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端午節日記範文集合八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42W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將結束了,今天我們都做了什麼了呢?因此我們要寫好日記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日記頭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日記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品】端午節日記範文集合八篇

端午節日記 篇1

端午節到了,家家都要吃上美味的粽子。

包粽子是媽媽的拿手好藝,首先她把粽葉放到熱水裡浸泡,再準備好糯米、紅豆、棗和肉,把瘦肉切成小塊用醬油等作料拌好和米等放到用幾張粽葉捲成的“小鬥”裡,再用一張粽葉包一下,用線紮好,這樣一個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轉瞬間,媽媽手腳很麻利,三下五除二就把一籃子粽子弄好了。然後,再把它們放到鍋裡煮熟。這時,我就專門盯著鍋,沒多長時間,從鍋裡飄出一陣陣清香,這股嫋嫋升起的熱氣濃香撲鼻,把我饞得口水直流三尺,不住嚥唾沫。急不可待揭開鍋,拿出一個恨不得一口吞下,可又燙又饞,不住用嘴吹氣,用手扇,那饞樣把全家都逗樂了。媽媽說:“不要急,還有各式各樣,各種口味的粽子等你,形狀有枕頭狀的,圓桶形,煮熟了,放那,隨時吃,既方便又美味。端午包粽子是特有的習俗!

端午節日記 篇2

端午節是我們傳統的節日,到了這一天,我們家非常熱鬧。

奶奶每年會給我們包很多粽子,而且還有菜角、糖糕。粽子吃著香甜,做起來可不容易。首先要把糯米放水裡泡一兩個小時,然後把蘆葦葉煮好放涼,把蜜棗切成小丁和花生米一起放到糯米里,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然後用蘆葦葉包好餡放到鍋裡煮三四個小時,香噴噴的粽子就做好了。

一到這一天,我們一家人就會坐在一起吃著香甜的粽子,聽爺爺講有關端午節的故事。

端午節日記 篇3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我和爸爸媽媽去姥姥家過節。

來到姥姥家門口,我看到門上已經插上了艾蒿,聽姥姥說艾蒿在端午節天亮前插在門窗上可以驅蚊殺菌。姥姥已經將糯米淘洗乾淨浸泡了五六個小時,姥姥又把洗乾淨的粽葉放進鍋裡煮十幾分鍾,這樣可以除去葉子的青氣,增加葉子的柔韌度,在包粽子的時候才不會破。一切準備完畢,開始包粽子了。姥姥把兩片粽葉稍作重疊放在左手中,用右手撈出適量的糯米均勻的攤在粽葉中央,再放上蜜棗和花生,兩食指向中間護攏糯米,卷至半圓柱型,兩邊葉子向中間摺疊再卷,用線纏緊,一個圓嘟嘟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學著姥姥的樣子包了起來,包粽子真是看著容易做起來難啊!我包的粽子不是這漏米就是那兒破洞,好不容易才包出完美漂亮的粽子。等到所有的粽子包好後放進高壓鍋中,煮上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吃了。

吃著香甜的粽子,姥爺給我們講起了端午節的來歷:戰國時代楚國偉大的詩人屈原,他為人正直,憂國憂民,一心致力於國家的變法圖強,但是卻屢屢遭受小人的讒言攻擊和迫害,再加上楚懷王昏庸無道,不辨忠奸,滿懷忠君愛民熱情的屈原最終在悲憤絕望中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投江後,老百姓為了防止魚蝦啄食他的屍體,駕著龍舟把粽子扔下江趕走魚蝦。從此以後每到端午節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

這個端午節我吃著親手包的`粽子,聽姥爺講端午節的來歷,收穫真多啊!

端午節日記 篇4

端午節就要到了,小姨帶回來了好多糯米和紅棗,媽媽說既然有這麼多材料,咱們一起包粽子吃吧,大家一致贊成。

說幹就幹,糯米泡起來,我們又去超市買了一些粽子葉,甜甜的葡萄乾,花生米,紅豆。第二天正好是端午節,糯米泡好了,我們三個動手開始包了。只見媽媽把長長的粽葉先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漏斗形狀,然後依次往這個漏斗裡放各種材料,再用手壓一壓這些材料,用多出來的粽葉把剩餘的部分包嚴實,最後用繩子把它捆起來,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做好了。看著媽媽做的這麼簡單,我也躍躍欲試了,拿起粽葉,我就犯難了,漏斗做不好,糯米放不進去,這邊裝著,那邊就漏出來了,看來真是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呀!最後還是在媽媽的幫助下勉強做好了三個。

媽媽把做好的粽子下鍋煮熟,我們迫不及待地吃起來,自己做的粽子真是好吃極了,我一定要趕緊練習,爭取明年的端午能夠自己包出漂亮的粽子。

端午節日記 篇5

有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爺爺說:“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要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爺爺還說:“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或手腕上,稱為長命縷,聽說可以長命百歲。家家戶戶插上‘五端’:有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我正在家看書,突然聞到一陣清香,我跟著香味走過去,發現原來是奶奶在煮粽子,我偷偷吃了一個,是紅棗餡兒的,又香又甜,味道好極了!

端午節日記 篇6

端午節吃粽子,春節放鞭炮,元宵節吃餃子,清明節上墳等是我國傳統文化習俗。每逢佳節倍思親,無論是遠在異鄉的遊子,還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過個團圓節。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我們買來了一大堆竹葉,把它泡在水盆裡,準備明天包粽子。到了第二天,我早早地起了床,聞見廚房裡飄出一陣陣香味,饞得我是口水直流三千尺,於是我就走到廚房跟外婆一起包粽子。我先在糯米堆裡拿出一些糯米,分別把它擺成立體的三角形,中間放上一個大蛋黃,還在每個角上各擺了一塊肉,接下來在水盆裡拿出竹葉,把它們包起來,再用繩子捆緊,可我怎麼也捆不緊,而外婆卻熟練地包好了。

捆到後來,我有點不耐煩了,就問外婆,為什麼要包粽子?外婆說:“包粽子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因不得志而跳江自尺,老百姓知道後,紛紛走到江邊划船打撈,大家爭先恐後的要把屈原救上岸,可打撈了好久,也不見他的屍體,最後大家紛紛拿米團往江裡扔,不讓江裡的魚、蝦、蟹等把屈原的屍體吃掉,於是就有了現在的端午節吃粽子”。聽了這個故事,我深深的被感動了,於是就用心地包起了粽子,終於成功了。

中華民俗源遠流長的傳統習俗,我們應該去敬重它,保護它,讓古老的傳統文化成為民族的和諧。

端午節日記 篇7

這次放假回家前,媽媽買了好多的江米和蜜棗,說要回姥姥家包粽子,我問媽媽會包粽子嗎,媽媽說大姨這次放假也回姥姥家,原來是讓大姨勞動啊!

吃完早飯,姥姥就開始把米泡上了,吃完飯開始煮葦葉,姥姥說煮過的葦葉乾淨並且有韌性,我經常吃粽子,卻是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的接觸包粽子,所以就在旁邊看著,順便幫大姨遞個蜜棗,拿個包粽子的繩等。

大姨包的真快啊,只見她把兩片粽子葉排到一起,捲成漏斗型,把江米放進去,放一個蜜棗,再裝進去一些江米,然後用粽子葉蓋住,用剩下的粽子葉圍著江米繞一圈,再用一片粽子葉纏一遍,防止有江米漏出。大姨讓我試試,我拿起粽子葉,學著大姨的樣子,前面步驟都沒問題,可是把粽子葉蓋住後,怎麼繞怎麼纏粽子都不聽話,最後以失敗告終,難怪媽媽和小姨、妗妗在旁邊看著,都不動手,原來包粽子是看著容易,包著難啊!

一上午大姨包了一百多個粽子,煮了兩鍋,我吃了三個粽子,中午飯都吃不下了。

端午節日記 篇8

粽子,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每到五月初五,粽子就成了這一天裡最多人吃的食物。

一看到媽媽泡米和桌子上滿是粽葉,我就知道端午節又到了。

小的時候我不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只知道每年家裡就像過年一樣隆重地過端午節。後來也只是知道一點點關於紀念屈原的傳說,至於還有什麼我就一無所知了。

每到端午節,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線是必不可少的。大人們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栓好了的五色線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才可丟掉。媽媽告訴我說,據老人們講,這樣可以避免災害,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食粽子是我們家鄉的主要習俗。剛到五月,家裡就開始浸泡糯米了。媽媽一般都會準備一盆米進行浸泡,同時也把粽葉放在水裡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會更粘些吧,我記得多年來媽媽就是一直這樣做的。

端午前一天,媽媽就開始動手包粽子了,我偶爾也會搗亂,試著學包起來,可每次卻都以失敗而告終。看來包粽子也並不簡單。

包粽子的時候還可以放一些大棗、葡萄乾、雞肉等摻在糯米里做餡,製作不同口味的粽子。而我最喜歡吃米里加肉的,吃起來特別的香。

端午節的早晨,媽媽總是在我睡眼朦朧時叫醒我,去遠處的樹林、小河邊洗臉,涼涼的河水沖走了我的睏意,熱鬧的人們來來往往,真的像過年一樣。

回到家,吃著雞蛋和蘸糖的甜粽,心裡美滋滋的。

端午節,粽子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