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關於清明節的作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2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清明節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薦】關於清明節的作文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1

又一個清明節到了,天空應時的下起了雨。雨後的空氣變得清新,變得有些淒涼,更讓這個特別的節日顯示出特有的韻味。

清明,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主要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清明節是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6天。20xx年5月20日,該民俗節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在清明節,還有踏青、插柳、放風箏等習俗。

前幾天,爸爸去給爺爺奶奶掃墓。看到墓地的景象,真是令人感到驚歎!隨處可見一堆堆燒過的紙的廢墟,空中飄著燒過的灰,味道還很嗆鼻子。我覺得這種燒紙的行為是不對的,不僅浪費了資源,還汙染了環境。我們應該停止這種行為,大家可以給死去的人送上一束鮮花,表示我們真誠的哀思。這才是最文明、最正確的行為。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望著人民英雄紀念碑,腦海中浮現一幕幕烈士們為保衛祖國而犧牲的場景。黃繼光爬著衝向火力點,身上的血都流盡了,他是靠什麼力量堅定的站起來,用自己的胸膛擋住敵人的槍口。狼牙山五壯士為了祖國,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跳下了懸崖。還有我們身邊最近的劉英俊,他勇攔驚馬的故事令同學們為之動容。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生命換來的,他們的事蹟,令人留念;令人悲嘆;令人振奮。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一年清明節,我們不忘自己已故的家人,不忘那些為了今天而奮鬥的英雄們。也讓我們延續他們勇敢、愛國的精神。讓中國這個古老的傳統節日——清明,永不停歇,永垂不朽。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首杜牧寫的清明古詩。

今天是星期六,我父親一大早說:“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的風俗。”我得意地說:“誰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樣。”母親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父親一個字都不敢說了。

我們一家三口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後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剛開始放,我就躲到了父親母親的懷裡,連頭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父親說:“孩子別怕,放鞭炮沒什麼好怕的。”母親說:“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說:“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個喜歡放鞭炮的人,可現在為什麼這麼怕了呢?這都怪一個小鞭炮若的禍,那是我六歲的時候,我再玩的時候檢到一個小鞭炮,我把它給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聽啪的一聲,我的手被炸出了血,當時我痛的哇哇大哭,我家的鄰居看見了我這副得性,馬上告訴了我父親母親,我父親母親聽了害怕極了,連忙把我送到醫院裡包紮傷口,從那時我就不敢玩鞭炮了,而且有時候聽到鞭炮聲就怕了。我們放完鞭炮點了幾根香,我學著父親母親的樣子,先鞠躬,再說些什麼話,我的父親母親在說什麼我聽不到,但我口中在說:“我要好好學習,以後考上大學,這樣才對的起父母。“我知道我這樣只說說不做是沒有用的,而是要實際行動起來。最後,我父親拿出一些吃的東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裡,然後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說:“你們這樣祭祖墳不怕旁邊那些野草著火嗎?”他們說:“當然怕啊!但只要小心點就行了。”

回到家中,父親拿出幾個他第一次做的“清明果”,他說:“我從來沒做過“清明果”,所以,這次“清明果”可能比以前奶奶做的難吃很多。”我嚐了一口,我覺得不好吃,可是我還是吃了下去,因為我相信父親下次一定做得更好吃!因為沒個人都有自己的落點和高處。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3

回老家上祖墳,一進村門,就看見爺爺在拐彎處迎著。

座落在那小山下的一個小房子,我爸爸就出生在這裡。背後的小山叫羞山,他小時侯一放學就上山找筍子和各種果子,要麼吃,要麼賣,賣來的錢就買書。走在山上崎嶇的紅土小路上,一陣陣清新的風拂面而來。

爸爸成年後遠離本土,到大城市奔跑,現在,對他曾經有養育之恩的父母,怎能不懷有一種感激之情?

可是-----

我生在異地,自然對這陌生的故鄉沒有太多情感,雖在電話中知道他們很愛我,但說實在的,我對他們的情感畢竟不怎麼濃。

爸爸媽媽與爺爺在客廳談話,我便去廚房看奶奶。那裡的灶臺十分奇怪,上面是一口大鍋,下面有一個大洞,似一個房子。洞裡的火正旺,只見奶奶用鏟子在鍋中炒。我走近一看,鍋中的肉絲炒出油,“噼裡吧啦”“噼裡吧啦”地響。奶奶將切成丁的竹筍從熱水中撈出,一同放進鍋中。她一邊用手熟練地將白白的麵條放進煮沸的泉水中,等熟又用筷子撈起,就著些許麵湯一同放入盤中,用炒好的肉絲、筍丁連滷做澆頭,上面再撒些青蔥,原本淡色無味的面,一下子被富有生機。

奶奶笑著,眼角皺紋如刀痕一般明顯。她端來剛剛煮好的麵條,還有熱氣。

我問爸爸:“這面叫什麼?”他邊吃邊說:“這就是傳說中的羞山面!”我連忙品嚐,麵條十分順滑,口味與陽春麵差不多,樣子也差不多,可以說是沒有什麼過人之處。我又對爸爸說“這裡面沒有什麼讓人拍案叫絕之處啊!”爸爸看著我說:“外面的面鮮是因為放很多味精,這可是一點味精都沒放!”這樣細相,還真是味道不錯,於是我一口氣吃完連湯都沒剩下,盤子像被我洗過似的。

這碗麵很真實,就像爺爺奶奶對我的愛一般。想到這兒,又牽起我對正踩著的這塊地的情感。一個人無論如何,都不能忘本啊!這片土地,湖南,頓時變得那麼熟悉。

林清玄一口飲習西江水,我現在一碗食透思鄉愁啊!

後來,媽媽也學會做羞山面,味道也差不多。朋友王博申吃完後,稱讚不絕於口,可我不知怎的,就覺得奶奶的那一碗令人回味無窮。

又到一個清明,我想起《詩經唐風》中的《蟋蟀》所云“今我不樂,日月其除”。是的,“今我不回,日月其除”----

好想再喝一口奶奶的羞山麵湯,聞一下也行。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4

清明雨上,那綿綿的雨,濛濛的雨,勾起了我無限的遐想……

人們常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是啊,那一層薄薄的霧,那一陣綿綿的雨,確乎能引起我們的憂愁,確乎能讓人倍感淒涼。

早上,乳白色的霧籠罩著大地,蓋過了天空,人們都去掃墓,山路上都堵了車,而那淅淅瀝瀝的雨卻也一整天縈繞於心,捫心自問,清明時節,有多少人能想起為我們犧牲的人?捫心自問,清明時節,有多少人盡享榮華富貴,卻對祖先的墓無動於衷?又有多少人能在霧籠罩下,在雨中沉痛哀悼、流淚?

這山路的堵車不能象徵我們的蒸蒸日上嗎?但是,生活蒸蒸日上的我們能去為烈士默哀嗎?他們能刻在我們的心中,成為榜樣嗎?如果我們做到祖國將是何等的繁榮,世界將是何等太平!他們,有的在戰場上衝鋒陷陣,有的像雷鋒一樣為人民服務,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

中國儲存著清明掃墓的傳統,人們恭恭敬敬地為自己的祖先呈上食物,恭恭敬敬地把墓邊的垃圾清掃乾淨,我認為這是一種承諾一種對祖先的承諾,在死去的祖先面前,承諾自己多行善,不行惡,承諾自己當助人為樂!每一次的清掃墳墓,也是在清掃著我們的心,要為自己的承諾負責!

清明,意味著春將至。我現在還是忘不了革命先烈李大釗是在1927年4月28日英勇就義的!同樣是春日,為何在19xx年卻倍感淒涼?因為,我是為人民服務的,他是人民驕傲,他視死如歸和堅守黨的祕密的精神讓我們欽佩!這樣的偉大,怎能早早地逝去?這樣的偉人,怎能早早地毫無怨言地被凶殘的敵人殘害致死?當大家準備劫獄時,是他說出了堅勁有力的“不”字,這樣的偉人為何早已逝去?如果世界少了硝煙,如果世界充滿和平與愛,就不會釀成這麼多的悲劇!

第二天我醒來,雨停了,霧也漸漸地隱去了,遐想便慢慢離去……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5

今日是清明節,為了拜祭祖先,我跟父親母親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父親似乎不怎麼開心,我也就不敢太那麼樂呵。小心翼翼地跟著爸媽後面走,突然父親問我:“聰聰,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我搖搖頭,父親給我講開了:

古代的時候,人類就認為,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著《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溫、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日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說話間,不知不覺就到了爺爺奶奶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的田地裡。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著春風輕舞,偶爾有幾隻小鳥忽的一下飛走又忽的一下飛來,給寂靜的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著爺爺奶奶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時間,我算了一下,爺爺和奶奶年紀輕輕地就去世了,聽父親講爺爺奶奶都是十分勤勞善良的農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節約來的錢都供給父親唸書,自己有病了也捨不得看,當父親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了,卻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說“路上行人慾斷魂”,父親跟母親不聲不響地拔著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著……雖然我沒有見過爺爺奶奶,可是兩行思念傷心的淚水還是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雜草清理乾淨了,父親點上了紙錢,紅紅的火焰映紅了父親的臉,父親凝視著一張張寄託哀思的紙錢在火中發黃,捲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了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爺爺奶奶磕了三個頭,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爺爺奶奶爭氣,不讓他們的辛勞白費……

今年清明時節雖然沒有雨紛紛,可是路上行人一樣欲斷魂……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6

今天是清明節,為了拜祭祖先,我跟爸爸媽媽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爸爸似乎不怎麼開心,我也就不敢太那麼樂呵。小心翼翼地跟爸媽後面走,突然爸爸問我:“聰聰,知道清明節由來嗎?”我搖搖頭,爸爸給我講開了:

古代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時令,在光照、氣溫、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為了拜祭祖先日子,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

說話間,不知不覺就到了爺爺奶奶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田地裡。背面是高高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春風輕舞,偶爾有幾隻小鳥忽一下飛走又忽一下飛來,給寂靜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爺爺奶奶名字、出生及其逝世時間,我算了一下,爺爺與奶奶年紀輕輕地就去世了,聽爸爸講爺爺奶奶都是十分勤勞善良農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節約來錢都供給爸爸唸書,自己有病了也捨不得看,當爸爸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了,卻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景象,我心情也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說“路上行人慾斷魂”,爸爸跟媽媽不聲不響地拔墓上野草,我也默默地拔……雖然我沒有見過爺爺奶奶,但是兩行思念傷心淚水還是不爭氣流了下來……

雜草清理乾淨了,爸爸點上了紙錢,紅紅火焰映紅了爸爸臉,爸爸凝視一張張寄託哀思紙錢在火中發黃,捲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了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爺爺奶奶磕了三個頭,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爺爺奶奶爭氣,不讓他們辛勞白費……

今年清明時節雖然沒有雨紛紛,但是路上行人一樣欲斷魂。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7

說起“清明”,不管垂髫孩童、還是龍鍾老太,都會吟起這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轉眼間,清明節又來到,可惜天不作美,讓人斷魂的清明節竟沒有讓人斷魂的雨。今年的清明節,沒有往常的雨紛紛,也沒有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切都彷彿與往常一樣,沒有什麼區別。從手機朋友圈看到,有些地方的確真的進入到了清明節的氛圍,踏青、聚會、祭拜,小雨初霽,空氣甚清,微徐徐,黃綠交錯的世界裡,搖啊搖,脫去黃衣,露出綠皮。那一簇簇的鮮,黯淡了一山春色。而我們這裡一如既往的時寒時暖變化無常,但是,儘管這樣,似乎所有的人隨波逐流的進入春天那個節日的角色。

其實祭祀是一種文化,提醒健在的人,記住遠去的人。人們平時不見得會記得住身邊的和逝去的人們,只有像清明這樣的節日裡才會去緬懷,去想起。就跟人們所說人生不長壽,何事不重來?

自古清明遊,騷客賦閒愁。人世有代謝,枉自多煩憂。自嘆人生短短几十載,不憶往事看祭臺。然而身後靈臺一柱香,兒孫晚輩情意長。笑呵呵的談古論今,也許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踏青,祭掃,彷彿人世間的哀與樂都交織在這清明節。緬懷追思的心緒,清新明快的聚會各種心境匯聚在一起。

恍惚間,想起了見一面我們就少一面這句話。當時聽到這句話莞爾一笑,總覺得是一句笑話,總有我們這麼年輕,隨時有機會見面理由。但是在社會摸爬滾打的我們,突然發現我們真的錯了,時間來幫我們證明了我們是多麼的幼稚,年齡隨著皺紋慢慢的浮現在臉,我們沒有彼此的珍惜,錯過了時間。忽然發現自己好像老了,不知不覺中感到了人生的疲憊。驀然回首時,人生的路上已經走了這麼遠,這麼的久遠。

時間不會停止,生活還要繼續,生命沒有歇息,就必須奮戰,過去的終究過去了,就算有時光機器,發生過的事情也只能成為永遠的回憶,成為歷史;開心也好,煩惱也罷,一切都成為了我們永逝的青春,所以,如果有機會,我們一定要珍惜,因為不知道今天過後下一次的相見是什麼時候。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8

清明節是我中國人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我以此表示對已故親人的尊敬與懷念。

今年清明節,我全家還是象去年一樣,早上乘車到木洞鎮後,我就急急忙忙地登上渡輪。站在船頭,我抬頭一看,天空灰濛濛的,像要下雨的樣子。一陣江風襲來,我不禁感到陣陣寒意,我趕快捂緊隨風飄動的春衣。一陣“嗚嗚嗚……”的船笛,又使我不禁精神一振。忽然,一隻水鳥像閃電一般掠過江面,在白霧茫茫中轉眼不見了蹤影。渡輪在隆隆的馬達聲中抖動著,送我渡過了浩浩蕩蕩的長江,來到了江北。

路邊農田的油菜花一片金黃。遠處山上紅的桃花,白色的李花也競相爭豔,夾雜在青山綠樹間真是好看。一陣微風送來的陣陣花香,真讓人陶醉。小溪兩旁的柳枝隨風飄動著,像在給我扇風一樣,更讓我覺得春寒料峭。

我一家人在山路上蹣跚前行。臨近墓地的一段路很不好走,我一步三滑地好不容易到了墓地。這時天上飄起了零星小雨,滴在我的臉上,令我感到了絲絲涼意。我不由得想起杜牧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詩來。詩中的描寫的情景與現在是多麼相似!這時,外公將白色的紙幡掛上墳頭的竹枝上。紙幡立即隨風飄舞起來。我和大姑婆把籃子放在地上,在墓前點上香燭和紙錢。大人都表情凝重。媽媽教我點好三柱香,在墓前行了跪拜禮。大姑婆眼圈紅紅的,跪在墳前說:“爸爸,我來看你來了。”這一番話讓我心潮起伏:清明節來已故長輩墳前掃墓,這是兒女在表達對父輩的緬懷和尊敬,這是濃濃的、割不斷的親情啊!我的思緒隨著嫋嫋青煙飄逸著……這時,我覺得自己似乎一下子長大了許多。紅燭發著或明或暗的光,一閃一閃地燃燒著,流下的蠟像是在人們流下的淚珠。

大家祭拜完後,在一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大人們一步一回頭,戀戀不捨地慢慢地離開了墓地。

在回家的路上,我沒說太多的話。在滿眼春色中,我感到自己長大了,自己肩上已有了不輕的責任。我決定每年清明都來為已故的親人掃墓,並對他們說,您們在那邊還好嗎?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首杜牧寫的清明古詩。

今天是星期六,我爸爸一大早說:“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的風俗。”我得意地說:“誰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樣。”媽媽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個字都不敢說了。

我們一家三口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後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剛開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媽媽的懷裡,連頭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說:“孩子別怕,放鞭炮沒什麼好怕的。”媽媽說:“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說:“我就怕,我害怕得非常啊!”我原本是個喜歡放鞭炮的人,可現在為什麼這麼怕了呢?這都怪一個小鞭炮若的禍,那是我六歲的時候,我再玩的時候檢到一個小鞭炮,我把它給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聽啪的一聲,我的手被炸出了血,當時我痛的哇哇大哭,我家的鄰居看見了我這副得性,馬上告訴了我爸爸媽媽,我爸爸媽媽聽了害怕極了,連忙把我送到醫院裡包紮傷口,從那時我就不敢玩鞭炮了,而且有時候聽到鞭炮聲就怕了。我們放完鞭炮點了幾根香,我學著爸爸媽媽的樣子,先鞠躬,再說些什麼話,我的爸爸媽媽在說什麼我聽不到,但我口中在說:“我要好好學習,以後考上大學,這樣才對的起父母。“我知道我這樣只說說不做是沒有用的,而是要實際行動起來。最後,我爸爸拿出一些吃的東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裡,然後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說:“你們這樣祭祖墳不怕旁邊那些野草著火嗎?”他們說:“當然怕啊!但只要小心點就行了。”

回到家中,爸爸拿出幾個他第一次做的“清明果”,他說:“我從來沒做過“清明果”,所以,這次“清明果”可能比以前奶奶做的.難吃非常多。”我嚐了一口,我覺得不好吃,可是我還是吃了下去,因為我相信爸爸下次一定做得更好吃!因為沒個人都有自己的落點和高處。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10

望望可愛的家,望望周圍的樹,望望自己,望望親人,我不禁從內心升起一股感激之情??這都是我們的祖先及父輩為我們創下的基業。他們為了養育我們,而歷盡生活的磨難;他們為了讓我們有一個適宜的生活環境,不辭辛苦的工作……為了紀念祖先,每年公曆的4月4至6日定為清明節。讓我們在風和日麗、柳綠桃紅的日子裡,去看看他們,為他們添上一把新土吧!

太陽當頭照,我們都會拿著剪刀、鏟子、紙錢、祭品上山去。因為人們一般都把祖先埋在山上,認為這樣會使祖先早日升天為神仙。所以山路格外難走,一路上,都是陡坡。搖搖晃晃很危險,不要說拿著東西了,即使單身走也不禁心裡打個寒戰,可爺爺說這是在考驗我們的心誠不誠,我們一定要過去。

山上,綠樹參天,鳥語花香,環境十分優美。我們的祖先就安息在這裡。大人們拿著剪刀修除墓旁的雜草,添土培墳,擺放祭品。小孩子們則到處尋找映山紅,插在祖墳上,這樣會保佑我們這一年像花一樣紅。一切東西都準備好了,由長輩燒指錢,讓祖先保佑我們一生平安。紙鈔灰像蝴蝶那樣飛起來。“噢”灰是白的,全家人都笑了。那就說,祖先來過了,會保佑我們的,否則灰怎麼會是白的?

我們帶著輕鬆和慰意又奔向另一個祖先安息的地方……

回來後,大人們把剛祭過的清明果分給我們吃。坐在樹下給孩子們講一些祖先的故事,讓我們知道我們的祖先是多麼偉大,我們的祖先讓我們自豪。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舊時清明節的寫照。

隨著時代發展,青少年朋友和家人完成祭祖活動後,並不回家,而是一家人一起去青山綠水、鶯飛草長的地方去遊玩,感受春天勃勃的生機。那帶著花香的透明空氣是那樣醉人!這真是一年中難得遊春的好日子。至此,祭祖又有了新的含意。

我從《我們的節日》中看到了過年家鄉熱火朝天的社戲;元宵節時映紅了半個天空的花燈;清明節人山人海的掃墓隊伍;端午節掛的香袋……但這些知識遠遠滿足不了我們。讓我們做個有心人,去查查更多節日的故事……這樣不僅能增長知識,也能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11

清明節可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6天。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經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

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清明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北宋時期清明節很是普遍,現在流傳下來的張澤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間清明時節東京汴梁(開封)汴河兩岸的人物景象。從20xx年開始,我國將清明節認定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至20xx年,又改為三天。一直延續至今。

清明要去掃墓,表示對已故人的尊敬與懷念。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至今,清明節已發展成為了我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12

今天是清明,為了拜祭祖先,我跟爸爸媽媽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爸爸似乎不怎麼開心,我也就不敢太那麼樂呵。小心翼翼地跟著爸媽後面走,突然爸爸問我:“聰聰,知道清明的由來嗎?”我搖搖頭,爸爸給我講開了: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著《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溫、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的清明)。久而久之,清明就成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說話間,不知不覺就到了爺爺奶奶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的田地裡。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著春風輕舞,偶爾有幾隻小鳥忽的一下飛走又忽的一下飛來,給寂靜的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著爺爺奶奶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時間,我算了一下,爺爺和奶奶年紀輕輕地就去世了,聽爸爸講爺爺奶奶都是十分勤勞善良的農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節約來的錢都供給爸爸唸書,自己有病了也捨不得看,當爸爸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了,卻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說“路上行人慾斷魂”,爸爸跟媽媽不聲不響地拔著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著……雖然我沒有見過爺爺奶奶,但是兩行思念傷心的淚水還是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雜草清理乾淨了,爸爸點上了紙錢,紅紅的火焰映紅了爸爸的臉,爸爸凝視著一張張寄託哀思的紙錢在火中發黃,捲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了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爺爺奶奶磕了三個頭,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爺爺奶奶爭氣,不讓他們的辛勞白費……

今年清明時節雖然沒有雨紛紛,但是路上行人一樣欲斷魂……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13

我們步履匆匆的走進了四月,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它充分體現了詩人的沉重心情,也體現了我們此時此刻的心情。

今日又逢清明節,我們學校組織四年級全體師生去烈士陵園掃墓。天空灰濛濛的,沒有風,也沒有陽光。一路上我們非常沉默,到烈士陵園門口,我們個個神情更加嚴肅,由於我們聽教師說過烈士陵園是一個神聖的地方,這裡埋葬著許多英烈的靈柩。

一進大門一座高大約十四米的石碑映入眼簾,上面寫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這八個大字。舉行完莊嚴的掃墓儀式後教師讓我們自由參觀陵園,參觀完後在紀念碑前集合。同學們都把小白花交給我和另外兩個同學組成的一個三人小組,由我們三人代表大家去祭奠那些英烈,來到烈士墓前我們在每個烈士碑前都獻上一朵小白花,我們在心裡對英烈們說安息吧!心裡面感想萬千很矛盾,也很糾結,想想這些英烈,他們把愛獻給了安康兒女,把生命獻給了安康的建設發展,可又有誰記得他們的英雄故事呢?希望安康的兒女都不要忘記,不要忘記我們今日的幸福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加倍珍惜!

最後我們還發現有一些墳位上沒有墓碑,陵園的管理人員告訴我們原來這些長眠於此的無名烈士們都是一九八三年安康突發洪災時參加抗洪搶險而遇難的蘭州x區的解放軍戰士,他們都被埋葬在異地他鄉再也不能回到生他們養他們的故鄉,一想到這裡我們幾個男生都熱淚盈眶,情不自禁得深深的向這些無名英雄們三鞠躬,體現我們的敬仰和哀思。雖然這裡沒有留下他們的姓名,可覺得他們是我心中最偉大的人、最親近的人、最可敬的人,他們是為我們的幸福生活而犧牲的,我要記住他,以後每年的清明節我都會來祭拜他們,讓他們在天之靈得到安慰,感到幸福!

此時,天空飄飛著細雨,我的眼裡飽含著淚滴。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在我耳邊響起,這可能是對清明節最好的詮釋吧!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14

清代美食家袁枚筆下的青團是這樣的:“搗青草為汁,各粉做粉團,色如碧玉。”清明前後是吃青團的最佳時期。青團的香味獨特,令人喜歡的難以形容,而我更是對其情有獨鍾。

廚房裡,外婆忙碌著,白白的蒸氣裡,旖旎著艾草那淡淡的香。在我的印象裡,這個節日是從一大早外婆的忙碌中開始的,也是從空氣中淡淡的艾葉香中開始的……

小時候的我,常常在外婆身邊,看著她把剛採摘回來的艾草清洗乾淨,放置於水中煮開,撈出剁碎,將其放在麵粉中,反覆揉搓,使它們融為一體。而我總會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外婆,看著外婆行雲流水的動作……

外婆把青青的麵糰揉成一個個小球,取出事先準備好的豆沙餡,把豆沙餡放進小球中央,包裹嚴實,一個個小青團如同一個個小碗,整齊的擺在蒸籠裡;開火,鍋中的水嘟嘟地冒著泡,漸漸地,不斷有艾葉的香味不受阻攔地衝出蒸籠,在空氣中奔騰,充盈了整個房間。我盯著蒸鍋,在廚房裡轉來轉去,可時間似乎與我做對——走得慢極了。“外婆,快好了嗎?”“外婆,蒸好了我要吃好多好多個!”“外婆……”我不停地催促著外婆,可外婆總是笑著說:“馬上就好!”急不可耐的我站在小板凳上,透過玻璃鍋,隱隱看到鍋裡的青團在水蒸氣的圍繞下,慢慢地由青色變成了墨綠色,好神奇啊!

“青團出鍋了!”隨著外婆的一聲吆喝,我飛一般地衝到灶臺旁。剛出鍋的青團冒著騰騰的熱氣,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個,那青團如翡翠一般,輕輕咬上一口,那艾草獨特的香氣,讓我滿嘴都是“春天的味道”。青團不甜不膩,軟糯不粘牙,艾草的清香彷彿融入豆沙餡中,散發出清淡悠長的味道,讓人吃了一個還想吃,怎麼也吃不夠,這不僅是青團的味道,更是一種幸福與愛的味道。

青團,特殊的時節,獨特的美食。它不僅是傳統節日的美食,更多的是對先輩的緬懷和對遠方親人的思念。“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傳頌千年的詩,詮釋自古不斷的情,而青團則是這種情思,最美的載體……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15

清明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因此我們每年在這一天都要回老家掃墓。

為了迎接這天的到來,奶奶也早早的蒸好了雞蛋,殺好了雞,準備好了行李。為什麼要吃雞蛋呢?我問了奶奶,奶奶說:在掃墓時,我們要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孫皆出人投地。因此每年農曆三月九年級吃雞蛋就成了習俗。

在去掃墓的路上總有熱鬧的集市,大人類就會下車買鞭炮、冥錢、蠟燭、白酒、茶水。而我也會趁這時下車透透氣,路邊總會有各種美豔的鮮花,我也總會忍不住要摘花,我會拿那些花朵放在墓碑前。

呆在車上的時間是那麼漫長,空氣悶悶的。終於來到了老家的房子。我們會在這裡休息30分鐘,爺爺會上二樓看去年養的蜜蜂有沒有乖乖聽話,我和堂弟們總喜歡跟在爺爺後面湊熱鬧,堂弟被調皮的蜜蜂蜇了幾個像玉米粒大的包。

30分鐘過去了,我們再次回到那個灼熱的車裡,開始了我們這次掃墓之旅。在這車裡顛簸了半天,我們來到了老祖宗的墳前。一下車,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就像凝住了。整個世界像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可是就算天氣再怎麼惡劣我仍然不會放棄祭祖的。由於我知道他們對我們的貢獻有多大,沒有他們以前的努力奮鬥,哪有我們今日的幸福生活。

來到山上,到處上滿了雜草,父親和叔叔們負責除草,嬸嬸和奶奶負責搞好貢品,爺爺負責擺放好鞭炮,而我們小孩子就負責燒香。

一切都搞好了就開始祭拜,我手上抓著大把的香分給每個人,每人6根。每個人都對這祖宗喃喃自語,而我則要祖宗保佑我考試順利。拜完後點炮了,父親叫我先帶堂弟們回到車上,怕鞭炮打到我們。而他們則離得遠遠的,用手捂著耳朵。等到炮聲全沒,我們還要等火都滅完了才走。

掃完墓時,天已經黑了。摘了幾串香蕉我們就回家了。我們的掃墓之旅也完結了。回家的途中,由於一天的祭祖,我們都累了,在車上合上眼睛進入了夢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