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清明節作文合集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28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推薦】清明節作文合集5篇

清明節作文 篇1

我家鄉是一個風景秀麗小鄉村。那裡青山環抱,樹木蔥蘢。每年清明節,都是家鄉人們祭祀祖先節日。因此一到清明節,我都會和爸爸、媽媽去家鄉掃墓

每次來到爺爺奶奶墓碑前我都想哭,因為我總想起爸爸和我說過一個故事:一個小男孩七歲那年父母雙亡,從此他和年邁奶奶相依為命。從小他沒穿過一件新衣服,沒吃過一頓飽飯。他靠親戚和學校資助唸完中學,並以優異成績考上了師範學校,當上了一名光榮人民教師。這個小男孩就是我爸爸。爸爸是個堅強人,沒有因為命運坎坷、生活貧困而放棄自己學業。爸爸在我學習最沒信心時候告訴了我這個故事,我知道,爸爸是為了讓我明白了:不能因為一點困難就放棄自己理想。

清明節這天,我來看望我那沒見過面爺爺、奶奶。我想告訴他們:“爺爺,奶奶,你們安息吧!你兒子現在過很幸福,他用他堅強換來了一個幸福家庭。你孫女也會做一個堅強人,為自己理想去拼搏!”

清明節作文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題記

朱自清在《匆匆》中寫道:“燕子飛到南方去了,有在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就是人死了卻無法再回來,親愛的姑姑,在這冰冷的墓裡,您一個人長眠在這太久太久……

有時我感覺我和您近在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如此遙遠,我的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麼不讓侄女悲傷,痛苦,而又惆悵滿懷呢。

記憶中清明節曾有過的快樂早已蕩然無存。沒有姑姑的清明節就連天都灰濛濛的;無休無止的綿綿細雨讓我悲從心起;寒風啊,請你告訴斷腸人,那樣疼愛侄女的姑姑為什麼就再也不回來了?

在以前,爸爸媽媽工作非常忙,都不在我身邊陪我。您就陪在孤獨的我身邊。我的童年因您而美麗、快樂。

透過那濛濛的雨絲,我又看見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滿山的小草還是那麼嫩綠,油菜花盛開了,還有那五顏六色的野花寂寞地開放著。這一切都讓我感到親切極了。景物依舊,姑姑您卻早已不在了。畫面再次重現,蔚藍的天空下,一個小女孩握著風箏的線軸,歡快地跑著。那個緊隨其後的慈祥婦人不正是姑姑嗎,她的臉色為何這樣蒼白,為什麼不停下休息,我明白她是捨不得。

畫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女孩在婦女那嘮嘮叨叨的話語中,小女孩知道了清明節;清明果,僅此而已,可是粗心的小女孩,你怎麼沒有看出姑姑眼中的憂傷,老婦人是在用最後的力量延長著小女孩的快樂。最後就無奈地離開人世。

姑姑您走了,在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了。也終於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姑姑您卻再也回不來了,而陪我度過的卻是那長長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清明節作文 篇3

已是清明。草長鶯飛、鳥語花香,是鄉間少不了的景觀,紛紛細雨,讓清明時節的鄉間,多了一分哀思。但是於我,快樂的音符佔據了我的整個清明假期。

因為在我的村子,就有個不成文的習俗,清明時節要燒野米飯,而且這野米飯年年要在同一個地方、以同樣的菜餚出現。

清明節前,村裡家家戶戶就開始合計著野米飯的事情:你家燒一鍋,我家煮一桶;你家準備湯,我家搞些菜。到了清明那一天,家家煙火,處處人堆。孩子們總是跟在大人後面找空地,摞磚搭灶,不一會兒,大家就都準備停當了。接下來,孩子們在大人的指揮下,去各處撿柴火,去年過冬留下的桑樹枝和路上晒乾的枯草,都是上好的材料,揀來就能夠燒。等到萬事俱備時,大人小孩齊上陣,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搶著幹這個幹那個。

搗鼓了半天,野米飯總算齊備了,這個時候電話也開始熱鬧起來了。不一會,各路人馬從不同的方向湊了過來,村子開始沸騰。年長的老漢一聲招呼,野米飯盛宴正式開始了。不管認識不認識,也不管是誰家的親戚,更不管年長的還是年幼的,大家都會“搶”只碗來盛飯夾菜,沒有搶到座位的,就四個一群五個一夥地散落在村子的各個角落,甚至連田壟上也會成為他們的樂園;圍坐在桌邊的老人,紅光滿地呷一口酒,三五兩句地聊起了過去,激動之處還會哼兩句過去的情懷。

漸漸地,夜幕降臨,人們帶著無盡的回味一一散去,村子裡一盞盞的燈漸漸滅了,一切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但我相信,怡然自得的鄉間情懷卻美美地留在了每個村民的心間。

清明節作文 篇4

今天是四月四日,明天就是清明節了,學校組織我們四年級同學去掃墓。

下午我們到校集合後,老師對掃墓的要求做了簡要說明,然後我們就出發了。一班同學舉著少先隊大隊旗走在最前面,後面是校旗,再後面每一個班有一箇中隊旗。我們走了十幾分鍾便到了艾黎何克陵園。一進門有一塊大理石碑,上門刻著關於老校長艾黎的簡介,再往前走便是艾黎何克的墓,上面擺滿了鮮花,充滿了嚴肅、莊重彷彿大家是一名名軍人,在接受長官的教訓。在這樣的情況下,同學們向兩位校長獻上了花籃。艾黎何克一生都沒有結婚,更沒有孩子,他們把培黎學校的孩子當成了自己的孩子們。

老校長艾黎把山丹當成了他的第二故鄉。在他過九十歲大壽時,他萬萬沒有想到,山丹的父老鄉親為他賀壽,也就是他九十歲時,老校長去世了。他生前將那一天定為培黎學校的.放假日,因此,培黎學校的師生總會在每年的那一天,不約而同的去陵園為老校長掃墓,有的甚至早上去下午才回,他們認為多陪陪老校長也能開心一點。老校長生前對大家說“我死後不要大張旗鼓”。正是因為他的這句話大家更加敬佩他了。

通過這次掃墓,我知道了戰爭時期,那些曾拋頭顱灑熱血的紅軍戰士們,那樣誓死保衛祖國,就是一心想換來現在這樣好的生活,為的就是讓煙火從此消失,讓學生也坐在這樣寬敞明亮的教室裡上課。同學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少年,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不是說學習就是讓我們和他們一樣去打仗,而是他們這種忘我的精神,為了不讓他們白犧牲,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來報答他們,告訴他們他們的血沒有白流!

清明節作文 篇5

清明節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古有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之說,相傳起於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飢”一事,後逐漸清明節寒食合二為一。唐代掃墓日期一般在

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節”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節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節掃墓了。明清時期,清明節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的風俗,如古代曾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鞦韆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鞦韆為樂,仕女雲集,踏青之風也極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