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國小作文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88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國小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清明節國小作文15篇

清明節國小作文1

這個清明節,我成熟了,我親愛的大哥,一個善良仁義寬容的大哥得了不治之症,我不再是一個無憂無慮的人了,因為我已人到中年,大哥你放心吧,我會幫助你照顧好嫂子和孩子的,過去我就象一個執拗的孩子,都是依靠著您這棵大樹。

此時我不知道怎樣安慰病中的大哥,和堅強的嫂子,可是就在那一瞬間我成長了,我感悟到了人生的寶貴,我許下了一個小小的願望,輕輕的,虔誠的,那就是老天爺再多延續大哥的生命吧!

其實我是一個脆弱的人,每每面對困難,我特別想找一個地方冬眠起來,等到困難過去的時候再醒來。

可這一次的噩耗讓我成長了,人的一生,來去匆匆。我們在親人的歡聲笑語中誕生,又在親人的悲傷哭泣中離去。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生與死,但我們應慶幸自己擁有了這一生。人生就要經歷生與死的考驗,珍惜生命,珍惜身邊的每一位親人朋友,我們都希望自己有個幸福的家,每天都是個快樂的人。但在生活中,不是一切都盡人意,每天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煩惱。人活一輩子,會遭遇多少無可奈何的事,邂逅多少恩恩怨怨的人。可是想到人不就這麼一輩子嗎,有什麼好看不開的?人世間的煩惱憂愁,恩恩怨怨幾十年後不都煙消雲散了,還有什麼不能化解,不能消氣的呢。每個人都是天使,只是你願意不願意開啟那潔白的翅膀。當愛的時候就愛吧,沒有什麼值得害羞和憂傷。錯過的悔恨會在心頭堆積成苦悶的牢籠,即便是無疾而終,即便是獨角戲一場,總好過沒有舞臺,人生從來沒有真正的閃亮吧。

我經常說,生命就是光和影的重疊,理和象的交錯而已,人生很多時候是躲在萬花筒的後面看自己,那是別有一番丰韻的田地。

我們要做的只是愛自己一點,再多愛一點,不輕易承諾,也不要放棄,堅持下去,也許就會看見峰迴路轉時最美麗的風景。

擁有健康的體魄,在快樂的心境中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完全地實現自身價值,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就象此刻,我懷著感恩的心情敲擊我的鍵盤,我希望有那麼一個瞬間,我們可以同時感受一起分享這來自生命的珍貴饋贈,這種饋贈就是用感恩的心去面對那些好的,不好的,傷心的和希冀的,你總會發現,值得珍惜的東西原來是那麼多,就如同是一個即將離開家的人,忽然也會發現,即便是破瓦殘垣的四壁,也有手指可以觸控的溫度。

清明節國小作文2

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古老的歷史,自然,節日也比一般的國家更多,更富有民族特色。我的家鄉在四川,別的什麼節我不太懂,但是那清明節我還是曉得一些,因為我曾去為我的外公掃過墓。

家鄉的清明節有著許多傳統。每次去掃墓時必須在清明節左右,還要戴上一捆捆換色的粗糙的紙錢。如果更相信閻王地府一說的人,還會買上一些紙房子,紙汽車什麼的。有時還會照著真人扎個紙人。這風俗是以前流傳下來的,在明清時,人們每次到清明節時,都緊緊地關著門,一些達官貴人在瑟瑟秋風中紀念著他們的先人。他們把活人燒死在先人的墳墓旁,面臨著被燒得人家眷的哀求無動於衷,鐵石心腸般的心在秋風的敲打下堅硬如斯。後來人們實在看不下去,才改變成燒紙人,由於祭祀用品並不貴,大多數人家還是買得起。

家鄉的清明節有著許多傳統,人們在祭祀先祖時,都會有供品,靈牌,香和蠟燭,預示著引導著他們走向天堂。供品在祭祀時是不能吃的,可小孩們總忍不住嘴饞,想去偷吃一些,這是大人們就會說不能吃,上邊有魔鬼死亡的詛咒。小孩們便不敢再有任何妄想。“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人們總是悲哀的望著一切,但當供品被取下時,小孩們的歡呼便又成了另一道風景沒他們似乎成了一把利刃,劃破了悲哀的天空。大人們告訴說供品被取下,就受到了先祖的保護,香灰越多的越吉利,所以當時我們都搶著香灰奪得吃,結果個個弄得滿身灰。我有好幾次都想看見了先祖的畫像在笑,哀傷的月光混合著燈光,照在清明節的家鄉上,似浮華又神祕,好像在嘲笑我們的無知又彷彿像真的在保護大家一樣。

家鄉的清明節有著許多傳統。清明節當天是不做飯的,大家都吃著冷東西,這點倒和寒食節很像,因為生活做飯不吉利,像是在燃燒自己的生命,加速走向死亡。

家鄉的清明節有著許多傳統。在掃墓時,要一個人獨自的去自家墓地,“享受那悲涼的空氣”,正如: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輕粉雙飛.。我那時還很小,獨自進去時,原本就涼的心更加冰冷,哀傷的樂曲從遠處傳來,若隱若現,是誰,踏著衰碎的腳步,走向我,歲月在悄然間流逝。

家鄉的清明節,哀傷悲涼的節。

清明節國小作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逢清明,窗外雨絲如簾,我望著窗外,思緒萬千。我的爺爺就在山上安息。

爺爺的墓地在半山腰中,從山腳上來,一路陡峭,攀至山腰卻豁然平坦一片,周圍樹高林密,後面石壁筆直。站在山腰,極目遠眺,群山交疊中,目光居然能看得很遠。這裡有清風吹拂,明月朗照,松濤陣陣,安靜悠然,我不懂什麼風水之說,但是我一直覺得爺爺安息的地方實在很美,很安靜,就像爺爺生前和別人下象棋沉思一樣。每次來這兒為爺爺掃墓,我會覺得自己仍然站在他老人家身旁,往事一幕一幕展現出來。

爺爺離開我們不久,他得的是不治之症,經常被疼痛折騰得喘不過氣來,可是隻要我在他面前,他仍會露出慈祥的笑容,和我說長道短,如同陽光灑滿我的全身。我讀四年級時,很調皮搗蛋,免不了受到老師的批評。有一次,我因沒有為完成做作業,被老師狠狠地批評了一頓,還留在學校背書、聽寫,等我走出校門時,天已經黑了,爺爺蒼老的身影在夜色中出現,他一言不發,默默地牽著我的手回家。晚飯已經擺在桌子上,肚子餓得咕咕叫的我,立刻就撲向飯碗,沒想到爺爺臉上沒了溫和慈祥的笑容,神情嚴肅地問我為什麼被老師留下來。爺爺提起這事,我的氣就不打一處來,把手中的筷子拍在飯桌上,大聲對爺爺說:“什麼老師!她再留我寫作業,我就不讀書了!”爺爺聽到這兒,“唬”地一下站起來,拉住我的手,用力把我拖到院子裡那棵小樹前,他問我:“你是不是常看到我給這樹澆水?”我有點害怕,吶吶地說:“是呀。”爺爺又問:“是不是也看到我給樹剪枝丫?”“是……是……呀……”我的聲音更輕了。爺爺拉著我回到屋裡,一邊咳嗽一邊說:“澆水是為了讓小樹長大,剪枝是為了讓小樹長得筆直,不能成為歪脖子樹,你想想,歪脖子樹能做什麼傢俱?”他好不容易喘口氣接著說:“老師教你讀書,就是給你澆水;批評你就是讓你長成筆直的大樹。你不想讀書,難道願意做棵歪脖子樹?”一陣劇烈的咳嗽打斷了爺爺的話,也把我從昏昏沉沉中喚醒。歪脖子樹?真的很難看,而且沒有用處。我成為歪脖子樹?那不行,絕對不行,我一定要長成爺爺說的那種成為頂樑柱的大樹,真正的大樹。

如今,我還是會常坐在樹下,只是身旁沒有了你的肩膀,但我學會了堅強。當我抬頭時,不必再透過樹葉間的縫隙來張望天空,展現在我眼前的是一片廣闊的天空,和在空中飄著的幾朵浮雲,每一朵都在不停地變換著姿態,好像在小心翼翼地望著我。

清明節國小作文4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節,因為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581—907年)踏青掃墓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七年級寒衣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xx多年曆史。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借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時節的特殊氣氛。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風俗,如古代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鞦韆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視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已打鞦韆為樂,仕女雲集,踏青之風也極盛。

即使到了現在,清明節祭祀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清明節的習慣是非常豐富有趣的,出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樂,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到了,我們全家人在一起,去祭祀祖先,祭祀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我們還買了一些祭祀祖先要用的東西,比如:紙錢、香、水果、酒。我們從竹籃裡拿出祭品,把紙錢燒了,用火點燃香,把準備好的酒與水果放在旁邊。然後放聲說:“爺爺,奶奶,拿錢來吧!”一定保佑我們家和萬事興。燒了的紙錢像蝴蝶那樣飛起來;臨走時,我們在墳頂上培上幾鍬土,在墳旁邊栽上一棵樹,帶著輕鬆和慰藉離開了祖先的墓地。

現在,每逢清明節的時候,我們這裡的老百姓依然保持著這裡的民風民俗,掃墓,踏青,盪鞦韆這些活動還在繼續。

清明節國小作文5

今天是清明節休假的最後一天,我們全家決定到郊外去踏青。

首先,我們來到了濱河公園,向遠處望去,各種樹木已經披上了綠裝,小山包被染上綠色,幾座亭子在小山頂上孤零零的矗立著,公園裡的湖水清清的,呈淡藍色,近看,小草偷偷鑽了出來,但被枯草覆蓋著還是顯的有些荒涼。

沿著彎彎曲曲的石子路,我們來到了一片桃樹林前,粉紅色的桃花掛滿枝頭,幾隻蝴蝶在林間嬉戲,微風吹過,片片花瓣紛紛落下,好似下了一場桃花雨,不由得讓人產生一種春天到來的欣喜。

走近湖邊的一座紅色亭子,亭子外面幾棵柳樹剛剛發出枝芽,爸爸問我:“你做過柳笛嗎?”,我好奇的反問:“柳笛是什麼?”爸爸微笑著,從口袋裡拿出一把摺疊的小剪刀,剪下一條細小的柳枝,用雙手扭動著柳枝,使樹皮與枝條分離開來,又從較粗的一端抽出白色的枝條,樹皮就成了一個空管,再把樹皮的一端削薄,放在嘴裡一吹就可以發聲音來。我學著爸爸的樣子做出了長短不同柳笛,我發現柳笛越長吹出的聲音越重,越短吹出的聲音越清脆。當我們站在亭子裡吹起柳笛時,周圍的一切好象都被笛聲喚醒了。

沿著湖邊向裡走,來到水閘前,水從閘門的上方溢位來,沖洗著水閘下的石頭,濺起無數朵淘氣的水花,形成了一條小河,在小河邊細軟的沙子上有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頭,我們邊走邊撿,邊欣賞著邊談論著,有的石頭像一幅山水畫,有的像各種小動物,有得還像一個人頭,有時將一些石頭拼起來還象一個小孩在跳舞呢!

為了鍛鍊身體,我們決定步行到“五一”水庫去看看,遠遠的水庫大壩就映入了我們的眼簾。沿著臺階我們來到了大壩上,一股溼潤的微風向我們吹來,我張開臂膀貪婪的呼 吸著,遠處寬闊的水面上遊著幾隻野鴨了,忽然飛起,忽然落下,划船的遊客,有的相互追趕逐著、打逗著,有的停在下來,有手撩著水,欣賞著激起漣漪的水面。

大壩下的遊樂園裡,孩子們歡呼著。玩碰碰車的,努力擺動方向盤相互碰撞著。坐過山車的,當過山車從高處快速滑下時,發出刺耳的尖叫。

火紅的太陽慢慢下山了,玩了一天的我們也該回家了。

清明節國小作文6

清明節那天,天氣很不好,大雨紛紛,手伸在外面都凍紅了,我和媽媽一早就從家裡一步一步地朝車站走去。

到了車站,那裡人可真多啊,可以說是人山人海,大家都在那裡焦急地等待。媽媽買好了票,準備帶我上車。“嘀——”車來了,那些人顯然早就做好了向上擠的準備,車一來,人們就蜂擁而至,弄得我差點摔交。當我到達車門時,車上的售票員卻說車已經滿了,不能夠超載,要我們乘坐下一趟,真是氣死我也,呆會看車一來我擠不擠上去。又一輛車來了,車一停,我就跑步到達車門口,擠上車去佔了一個位置,這時,媽媽也還是來了,我連忙叫媽媽坐我佔的位置。車開了,沒過多久就到了興寧。

下了車,我看到不少的店子門口都擺滿了紙衣服、紙飾品和紙錢。我們在不遠處看到了我姨姨,姨姨說:“我們去買些東西吧!”“好呀!”我和媽媽異口同聲地說,於是我們買了那些東西,又買了些豬肉和蛋糕,這些都是用來祭拜用的。到了東江湖那邊我舅舅家,吃完飯,我們就上山祭拜祖先去了。

我們首先要去祭拜的是外公和外婆,上山的路很陡,我在路旁邊的橘樹下扯了一根樹枝當柺杖,我們走一步又一步,走一步,又一步......走了好久,終於到了。那時候,我已經累得上氣不接下氣了。舅舅他們把墳墓旁邊的雜草全部清理乾淨,那個時候,我就在採蕨,雜草清理乾淨了,我也採了一小袋蕨了。紙錢點燃了,我們拿起那些要燒給先人的東西燒了起來,我專門選大的紙錢來燒,香點好了,我每個墳上都插了三根香,讓外公和外婆保佑我們全家平安,然後我又拿了一些紙鈔票,邊燒邊說:“這些錢你們都拿去用,不用客氣,看到什麼就買什麼,記得要買一些先進的東西啊。”

我們繼續爬山去祭拜曾祖母,到了那兒,我插上三根香,說道:“您保佑我上個好大學可以不?”然後抓了一大把還沒有開封的紙錢,說:“這些都是給你的,我知道你喜歡新錢,特意為您準備的。”

祭拜完畢,我們就“打道回府”了。儘管這天是大雨紛飛的,但我們去祭拜祖先的事情還是順利完成了。

清明節國小作文7

每當三月悄然離去,四月如約而至,我總會和幾個小夥伴、爸媽、爺爺奶奶一同回巴南區天星寺為逝去的曾祖母和曾祖父掃墓。我們總喜歡在剛下過絲絲細雨的大山裡跑來跑去,在煥然一新的大自然間蹦蹦跳跳,放聲高歌,采采野花,捉捉蟲子,爬上樹枝看那些播種累了坐在田埂上體息的農民......

為祖母、祖父獻上白花,點燃香燭後,從奶奶開始,依照輩份的從大到小的順序依次給他們磕頭,直到哥哥磕完頭後,我作為最小的晚輩給他們行禮。我恭恭敬敬地跪在墓碑前磕了三個頭,然後我就繼續跪在地上,雙眼緊閉,而不像大人們對祖母說說話,聊聊天,他們問我在幹嘛,我十分嚴肅地告訴他們:“祖母祖父到天上去了,那他們也是神了呀,把話說出來他們就聽不到了,我在跟他們說悄悄話呢!”大人們看著我認真可愛的臉蛋兒,聽了我稚氣天真的回答,不由得笑了。

拜訪完祖母祖父後,我們就開始尋找一種野菜——清明草。在以綠色做底,扎染著五彩之花的山坡上,要找到那小小的,嫩綠的清明草,對於我來說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我不明白大人們怎麼總是那樣容易找到清明草,而我卻東望西望怎麼也找不到,好不容易找到一棵,可春風一拂,它就驀然消失在我的眼前。雖然我不給力,但大人們收穫滿滿,我們滿載而歸。

爸爸告訴我,清明草只在清明前後長,我們採清明草,是為了做一種美食——清明粑。回到家,奶奶媽媽便忙開了,清明粑的皮是糯米加上清明草切碎後揉合而成,餡是野蔥、榨菜和臘肉丁等混在一起炒熟後製成,然後把它包在皮裡,搓成圓後放進蒸籠裡蒸,在一旁看著他們忙活的我,聞著越來越濃的香味,口水不自覺地往下嚥,好不容易等到熟了,我迫不及待找開蒸籠,一隻只充滿清香的青色清明粑映入我眼簾,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糯米的甜、糯,臘肉的薰香,再加上野蔥榨菜的調味,那味道,嘖嘖,真是好吃到無法用語言形容!雖然它不像豪華大餐那樣味料加得又多又雜,也不像精緻甜品一樣有精美可愛的造型,但那濃郁的味道已經九九地留在我的貝齒間。

也許大山裡的清香,清明粑的美味就是祖母祖父回贈我們最好的禮物吧……

清明節國小作文8

放風箏就是清明前人們最愛玩的遊戲。風箏,在我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據傳說,在春秋時期,有位公輸般,即神話中的“魯班”,會做木鳶,削竹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南北朝時期,樑正武帝在臺城被侯景叛軍圍困,大臣羊侃曾用風箏繫上詔書,招來援軍救駕。風箏最初的作用只就是軍事上傳遞訊息的工具,以後逐漸演變為一種娛樂玩具。

放風箏,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唐代詩人高駢寫有《風箏》一詩:“夜靜絃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入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風箏真正的命名,《詢芻錄》記載:風箏,即紙鳶,又名風鳶。五代時李鄴於宮中作紙鳶,引線採風為對,後於鳶首以竹為笛,風入笛管發出悅耳之聲,好似“箏”鳴,俗稱風箏。

起初只限於皇宮貴族中的公子佳人玩賞,到了宋代以後,才成為民間群眾喜愛的一種活動了。風箏既就是一種美麗的民間工藝品,又就是大眾娛樂品,歷來愛到文學家的傳唱。《北京竹枝詞》也對風箏有生動的描繪:“風鳶放出萬人看,千丈麻繩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樣巧,一行習上碧雲端。”早在清朝時,風箏已在扎、糊、繪、放四藝上發展到相當精緻的程度。曹雪芹在北京西山“窮居著書”時,細究風箏扎糊之法,還寫了《南鷂北鳶考工志》一書。書中詳細介紹了翼燕、雙鯉、彩蝶、螃蟹、寵妃、雙童等四五十種風箏的扎、糊、繪、放等技法和工藝。此外,古代放風箏又就是與放晦氣聯絡在一起的。《紅樓夢》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林黛玉不妨將製作精巧的風箏放掉。李紉勸她:“放風箏圖的就就是這一樂,所以叫放晦氣,你該多放些,把病根兒帶去就好了。”而當紫鵑要去拾斷了線的無主風箏時,探春又勸阻:“拾人走了的,也不嫌個忌諱?”可見古時放風箏就是人們消災祛難的手段,不能去拾別人的風箏,以免沾上別人的晦氣。也有人在放風箏時,把所有的煩惱寫在紙上,讓它隨風箏飛上藍天,認為一切煩惱都會隨風而去。

清明節國小作文9

今天就是清明節,就是全國人民拜祭祖先的節日。可就是大家知道為什麼要掃墓呀?清明,給人的印象總就是一片溼雨。彷彿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和絲絲思念的味道。就是清明成全了這濛濛的雨,更就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著飄落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憶思。

原先我並不清楚,於就是上網查資料清明節的來歷,後來我知道這就是由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演變而來的。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著《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指乙則清明風致。”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作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就是因它所處的時冷,在光照、氣溫、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就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了拜祭祖先的日子,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清明節的習俗豐富多彩,各種各樣的除了禁火、掃墓 、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許多地區還植樹,因為清明節前後氣候溫暖,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的非常快,自古以來,我國就有在清明節植樹的習慣所以清明節人們也叫“植樹節”。

清明節放風箏也就是人們所喜愛的節日,人們不僅白天可以放,夜晚也可以放。夜晚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五顏六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小星星,被稱為“神燈”。 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幸福和好運。

看!清明節的習俗,各有不同,大多就是根據人們的.愛好來決定的,少部分就是從古代時一代又一代的傳下來的直到現在。但人們通常都會去掃墓,去懷念那些先烈!

將既清明節那天,我感受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幸好清明節那天陽光明媚,我們走進‘祥寧園’,那裡可謂人山人海,不過我們還就是闖過了“重重難關”來到爺爺奶奶的墳墓前,我們各個都拿了一沓“錢”燒給爺爺,希望他們收到與奶奶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也希望他們祈禱我們平平安安,身體健康,閤家安康。

雖然今天我們筋疲力盡,但我很開心,因為我學會了尊敬祖先。

清明節國小作文10

我們這裡一到清明節,家家戶戶烙單餅,就連那手藝差的主婦們平時根本不烙單餅,清明這天也要馬馬虎虎烙幾張給全家人吃,這才叫過清明節。實在不行呢,也有那會來事的拙媳婦,和一塊白麵,拿到手巧的嬸子大娘家去合夥完成烙餅的任務。

我奶奶就是擀單餅的高手,自我記事起,每年清明節她老人家都要擀上百張單餅。給東家嬸子擀二十張,給西屋嫂子再擀十幾張,還要給城裡的叔叔,姑姑擀上二三十張……每年清明節擀完單餅奶奶就要在手脖子上貼膏藥了。即使這樣,奶奶還是樂此不疲。去年我實在心疼奶奶,就說:“今年清明咱家不吃單餅了,奶奶也不用給這家那家擀了。”可奶奶說:“人家讓我給擀餅是看得起我,說明我還有用,這是多好的表現機會,為什麼不擀,擀!”你們不知道,我奶奶擀單餅還有一手絕活。把兩個餅的小麵糰各自揉好,兩個麵糰中間抹上豆油對齊一按,一次擀兩張餅,而且兩張一起烙,先把一面烙熟,再翻過來把另一面烙熟。這時,周圍邊上有了裂縫,順著裂縫慢慢把兩張餅分開,兩張又香又軟的單餅是我們全家人最愛吃的。更不用說還要在餅裡捲上香噴噴的熟雞蛋,拌上鹽和韭菜沫,那鮮美的味道我能回味好幾天呢。

清明,我喜歡香噴噴的單餅卷雞,鮮美的紅燒鯉魚和肉絲炒自家菜園子裡的頭茬韭菜,還有媽媽的油煎白菜卷和油榨蘿蔔盒子……可是,在爺爺奶奶的心裡,綠油油的小薺菜洗淨蘸大醬,又苦又澀的柳樹芽用開水一燙包上幾個包子,才是他們心中的美味佳餚。我不懂這平淡無味的東西為什麼爺爺奶奶每年清明節都要弄著津津有味地吃,而且從我記事這十幾年就沒缺過這幾道必備菜,我也曾經問過爺爺奶奶:“別弄這些菜吃了,光雞鴨魚肉就吃不了,要那些沒滋沒味的東西幹什麼呀?”爺爺奶奶說他們就好吃這一口。有一次媽媽悄悄地對我說:“別再反對爺爺奶奶吃野菜和樹芽,他們吃的是童年的記憶。”

爺爺奶奶的童年什麼樣?我不知道,但是爺爺奶奶最常說的一句話是:“現在國家富強了,家家戶戶也富的流油了。現在想吃肉就有肉吃,想吃海蔘鮑魚也辦得到,多好的社會呀!我們小時候,一到春天吃地瓜面的餅,日子好的人家餅裡捲上大蔥就不錯了,日子差點的捲上點野菜填飽肚子完事。過清明一人分個雞蛋還用手攥一天不捨得吃,每人一張白麵餅,吃不飽再吃地瓜面的餅,白麵太少不能管夠啊。”難怪爺爺奶奶總羨慕我們,不住的說我們趕上了好時候,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清明真好,有風箏放,有秋千蕩,更有讓人回味無窮的味道。

清明節國小作文11

今天是4月4日,也是清明節的後一天,我們的學生要到Xx去烈士館掃墓。

我們吃過午飯不久,班主任謝老師就叫我們坐下分食物,還交待了我們在路上要做到文明坐車,文明走路,文明用語和文明用餐四大講究``````,一切都安排妥當後,我們就乘公交車出發了。

公交車開到半路時,已經近二點,車裡非常熱鬧:低年級的小朋友說說笑笑,嘴裡還不時的唱著:“走走走走走,我們小手``````。”

過了一會兒,就到了車站。我們步行走到了Xx,去Xx的掃墓的學生非常多,有國小生,中學生。我們順著石階走了上去,我看見不遠處有一株大榕樹,遠遠望去,就像一把光禿禿的掃帚。我們繼續順著小路向上走,路旁有一些松柏,有的像一把大鐵錘,有的像一團小棉球,還有的像合攏的綠珊瑚``````形態不一,多姿多樣。我又沿著草木茂盛的石路直上,終於來到烈士館,向西遠眺,太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遮住了半邊臉。通過了狹窄的小道,我們到了後院。“哇”!我叫了一聲,你猜我看見了什麼?原來我看見了一棵櫻花樹,因為昨天下過雨,所以櫻花樹下很潮溼,櫻花像珍珠一樣落了下來,落在了地上和石階上,紅紅的櫻花,不正是革命先烈們在戰場上撒下的鮮血嗎?

我們來到了烈士墓前,烈士墓前有一個高高的石碑,這石碑就是為了紀念先烈們造的,不一會兒我們開始了掃墓儀式。當學生代表敬獻花圈時,我們向烈士們表示忠誠的祝願,先烈們你們安息吧!當哀婉的樂曲徐徐放起的時候,我們都朝向石碑,莊重地默哀,心裡無比的悲傷``````當掃墓儀式結束時,我們就去參觀烈士陳列館。

在解放戰爭中,瑞安籍的戰士去打仗,英勇犧牲的人很多,共有90多名犧牲了,陳列館中劉英烈士36歲犧牲,1942年2月8日因叛徒出賣在溫州被捕,經過審問,劉英同志一言不發,甚至連舌頭都沒動一下,最終在同年5月18日壯烈犧牲了。還有謝文錦,蔡雄等烈士`````

離開了陳列館,我們排隊走出,忽然,我看見幾根不屈不撓的小草在石壁縫隙里長出來,烈士們也不正是這種勇往直前的堅定精神嗎?我仿拂看到烈士們為了保衛自己的祖國,與敵人作戰,勇往向前,永不放棄``````

清明節國小作文12

今天是清明節,為了拜祭祖先,我跟爸爸媽媽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爸爸似乎不怎麼開心,我就不敢太那麼樂呵。小心翼翼地跟著爸媽後面走,突然爸爸問我:“聰聰,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我搖搖頭,爸爸給我講開了: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著《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溫、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說話間,不知不覺就到了爺爺奶奶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的田地裡。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著春風輕舞,偶爾有幾隻小鳥忽的一下飛走又忽的一下飛來,給寂靜的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著爺爺奶奶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時間,我算了一下,爺爺和奶奶年紀輕輕地就去世了,聽爸爸講爺爺奶奶是十分勤勞善良的農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節約來的錢供給爸爸唸書,自己有病了捨不得看,當爸爸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了,卻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說“路上行人慾斷魂”,爸爸跟媽媽不聲不響地拔著墓上的野草,我默默地拔著……雖然我沒有見過爺爺奶奶,但是兩行思念傷心的淚水還是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雜草清理乾淨了,爸爸點上了紙錢,紅紅的火焰映紅了爸爸的臉,爸爸凝視著一張張寄託哀思的紙錢在火中發黃,捲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了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爺爺奶奶磕了三個頭,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爺爺奶奶爭氣,不讓他們的辛勞白費……

今年清明時節雖然沒有雨紛紛,但是路上行人一樣欲斷魂……

清明節國小作文1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親愛的媽媽,你知道我們老家沒有清明上墳的習慣,但在20xx年的這個節令,在老家處理完您的喪事回到家裡,當我遇到難處理的事想問問媽媽時,才發現您已經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那種撕心裂肺的痛苦卻在每年都會發酵,我用了三年多的時間來調整自己走出悲傷,卻在五年後的今天仍然會熱淚盈眶……親愛的媽媽,您知道嗎?由於女兒的任性,在您離開我後我才真正讀懂了您。女兒那個悔呀!現在我只能對著這一方空間自說自話,對著你們兩位的照片回憶我們家曾經的幸福……

親愛的媽媽,請您原諒女兒的任性:我以為看到您身體不好仍然勤勞不輟時發脾氣是愛您,但我現在明白了,孝順中的順字有著更深刻的含義;我以為我忙碌著工作孩子病重的父親沒有時間陪您讓您自己出去找人說話您不出去時我會發急是替您著想,可是我現在明白了您能留在家裡看著我們說說笑笑是最大的滿足;我以為等送走了病重的父親我們兄弟姐妹們還有充足的時間陪你多出遠門去看看你想到的地方還有的是機會,但當父親去世後你的健康堤壩也轟然倒塌時我明白了,盡孝心是最不能等的;我以為將你們二老接到我家居住為你們養老就算是盡了報答你們當初養育之恩的心了,但在你們百年之後我才明白兒女們怎麼做都還不上父母曾經的付出;我以為我的媽媽還很年輕能活到85歲,但我後來才知道您因父親的重病帶給我們麻煩是硬撐著不想給兒女們再增加負擔;我以為我瞭解了媽媽的一切,可當您真正離我遠去,我卻發現我甚至沒問過您年輕時曾有過的理想……每每想起這些,我的心就一陣陣發痛,儘管您對很多人說有我這個女兒是您的福氣,但我卻知道,您有許多心願我們都沒來得及幫您做到,這是孩子們最大的不孝啊!

親愛的媽媽,很多時候我都會想起您:遇到困難時我會想您如何獨自支撐家庭走過坎坷不凡的一生;遇到棘手問題難以處置時會想您給我們的人生教誨;遇到家人或者兄弟姊妹們有矛盾時會想您對家人和孩子們的大愛;遇到情緒低落時會想您的聰明能幹和樂觀;遇到老年人需要幫助時彷彿看到您就在我眼前……親愛的媽媽,儘管老家在清明節不上墳,儘管您秉承著您一貫的作為輕易不來打攪我們連夢裡都難和您見一面,但在我內心深處永遠為您樹立著一塊豐碑,每年的清明時節,那壇拌了痛苦釀造的陳酒會發酵成越來越醇厚的思念,而您的德行,會在這思念中延續到永遠!

清明節國小作文14

清明節,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的節日。每年的四月四號便是清明節了,清明節是一個多雨的季節。清明節,我們都會有一個習俗,那就是掃墓,爬上掃墓上香,一直都沒變過。書上寫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確實是,清明節那天,都會下起毛毛細雨,那樣的天氣,會開始降溫。

而我們,在吃完早餐之後,便會陸陸續續地開始爬山掃墓。那個時候,天上下的小雨。我們穿著一身黑衣或者白衣爬上山,雖然路途有些遠,雨水沾溼的地上有點滑,但是我們依然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一步步踏上山。我們要掃墓了,每個人的心情是無比的嚴肅。經過折騰後,我們來到了我們祖宗的墓前,我們看著那灰白的大理石碑,隨後便開始要燒香。

我們拿起一些紙錢,把它們點燃放在碑錢,爸爸媽媽開始燒香。點燃香之後,傳來一陣陣麝香,白色的煙霧消散在空中,被細雨澆洗在地面。我們看著那祖宗的墓,爸爸媽媽便開始祈禱,我也跟著爸爸媽媽這樣做。我在心裡暗暗地問候,祖先們,這天是清明節,我們今天來看你了,你們在這裡過得還好嗎?我們在這祈禱了一會便祈禱完了。

隨後,爸爸便把碗裡的酒倒在地上,完事之後已經過了幾個小時。而頭上的小雨還在不停地下著,我們收拾好東西,準備下山,其他的人們,掃完墓之後也開始收拾東西。我們下山後,頭髮和衣服早已經被雨水給淋溼了,換掉那一身黑色衣服,我想著已經到老祖宗。雖然我不是一個信鬼神的人,但是掃墓這件事,我卻十分相信。

我想,我那個已經去世了幾千年的老祖宗,他聽到我的祈禱一定會祝福我的。我想,清明節是老祖宗的節日,我得在家開開心心的。清明節就是這麼一天,十分的短暫。雖然,在我們看來,清明節是拜祖宗,但是在官方里認為,掃墓是為了紀念那些先輩烈士。是為了紀念那些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的人。

於是,國家就把清明節定為一年一度掃墓的節日。為了感激那些為我們國家作出過奉獻的人。我想,不管是拜自己家的祖先,還是為了紀念那些先輩烈士,清明節都是要過的,要紀念的,因為這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

清明節國小作文15

每年的4月4日、5日、6日,太陽到達黃經15度時為清明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即使氣節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候的特點有關。

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川》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之時”皆清潔明淨之時。故謂之清明。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說“三月節,……物質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氣清澈明朗,萬物欣欣向榮之意,“滿階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佳節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桑”等名句,正式清明時節天地物候的生動描繪。

雖然作為節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為時序標誌的清明解氣早已被古人所認識,漢代已有了明確的記載。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

清明節是幾乎所有春季節日的綜合與昇華,清明節也就是有了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心土,折幾隻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就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這一天,我和我的家人去給我的奶奶上墳,我們買了一些水果、紙錢和鞭炮,我們在去的路上看見有的人手裡拿著許多上墳的東西。三五成群的來到自己家的墓地,給自己的親人上墳,我們到了那裡先燒香,再燒紙放鞭炮,我們用這種方法來寄託我們的哀思,之後我們還要給死去的親人去掃墓。把掃墓掃的乾乾淨淨的好讓親人看到把她的墓掃的很乾淨。她一定會高興的,我們上完墳回來的時候看見路上還是人山人海的。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我們要將它傳承下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