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與屈原作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2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與屈原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與屈原作文

端午節與屈原作文1

今天是端午節,一早起來就吃粽子,我很納悶兒,為什麼平時都不吃粽子的我們,今天為什麼要吃呢?我眉頭緊鎖,一直想不出答案,對著一桌粽子發呆。爸爸見了,問:“怎麼了,有什麼心事嗎?”“不是,只是我不知道為什麼要在端午節吃粽子?”“哦,這個簡單呀,你聽沒聽說過屈原?”爸爸問。“屈原——嗯——聽過,不就是投江自盡的那個英雄嗎?”“對,這端午節就跟他有關係。”“屈原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因為楚王聽信奸臣之言而不與齊國結盟,眼看就要被強秦所滅,毅然投江自盡而不做亡國奴,楚人知道後就投竹簡飯入江,希望河魚不要吃他的身體,又競相划船到下流尋找屈原的屍體,這就慢慢演變成了後來的吃粽子,划龍舟了。”爸爸感慨地說。原來如此,屈原的這種愛國精神,是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呀!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像屈原這樣的人,如:我們的老師,他們挑燈夜讀地為我們備課,絞盡腦汁地思考怎樣讓每一節課變得生動有趣。雖然我們不是老師親生的孩子,但這一年來,老師卻在生活中教會了我們很多東西。生活老師每天工作到很晚才下班回家。一年級小同學剛剛踏入校門,還不適應學校有規律的校園生活,尤其是那些住校的住宿生,每當看到走讀生的媽媽們大手牽小手地走出校門,便想到自己的遠方的媽媽,心裡便不是滋味,有時更是不由自主地哭起來。這時生活老師便會象媽媽一樣來哄他們,給他們講故事,和他們一起唱歌,直到他們忘了剛才的事情。

他們的這種舍自己休息時間獻給同學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報答他們!

端午節與屈原作文2

端午節到了,往年這時候,我都會痛痛快快,大吃一番。可是今天,我卻覺得手裡香噴噴的粽子沉了許多。因為我上了一堂課,一堂關於端午節來歷的課,一堂關於屈原的課。

聞著粽香,我的思緒飄回到千年前。我化為屈原的書童。屈原扎著高高的頭髮、飄著長長的鬍鬚,穿著墨綠色的長袍,在家奮筆疾書地寫著國家法律。過了一會兒,只聽“砰、砰、砰”幾聲,門開了,是上官大夫。

他一進屋就要求看屈原正在擬定的國家法律,屈原卻義正詞嚴地拒絕了他。我看見上官大夫使勁地皺了皺眉頭,瞪著眼睛走了,把門摔得震天響,我心裡的不祥之感油然而生。我趕緊跑去問屈原為什麼不給上官大夫看。他表示,在法律未擬定好前,誰都不能看。就算是官職高的人也沒有特權:他只是按法律做事。我看到屈原的神情是那麼莊嚴,那麼果斷。

20年後,汨羅江邊,我又看見了屈原,他的頭髮依舊高高紮起,依舊穿著墨綠色的長袍,依舊飄著長長的鬍鬚,彷彿若有所思。這時候的汨羅江彷彿更冷了,江風彷彿更寒了。我知道屈原是要投江,但是我想,就算楚國滅亡了,屈原也可以隱居呀。況且,屈原這麼有才華,別國的君主也一定會很賞識他的。

想到這裡我急忙跑上前去勸阻他:“屈大夫,屈先生,您要幹嘛呀!”但他的身影還是固執地消失在了滾滾江水之中。我多麼希望我真的是屈原的一個書童;我多麼希望我能在屈原投江的時候拉住他;我多麼希望當時沒有老百姓紀念他;我多麼希望我們如今還沒有端午節……

我知道屈原是去學習了伯夷、是去學習了叔齊,他們不食周粟,餓於首陽之下,屈原也不會做其他國家的官,這就是屈原的精神吧。突然,只聽“啪嗒”一聲,汨羅江在我眼前消失了……

“云云,幹什麼呢?粽子都掉碗裡了。”媽媽的聲音突然從耳邊響起。“啊?哦。”我從碗裡拿起了粽子,咬了一大口,心裡卻沉甸甸的。

端午節與屈原作文3

屈原是戰國時期的大臣,他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撤職趕出都城流放到別處。在流放中,屈原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自己有無能為力,他心如刀割。於是,在五月初五那天,屈原寫下了絕筆《懷沙》,然後便跳進汨羅江自殺。

我們國小生也要向屈原學習愛祖國、愛人民,作為班集體的一員,我們應該熱愛班集體、愛護班集體的每一個人。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節,我們青少年兒童就合唱這首朗朗上口的兒歌。

端午又稱重午,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系在一起,比如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各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棕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黃”字,還要穿“五毒”的小褂子,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一大早,人們都去看賽龍舟。比賽場上的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生龍活虎。發令槍一響,龍船似離弦的箭,又象猛虎下山,威不可擋。隊長一邊打鼓,一邊為隊員們加油,在震耳欲聾的鼓聲下,隊員們的力氣也好像漲了三分。……

端午節與屈原作文4

端午節的來歷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據記載,公元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卻無能無力,他心如刀割,於五月初五投汩羅江而死。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賽龍舟,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每當小朋友唱起這兒歌時,人們就知道端午節要來臨了,

一轉眼,端午節來臨了,一大早起來。吃過早飯後,就匆匆忙忙地出門去看賽龍舟了。剛來天鵝湖只見從遠處划來了十幾條龍船。龍船偏長細窄。龍頭有黑。灰。紅等顏色。很快,比賽開始了。選手們爭先恐後,不甘落後。觀眾們也在一旁加油鼓頸。就要接近終點了,選手們敲鑼打鼓,唱著打油詩。到終點了,來自荔灣區的選手獲勝了。接著就是最有趣的“搶鴨子”遊戲了。資助方和一些好事的富人不許多鴨子仍進水中。選手們從船上跳進水裡抓鴨子,抓到的歸自己。圍觀的觀眾也不甘落後,紛紛跳進水中。場面一片混亂……

比賽結束了,我回到家中,吃著香噴噴的粽子,一家人說說笑笑,開心極了!端午節也將隨著笑聲一直留傳下去,成為全世界人民的節日。

端午節與屈原作文5

農曆每年的五月初五日,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民間節日“端午節”,因為在五月,又可稱之為“五月節”。在這個節日裡,很多地方都以包粽子以及賽龍舟的方式來紀念古代傑出詩人屈原。

少年時,每逢端午節這一天,我既有芳香撲鼻的粽子吃,又可以與同伴們到家鄉的小河裡暢遊“龍泉水”(民間傳說把這一天江河裡的水稱之為“龍泉水”)。與同伴們在水裡嬉戲、追逐,把這一天藏在內心的喜悅盡情地揮灑出來。這是端午節留給我最初的、最深的印象與留給我最美的回憶。

隨著時光的飛逝,今天已為人師的我,在端午時節,想起的是《楚辭》,想起《離騷》,想起文學作品中的浪漫主義,想起一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屈原。據史說,公元前278年秦兵功陷楚國首都郢都,詩人屈原懷著無比悲憤的心情於當年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而死。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把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名為“端午節”。屈原在楚國早期是極受楚懷王的信任和重用的,他極力主張聯齊抗秦,並爭取由楚國實行統一天下,。然而,後來楚懷王卻聽信保守勢力與奸佞小人的饞言,而漸漸疏遠屈原。屈原受到排擠與流放,在流放途中聞國已破。此時此刻屈原的內心是多麼失望、多麼悲憤、多麼的矛盾。痛恨楚國最高統治者的昏庸無能,使愛國之士報國無門,導致奸佞誤國,以致亡國。屈原在抱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信念下,甘與國家共存亡,毅然投江自盡。以他的死去喚醒世人。

假若當年屈原沒有投江自盡,而更多地去深入民間,洞察民生,聆聽世人的聲音,以詩人自身的創作才華去譜寫更多可歌可泣的、膾炙人口的詩篇。不是更好嗎?此亦後世文壇之大幸也。

端午節與屈原作文6

空氣開始凝固,風欲呼無能.

你最終還是來到了泊羅江岸,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你的心在滴血,不平的遭遇,不同的人生價值觀,你最終選擇了與日月爭光.

用盡力氣,抹不去你悲傷的回憶.你,屈平--,楚懷王左徒,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想當年,你是多麼的精明能幹,你是多麼的擅長言辭,你又是多麼的明於治亂.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他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們以小人之語謗君子之為,他們以小人之語嫉君子之才.於是,你,被疏遠了.

在寂寞的風中,你在行走,伴隨著夜的靈魂.你賦離騷,還記得那雄言豪語: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眾女疾餘娥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是的,沒想到大名鼎鼎的楚國大夫,卻一敗塗地。

風,還是很寂寞,在雲中翻過的是月的清波。

你正道直行,你竭忠盡智,但你終日被謗,你心裡怎能無怨無恨呢?

理智是冰冷的慰藉。

你最終選擇了與泊羅江存亡。這一天你出現在了泊羅江口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就連漁夫都看出你心中的不悅。當他詫異地問你為何出現在此時,你終於道出了心中的那些不快:“舉世渾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

你寧願赴常流而葬乎江中魚腹,也不願一皓皓之白,而蒙世與天下。

這就是你,大地堅挺的自豪的脊樑。

你,在這一年的這一天,縱身一躍,一轉瞬即逝的生命表達了對楚王的憎,以高尚的情操表達了對楚國的愛。

你的選擇是明智的,既然匆匆地來,為何不能匆匆地走?你實現了你心中的那個偉大的夢想,即使你成為魚的佳餚,你也要與楚國永遠在一起,永遠不分離。

沉淪的光明中,妁妁生輝的只有這泊羅江中一顆不屈的心。

後記:讀了很多有關屈原的書,背了很多屈原的詩,便自說讀懂了屈原,所以斗膽寫了些感受。寫完之後,忽然覺得有些悚然,似乎屈老夫子就在眼前,彷彿正在質問:”你真的讀懂了我嗎?這一刻,便有了一些羞愧,我知道,屈原,是需要我用一輩子去解讀的`啊。

端午節與屈原作文7

新一個端午節就要到了,我們不由得想起了大夫屈原,因為我已經習慣於把屈原大夫和端午節聯絡在一起了。那麼端午節是因屈原大夫而有的麼?非也。那麼為什麼我們要把他們聯絡在一起呢?愛國。

先說端午節吧。據有關資料顯示,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也有說蛟龍害人,人們在端午日畫龍的彩繪,划龍舟,是告訴龍我們是同類,不可傷害。

再說屈原與端午節。我們有一個共識是屈原是愛國的典型。屈原的愛國可以說是至死不渝了。他經歷坎坷,起落多次,皆因為政者的王對之認識膚淺,外加“枕邊風”的作用,屈原大夫就成了“罪人”。當他看到自己深愛的祖國被秦打敗並佔領的時候,以死抗之,投了汨羅江。到這來我們就會明白,原來祭祀圖騰龍的節日怎麼成了紀念屈原的日子。是愛國這個情節在裡面作用,原來投入江中喂龍的粽子一改作用,成了挽救屈原食品。

總的來說,端午節在先,屈原投江在後,只是屈原頭汨羅江的時間是端午節當日,為啥不是其他日子呢?可能不僅是偶然吧?親愛的各位讀者,我們共同認識吧。

端午節與屈原作文8

布穀鳥走的時候,端午來了。

我對端午一點概念也沒有,我只對放假有概念。不過是吃食上多了粽子,其他的一點變化也沒有。紀念一個人,用整整一天,在我看來很是無聊。

不知道多少多少個年月日春冬秋以前,有個叫屈原的大騷人顫抖地來到江邊,想仰天長嘆“啊,我活不下去了!”卻又怕驚擾了不遠處的漁夫。正思索著怎樣與這花花世界來個大大的告別,漁夫卻來了,帶點崇拜與欣喜。他問他,:“你怎麼來這了?你不是屈原嗎?”

屈原這時肯定是一副長髮翩飛,劍眉微皺,雙眼迷離,衣衫瀟灑的模樣,他半醉半醒,亦或是神色平靜。他答了這麼一句:“舉世混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夫看他這麼落魄,象徵性地安慰安慰。一轉眼,人沒影了,原來是跳下去了,、。他最後的遺言說得響噹噹,不知撼動多少壯漢,“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

後來,百姓為這個男人幹了眼淚,可是,這隻能說明屈原只得到了民心,而軍心,臣心呢?他統統棄了去。所有的世界裡有項潛規則——千萬不要當大好人。不然下場不是自殺就是他殺,正反一個字——死。

人們為了他而包粽子,定紀念日。興許開始時還滿是沉痛地哀悼,後來就變成了開開心心過節。多悲哀啊!更悲哀的是後人還把這當成了名俗延續了下來,定為端午節。在我看來,這更悲哀了——屈原的死,變成了人們娛樂的契機。沒有人——也許有,但也只是少數,會為他祈禱——他真可憐,所以他死了。

換種角度,人家是自殺的,多懦夫!不可否認他的文壇地位,卻可否認他的性格,所以這種人死了沒什麼,或者說大家在他的忌日開開心心團聚沒什麼——但畢竟死者為大。所以,這端午節,究竟該不該過呢?這是個從未被人念起的問題,因為我們都習慣了,我們只是在等放假。

端午節與屈原作文9

過個別樣的端午節,一直是我期盼的,沒想到今年就夢想成真了,大家隨我來看看吧。

早上一起來,便是美妙的讀書會,主持人就是程世龍。第一環節是好書介紹,大家都是開開心心地介紹好書。我比較感興趣的,是小升升介紹的《大森林與小木屋》。聽著小升升的講說,我也不禁的有些入迷,打算回去好好看看這本書。我介紹的書,就是《紅脖頸的林中悲歌》,書中的紅脖頸十分感人,臨死前也沒有忘記兒女。在講的時候,我特意突出了愛與奉獻的精神。但是心中也是一陣子的緊張:“一定要堅持住啊。”除了最後的結尾稍有倉促,我這次介紹還是很成功的。

接下來又是介紹端午節的故事,大家紛紛發言。當然了,都離不開屈原。其實端午節應該是南方少數民族先開始過的節日。但是,這次關於端午節的小故事介紹還是令我大開眼界,知道了很多之前不太懂的事。第三環節,自然是重頭戲——才藝表演。我之前也沒有準備,一到這個環節,腿肚子可有點轉筋。好不容易想起來一個好辦的才藝——講評書。因為平時天天聽評書,一些精彩部分我也都記住了,就給大家說了一點百年風雲的開頭,還真獲得了成功。

讀書會結束後,就是瘋吃的開始了。先是兩盤開胃西瓜、後是程世龍母親包的粽子、然後可樂雞翅,大家吃到興頭上,大人們包的餃子也熱騰騰的出鍋了,又是對著餃子一頓風捲殘雲,摸摸舒服極了的肚子,不由得感嘆道:“真乃美味耶。”飯後就開始玩了。快樂一心給大家一人發了一根五彩線,戴在胳膊上,還別說,真有端午節的味道。程世龍最夠意思,成功的當了主持人不說,還給大家準備了不少筆,拿在手裡,更是美得合不攏嘴。

玩了一會兒,我們決定學一段英語,內容當然是關於端午節的知識了。還是表姐想的周到,在網上找到了一篇美國日報關於端午節的報道,給大家一人列印了一份。

怎麼樣,這個端午是不是很充實,既吃的美,又玩的開心,最重要的是還學到端午節很多知識,真是別樣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與屈原作文10

有一天,我正在為今天老師佈置的一篇作文而煩惱。突然,一陣怪風把我吹到一個金色的洞裡。

當我醒來時,我驚訝地叫了起來:眼前到處是死魚,一股腥味和臭味直往我鼻子裡鑽。:“小朋友,你一定感到很荒涼吧?到處是一副死氣沉沉的樣子,沒有生機。”我聞聲而看,是一個滿臉灰塵的老爺爺在發出感嘆。我回答道:“老爺爺,您為什麼這樣悲觀啊?”老爺爺說:“現在的人啊~咳,環保意識越來越差了,我故此才會這麼悲觀!”“您是?”“哈哈,本人姓屈名原,你因該知道。”我撲哧一聲笑了起來,不過我馬上停了下來,這位站在我面前的是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老爺爺呀!公元二七八年,楚國的都城被秦兵攻破,屈原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打擊,眼看國破之難,卻又無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憂心如焚,在極端失望和痛苦中,屈原來到了長江東邊的汨羅江,抱石自沉。他死時大約六十二歲,正是農曆五月初五。可他不可能活著的啊,他說:“我當年投汨羅江而死時,河裡的小魚每日陪我,與我做伴,還算悠閒,可最近幾個月魚兒都死了。只留下孤孤單單的我,在這消磨時光。”“現在人們都意識到了自己的過錯,在努力地改正呢!”“是嗎?”屈原爺爺有些不相信!

我點點頭,屈原爺爺看了我後,笑笑,便消失了。

“敏兒,起來了,太陽晒屁股了!”我蒙朧張開眼睛,哦,那只是一個夢啊!不過,現在的人真環保啊!

端午節與屈原作文11

今天是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

我給你們先說一下端午節的由來吧!

端午節,又稱五五節,因為端午節是在農曆五月初五日,是三個重要的中國重要的節慶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中秋節和農曆新年。

這個節日的由來是古代中國有一位博學多才的官吏屈原,他是一位愛民而且又受到尊崇德官吏,但是,由於一位充滿嫉妒的官吏陷害,從此,在朝廷中被皇帝所冷落,由於無法獲得皇帝的重視,屈原在猶豫的情景下投汩羅江自盡。

由於對屈原的愛戴,汩羅江畔的居民匆忙的划船在江內尋找屈原,並且將米丟入汩羅江中,一平息汩羅江中的蛟龍,即使他們當時並沒有找到屈原,但是,他們的行為直到今天在端午節的時候,仍然被人們傳頌紀念著。

然後,我再說說我怎麼過的吧!

端午節的習俗就是吃粽子,賽龍舟。

我家有一位名副其實的包粽子能手----我的媽媽,媽媽說,包粽子用蘆葦葉包最好吃,媽媽先拿了山片蘆葦葉包捲了一個筒,然後放了點米,又放了一顆棗,接著又放米,又放了幾顆棗,包滿了以後用線捆住,就這樣一個粽子就完成了,然後又包了幾十個。最後放在高壓鍋裡煮40分鐘後,放出來後等四個小時入味後吃,香甜可口。

在端午節那天晚上,我們院裡的許多小朋友都出來玩,他們有的打羽毛球、有的玩蛇板、有的騎賽車,熱鬧極了,就這樣我度過了一個愉快而難忘的端午節。

端午節與屈原作文12

今天是端午節,我和爸爸媽媽去姥爺家吃午飯。一開飯,姥姥就端上來一盆自己包的粽子。我見後很高興,急忙伸手拿了一個大的,剝開粽子葉就咬了一大口。姥姥包的粽子裡有蜜棗、花生和紅棗,非常好吃。

這時,姥爺說:“先別忙著吃,誰能說說端午節的由來呢?”我忽然想起了前幾天看過一本關於端午節傳說的書,於是我便脫口而出:“我知道!我知道!”。

原來,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是“春秋五霸”之首。因為楚國的實力最強大,有雄兵百萬,戰馬無數,戰車千乘。屈原就是楚國的一個大臣。屈原給楚王獻了許多有利的政策,昏庸的楚王都沒有采納。有些大臣對楚王說:“大王,如果你聽了屈原的話,楚國將毀在屈原的手裡,連您都活不成了!”楚王便將屈原削職為民,逐出京城。從此以後屈原便被流放在一個小村莊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屈原也老了。在屈原晚年時,楚國被秦國滅亡了,屈原很傷心,便來到汨羅江邊,發出了“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慨,投江自殺。

人們聽說屈原投江了,便跑到江邊,往江水裡仍許多粽子,以免江裡的魚把屈原的屍體給吃了。屈原昇天以後,玉皇大帝便將屈原封為“江神”。因為屈原投江那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以後人們每年這天都包粽子來紀念屈原,這就是現在的端午節了。

我邊吃著粽子,邊給大家講屈原的故事。這時,媽媽又問:“那屈原身上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和紀念的呢?”我冥思苦想,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姐姐則若有所思的說:“我們要學習屈原寧死不屈的精神。”我忽然心頭一亮,接著說:“還有堅持真理的精神。”

大家紛紛說對。姥爺又說話了:“過端午節的意義,不僅僅在於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吃粽子,更重要的是要把屈原的精神一代一代傳下去!”

端午節與屈原作文13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節日。

與詩人有關的而且是全民族的節日,恐怕也只有屈原了。如今我們對於屈原的理解或已離歷史上真正的屈原很遠,我們所能記錄的也只是他生平事蹟中支離破碎的一角,但是他的精神卻被許多人懷念著。

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屈原,屈原的意義也因為有這些理解,而越來越豐富,其影響也越來越深遠。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屈原並不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但屈原之所以如此深刻地影響歷史,也許正是因為他的失敗。這是理想對現實的失敗。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面臨質疑和失敗的時候,當我們的獨特個性與大多數人發生衝突時,堅持自己的意見和觀點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們往往會選擇避免發生衝突。唯獨屈原,既要堅持個性,又要堅持以自己的個性去改變世界,以個性去融化冰冷的現實。他以古代的聖賢作為自己的榜樣,但是卻感受到了無限的委屈和孤獨,他的作品大多數都是在訴說這種委屈和孤獨,甚至覺得沒有一個人能理解他。他為大多數人謀福利,但大多數人都不能理解他,甚至他的親人都罵他、不支援他,還要他屈服。在別人的眼中,他太固執、太鑽牛角尖,不容易溝通,屈原就只能死在孤獨之中。而在他逝後,卻被人們懷念和追悼,正是因為他的這種無所畏懼的勇氣和永不妥協的執著。

端午節對屈原的紀念使我們永遠記住了這個悲劇而光輝的英雄,也鑄就了我們國家和民族珍貴的文化傳統。鮑鵬山說:“是我們以血肉之軀支撐著真理與正義,而不是真理與正義在支援著我們的事業!”端午時節憶屈原,我要學習這種固執和倔強,也要學習他作為詩人的溫暖和善良,讓他激勵著我,陪伴著我,一路前行。

端午節與屈原作文14

粽子淡淡的清香,在艾草的苦味中漂浮,端午的腳步悠然而至。今日,在這個有淡淡哀思的節日裡,我的思緒不曾離開過你——屈原。

齊、楚、韓、燕、趙、魏、秦,戰國七雄,中原逐鹿。曾經一度強大的楚國成了其他國家眼中不可多得的肥肉,究其原因不是楚國地處偏僻,人少多患,而是國君不理政治,沉醉於歌舞。楚國國土百萬,資源豐富,本可以雄踞一方,稱霸中原,或是幹一番事業。無奈,天命如此,昏君在位,將政治大權交給了一群小人:勒尚、子蘭……從此,楚國日趨衰弱。作為一代愛國志士,你沒有心甘情願讓楚國就此頹廢、沉淪,不斷向楚王進諫,請求楚王能讓清官當政,親近能臣,重視人才,排斥小人。但昏庸的楚王卻將進諫放在一旁,繼續飲酒作樂,終日沉浸在這種“快樂”的日子裡。報國無門,興楚無望,為保高潔,你披頭散髮,獨自漫步江邊。憂慮、焦急、悲傷讓你更加憔悴。眾人皆睡你獨醒,舉世皆醉你獨清。你抱起石塊,回首望了望楚國——你的故鄉,你靈魂的歸屬,卻被小人玷汙,被鐵蹄踐踏。終於你毅然投入歷史的江心,讓中國所有的龍舟打撈你千年萬載……

望著桌上剛煮好的粽子,聞著淡淡的粽葉清香,我默默地坐到椅子上,剝開一個粽子。品嚐著美味的豆沙餡兒粽子,思緒又忍不住飄悠起來……

屈原,你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可最終你卻被小人排斥,落了個投江自殺的悲劇。雖然你未能力挽狂瀾,但你依然成就了生前身後名,被世人銘記,所有人都讀懂了你的一片赤誠之心……

端午,讀你,屈原。在歷史的長河中追尋著你。耳畔似笛聲悠遠,眼前似麥粒飽滿,一片金黃……

端午節與屈原作文15

又逢五月五,家家過端午。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今年的端午處處瀰漫著鬱悶空氣,坐在電腦前搜尋著關於端午風俗文化的我,看著每篇介紹端午都關乎著屈原的資料:屈原,偉大的愛國詩人,他非常熱愛自己的祖國,不幸的是,楚國被秦國打敗了,眼看就要亡國了,屈原非常傷心,就跳江自殺了。老百姓怕屈原的鬼魂捱餓,就用竹筒盛米,扔到江裡給他吃。可是米全被魚兒給吃了,於是人們就乘龍舟將用粽葉包的飯糰扔進江裡給屈原吃。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年在這天就有了“賽龍舟”和“吃粽子”的民俗活動。

在屈原投江之後的20xx多年裡,人們仍然敬仰和懷念他,他所創造的《離騷》經久不衰,永垂史冊。但是對於他投江而死卻存在著不同看法,有人認為屈原之死重於泰山;有人則認為屈原之死輕如鴻毛。我們作為20xx多年後的國小生該怎樣正確理解和認識在那個時期人的生與死的價值呢?通過查閱資料,我認為,屈原之死重於泰山。

屈原之死,死於愛國。他將國家興衰置於自己得失之上,這種精神永遠激勵著愛國志士,鞭撻著賣國之人,有如此深遠之影響,有如此深遠之意義,怎能說死得“輕如鴻毛”呢?

屈原之死,死於抗爭。眾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如文天祥雖死猶生,丹心照漢青;還有于謙,千錘萬鑿,清白人間。選擇死亡,並不是平淡的沉淪,更不是無能的表現。在他生命旅途的最後一站,將生命與信念的光輝和偉大展現給世人。

端午節,這個偉大的節日!我要永遠記住它,記住這個熱愛祖國的偉大詩人屈原!屈原投江是一曲壯烈的悲歌,一捶擊破昏暗的響鼓,一聲震撼歷史長河的驚雷,屈原是矗立於人類心中的永遠豐碑。我們要像屈原那樣,熱愛自己的祖國,隨時準備為自己的祖國做貢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