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風俗的演變

來源:果殼範文吧 6.2K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是古代吳越地區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有關端午節的風俗的演變,歡迎大家一起來借鑑一下!

端午節的風俗的演變

漢代吃粽子

端午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2000多年前的先秦時期,不過那時端午的風俗還主要是避惡毒。而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雖然當時各國風俗不同,但是五月五日已逐漸成為了一個特殊的節日。秦國統一天下後,各種關於五月五日的風俗活動開始大量融合。

到了漢代,逐漸興起了系彩繩、吃粽子等活動。《風俗通》中記載漢代在五月五日,用青、赤、黃、白、黑等五彩絲線合成細索,繫於臂上,稱為“長命縷”,或“五色縷”。據說用它可以驅瘟病,除邪、止惡氣。

而吃粽子則是漢代端午的重要習俗。粽子又叫“角黍”,據《風俗通》記載:在五月五日節日前一天,用菰蘆葉裹糯米,以淳濃灰汁煮熟,於端午節吃。不過當時,吃粽子並無特殊的紀念意義,只是當成一種時令食品而已。俗有“食過五月粽,寒衣收入槓。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之諺。意思是粽子一出現,歲序便轉入夏季,這是一年生活轉折點的'訊號,不單單是個點綴。其實,陰曆五月正是酷熱季節將臨之際,吃這種米制涼食,能清熱降火,讓胃腸舒適,不失為時令佳品。

魏晉“傍”名人

到了漢末魏晉時期,端午開始被賦予了紀念歷史人物的內容。最初關於紀念哪個歷史人物,也是說法不一的。

東漢末年蔡邕在《琴操》中認為,五月五日應是紀念介子推,這一說法主要流行於北方,尤其是山西一帶人民十分推崇介子推,每逢此日都紀念其人。

而南方人心目中的英雄卻是屈原。傳說屈原是五月五日懷抱沙石投江而死的,於是,就把屈原之死與端午節聯絡在一起。

據說,龍舟競渡本是古代越民族龍圖騰崇拜之遺俗,此時卻附會為屈原投汨羅之日。

就連時令食品角黍粽子,也被當地人按照自己的心願與屈原聯絡在一起。

除了紀念屈原與介子推之外,還有紀念伍子胥、曹娥、陳臨之說。

但是,隨著魏晉南北朝的社會動盪與戰亂,所以陳臨、曹娥、伍子胥、介子推的影響未能擴散到全國。但是,詩人屈原卻在這幾百年的動亂歲月中,成為人們心目中崇拜的英雄。

因此,五月五日作為屈原逝世紀念日得到了全國人們的公認,把各地原有的端午風俗與紀念屈原巧妙地結合起來,使這個節日散發出愛國的民族意味。

隋唐變娛樂

“端午”這個名詞真正出現是在隋唐時期,那時端午節從風俗形式上都繼承了前朝。但是,節日大多演變為了娛樂活動,充滿了節日的歡樂。

唐玄宗曾記述了一次皇宮端午日盛況,他召來大臣,大張筵席,“廣殿肅而清氣生,列樹深而長風至”。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宮中每到端午節,造粉團角黍置於盤中,再製作纖巧的小角弓,架箭射盤中的粉團,射中者得食之。因為小粉團滑膩又小,頗難射中。這本是宮中游戲,後來傳遍長安都城,一時都仿效之,射粉團成了端午節一種風俗。

老百姓怎麼辦呢?唐代端午龍舟競渡尤其值得一道。

在唐代全盛時期,經濟繁榮,在節日娛樂方面,自然不在話下,這時的龍舟競渡之風尤為鼎盛。

簫管奏鳴古老的祭祀樂章,船伕唱起高亢激昂的船歌,當時郡縣村社每年端午競渡時,由官府賞給獎品,如奪得錦標者,還加賞銀碗一雙,稱之為“打標”。此俗一直到五代。

宋代重天師

宋代以後,端午節許多風俗有了新變化。人們開始把天師和端午相聯絡。掛天師像、做泥天師人,這些活動很明顯是受到道教的影響。

此外,端午節還刻蒲棒為人形或葫蘆形,放在身上避邪。而此日南宋還有特殊風俗,不論大小之家,都要焚午香(即中午焚香)一月。

明清規模盛

明清時期,端午風俗活動形式變化雖不大,但是規模卻越來越盛。尤其南方龍舟競渡,成為轟動一時的盛舉。

明代把端午又稱“女兒節”。明代新出現的風俗是用雄黃塗耳鼻,認為這樣可以避蟲毒。李時珍《本草綱目》也解釋“雄黃味辛溫有毒,具有解蟲蛇毒、燥溼,殺蟲驅痰功效。”正因古代人十分重視端午用雄黃防毒蟲,所以,《白蛇傳》的故事及戲劇中,才有白娘子端午飲雄黃酒現原形的情節。

清代南方尤其吳地端午風俗講究要稍多一點。從漢代就流傳下來的五色縷,在清代時被稱為“長壽線”。結五色絲為索,系在小孩之臂上,一般男左女右。

對小孩來說,還有一種風俗,就是編銅錢為虎頭形,掛在小兒胸前,以示其勇猛,稱為“老虎頭”;有的給小兒肚兜上繡虎形,稱為“老虎肚兜”,這些風俗一直流傳到近現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