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端午節廣播稿

來源:果殼範文吧 9.15K

如果你是廣播站的主持人,肯定會知道廣播前一般都會預先準備好廣播稿,沒有廣播稿就不會有好的節目效果,我們該怎麼去寫廣播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端午節廣播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小端午節廣播稿

國小端午節廣播稿1

甲:當燦爛的晨曦溫暖著整個校園,採擷一縷陽光,編織七彩的花環。

:留住一絲清風,播撒出希望的明天。

:付出一份真誠,打造愛的世界。

:帶走一片笑容,永遠與我們同行。

合:大家好,紅領巾廣播又和大家見面了。

:我是主持人

:我是主持人

合:本次的紅領巾之音由我們x班為大家準備。

(男)今天的播音是這樣為你安排的:首先我們一起走進聰明小屋,學知識、長見識,瞭解端午節的由來。

(女)其次是:話說安全;最後是溫馨提示。下面請收聽詳細內容。

(女)同學們,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來到了,大家對端午節的知識瞭解多少呢?

(男) 嗨!端午節不就是吃雞蛋、吃粽子嗎?

(女)你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吃雞蛋和粽子嗎?

(男) 不知道,你快給大家說說吧!

(女)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其中以紀念屈原的傳說流傳最廣。相傳,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愛國詩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陰曆5月5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進汨羅江,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擁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個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等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活動很豐富,從早晨天矇矇亮開始,一直持續到正午才結束。

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煮粽子的鍋裡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後,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說吃五月端粽鍋裡的煮雞蛋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裡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晒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男) 真沒想到,在端午節的背後還有如此感人的故事。瞭解了端午節的由來,我想今年的端午節大家一定能過得更有意義。

男: 多少年來,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例,都是告訴大家相同的一個道理:安全隱患無處不在,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時時刻刻注意安全。

女:同學們,安全一直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但又是一個不容我們迴避的問題。安全的隱患是隨處存在的,它就像是一隻凶惡的老虎,時刻窺著我們,隨時向我們進行襲擊,給我們個人和家庭帶來巨大的傷害與痛苦,也給我們國家帶來巨大的損失。那麼,怎樣才能避免這些不幸事故的發生,確保我們的安全呢,我們就得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

男:然而,在生活中,很多同學卻忽視了這個問題。有的同學經常在公路上玩耍,有的同學上下樓梯時互相擁擠,有的同學在沒有大人的陪伴私自游泳,有的同學獨自玩火玩電,有的同學不按要求在體育器械上活動,還有的同學經常攀爬學校及其他地方的圍牆,有的同學在校園裡追逐打鬧等等。同學們,所有這些,都是非常危險的,一不小心就要造成不幸的事故。

女:人的生命是寶貴的,不注意安全,就是在拿我們寶貴的生命開玩笑。同學們,無論我們聽到的還是我們親眼看到的那些不幸事故,都會給我們以深刻的教訓。因此,請同學們要自覺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學會愛護自己,每做一件事,都應該想一想,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這麼做是否安全,用自己的行動確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最後是溫馨提示欄目:

一說到夏天,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熱,夏季是一年當中氣溫最高的時期,但夏季的天氣絕不是用一個熱字可以概括了的。夏季是一年中天氣變化最劇烈、最複雜的時期,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降雨主要集中在這段時間裡。近三十年來北京全年降水量是570毫米,而僅僅夏季的降水量就達423毫米,佔全年降水量的74%,特別是7月下旬和8月上旬,常常是大雨和暴雨的集中期。另外,各種災害性天氣,例如雷電、冰雹、雷雨大風、洪澇、乾旱、颱風等也都多發生於此時。

夏季天氣炎熱,在高溫的環境中人體的很多功能都會發生變化,特別是人體體溫調節、水鹽代謝、消化、迴圈、神經、內分泌系統,這些變化一旦不能很好適應環境,人體就會有各種不舒適感,中暑就是夏季裡最多見的一種情況。另外夏季高溫高溼又是細菌繁殖活躍期,各種傳染病,特別是消化道傳染疾病的多發期。為了能平安度過夏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

合理飲食

多吃清淡少吃油膩食品,多吃一些帶有苦味蔬菜,如苦瓜、絲瓜、苦菜、芹菜等。苦味可以促進食慾,可以清心健腦,可以促進造血功能,還可以洩熱排毒。

動靜適宜

活動鍛鍊應在清晨、上午,一天中相對較涼爽的時段進行,切忌在烈日下鍛鍊。活動強度一定要適量,而且時間不宜過長。

起居有序

由於暑熱使人夜晚睡眠減少,中午要適當休息,以補充睡眠不足。另外在睡覺時一定要注意空調的溫度不可調得太低,一般在26~28℃之間較適宜,還要注意經常開窗通風以使室內空氣潔淨。

著衣科學

夏季著裝要遵循“涼爽、簡便、寬鬆、美觀”的原則。盛夏酷暑有些人喜歡打赤膊,以為這樣可以涼快些,其實並不是這樣。當氣溫接近或超過人的體溫時,赤膊不僅不涼快,反而更熱,因為只有當面板溫度高於環境溫度時,才能通過輻射、傳導散熱。

合:本期的紅領巾廣播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收聽,再見!

國小端午節廣播稿2

同學們:

今天我們來了解關於端午節的知識。

端午節,又被人們稱端陽節、端五節。民間最流行的叫法是“五月節”和“粽子節”。那為什麼叫端午節呢?原來,“端”在這裡就是開始、開頭的意思。“五”和“午”在古代是可能通用的。古人認為,“五”是陽氣始盛之數,因此五月的第一個逢五日就叫“端午節”,也稱“端陽節”。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說可多了,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

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幹,在楚國擔任了重要職務。因為他主張堅決對抗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還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極了,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精神的詩篇,最有名的是《離騷》。後來,秦國軍隊攻佔了楚國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懷抱石塊,跳進了汩羅江。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訊息後,紛紛划著船奔向江中,去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裝進竹筒,扔到水裡,想用江米餵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划著船衝進洶湧的波濤,象徵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寄託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國南方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因此,端午節又成了紀念屈原的節日。

時光如梭,轉瞬間一個學期就要結束了。期末考試一天天臨近,在過去的時間裡我們收穫著快樂,收穫著成功。面對著即將升入更高的年級,大家準備好了嗎?

同學們,記得有一位哲人這樣說過:假如你擁有大地,你就成為一個農民;假如你擁有羊群,你就成為一個牧人;假如你擁有廠房,你就成為一個企業家;假如你擁有的不是金錢和財富,而是選擇的機會,那你就是一個真正的富翁。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才是真正的富翁,因為我們有朝氣有活力,擁有許許多多的機會。

我們匯聚在大泊中心國小,作為泊小的一份子,我們自豪,我們驕傲。在這裡,我們發展自己的個性,培養著自己的能力。

同學們,勤奮出天才,這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它永遠激勵我們不斷地追求、不斷地探索。

期末考試就要到來,讓我們努力學習、刻苦拼搏,認真複習、認真總結,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張):彈去五月的風塵,迎來六月的時光,聽,悠揚的樂曲聲蕩起一片歡樂的海洋,六月,是童年的搖籃;六月,是童年的太陽。

(詹):六月裡陽光明媚,六月裡花香四溢;六月裡歌聲嘹亮,六月裡播撒希望。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小夥伴們,大家好!紅領巾廣播又準時和大家見面了,我是本期播音員,四(1)班的xx

(張):我是xxx,本期內容的主題是——話說端午。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來到了,大家對端午節的知識瞭解多少呢?

(詹):嗨!這個我知道。不就是划龍舟、吃粽子嘛,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其中以紀念屈原的傳說流傳最廣。

(張):相傳,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詹):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張):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詹):端午節的由來還有一種說法,你知道嗎?

(張):這我真的不知道了,趕緊說來聽聽吧。

(詹):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

(張):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詹):原來還有這麼一說啊,今天真是又長見識了。不過端午節的民俗活動我可是知道的。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張):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臺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此外,划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乃至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專案,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端午節還要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詹):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新增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張):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詹):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張):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詹):今天的話題就聊到這裡,希望能讓大家對端午節又有了更深的瞭解,也希望大家能度過一個安全而有意義的端午假期。本期的紅領巾廣播到此結束,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下期再見。

國小端午節廣播稿3

主持人A:各位老師,各位組員:下午好!

主持人B:這學期紅領巾電臺又和你見面了!這個廣播是由我們的第四(2)中隊贊助的。

主持人甲:我是主持人xxx。

主持人B:我是主持人xxx。

女士們先生們,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到了。你對端午節瞭解多少?

嗨!端午節不就是吃雞蛋和粽子嗎?

(女)你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吃雞蛋和粽子嗎?

(男)不知道,趕緊跟大家說吧!

(女)端午節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已有2019年以上的歷史。端午節有許多起源和傳說,其中紀念屈原的傳說最受歡迎。據傳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了楚國的京都。愛國詩人屈原看到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卻又不忍一直放棄祖國。農曆五月五日,寫完懷沙,他把巨石扔進汨羅江,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樂章。屈原死後,楚國人民悲痛欲絕,紛紛湧向汨羅江向屈原致敬。漁民們划船,在河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一個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扔到河裡,說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咬屈原的屍體了。人們看到後紛紛效仿。一個老大夫拿了一罈雄黃酒倒進河裡,說要打暈龍和水獸,免得傷了屈原。後來,由於擔心飯糰會被龍吃掉,人們想出了用印楝葉包裹大米,並用彩色絲綢包裹大米以製成粽子的想法。後來,每年五月初五,都有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等習俗,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活動豐富,從早上的黎明開始,一直持續到中午。

端午節的早上,家家戶戶都吃粽子紀念屈原,粽子通常是前一天包好,晚上煮好,早上吃。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裡盛產的嫩葦葉做成的,也有竹葉,統稱為粽子。粽子的傳統形式是三角形,一般以內髓命名。糯米叫粽子,拌紅小豆的米叫紅小豆,紅棗叫棗粽子。棗餃子的諧音是“早中學”所以吃棗餃是最多的,打算讀書的孩子早中學都可以吃。以前,進士們都要在科舉考試的當天早上吃棗餃。到現在,在中學和大學的入學考試日,家長們早上都要給考生包棗子餃子。

雞蛋一定要在粽子鍋裡煮,有條件的話鴨蛋鵝蛋也要煮。吃了蘸糖的甜粽子後,應該吃蘸鹽的雞蛋。頂級”。據說五月底吃粽子鍋裡的水煮蛋,夏天不會生瘡;把煮好的鴨蛋鵝蛋放在中午太陽下的粽子鍋裡一會兒再吃,整個夏天都不頭疼。

(男)不知道端午節背後還有這麼感人的`故事。知道了端午節的由來,我想今年大家都會有更有意義的生活。

(男)以下為溫馨提醒專欄:

一到夏天,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熱。夏天是一年中最高的溫度,但夏天的天氣絕不能用一個熱詞來概括。夏天是一年中最戲劇化、最複雜的時候,中國大部分地區的降雨主要集中在這個時候。近30年來,北京年降水量為570 mm,而僅夏季降水量就達423 mm,佔全年降水量的74%,尤其是7月下旬和8月上旬,往往是暴雨和暴雨的集中期。此外,各種災害性天氣,如雷電、冰雹、雷雨大風、洪水、乾旱、颱風等。,也經常發生在這個時候。

夏天天氣炎熱,在高溫環境下人體的很多功能都會發生變化,尤其是體溫調節、水鹽代謝、消化、迴圈、神經和內分泌系統。一旦這些變化不能很好地適應環境,人體就會感到不適,中暑是夏季最常見的情況。另外,夏季高溫高溼是細菌繁殖的活躍期,也是各種傳染病尤其是消化道傳染病的多發期。為了安全度過夏天,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多吃清淡少油膩的食物,多吃苦菜,如苦瓜、絲瓜、苦菜、芹菜等。苦味能增進食慾,清心健腦,促進造血,清熱解毒。

(女)最後請欣賞《包粽子》這首歌

(女)今天紅領巾電臺到此結束。

同學們,再見

國小端午節廣播稿4

男: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女:大家早上好。

男:送走紅色五月的輝煌,迎來六月火熱的陽光,

女:小鳥在枝頭上聲聲歌唱,花兒在朝陽裡朵朵綻放,

男:六月,載滿童年的夢想;六月,上演童年的歡暢。

合:六月的歌聲一浪高過一浪,六月的節日,讓我們裝滿幸福,充滿蓬勃的力量。

女:剛剛送走了天真爛漫的六一國際兒童節,我們又迎來了傳統端午節粽子的清香。今天,我們四年二班的全體同學在紅領巾廣播站和大家歡聚一堂,去了解這個有著20xx年悠久歷史的節日,懂得它的由來,知道歷史的滄桑,並暢談我們的美好理想,我是主持人郭思彤;

男:我是主持人李棟禹,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尋到歷史的源頭,體味傳統端午的芳香吧。

女: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賽龍舟,喜洋洋。你們知道兒歌裡說的是什麼節日嗎?

男:是端午節,對吧?

女:對,是端午節。這一天,吃粽子,嘗鹹蛋,劃龍船,掛艾草形成了端午節獨特的風俗。今年的端午節是6月12日,就是本星期三,國家為了更好的宣傳和保護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端午節,還特地放假一天呢。

男:那為什麼叫端午節呢?

女:原來,“端”在這裡就是開始、開頭的.意思。“五”和“午”在古代是可能通用的。古人認為,“五”是陽氣始盛之數,因此五月的第一個逢五日就叫“端午節”,也稱“端陽節”。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說可多了,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

男:這我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幹,在楚國擔任了重要職務。因為他主張堅決對抗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還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極了,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精神的詩篇,最有名的是《離騷》。後來,秦國軍隊攻佔了楚國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懷抱石塊,跳進了汩羅江。

女: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訊息後,紛紛划著船奔向江中,去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裝進竹筒,扔到水裡,想用江米餵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划著船衝進洶湧的波濤,象徵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寄託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國南方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因此,端午節又成了紀念屈原的節日。

男:是啊,同學們,屈原因為熱愛祖國、關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們的愛戴。當我們津津有味地吃粽子、觀看賽龍舟時,不要忘記20xx多年前那位愛國大詩人——屈原。

女:端午節是個特別的節日,南方有龍舟競渡,雄黃酒,那麼,我們生在北方,我們又是怎樣慶祝的呢?

男:這個我也知道,採艾草,做香囊,扎五彩絲線,美好的傳統和人們的宗教情結,讓我們為這個節日平添了幾分靈性與熱鬧,節日是生活給予人們的饋贈,空氣裡都充滿了節日的味道,媽媽在家包好了香甜的粽子,奶奶為我們繡好了香囊,配好了五彩的絲線,就差端午節早上的艾草和雞蛋了,我們相信,端午節的這一天,同學們一定會過的高興,玩的開心的。

女:那麼,就讓我們一起期待節日的來臨吧!

國小端午節廣播稿5

A:當燦爛的晨曦溫暖著整個校園,採擷一縷陽光,編織七彩的花環。

B:留住一絲清風,播撒出希望的明天。

A:付出一份真誠,打造愛的世界。

B:帶走一片笑容,永遠與我們同行。

合:大家好,紅領巾廣播又和大家見面了。

A:我是主持人

B:我是主持人 合:本次的紅領巾之音由我們倆為大家準備。

A:這個星期六就是端午節了,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聰明小屋,學知識、長見識,瞭解端午節的由來。

B:同學們,大家對端午節的知識瞭解多少呢?

A:嗨!端午節不就是吃雞蛋、吃粽子嗎?

B:你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吃雞蛋和粽子嗎?

A:不知道,你快給大家說說吧!

B: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其中以紀念屈原的傳說流傳最廣。相傳,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愛國詩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陰曆5月5日,在寫下了絕筆之作《懷沙》之後,抱石投進汨羅江,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擁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個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等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A:端午節的活動很豐富,從早晨天矇矇亮開始,一直持續到正午才結束。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要用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煮粽子的`鍋裡一定要煮些雞蛋,鴨蛋、鵝蛋之類的,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後,要再吃蘸鹽的蛋“壓頂”。據說吃五月端午粽鍋裡的煮雞蛋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裡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晒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B:真沒想到,在端午節的背後還有如此感人的故事。瞭解了端午節的由來,我想今年的端午節大家一定能過得更有意義。

A:是啊,同學們,屈原因為熱愛祖國、關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們的愛戴。當我們津津有味地吃粽子、觀看賽龍舟時,不要忘記2000多年前那位愛國大詩人屈原。

B:時光如梭,轉瞬間一個學期就要結束了。期末考試一天天臨近,在過去的時間裡我們收穫著快樂,收穫著成功。面對著即將升入更高的年級,大家準備好了嗎?

A:同學們,記得有一位哲人這樣說過:假如你擁有大地,你就成為一個農民;假如你擁有羊群,你就成為一個牧人;假如你擁有廠房,你就成為一個企業家;假如你擁有的不是金錢和財富,而是選擇的機會,那你就是一個真正的富翁。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才是真正的富翁,因為我們擁有許許多多的機會。

B:同學們,勤奮出天才,這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它永遠激勵我們不斷地追求、不斷地探索。

A:期末考試就要到來,讓我們努力學習、刻苦拼搏,認真複習、認真總結,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合:最後,祝同學們在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中取得滿意的成績。

國小端午節廣播稿6

許:蕩起漿,推開浪,龍舟下水喜洋洋。

黃:艾草青,粽米香,戴香包,喝雄黃,又是一年端午到。

許:老師們,黃:同學們,合:大家下午好!

黃:我是黃x

許:我是許得洋

黃:不用多說,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的就是端午節!

許: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我國人們以祛病防疫的節日,後來傳說愛國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也同時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以圍繞才華橫溢、遺世獨立的楚國大夫屈原而展開,傳播至華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盡皆知,追懷華夏民族的高潔情懷。

許:與這愛國精神相比,我更喜歡吃粽子。黃x你就給大家講講粽子吧!

黃:好的!粽子是端午節漢族的傳統節日食品,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傳說是為紀念屈原而流傳的,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現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但內含的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鹹蛋粽等等。

許:哇......眼睛應接不暇啊......

黃:算了吧(致200米運動員廣播稿)你,就你沒吃過。

許:可別小看我,我一口氣還能吃九個粽子。

黃:哦?還真有些本事。

許:還不僅如此呢!我還去看了龍舟賽。

黃:賽龍舟可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很流行,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會末期。你可看對了!

許:那可不!

黃:說了那麼久,不如我們講一個小笑話吧!

許:端午節那天,岳母做了粽子招待的外國女婿,可是晚飯太豐盛了,於是岳母把粽子打包讓女婿明天吃早飯,並告之:

黃:“只要放在微波爐裡熱一熱就可以吃了。”

許:女婿領旨回家。

黃:第二天上午,岳母打電話給女婿詢問:“粽子的'味道還可以吧。”

許:女婿支吾著回答:“裡面的飯和肉很香的,只是......只是......”

黃:“只是什麼?”

許:“只是外面的生菜有點硬,吃完覺得胃痛了。”

黃:好一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烏龍女婿啊!

許:但是!他和我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愛吃粽子!愛端午!

黃:沒錯!

許: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

黃: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

合: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黃:老師們,同學們,合:大家下期見!

國小端午節廣播稿7

故鄉的端午節,浸透著一種濃濃的鄉親、親情。下面有整理的國小端午節主題校園紅領巾廣播稿,歡迎閱讀!

獅子輕輕吼了一聲,說:"天神真是瞭解我啊!我今天來的確是有事相求。因為儘管我的能力再好,但是每天雞鳴的時候,我總是會被雞鳴聲給嚇醒。神啊!祈求您,再賜給我一個力量,讓我不再被雞鳴聲給嚇醒吧!"

(男)尊敬的各位老師;

(女)親愛的小夥伴們;

(合)大家好!

乙:《走進新時代》唱出了必勝的信心,國歌、隊歌表達了我們的心願。甲:祖國在歌聲中從昨天走到今天,我們在歌聲中大步向前!

(男)彈去五月的風塵,迎來六月的時光,

(女)聽,悠揚的樂曲聲蕩起一片歡樂的海洋,

(男)六月,是童年的搖籃;

(女)六月,是童年的太陽;

甲:雨果是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有一回,他為了創作一部新作品,便緊張地投入工作中。可是,不斷有人來邀他赴宴,出於禮節,他不得不去,為此浪費了好多時間。最後,他想出一個絕妙辦法,把自己的頭髮剪去一半,這樣,他就不好出去會客,留在家中專心致志地埋頭創作。正是因為他如此珍惜時間,雨果才能不斷地奉獻鉅著給人們。

A:十一的鮮花絢麗多彩;十一的陽光和煦溫暖。美好的日子裡,我們不會忘卻烽火硝煙的抗戰歲月;美好的日子裡,我們一起唱響那首首烽火戰歌。共同去感受先輩曾經的激情,一起用歌聲唱響我們的愛國情!

(合)六月,是我們大家的節日,我們在這裡放飛希望。

(男)小螺號校園廣播現在開始播音。我是主持人王威。

(女)我是主持人吳琳琳。

我是xx班的xx,我是xx班的xx。接下來是廣播時間,本次的欄目有校園直通車、美文欣賞以及校園點歌臺。請您靜靜聆聽,用心感受。

(男)今天的播音是這樣為您安排的:首先我們一起走進聰明小屋,學知識、長見識,瞭解端午節的由來。

(女)聽故事談收穫,歡迎您走進童話城堡;藝海泛舟、快樂寫作,優秀作品請您欣賞;

(男)開心驛站,話說六一;最後是溫馨提示。下面請收聽詳細內容。

(女)同學們,歡迎您來聰明小屋做客。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來到了,大家對端午節的知識瞭解多少呢?

(男)嗨!端午節不就是吃雞蛋、吃粽子嗎?

(女)你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吃雞蛋和粽子嗎?

乙:中秋節與元宵節和端午節並稱為我國三大傳統佳節。究中秋節之來源,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神話傳說有著密切的關係。

(男)不知道,你快給大家說說吧!

(女)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其中以紀念屈原的傳說流傳最廣。相傳,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愛國詩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陰曆5月5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進汨羅江,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擁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個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等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活動很豐富,從早晨天矇矇亮開始,一直持續到正午才結束。

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煮粽子的鍋裡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後,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說吃五月端粽鍋裡的煮雞蛋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裡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晒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男)真沒想到,在端午節的背後還有如此感人的故事。瞭解了端午節的由來,我想今年的端午節大家一定能過得更有意義。

謝謝大家的收聽。

感謝您的閱讀,祝您生活愉快。

國小端午節廣播稿8

甲:當殘暴的晨光暖和著整個校園,採擷一縷陽光,編織七彩的花環。

:留住一絲清風,播撒出盼望的來日。

:付出一份真摯,打造愛的世界。

:帶走一片笑顏,永遠與我們同行。

合:大家好,紅圍巾廣播又和大家會晤了。

:我是主持人

:我是主持人

合:本次的紅領巾之音由我們六(1)班為大家預備。

(男)今天的播音是這樣為你部署的:首先我們一起走進聰慧小屋,學常識、長見識,懂得端午節的由來。

(女)其次是:話說安全;最後是溫馨提示。下面請收聽具體內容。

(女)同學們,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來到了,大家對端午節的知識瞭解多少呢?

(男)嗨!端午節不就是吃雞蛋、吃粽子嗎?

(女)你曉得端午節為什麼要吃雞蛋和粽子嗎?

(男)不知道,你快給大家說說吧!

(女)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年齡戰國時代,至今已有2019多年的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良多,其中以紀念屈原的傳說傳播最廣。相傳,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愛國詩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犯,痛澈心脾,然而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陰曆5月5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進汨羅江,以本人的性命譜寫了一曲絢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屈原逝世後,楚國庶民哀痛異樣,紛紛擁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往返打撈他的.真身。有個漁夫拿出為屈原籌備的飯糰、雞蛋等食品,“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材了,人們見後紛紜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免得損害屈原。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當前,在每年的蒲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等風氣,以此來留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運動很豐盛,從凌晨天矇矇亮開端,一直連續到正午才停止。

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普通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情勢為三角形,個別依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從前讀書人加入科舉考試確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測驗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煮粽子的鍋裡必定要煮雞蛋,有前提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後,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說吃五月端粽鍋裡的煮雞蛋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裡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晒一會再吃,全部夏天不頭痛。

(男)真沒想到,在端午節的背地還有如斯感人的故事。瞭解了端午節的由來,我想今年的端午節大家一定能過得更有意思。

男:多少年來,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例,都是告知大家雷同的一個情理:安全隱患無處不在,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時時刻刻注意安全。

女:同窗們,保險始終是一個繁重的話題,但又是一個不容咱們躲避的問題。安全的隱患是隨處存在的,它就像是一隻凶狠的老虎,時刻窺著我們,隨時向我們進行襲擊,給我們個人跟家庭帶來巨集大的傷害與苦楚,也給我們國度帶來偉大的喪失。那麼,怎麼才幹防止這些可憐事變的產生,確保我們的平安呢,我們就得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

男:然而,在生活中,很多同學卻疏忽了這個問題。有的同學常常在公路上游玩,有的同學高低樓梯時相互擁擠,有的同學在不大人的陪同擅自游泳,有的同學單獨玩火玩電,有的同學不按請求在體育器械上活動,還有的同學時常攀登學校及其餘處所的圍牆,有的同學在校園裡追趕打鬧等等。同學們,所有這些,都是十分危險的,一不警惕就要造成不幸的事故。

女:人的生命是可貴的,不注意安全,就是在拿我們名貴的生命開玩笑。同學們,無論我們聽到的仍是我們親眼看到的那些不幸事故,都會給我們以深入的教訓。因而,請同學們要自發加強自我維護意識,學會愛惜自己,每做一件事,都應該想一想,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這麼做是否安全,用自己的舉動確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國小端午節廣播稿9

老師同學們!

端午節,門口放滿了艾,香香滿滿,吃粽子,灑白酒,把龍舟下水。這些都是端午節最熱鬧的活動。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節奏的加快,外來文化的大舉入侵,中國人不再在意流傳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而是將目光轉向“聖誕節”“愚人節。面對這種情況,我們不得不感到難過,發出“端午節不再是姓“中等”這樣的問題。

據可靠訊息,當我們還沉浸在西方節日的笑聲中時。一個亞洲國家即將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端午節為其文化遺產,並已被列入國家遺產名錄。

聽到這種訊息,國人除了驚訝和尷尬。這不僅僅是一個傳統節日的得與失,不僅僅是幾個慶典的缺失,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中國傳統節日,保留了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加強和洗禮。如今,這個有著20xx年以上歷史的傳統節日,

不用說,這麼多年來,中國的傳統節日似乎總是離不開吃。端午節吃粽子,清明節吃綠餃子,元宵節吃餃子,中秋春節吃月餅——你不想吃大魚大肉。農耕社會對飢餓的恐懼形成了中國傳統節日最鮮明的習俗——吃飯。如今,滿足溫飽的人們正在全面走向小康社會。他們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傳統節日的吸引力突然失去了它獨特的魅力。

在繼承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我們保持“聚寶盆。但不擅長保護和挖掘。比如當代有多少年輕人熟悉並會使用繁體字?連字都不懂怎麼理解古文化?再比如造紙。由於中國造紙的工業化生產,傳統手工業喪失了。很多優質的宣紙只能在日本或者韓國買。它們不僅繼承了我們傳統的造紙技術,而且有了新的發展。以端午節為例,它融入了周邊國家的文化,形成了獨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節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聞名於世。在韓國,端午節被稱為輪子節,這是一個祈禱水稻移植后豐收的日子。長期以來,中國人注重創新,但他們往往忽視對傳統的堅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導致精神斷層甚至扭曲,精神文明的第二個斷層會帶來什麼?有句話說的好:只有國家的才是世界的。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如何保護和傳承我們的傳統文化顯然是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國外節日的繁榮與傳統節日的疲軟形成對比,凸顯了這個問題的緊迫性。

事實上,不僅是傳統節日,整個中國民俗文化的生存環境都面臨著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的挑戰。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憑藉強大的綜合國力、先進的科技手段和發達的文化傳播手段,積極傳播西方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傳統民俗文化生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中國傳統節日豐富多彩,文化內涵豐富,儲存了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我們必須對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蹟感到敬畏,並給予高度重視。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棟樑,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的傳承。同學們,不要忽視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讓中華文明在中國徹底繁榮起來!

國小端午節廣播稿10

(序曲)播放音樂

甲:敬愛的老師

乙:親愛的同學

合:大家早上好!紅領巾廣播又和大家見面了。

甲:我是405班的xxx

乙:我是405班的xxx

合:同學們、老師們,很高興,在這美好的.時光能和你們相聚在紅領巾廣播,希望我們能帶給你快樂,給你留下美好的回憶。

甲:五月,踏著初夏矯健的步伐向我們走來,迎著它燦爛的朝陽,合著它快樂的節拍

乙:五月,陽光炸響了豆莢,藍天與白雲牽手,點燃了我們心中激揚的情。

甲:xxx,說起五月,我倒要考考你,你知道五月都有些什麼節日嗎

乙:這可難不倒我五月一日是勞動節,五月四日是青年節,五月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五月十二日是護士節,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等等。

甲:哇!五月份的節日真多啊,怪不得要稱它為繽紛五月呢。

乙:是啊,那你知道今年的端午節是在那一天嗎

甲:我知道啊,是今年的6月6號。那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乙: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等等但千百年來,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絡在一起。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甲:說起端午節啊,我覺得不得不說的就是吃粽子了。

乙:端午節吃粽子,這可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習俗。

甲: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乙:原來端午節有這麼悠久的歷史,這麼多的風俗習慣,同學們你們瞭解了嗎

國小端午節廣播稿11

男:這是一個流傳千年的節日。

女:追思一種不朽的精神情懷。

男:二零零九年五月二十八日法定假期的首個端午。

女:一個永恆的紀念,成就一個國家的偉大記憶。

男:就是這樣的一場地震讓今年傳統的端午節變得如此的特別,汶川大地震使許多人清晰認識到生命的脆弱與無常。在今天的廣播節目裡,已不再是僅僅為了紀念遠離我們兩千多年前的屈原,更是為了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梳理心情、分享感悟。

女:端午節是夏季裡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一般傳統的說法,都認為端午節源自於紀念屈原的活動。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人,22歲時就已官居左徒、三閭大夫,輔佐楚懷王。其時楚懷王很器重他,但卻遭到貴族子弟和臣的嫉妒和詆譭。楚懷王因某種原因,沒有接受屈原關於聯齊抗秦的主張,被說客張儀騙到秦國軟禁了起來,逼他割地獻城。楚懷王因憂慮成疾,不久便死在秦國。訊息傳到楚國,屈原悲憤欲絕,上書請求頃襄王選將練兵,為懷王報仇。但頃襄王寵信佞,不思振復,將屈原削職放逐江南,三年不復相見。秦國一看時機成熟,出兵攻下了楚國的郢都。屈原救國的願望破滅了,他在極度憂憤悲慟的心境下,於公元前(時年62歲)農曆五月五日縱身投入波濤洶湧的汨羅江。當時楚國人民因捨不得這位賢臣的死去,聞訊後紛紛划船去追他,但追至洞庭湖上,已不見蹤影。這便形成了每年此日為端午節的說法。

男:這是一個衛生清潔的節日。

女:這是一個色彩斑斕的節日。

男:這是一個甜香可口的.節日。

女:這是一個交響震天的節日。

男:不管這臺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傳統節大戲有過多少的版本和主角。它最終註定要成為愛國詩人屈原的專場,正是他的縱身一躍,最終完成了對這個日子的點化。

女:從此,這個節日所有最初的意義和習俗,都讓位於人們對愛國詩人的永久悼念,人們對

自然

的崇拜,被賦於了人文底蘊。

男:又是端午,又是我們最重要的一個節日。這是5.12汶川地震之後我們迎來的第一個傳統佳節,每逢佳節倍思親,此刻,我們更加思念那些在汶川大地震中逝去的親人。,寫下了我們深情的懷念,並且向世人昭示在大災難之後中國人必將在悲痛中凝聚起不屈的力量,勝利一定屬於英雄的中國人民。

(背景音樂起)

女:我們向遇難同胞致哀,向那些在黑暗中寂滅的生命致哀,向那些與死神不屈抗掙的生命致敬,向那種生死瞬間的人間大愛致禮。他們是父親母親兒女兄妹,是我們血脈相連的骨肉同胞,是共和國無法割捨的摯愛。

男:汶川大地震,是對脆弱生命的無情摧殘。也是生命意志的永恆見證。殘垣斷壁之下,不管是否創造了生命奇蹟。他們的執著他們的不屈,他們的堅韌他們的渴望,都將作為人類的共同記憶,永遠留在我們的生命裡。

國小端午節廣播稿12

甲:敬愛的老師們!

乙:親愛的同學們!

甲、乙:“小龍人”廣播站又和大家見面了!

甲:我是今天的主持人。

乙:我是今天的主持人。

甲:下週四就是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今天的“小龍人”廣播進行端午節的專輯報道!

乙:是的,端午節,又被人們稱端陽節、端五節。民間最流行的叫法是“五月節”和“粽子節”。那為什麼叫端午節呢?我來跟大家說說吧。

原來,“端”在這裡就是開始、開頭的意思。“五”和“午”在古代是可能通用的。古人認為,“五”是陽氣始盛之數,因此五月的第一個逢五日就叫“端午節”,也稱“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各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二、端午節傳說: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這裡僅介紹以下四種:源於紀念屈原

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幹,在楚國擔任了重要職務。因為他主張堅決對抗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還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極了,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精神的詩篇,最有名的是《離騷》。後來,秦國軍隊攻佔了楚國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懷抱石塊,跳進了汩羅江,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是啊,同學們,屈原因為熱愛祖國、關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們的愛戴。當我們津津有味地吃粽子、觀看賽龍舟時,不要忘記2000多年前那位愛國大詩人——屈原。

三、端午節的習俗: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賽龍舟、端午食粽、佩香囊、懸艾葉菖蒲。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專案,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比賽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後決定名次。我國各族的龍舟賽略有不同。漢族多在每年“端午節”舉行,船長一般為20—30米,每艘船上約30名水手。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新增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四、端午節詩選:端 午(唐)文 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競 渡 歌(節錄)(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節 令門.端 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這一期的“小龍人”廣播到此結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