個身負重傷的戰士痛苦緩慢地行走。

我呆呆的看著大隊輔導員,覺得這一切都好假……當初,那些英靈在世,當他們入伍時,當他們奔向敵人時,當子彈或長矛射入或刺進他們的胸膛時……他們從一開始就用自己的生命下了賭注,當他們在戰場上倒下時,他們腦海中浮現的不是什麼“情懷”“精神”,而是自己問:“我是不是為祖國而死的?”時,人們說:“是的。”他們不需要讚美,只需要認可!他們沒有注意自己的精神,他們不是老師!他們只是一群單純到為自己能為祖國奉獻而高興的人,他們擁有滿腔熱血,當他們發覺有那麼多骨肉同胞被敵人殺害時,他們咽不下這口氣,他們要為族人報仇!他們從未想過自己會被紀念,因為在他們看來,只要能為祖國報仇,就已經足夠了,他們只希望為祖國貢獻!可是,不需要祭奠,不需要懷念,他們從未離開過我們,他們不是一直在我們身邊,一直在我們心中嗎……過了好一會兒,我才猛然回過神來。時間,似乎已過了半個世紀…又好像,只過了幾秒鐘……大隊輔導員依舊發表她乏味的講話……演講還在繼續著,悲傷若有似無地感染著所有人……我不禁有些羞愧,現在的和平與幸福本因是屬於他們的,是他們用鮮血與生命換回來的,可他們卻無法品嚐,於是,我在心裡默默的祝福感謝著他們……然後,演講完畢,五一班上臺獻詩……我的眼睛忽然一會兒模糊一會兒清晰————

清晰時五一班的同學大聲張嘴朗讀,模糊時他們沒有張嘴卻發出最真實的呼喚,哦,原來他們不是在用嘴讀而是在用心讀……我仰望天空,烈士們彷彿出現在眼前,他們笑吟吟地望著我們。原來,他們要戰勝的最後一個敵人是死亡……並且,已經戰勝了……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10

清明節那天,陽光明媚,和煦的春風吹在臉上,讓人感覺特別舒服。那天正好是三月三,是棋山舉行廟會的日子。所以,我們全家去棋山趕廟會。

我們來到廟裡,拿出從家裡帶來的香燭和供品,一一擺上,奶奶和姥姥嘴裡還唸叨著什麼,在每一座神像前都磕了頭。雖然不懂什麼意思,但我也照做了。我想,這是一種美好的寄託和對神靈的尊敬吧!

上香結束以後,我們就去爬山。由於老人們年紀都大了,我們沒怎麼爬,在山上找了家飯館準備就餐。因為是節假日,所以遊棋山的人特別多,我們等了很長時間才吃上飯,不過餓了吃什麼都很香。

酒足飯飽,該回家了。愉快的一天很快就結束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