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風俗作文彙總6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8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風俗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清明節風俗作文彙總6篇
清明節風俗作文 篇1

清明節後,我們又開始走上了工作崗位,繼續奔波。本文是特意為你準備的《清明節作文:清明的習俗》,希望對你能夠提供幫助,如果還有更多需要了解的,歡迎訪問主頁瞭解更多。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朝詩人杜牧寫的一首關於清明節的詩。清明節是24節氣之一,是一個傳統的民俗節日。每當到清明節時,人們都會去掃墓踏青植樹等。一提起清明節還得從介子推的故事說起。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重耳在外流浪19年,介子推一直跟著,立下了大功,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晉文公要給介子推做官,介子推不願意做,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清明節風俗作文 篇2

清明節到了,家鄉人又在忙著侍弄清明菜粑粑!

清明菜粑粑,顧名思義是摻和清明菜做成的粑粑。據《本草剛目》記載:清明菜又名鼠麴草,一年生草本植物,通常從基部分枝,葉子互生,匙形或條形,有柔軟的白毛,頭狀花序,花黃色。莖和葉可入藥,有鎮咳祛痰等功效。

在我們川東農村,每逢清明前後,家鄉的田邊地角,房前屋後到處都生長著清明菜,胖胖的,嫩嫩的,經過一夜露水一浸染,煞是可愛。

那些年,家鄉人戶戶都窮得叮噹響,人們一年四季只要能吃上一頓白米飯就算了不起的享受了。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每年的清明節便是鄉親們忙農活的時候了。頓頓喝那清得可見碗底的稀粥或麵糊糊是難抵擋那繁重的體力活的。於是家鄉人不知從何年開始,一到這時節,便紛紛發動自家孩子到野外掐摘清明菜。清明菜掐回去後,主婦們便將它洗淨砌碎,然後燒上一小堆稻草灰,再將剛燒出灰裝入筲箕過上適當的清水,將過出的灰水和砌細的清明菜拌上適量的鹽巴煮上幾分鐘後,再將其和入預先準備好玉米麵裡攪拌均勻,搓揉成粑粑,再沿著鍋邊貼上幾圈兒,粑粑搓完後再蓋上鍋蓋密封好蒸上一陣,這時便有一股香噴噴的氣味撲鼻而來,待蒸熟起鍋後咬上一口更是滿嘴的香,惹得旁人也饞得流口水。那時,只要母親將鍋蓋一揭,早就守在灶邊的我就會伸手從鍋緣上抓起一個清明菜粑粑,顧不得熱氣燙手迅速地往嘴裡塞。總惹得母親好氣又好笑地罵。

當然,那時的家鄉人是不會知道 清明菜的什麼藥用的,他們只是認為它好吃又耐餓,而且能節約糧食。只要早上吃上一頓清明菜粑粑,那一天干活就有了精神。為了節約玉米麵,主婦們往往把清明菜和得很多。因此,清明時節,家鄉滿坡遍野都是揹簍挎籃的小孩子在尋找清明菜。童年的我也加入了掐清明菜的隊伍。好在家鄉的清明菜多,而掐過的清明菜隔幾天又會長出一茬。家鄉的清明菜是掐不完的,家鄉的清明菜粑粑也是永遠吃不夠的。只是夏至一過,清明菜便少了、老了,家鄉人便沒那份口福了。

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我早已離開家鄉身居城市,只是每年臨近清明時節,我便彷彿聞到那清明菜粑粑的香味兒,總想再嚐嚐那味道。不料,到農貿市場買菜,無意中竟發現有清明菜賣,四塊錢一斤,買的人竟還很多。本想買些來做粑粑,可又想到找不到稻草,只得作罷。便與賣菜的農民嘮叨,得知買者大多是些有錢人,因大魚大肉吃膩了要換換口味兒。

一次上街,忽然聽到“買清明菜粑粑——買清明菜粑粑”的吆喝聲。尋聲過去,才發現一個小商販踩著一輛小三輪車,車上是一摞高高的蒸籠,有四、五層,每一層蒸隔裡都碼滿了小籠包子大小的清明菜粑粑。一問,要五角錢一個,比小籠包子貴一倍多。管他的,還是買來嚐嚐吧。可一入口才知是用糯米粉揉成的,而且菜少粉多,又是加了糖的,甜得膩人,一點也沒有昔日的那種香味兒了。

清明節風俗作文 篇3

春天來了,大地綠了,綠在草原,綠在田壟 綠在山巒,綠在溝溝坎坎,綠在那飄香的清明菜,綠在我家的餐桌上……。。

清明菜,一個綠油油水靈靈的名字,聽起來就感覺格外親切,給人很大的誘惑。為什麼呢?因為它是大自然每年春天送給人們的禮物。

每到了春天,我都與老婆到鳳凰山、翠屏山、犀牛山等地,漫步於鄉村小道上,欣賞一望無際美麗的山林,欣賞路邊五顏六色的花花草草時,卻十分注意草叢中或者是麥地裡有沒有的清明菜。如果到了清明,即或是天下毛毛細雨,我們也會專程上山去摘清明菜。

清明菜,生長能力特別強,不需要人們播種,也不需要人們精心管理,自生自滅。它的白白的枝杆上掛滿白白胖胖的葉子,十分憨厚,頭頂上還頂著黃黃的小花,令人喜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用來食用,製作的`耙耙不僅口感好,而且清香味會溢滿廚房客廳……

清明菜,不論它長在山坡上,還是在坎坎下,老了的我們總會冒險去摘;僅管我們笨手笨腳的樣子,讓路人大笑,甚至自己也覺得好笑。唉,歲月不饒人,畢竟沒有兒時那樣靈活了。在嘲笑中,自然而然地回憶起了童年,思緒也會溢滿在山野裡中。

清明菜,而今也有人賣,愛它的我們不會去買,因為買的沒有自己辛苦爬坡上坎摘來的香,吃起有味道。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清明菜的愛愈來愈濃。因為清明菜裡,不僅溶入了我的愛,而且還有許多兒時的故事……也可能是年老了,面對它總有一種說不清楚滋味在心頭,那清香可口的清明菜滋味勝過這些年品嚐過的所有美味佳餚……

我童年是在物質極度匱乏中度過的,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每家每戶經濟是不寬裕,希望尋找一些食物填滿肚子。春天裡不僅有野花野菜,所以大家都非常盼望開春。開春了,大人們可以上山挖野菜來解決吃菜的問題,而我們卻愛摘清明菜。那個年代,沒有農藥,沒有化肥,更沒人種植,完全是原生態食品。那個時候,大人都在地裡幹活,摘清明菜的活落在了我們身上,放學後,顧不得回家放書包,就上山去摘。當然,也借摘清明菜盡情的玩,因為玩可以大膽的玩,即或是弄髒了衣服,大人也不會罵我們;甚至掛爛了衣服,煤油燈下縫補衣服的母親,還會關心地問摔倒沒有……

清明菜,可炒可燒湯,也可拌冷盤;我們更多的是用它來做粑粑。清明菜糯米粑,不僅清香可口,而且還十分抗餓。每當小河歡唱,大地披綠裝之時,它便從地裡探出頭伸展腰肢,瘋長開來;它不僅在田埂上點頭微笑,而且還在山坡上搖手,南方的候鳥飛來湊熱鬧,本地小鳥在草叢中悄悄私語;它的嫩葉黃花,不僅點綴著山野,引來了鳥鳴蝶舞,而且還豐富了人們的餐桌,同時招呼提示著農民揮鞭趕犁,開始了春耕播種。在這一片綠色的山林裡,即或是幹活,也會有活不累人自醉的感覺。

當我們滿載而歸,那收穫感是無法用詞彙來形容的,因為手中肥嫩清明菜不僅有美味,而且還有一份收穫了春天的心情。白駒過隙,一晃兒,那個時代已經走遠了。我的生活環境發生深刻的變化,吃的口味也繁雜起來。

每年春天,我都找時間邊踏青,邊走邊尋找清明菜,讓有些疲憊身心與大自然零來一個零距離接觸。這個時候,當腳踏陽氣升騰鬆軟的土地上,敞開懷擁抱著明媚陽光,呼吸著清新空氣,看見春是怎樣從鬆軟的泥土裡拱出嫩芽,碰觸春日融融裡的一縷微涼,握著溫溼的土壤,那份喜悅,那份感動,那份情緣,那份失落之後的找回,那種感恩大自然心情是最愜意,最幸福的。

清明節風俗作文 篇4

農曆的2月28日,我們全體村民在村長的帶領下,來到當年抗日戰爭的地方,進行一次緬懷先烈、不忘歷史的活動——掃墓。

到達了目的地,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個用混凝土建成的灰色方柱形紀念碑,它穩穩地聳立在蔥鬱的密林中,那碑像尖尖的寒劍直指蒼天,上面鐫刻著“抗日陣亡將士暨死難同胞紀念碑”14個剛勁有力的大黑字,底座正中鑄著“千古不朽、浩氣長存”8個敬仰英魂精神的大字。看著看著,景仰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掃墓活動開始了,村長首先具體痛訴了日軍的滔天罪行,講述了抗日戰士和死難同胞頑強反抗的感人事蹟。聽著聽著,我的眼睛溼潤了,我對死難同胞的敬佩忘懷念亡情隨加濃。我緊攥著小拳頭,腦海中浮現出先烈們奮勇反抗、慘遭日軍大屠殺的情景。

接著村長叫每個村民向紀念碑鞠躬,輪到我了,我拖著沉重的步子向紀念碑走去,恭敬、深情地向紀念碑行了三個鞠躬禮。我思潮起伏,注視著碑前那兩株高大的榕樹,彷彿看見了烈士就在我們面前,我回到原處,聽著那時時變調的溪流聲,彷彿覺得是英雄的讚歌;看著怒放的杜鵑花,映照著我們的臉,不禁聯想起詩句“杜鵑啼處血成花”。是啊,那花是先烈們的血染紅的。我擦了擦溼潤的眼睛,心裡默默地宣誓:一定要好好學習,去完成先烈們未竟的事業,為祖國成為強國而努力,不讓祖國母親承受到任何的屈辱。

烈士的英名啊,千古不朽;先烈的精神啊,浩氣長存。

清明節風俗作文 篇5

昨天是清明節,天清氣朗,我去外公老家掃墓。路上車多人多,都提了袋子,袋子中裝了很多錢。

外公家的墓地在一個林子裡,下了車,大人們便開始勞動,外公燒香倒酒,一個衣著時尚的奶奶爬上墳頭,鋤著雜草,而哥哥拿著棍子和我打架。

接著,要燒錢了。錢都是假錢,有一百萬的,有一萬億的。姐姐拿著一疊錢,喊道,發工資嘍,發工資嘍。爸爸說,這些錢是給鬼用的,不是給人用的。我們紛紛把錢投到火裡面,菸灰卷著向上竄,外公笑著說,現在燒了這麼多錢,你們二位(公公婆婆)可別爭錢呀。

森林裡人多了起來,熱鬧起來,人頭在墳頭間移動著,一個白髮蒼蒼的老爺爺扛著一個耙子,掃著葉子,有個大媽在墓碑前倒酒,一對叔叔阿姨在一個沒有墓碑的小土墳前點香。

我爬上一個墳頭,拿著一根棍子當做槍來射擊。爆竹聲中,濃煙騰起,嫩綠的枝葉間香灰到處流竄,人們紛紛移動。

下午,我回到老家嗎,去奶奶的墳前祭拜。爸爸燒的錢很少,外公燒了一大摞,面額是幾百萬幾百億的,而爸爸只燒了幾疊,等我們仔細一看,面額居然是兩塊的。外公打的爆竹響了幾分鐘,而爸爸的爆竹几秒鐘就打完了。姐姐和我都笑爸爸小氣。爸爸辯解道:“不要講我小氣,我也給奶奶也送了一套別墅,還有洗衣機,太陽能……”一路上,我們說說笑笑回了家。我覺得,清明節,真好玩。

清明節風俗作文 篇6

清明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去給過世的大家上墳,國家也為此而定了節假日。本來我也想去給姥爺上墳,可媽媽說不滿12歲不能去墳地,所以很遺憾,沒有能親身經歷。下面我來採訪一下我的舅舅,看他是怎樣給我姥爺上墳的。

清早,舅舅5:30就起床準備去上墳,因為聽說今年是閏月的年份,就應該上墳添土,而且還是趕在太陽出來以前,越早越好,所以舅舅拿著鐵鍬,提著紙錢,還有姥娘炒的幾樣小菜、香、香菸、酒,花炮,出發了。大約10幾分鐘就到了墳地。他先到墳地的東北角拜北斗,據說那是土地神,會保全家平安的。然後,響過炮以後,就到姥爺的墳前,聽到這我問舅舅:"為什麼還得響炮?"舅舅回答:"那是提示你姥爺,舅舅給他送吃的來了。"他把小菜供奉在墳前,點燃3支香,插在土裡。接下來他把紙錢和香菸全部拿出來用火燒了,舅舅說:"只有把紙錢全部燒完了,姥爺才能在另一個世界用得上。"然後又把酒灑在墳前,這就是他上墳的全過程了。

大大家都對老人很孝敬,就在清明節去墳地敬敬孝心。我想:這一定是成|人對老人回報的愛。所以,我們也要認真學習對父母回報愛,這就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