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清明節掃墓日記範文十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78W

一天又結束了,我們對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請好好地記錄下在日記裡。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記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掃墓日記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品】清明節掃墓日記範文十篇

清明節掃墓日記 篇1

大家做了1個小時的車,終於到了渭南。大家吃完飯就去掃墓,大家上到塬上,來到墓碑前,把大家帶的吃的都放到墓碑上,在墓碑下面燒上一團火,把大家帶的陰間有的錢全部扔進火裡,因為大家希望老奶奶在陰間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大家等火滅了大家才高高興興的下山,那時,外面已經下起小雨滴了,大家趕緊坐上車回家了。

清明節掃墓日記 篇2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個祭祖的日子。很多人會選擇在這一天去掃墓,但是,就掃墓這一件事,就引發了諸多隱患。

一些年邁的老人,喜歡根據家鄉的傳統,燒香磕頭,用一些迷信的方法來上墳。但是,近幾年來,非理性、非科學、非文明的祭祀之風愈刮愈烈,這個清雅深沉、詩意濃郁的節日卻變得火氣十足俗氣四溢,搞得死者不安生者煩。一部分人在清明祭奠中一些不良文化開始氾濫。在紙紮的冥器中,別墅和賓士、寶馬等祭奠品竟很有市場。有些人還振振有詞,逝者生前沒有享受過如此高的待遇,死後就盡情的享受吧!這樣不僅浪費金錢,還破壞環境。這種祭祀方式,會讓中華祭祀文化步入歧途,最終會是社會的悲哀。

在過去,清明節大家除了上墳之外,還去郊外踏青,古代人喜歡在這一天踢蹴鞠,還有盪鞦韆、放風箏、植樹等等,每一項習俗都有著一個耐人尋味的傳說,大家代代相傳,最終成了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是我們緬懷先人的日子,讓我們用更加文明的形式來寄託我們的思念。

清明節掃墓日記 篇3

奶奶辭世已有二十多年了。雖從未謀面,但每年的祭拜,茫然中卻多少有些溫暖。外婆離開咱們也已有七載了,對於外公,一直都似未曾失去過,總那麼親切,那麼的清晰,可也已經有三個春秋沒見到他了啊!

一陣顛簸,咱們來到了奶奶的墳前。鄉間的空氣依舊那麼新鮮,而這周圍的一切還是老樣兒,荒蕪的田地,雜亂無章的小樹,以及遍地的雜草。而此時溼潤的空氣,灰濛濛的天空,周圍死一般的沉寂,我的心是沉重的,透骨的淒涼更在全身蔓延。爸爸、叔叔、阿姨們有條不紊的忙著,交談中時常回憶起一些往事,他們是在懷念。我也間歇的瞭解到奶奶的一些生平,我知道她年輕時肯定是精明幹練的,而且務農、做飯都絕對是一流的好手。爸爸兄妹五人,拉扯到大不易。作為教師的爹爹在文革期間肯定也揹著不少包袱,跟著他的奶奶是無怨無悔的。可突來的中風,大概是上天的不公吧。我知道當時的奶奶還那麼的年輕,她死不暝目啊!在這裡,我也只有默默的祝福,在天堂的奶奶能享受一下清福,能關照一下她的兒女們。在這裡,我獻上孫兒最為崇高的敬意。

清明時節雨紛紛,三月的春天總是煙雨迷濛的。隨著鞭炮聲的漸漸減輕、停止。祭奠完奶奶的咱們,帶著深深的眷念坐著車子緩緩離去了。遍地的金黃給這種天氣添了些許喜慶,也緩解了一下沉重的人們沉重的心。伴著油菜花的燦爛咱們一家人來到了外公外婆的墓前。七年之前應該算是我初嘗生離死別之苦吧!此刻,外婆那慈祥的目光,那溫和的笑容,再次浮視在腦海裡了。她是偉大的,也是平凡的。做著平凡人做的事,卻能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事。我知道母親姐妹三人,都是她一手帶大的。細緻入微,任勞任怨,她用她的一生承諾了“奉獻”這兩個字。外公是博愛的,桃李滿天下,應該是他的寫照吧。具有知識分子典型的氣質,寫得出一手好毛筆字,總保持著一副良好的心態。很羨慕他平和、安穩,羨慕他的儒雅、高貴。似乎天生就值得人尊敬的。對人生的通徹,對名利的淡薄,對錢財的輕視。他一直都是我心中的明燈。今日你們墳前雄雄的大火,希望能夠溫暖你們的心靈,能夠慰藉你們的在天之靈,只願這大火照亮苦苦掙扎於世人的咱們遠方迷濛的路程,指引咱們走上成功、幸福的大道。只願在這裡,咱們能天地相容,心靈相通。只願這漫天飛舞的火花能夠帶上咱們最真的祝福。

逝者已矣,惟願安心。回家的路上,我默默的祈禱,上天應該是公正的,生前受了太多的苦,流過太多的淚,死後應該是幸福的!

清明節掃墓日記 篇4

清明節掃墓是一個傳統的習俗,今年的清明節,天剛朦朦亮,爸爸把我從睡夢中叫醒,因為姥爺、爸爸、叔叔和我要去榆中掃墓。

我們坐了兩個多小時的車來到榆中的親戚家,休息了一會,我們帶著紙錢、水果等祭祀用的物品上山了,沒過多久,我們來到了墳墓前。

在墓地,姥爺用鐵鍬給每個墳上添了些土,將帶來的.東西放在每個墳前,用火柴點燃了幾根香,拿著香在每個墳前拜了三下,然後將香分別插到每個墓前,再用火柴點燃紙錢,燒完紙錢,爸爸便拿出鞭炮開始燃放,最後,我們在每個墳前磕了三個頭,將祭祀餘下的東西吃完,我們就下山了。

清明節掃墓日記 篇5

清明節是一個拜祖先的日子,也就是給祖先燒點食物的,燒給他們。

4月5日星期六,是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一大早就起床,連早餐都沒吃,就從濮陽開車回老家掃墓。一回到老家,我們都把鞋換成拖鞋,因為去掃墓祖先的路是一條水泥路很髒,換完鞋我們就出發了,來到第一個地方時就看見有許多人在把草挖開,這裡每年都會這樣的到處都是草,所以每次來這裡都得挖草,挖完之後,我們就開始給祖先蘋果、包子、雞……的食物,接著,第二個地方那裡有許多個祖先,其中最裡面的第二行其中一個就是我們的祖先,首先是燒些食物給祖先,然後燒一些拜錢給他,最後燒鞭炮,做完這些以後,我就上前去拜拜祖先,並雙手拿著水壺倒茶給祖先喝。拜完之後,我們就去第三個地方拜另外兩位祖先。

第三個地方去的路全是水泥,把我的腳弄髒了。我上前去問爸爸:“爸爸,是不是拜完第三個地方就回家了。”爸爸回答說:“是呀!然後12點準時出發去吃飯。”我聽完之後就在去的路上摘了許多花,因為我想把這些花送給祖先,希望他能保佑我身體健康,步步高昇。來到之後,我看見有兩位祖先,我仔細看了看水泥上的字,原來他們是一對夫妻,我們還是按老規據給這對夫妻送上水果,燒一些錢和煙給他們,還有茶和白酒,做完以上這些工作,我就去拜拜他們,把所有剩下的茶倒給他們喝,並把我剛才在路上摘的鮮花送給他們,希望他們在天堂能更加相愛。

拜完所有祖先後,我們就回家。其實,我並不喜歡清明節拜祖先。

清明節掃墓日記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朝詩人杜牧的詩中名句,抒發了詩人在清明時節的哀傷沉痛的心情。

今年清明節小長假,父親早早起床,要我和他一起回老家給我我的奶奶掃墓。我們坐車回到老家,爬上一座山坡,就到了我的奶奶墓前,父親先把我的奶奶墓前的供桌打掃乾淨,擺上供品,然後,父親清掃我的奶奶墳墓周圍的枯枝爛葉,父親慢慢的清掃,可見他的心情十分沉重,眼中充滿著憂傷和懷戀。我看到這一切,心情也十分沉痛,禁不住鼻子一酸,潸然淚下。晶瑩的淚光中,不由得想起我的奶奶。我小時候,我的奶奶最親我。那時,我的奶奶總是抱著我,在小村子裡轉悠,每見到一個人,我的奶奶就會說:“你瞧,這是我小孫子,看,又白又胖,長大一定有福……”說著,我的奶奶就開心地笑了,她一笑,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臉上的皺紋更深了。我還依稀記得,燈光下,我的奶奶在一針一線的為我納鞋或者縫補我由於貪玩而弄破的衣服,我的奶奶的手很巧,總能在我的衣服破洞處縫上一朵花或者一隻小動物,常令我的小夥伴們羨慕不已。我的淚水一滴滴灑落在我的奶奶的墓前,這時,我感到天空似乎暗下來了,風吹著樹葉,颯颯作響,似在奏著悲傷的樂曲。

掃墓快要結束了,我和父親給我的奶奶深情地三鞠躬。我擦乾了眼淚,可心中還是有一種說不出的酸酸的滋味,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在心中默唸道:我的奶奶,明年我還會來看您的,下次,我要用優異的成績來告慰您。到時,我要讓我的奶奶知道,她的孫子的確是一個爭氣的孩子,她的孫子已經長大了。

清明節掃墓日記 篇7

往年的清明節,天空中總下著濛濛細雨,這雨中彷彿夾雜著我們抹不去的哀思之情。

今年,卻截然不同,天氣好極了,墓地邊也就不再死氣沉沉了,很多人都拿來了五彩繽紛的花籃,其中白菊花跟黃菊花居多,也有人擺上豔麗的茶花跟淡雅的康乃馨。

路上,看到許多人拿著掃把上山。不用說,肯定是要去掃墓。但是,一些不文明的人就拿著紙錢,紙手錶去山上燒,這多危險那!我翹起嘴,喃喃自語:“要是著火了怎麼辦?他們這麼做又沒用,而且還汙染環境。難不成去世的人真的會在天堂拿到被燒掉的東西?”媽媽聽了,只是微微一笑,繼續往前走。弟弟看大人們拿著掃把,便鬧著也要一把。出於無奈,他們只好給他了。我覺得無聊,所以也拿了一把。

到了目的地,只見遍地都是落葉。這下,我跟弟弟可樂了,掄起掃帚,大喊一聲:“秋風掃落葉!”然後在地上亂揮掃帚。“嘿嘿,左青龍,右白虎。”弟弟左一下,右一下。我也不甘示弱,來了個三百六十度的“大旋風”,高喊一聲:“還是看我的佛山無影掃吧!”地上的落葉被我們弄得一片狼藉,結果被訓了一頓:“這裡是山上,你們安靜點,還有,看看你們自己的‘傑作’!”媽媽皺起眉頭,指了指地上比之前更亂的落葉堆。我一下子變得非常沮喪:“這麼多落葉,不玩真可惜啊!這可是很少見的啊!”“哼,清明節一點都不好玩!”弟弟也嘟著小嘴巴,失望地說。小姨安慰他:“別忘了,我們本來就不是來玩的。我們是來掃墓的。所以呀,乖點兒,別鬧了啊。”

弟弟靜下來後,我們各自拿了三根香,緩緩閉上了雙眼,開始祈禱:讓他安息吧。睜開眼睛,我看到外婆跟媽媽的臉上,淚水像斷了線的珍珠,順著臉頰流下來,滴在了地上。也許是思念已去世的曾祖父與曾祖母吧。但是我與弟弟還是耐不住長時間的安靜,到一邊玩去了……

大人眼中的清明,該是一個“沉重”的節日吧。而孩子卻擁有“放縱”自己的權利,甚至淘氣,甚至搗蛋。隨著年齡的增長,“清明”於我而言,是否也將變為一個“沉重”的節日呢?

清明節掃墓日記 篇8

4月4日又來到了我們身旁,這個節日會令許許多多的人悲傷,因為今天是清明節。有句古詩說得好“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話生動地描寫了清明時節的景象。清明是每個人祭掃親人的日子。然而,我們的親人是誰呢?就是那些為國捐軀的烈士們。所以在今天,我和媽媽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了雨花臺烈士陵園,祭掃烈士墓。

我們乘坐公交車來到了雨花臺烈士陵園,這次來雨花臺可不是來玩的,而是帶著一種莊嚴和哀痛。一走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碩大的石碑,上面生動的刻畫了戰士們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畫面。這又讓我想起了當年那段戰爭歲月,無數革命前輩,為了共和國的誕生,和敵人英勇作戰,有許多戰士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在周圍的草地上,有著數不清的鴿子,這就是和平的象徵。也是紀念這些英勇作戰的英雄們的。接著,我們繞著位於陵園中心的圓形烈士墓走了一圈。這裡長眠著二十四位烈士,有的連姓名都沒留下。我的耳畔似乎傳來陣陣低沉的哀樂,輕輕的,我的腳步是輕輕的,生怕吵醒了已經“熟睡”的烈士們。我們為烈士們獻上了自己動手做的小白花,花朵雖小,也不精緻,卻代表了我們的心意。最後,我們來到了歷史博物館,它為我們展示了無數烈士們的感人事蹟與生平簡介,為我們陳列了烈士們的光榮證明和遺物。雖然他們可能只是一名普通的士兵,但他們都監守著自己的崗位,為祖國、為人民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在這次掃墓中,我感慨萬千。讓我們共同繼承先輩遺志,珍惜眼前的大好時光,努力學習,積極向上,長大為祖國作出自己的貢獻。

清明節掃墓日記 篇9

昨夜的夢醒,今天事清明節,爸爸叫我起床我就趕緊穿起衣服那著,拿著昨晚買的東西。

七點多鐘,到我們祖墳上,山下的人們就如螞蟻一樣小,向遠眺望,還能望見黃河,旁邊還有許許多多的墳墓,我把手中的紙錢,水果,香燭等擺在墓地上,頓時,爸爸也把爆竹點燃“啪啪啪啪”的還有迴音,冒起青煙。墳墓上都長滿小草和小花,放完鞭炮,爸爸就跪下磕三個頭,我們就回家。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我不禁想起來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寫的清明。

我問爸爸;“為什麼要掃墓,”爸爸說;“就是祭祖。

清明節掃墓日記 篇10

今天是4月5號,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清明節。早上,我5、6點就被拉起來,胡亂套上衣服,還沒有來的及吃早飯,就被塞進車裡,向老家出發。

今天的天氣好的有一些反常,不但沒有下雨,還出了太陽。掃墓要去的地方多著呢!什麼老奶奶老姥姥老爺爺——有的地方非常遠,但是不管多遠,我們每一個點都去了。

一路上我問這問那,叔叔們都說我太小,什麼都不和我說,不過我自己倒是對“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欲斷魂”三個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這些墓裡面,和我血緣最近的就是爺爺了。爺爺在我還沒有出生就死了,我從來沒有見過他,但是我很想知道他的樣子。奶奶那裡倒是有爺爺的照片,但我怕引起奶奶的傷心,從來不敢給她要。看到別的孩子和他們的爺爺高聲談笑,我心裡有羨慕,又傷心。

來到爺爺墓前,伯伯叔叔們開始拔雜草,清垃圾。沒一會兒,墳墓就煥然一新。爸爸媽媽麻利的從袋子裡取出帶印章的黃紙、冥幣,在墳墓前燒成灰,給在陰間的爺爺送去錢財;然後擺上圓鼓鼓的雞蛋,香噴噴的豬肉,紅彤彤的蘋果——我們把香點燃,雙手舉香排成三排向爺爺祭拜,隨後,我們又燃起了鞭炮。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前後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是春種的大好時機。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清明節是緬懷去世親人的節日,每年我們都會回家掃墓。是啊,沒有先人哪有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