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明節的由來(彙編14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6.26K
關於清明節的由來1

春秋時期,我國人民就運用測量日影的辦法,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個節氣,到了公元前200年的秦漢時代,又確立為二十四節氣,其中便有了清明節。

關於清明節的由來(彙編14篇)

不少地區又把清明節成為寒食節、祭祀節。其實寒食節在清明節的前一天(也有的說是前兩天),只是由於時間相近,人們便習慣地把兩個節日當做一個節日。

寒食節的由來,取義於春秋時期的晉文公悼念功臣介之推的故事。

晉公子重耳未繼位之前,遭遇晉獻公的追殺,逼迫流亡國外。介之推與狐偃、趙衰等一批老臣,與重耳患難與共,吃盡了苦頭。

流亡途中,有一次,重耳又累又餓。跟隨他的大臣們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此時,介之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給重耳。當重耳得知肉的來歷,不禁留下了眼淚。

19年後,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也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他重賞了有功之臣,唯獨忘了介之推。很多人為介之推鳴不平,然而介之推卻不申辯,揹著老孃隱居深山。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便派人四處尋找介之推母子。打聽了很久,聽說在綿山一帶隱居,然而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

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戒之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到介之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發現介之推與母親緊抱一棵大樹,被活活燒死。

晉文公見狀,慟哭不已,便下令厚葬介之推,並將此山易名為介山。為了紀念介之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家家戶戶禁菸火,吃三天寒食。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後來清明節掃墓習俗流傳下來,成為我國人民追念故人、寄託哀思的風俗節日。

關於清明節的由來2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盪鞦韆——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擴充套件閱讀:清明為什麼要吃青團

清明時節有吃青團的風俗習慣。青團在各地有不同的叫法。上海、寧波叫青團,蘇州叫青糰子,杭州叫青糰子或清明糰子,南京稱清明團或春團,溫州叫清明餅兒,金華叫清明果兒(月牙形的叫清明餃兒),台州人則叫青?。

青糰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糰子。糰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糰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

青糰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糰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糰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清明為什麼要吃青團?這種風俗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周朝。據《周禮》記載,當時有“仲春以木鐸循火禁於國中”的法規,於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間,即渭明前一、二日,還特定為“寒日節”。

古代寒食節的傳統食品有糯米酪、麥酪、杏仁酪揚,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節充飢,不必舉火為炊。現在,青團有的是採用青艾,有的以雀麥草汁和糯米粉搗制再以豆沙為餡而成,流傳百餘年,仍舊一隻老面孔。人們用它掃墓祭祖,但更多的是應令嘗新,青團作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

關於清明節的由來3

清明節的由來

1、清明節的由來

談到清明節,都會聯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推。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

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也是清明節的由來。

2、清明節的含義是什麼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

3、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

3.1、掃墓祭祖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為習俗。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於是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

3.2、踏青

清明之時,正是春回大地,人們乃因利乘便,掃墓之餘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遊樂一番,回家時順手摺幾枝葉芽初綻的柳枝戴在頭上,怡樂融融。也有的人特意於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生機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遠足,一抒在嚴冬以來的鬱結心胸,這種踏青也叫春遊,古代叫探春、尋春。

3.3、插柳

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摺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簷上。諺語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的說法,說明清明折柳在舊時是很普遍的習俗。

清明節掃墓的時間

有些地方在清明當天上墳,因為清明這天嫁出去的女子要回來給父母上墳。她兄弟就要招待她。“早清明,晚十一”的意思是,清明上墳在12點以前,上了墳才回來吃飯;十一上墳在吃了中午飯後。也有人說,清明上墳,一般都在清明之前,或者在清明當天燒紙。傳說那時燒紙一百頂二百。

有這樣一個民間傳說,清明這天陰曹地府收鬼,到夏曆十月一才給鬼放假。因此清明後上墳,或十月一前上墳,故者的鬼魂還沒有放假,無法出來收給它燒的紙錢。因此要“早清明,晚十一”。

有學者認為,“早清明,晚十一”實際上是從活人角度考慮確定的。中國幾千年來以農業生產為主,因此民俗活動時間大多根據農業生產而定。清明過後,氣溫升高,我國大多數地方開始春耕、春種、植樹等,農活增多。而夏曆十月一過後,天氣轉冷,農活基本完了。因此,上墳時間多安排在相對農閒的清明前和十一後。但人們又為了讓人感覺是為故者考慮,編造出陰曹地府放假等的說法。

清明節吃什麼

1、青糰子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青糰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糰子。糰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糰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

2、芥菜飯

清明時節,閩東各地無論城鄉,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據說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飯”可以終年不長疥瘡。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鰍面祭祖送人習俗。

3、清明飯

每逢清明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從野外採集各種供食用的青草藥,用來製作清明叛。常用的草藥有艾草、麻葉、雞矢藤、清明菜(白公翁)、薺菜、枸杞葉等。將需用草藥洗淨、去梗、煮熟,拌在預先浸透濾乾的糯米(加適量大米)中,用碓皿番成飯糰,添進紅糖搓勻,製成飯塊蒸熟即成。

關於清明節的由來4

一、掃墓時不得嘻笑怒罵、相互打鬧

因為墓地是先人陰靈的安居之所,故不可跨過墳墓及供品,大聲喧譁、嘻笑怒罵,汙言穢語,亂跑亂碰,隨處小便,這樣做不單隻對自己的先人不尊敬,更且對附近的靈體構成滋擾。更不能踐踏別家墳墓或對墓穴設計評頭品足,會被視之為褻瀆,遇到不好的氣場,那便惹到一身麻煩回家。

二、多加了解當地風俗習慣

中華民族傳承已久,各地都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民俗民風,因此要多向老輩人諮詢瞭解一些本地的風俗,雖然有些事情可能看起來有些怪異,但我們要知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既然存在了很久,就一定有其道理。我們可以在借鑑或遵照實施的同時,將這些風俗習慣牢記並傳承下去。

辭別時,首先要注意防火安全,待香燭點完後可離開。離開時要決然離開,不能一步三回頭,以免將不吉帶回身上或引回家中。拜祭回家後,必要時可以進行淨身儀式,可除去因時運勢較低時,拜祭所招惹回來的氣場入宅。

清明節與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十月七年級的寒衣節,並稱為中國三大著名“鬼節”,忌諱自然不少,其他忌諱主要有:忌諱探視朋友親人;忌諱選擇清明時期結婚;忌諱搬家入宅;忌諱喜慶類宴請;禁止修建房屋(只適宜修墳、包墳等);忌諱去別人祭掃比較多的山旅遊;忌諱說不吉利的話,特別是對亡者不敬的話;忌諱晚上活動不謹慎等。盡信書不如無書,但人有一絲敬畏、多一些顧忌是有益的。

三、不適合掃墓的人群

1、孕婦避免掃墓

孕婦避免清明的掃墓活動,這不僅僅是陰氣重的影響。從別的方面來說,清明時節是非常擁擠的,為了胎兒的安全,並不建議孕婦去參加,再者掃墓的氣象和周邊的環境均不利孕婦的健康。此外是女性有例假,也要避免此類活動。

2、剛動手術的人避免掃墓

體弱是主要因素。民間傳說,剛動手術的人要是去了墳場,那是很容易被拉走的。手術傷元氣,元氣弱的時候,邪氣也就特別容易入侵,為了自身健康和家庭和美著想,剛動手術的人還是不要去掃墓的好。

3、三歲以下的小孩避免掃墓

有一種說法是7歲以下的孩子不合適,但其實從命理角度上去看,3歲的更不合適,因為不管從中國的宗教還是國外前世今生理論,都提及3歲以下的孩子最容易看到另一個世界。從科學角度上來講,3歲以內的孩子容易因為掃墓現場的各種條件限制不好攜帶,外出到一個相對汙染比較厲害的地方也容易讓孩子生病,也就是不建議帶去了,哺乳期的媽媽就更別帶自己嬰幼兒去了。

4、印堂發暗或眼窩發青發黑的人避免掃墓

印堂發暗和眼窩發青發黑的人處於一個很晦氣的時期,掃墓是祭拜祖先,大部分墳墓規則不會是個很獨立的地方,而是要經過不少其他家的墳墓。晦氣臨門更不合適去穿越陰氣扎堆的地方。

5、重病患者避免掃墓

掃墓可不是一個鍛鍊的行為,大部分墳墓都離住的地方比較遠,大部分墳墓還都要走一段路。重病患者需要的是調養生息,不能過度操勞,免疫力低下,身體陰虛,心神漂浮,易遭各種邪氣,所以,不推薦。

四、清明節不宜穿大紅大綠的衣服

掃墓時要衣著整齊。以表示對先人的禮貌和尊重。穿深色、黑色衣服莊重肅穆,不宜穿大紅大綠的衣服,這與掃墓的氣氛不協調,素色或白色衣服則適宜。

掃墓時要專心致志,不要東張西望,不要細看別家墳墓和踩踏別家墳墓,或對別家墳墓評頭品足,在墓地照相留念也是不適宜的`。這樣做不單隻對自己的先人不尊敬,而且對附近的靈體構成滋擾。也許會惹一身麻煩回家。

五、清明節不宜將陰氣帶回家

清明節掃墓要做到心態平和,安穩,懷著尊敬先人的心情,對四周的亡者亦予以尊重,不在墓區亂丟東西,吐痰等。也不要在墓區吃東西,情侶之間不要打鬧嬉笑。

從墓地回來,建議你先去人氣旺的大超市轉轉,之後再回家。人多的地方氣場旺,可以驅散心中的不良情緒,消除各種負面資訊,讓自己的心情開朗起來;平時容易受外界資訊影響的人或膽子小、身體弱、運勢低的人,還可以用過火盆的方法,來處理陰氣,消除負面資訊。

具體方法是,在出門前,就準備好:幾張金銀紙“錢紙店有買”,放在一個不鏽鋼盆裡,回家後,把紙點燃,人從燃燒的紙上走過去,即可。

關於清明節的由來5

談到清明節,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會聯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推。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

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

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現在,清明節取代了寒食節,拜介子推的習俗,也變成清明掃墓的習俗了。

關於清明節的由來6

你知道清明節是怎麼來的嗎?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清明節最開始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節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節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後來。由於清明節與寒冷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節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即成為清明節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節的一個習俗。清明節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掃墓。今年清明節前後,我們學校組織了春遊,就是去革命英雄紀念碑。我們帶著太陽帽,拿著小白花,浩浩蕩蕩地拉到了革命英雄紀念碑,在那裡,有許多高大的石碑,石碑上有很多烈士的名字在上面的,我們低著頭,來到長清樹面前,把我們的小白花寄在長清樹上,默默地看著長清樹上的小白花……依依不捨在離開了革命英雄紀念碑……

這是我們紀念已故先人的節日,也是我們中國非常傳統的節日清明節!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在古時,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三月節”。冬至後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菸節”。

民間傳說寒食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習俗在山西首先流行。舊時寒食斷火,次日宮中有鑽木取新火的儀式,民間也多以柳條互相乞取新火。

在古人的觀念裡,108是代表完滿、吉祥、久遠、高深的大數,把清明放在冬至後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義。清明的得名,不僅緣於萬物此時的生長清潔明淨,也緣於這一時期的太陽也是清新的太陽,流轉於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也是清新的陽氣。

關於清明節的由來7

落在春分後第十五天的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也稱踏青節、掃墓節、三月節等。清明節是紀念祖先的節日,其中上墳掃墓是清明節的例行活動。掃墓祭祖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體現孝道的一種具體表現,基於以上的各種意義,清明節也因此成了華裔的重要節日之一。

清明節祭掃的意義主要分為兩部分,一個是家庭祭掃,一個是國家祭掃。家庭祭掃主要是祭拜自己的祖宗,通過祭拜自己祖宗表達感恩之情,體現血脈相連的親情之愛。國家祭掃主要是共同的祖先,通過祭掃帶來整個民族和睦的關係,意義重大。

雖然至聖先師孔子不語怪力亂神,可是,他卻提倡“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同樣的,當我們上墳祭祖時,也應該把祖先當作在生那樣敬奉。身為兒孫者,應該以感恩心為先人除去墳地的野草,恭敬獻上鮮花供品,並慎重地用小石頭或磚塊將墓紙壓在墳上(稱之為“掛紙”)。這些動作雖然普通不過,但這是感恩,也是後裔可以為祖先做的事。“祭如在”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真誠,而不是僅隨眾草草而祭,然後匆匆而散。

若是我們能夠把這份感恩之情用於日常生活中,好好感謝生養我們的父母、教育我們的師長、真心對我們的朋友以及幫助過我們的人,那麼,這個人間將變成和樂無嗔怨的淨土。

今日,現代化和現實主義正向我們逼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取代了舊有的思想;新的道德觀、人生觀也逐漸淘汰舊的道德觀和人生觀。可是,這並不等於華族的傳統文化習俗就可作廢,更不能說上墳祭祖等禮節是可有可無的。我們依然需要感謝為我們受盡苦難的先輩,並慎重表達對他們的敬意。每逢清明節(當然其它日子亦可),我們應前往先人的長眠處祭奠,獻上一束鮮花,獻上莊嚴的禮儀,也一併獻上我們的真誠和感恩心。

關於清明節的由來8

清明節是因為一個傳說而起的,從前有一個人旁邊跟著一位大臣叫做介子推,他們走到了一個荒地,那個人非常的餓,結果就昏倒了,介子推到處找吃的,只好將自己腿上的肉給割下來,給這個人吃,這個人吃了烤肉醒了過來。他十分奇怪,就問這肉是從哪裡來的,介子推只好說是從自己大腿上割下來的肉。這個人張大了嘴巴,他非常感動就說:"等我以後當了國君,我一定重賞你。"

十九年之後,這個人果然當上了國君,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有功的大臣發獎,大臣的名字都快唸完了,還是沒有唸到介子推,旁邊的一位大臣安慰他說:"大王把你留在後面,肯定發好的。"可是大臣的名字唸完了,還是沒有唸到介子推,這個人竟然把他忘了。

中間有一個大臣說:"大王,你竟然忘了介子推,他可是救了您的性命啊!"他一聽臉紅了,他在人群中找來找去還是沒有找到介子推,後來他知道介子推因為傷心,收拾了行李躲進了綿山。後來他派御林軍去綿山上找,找了好半天還是沒有找到介子推。重耳想了一個辦法,從北、東、西三面放火,自己在南面等。

他自言自語說:"介子推要避火,肯定要從南面出來。"結果火從早上燒到了晚上,一直沒有見到介子推出來,重耳著急了,就命令人將火給撲滅了,親自進去找,他在一棵大樹找到了介子推。旁邊寫著首詩,意思是想讓重耳和人民,不在這天生火。重耳將這天稱為清明節也是寒食節。

關於清明節的由來9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裡發現一血 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來鍛鍊身體。清明節,民間忌使針,忌洗衣,大部分地區婦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門前灑一條灰線,據說可以阻止鬼魂進宅。 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關於清明節的由來10

清明節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宋代吳惟信所作的《蘇堤清明即事》詩,惟妙惟肖地描繪了清明踏青的盛景。宋代程顥的《郊行即事》則寫出了清明踏青流連忘返的心情:“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歐陽修的《踏青》動靜結合:“南國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讓人愛不釋手。

清明節的前一天是“寒食節”,這一天要禁動煙火,等到清明要“乞新火”。人們往往將這兩個節日合起來過。白居易詩句說:“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韋應物詠道:“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彩繩拂花去,輕毬度閣來”。說的是清明寒食之際,人們在園中踢球為戲。朝廷鑑於民間寒食、清明並舉已相沿成習,就以官方文書的形式正式規定,清明可與寒食節一起放假。

漢代劉向在《新序》中有“寒食塌青蹴鞠”的記載,而唐代的另一位詩人仲無顏在他的《氣球賦》中更生動地記錄了人們蹴鞠嬉戲的場景:“寒食景妍,交爭競逐,馳突喧鬧,或略地丸走,乍凌空似月圓”。這頗具現場感的描述,正是我國足球運動端倪的一個形象寫照。

放風箏是清明人們最喜愛的習俗。唐代高駢的《風箏》說:“夜靜絃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描寫了風箏競放的情景。清代吳友如的《清明節放風箏》:“只憑風力健,不假羽毛豐,紅線凌空去,青雲有路通。”就是清明民間體育娛樂活動的寫照。

“滿街楊柳綠似煙,畫出清明三月天。好似隔簾紅杏裡,女郎繚亂送鞦韆。”唐人韋莊的詩句,說的是“盪鞦韆”。南北朝時,從後宮逐漸傳到民間。樑朝宗懍所撰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說:“春時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衣彩服坐於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鞦韆。”

唐朝羊士諤的詩寫道:“別館青山郭,遊人折柳行。落花經上巳,細雨帶清明”。描寫了人們走出家門,到青山遠村折柳、踏青的情景。插柳是清明節的重要習俗。每到清明,家家戶戶都要折柳枝插在自家的門楣上,大戶人家還要將燕子狀的節日食品串在柳條上。前往郊外掃墓的時候,人人都會在自己的衣物上插上柳枝,小孩將柳條編成帽子戴在頭上,姑娘們則將柳枝斜插在鬢角,搭乘的車轎上也要插掛柳枝。這種種景象,誠如清人楊韞華詩云:“清明一霎又今朝,聽得沿街賣柳條。相約毗鄰諸姐妹,一株斜插綠雲翹。”

明朝王磐在《清明日出遊》一詞中寫道:“問西樓禁菸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反映了清明時節除了要禁火、掃墓外,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豐富多彩的習俗活動。

關於清明節的由來11

清明節的由來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裡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白居易一首《寒食野望吟》描寫了當時墓祭之情形:

《寒食野望吟》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清明日狸渡道中》

范成大

灑灑沾巾雨,披披側帽風。花燃山色裡,柳臥水聲中。

石馬當道立,紙鳶鳴半空。(土番)間人散後,烏鳥正西東

這首五律有如廣角鏡頭,攝下了清明春野的全景。書生們瀟灑的遊春,空中風箏爭鳴,鳥雀啄食(土賁)間祭品。哀歡相映,這真是一個極具特色的節日。不過,清明墓祭悽清悲切固然有,但至唐宋,宴樂遊賞的風氣也已形成。

唐詩人顧非熊的一首《長安清明言懷》詩道盡其間關係:

《長安清明言懷》

明時帝裡遇清明,還逐遊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鶯自囀,萬家車馬兩初晴。

至唐代,寒食清明祭掃墳塋的習俗已經合二而一了。時值三春大好時光,清明墓祭這種戶外活動業已具備冶遊的條件。唐宋元明如此,清及晚近也不例外。晚近以來,這種風習還是很盛的。求神拜佛可視作迷信,作為者心裡也免忐忑,祭掃先塋則不,行此舉之人肚子鼓鼓象有許多理由,怎麼做也都心安理得。於是,北方便荷擔挑盒,南方便行船載酒,熱熱鬧鬧地上墳去。

關於清明節的由來12

由來

清明習俗的由來,須從寒食節說起。寒食節相傳源於春秋時代的晉國,為了紀念介子推。因為介子推在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外國的十九年間護駕跟隨,立下了大功。重耳返國即位為晉文公,可不求名利的介子推卻揹著老母躲入綿山隱居。晉文公前往尋找未果於是放火燒山,想把介子推逼出來,不料介子推和母親抱著一株大樹,寧願燒死也不出山。文公傷心不已,下令把綿山改稱“介山”(即山西介休縣境內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燒死的那一天定為“寒食節”,以後年年歲歲,每逢寒食節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飯,以示追懷之意。因此,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菸節”、“冷節”。

演變

過去有一個節日曾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但是如今已經消失了,它就是漢代以前的“上巳節”,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則固定為農曆三月三日),其日子正與寒食及清明重迭。據記載,春秋時期上巳節已經開始流行,《論語》中所說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風乎舞雩,而歸”寫的就是當時的情形。

到了唐玄宗時,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皁隸傭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由於寒食節的日期,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過一、兩天,所以,後世便逐漸把寒食掃墓的習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後,寒食節與清明節已合二為一了。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野外健身活動,這就使得清明節不但有慎終追遠的感懷,還融合了踏青賞春的歡樂,成為一個極富民族特色又別具意義的節日。

清明掃墓與踏青,本來是兩個不同的文化主題,宋代以後慢慢融為一體,並不斷地被賦予深層的文化意義。人們把祭祀先人與中國傳統重視孝道、慎終追遠的民族性格直接聯絡起來,認為清明節習俗體現了中國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識;落實了中國聖人孔子與佛教始創者釋迦牟尼佛,於公元前六世紀所提倡的孝道。人們會在當天前往祖先或亡者的墳墓、骨灰塔祭拜打掃,並以亡者的名字做功德。

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

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

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

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

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裡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

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

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

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關於清明節的由來13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的四月五號,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要談清明節,須從古代一個非常有名的,現在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說起。

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菸節,冷節。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就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節相傳是源於春秋時代的晉國,是為了紀念晉國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外國19年,介子推護駕跟隨,立下大功,重耳返國即位,即晉文公。介子推便揹著老母,躲入綿山。晉文公前往尋找,卻怎麼也找不到。於是他放火燒山,想把介於推逼出來。不料介子推卻和母親抱著一株大樹,寧願燒死,也不出山。晉文公傷心地下令把綿山改稱介山(即山西介休縣境內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燒死的那一天定為寒食節,以後年年歲歲,每逢寒食節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飯,以示追懷之意。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效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墳必有墓祭,後來因與三月上已招魂續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漸定在寒食上祭了。

由於清明節氣在寒食第三日,後世隨著時間的遷移,逐漸把寒食的習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後,寒食掃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遊、盪鞦韆等俗也只在清明時舉行。清明節便由一個單純的農業節氣上升為重要的大節日了,寒食節的影響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變形的方式卻傳承下來了,並保存於清明節中,演變成為今天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大節氣之一。

關於清明節的由來14

清明節祭祀掃墓的習俗和喪葬禮俗的演變有著重要的關係。據載,古代“墓而不墳”,即只打墓坑,不築墳丘,所以也就沒有辦法進行掃墓祭祀,也就沒有相關的記載。後來“墓而且墳”,即埋葬之後在築起墳丘,使祭祖掃墓的習俗有了依託。到了秦漢時代,掃墓祭祖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清明節是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6天。掃墓活動通常是在清明節的前10天或後10天。有些地區的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

清明節紀念祖先有多種形式:掃墓是清明節最早的一種習俗,這種習俗延續到今天,已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逐漸簡化。掃墓當天,子孫們先將先人的墳墓及周圍的雜草修整和清理,然後供上食品鮮花等。由於火化遺體越來越普遍,其結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漸取代掃墓的習俗。

不論以何種形式紀念,清明節最基本的儀式是到墳前、骨灰放置處或靈位前追念祖先。為了使紀念祖先的儀式更有意義,我們應讓年輕一代的家庭成員瞭解先人過去的奮鬥歷史。

按照習俗,祭掃的順序是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乾淨。

其次是祭祀,這一程式很關鍵,一是寄託哀思,二是與先人相感,因為山有靈而無主,先人有主而無靈,與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靈氣。

掃墓時,人們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修整墳墓,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此後圍坐聚餐飲酒;也可放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相關活動。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有的則把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

即: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別……清明掃墓的時間清明掃墓儘量提前一些,過去有民諺“早清明,晚十一”,清明祭奠先人越早越好,可以在清明前一週兩週都可以進行,不要全趕到清明節這一天,另外選在上午七點至下午三點前掃墓,這是這一天陽氣升旺的時間,是我們祭奠先人的時間。因為下午三點後陽氣已逐漸消退,陰氣逐漸增長,若是運氣不好的人、身體弱的人在這個時間段,很容易會招惹陰靈纏身給你帶來傷害。

俗話說得好,長幼有序,拜祭時更需要遵守秩序。依次為:父親、母親、長男、長女、次男、次女……餘此類推。拜祭完畢後,祭品讓祖先祝福過,眾人可食取祭品。

掃墓時間在清明節前後五天,和清明節當天都可以,但寒食節這天不能掃墓,寒食節即清明節的頭一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