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端午節週記範文彙總7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82W

時間是箭,去來迅疾,轉眼一週又結束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現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寫週記,就是在準備寫週記吧。你所見過的週記應該是什麼樣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週記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端午節週記範文彙總7篇

端午節週記 篇1

端午的腳步走近了,在端午節的習俗裡,最重要的就是吃粽子。早在街上、電視上看見許多食品店在做粽子的宣傳,也早早的看見許多人提著一大包的粽子從我面前走過,端午節的氣息愈來愈濃。

最近上學前,我還照樣吃著麵包的時候,總會聞到一股香氣撲鼻而來,我知道,是粽子的味道,一定又是隔壁吃粽子了,我壓制住口水,好想也來一個粽子吃。於是放學回家,我便要媽媽給我買好多粽子,而且裡面要夾不同的料,媽媽爽快地答應了。第二天剛起床,我意外的看見桌子上放著一袋粽子,不顧三七二十一地拿起那袋粽子,哇,還熱乎乎的,我似乎已經聞到它的香味了。我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完,這是第一次動作這麼快。我挑了最大的那個,用剪刀剪開繩子,小心翼翼地剝開葉子,剝好後的粽子被我裝進一個新的塑料袋裡,在泡好牛奶後,配著牛奶一起吃,發現裡面是我最喜歡的蛋黃,好想配上電視裡的一句廣告:這味道,不敢相信!

粽子不僅這麼好吃,真沒想到,用粽子居然也可以獻愛心。

有天吃晚飯,我們照常邊吃邊看新聞,在電視裡,報道出一則“賣粽子,獻愛心”的新聞。賣粽子的都是一些上年紀的大媽,那些粽子也都是這些大媽們手工製作的,幾個粽子放在一籃子裡,只要有人捐出100元,就可以拿走一欄,以此類推,然後將收到的愛心款,捐給那些十分困難的孩子,電視裡看到很多人都主動的捐款,真沒想到,用粽子也可以獻愛心。那些大媽用自己的汗水包出粽子,那些過路人用自己的勞動賺來的錢,都獻給了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我們平時總看見一些負面的訊息,其實在我們身邊,就在端午節即將來臨的這一天,我也看見了許多感人的一面。

端午節的腳步近了,我想今年的端午節會給我許多快樂,許多啟發。

端午節週記 篇2

大家知不知道農曆五月初五,是什麼日子?是“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人的節日。過幾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了,這個節日我們全家人都非常地期待,為什麼?讓我來說說吧!

每一年的“端午節”我家的母親大人都會煮好多很好吃的粽子來給我們吃,說要應節,一開始我不懂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到我讀國小的時候老師告訴了我原因,原來“端午節”是祭拜一個偉人而命名的。端午節前的一個星期我都會在家裡幫我媽媽手,一起整粽子來慶祝節日的到來,我把紅豆,綠豆分開來,然後媽媽就來包粽子,這個時候我是最開心的,因為可以跟媽媽一齊工作。大家有講有笑,粽子都是包得非常得精緻,這是我媽媽獨特的技術來的,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婆婆教他的。粽子包好後我們就把它放入窩裡滾熟它過多差不多一個小時就可以全熟了!

端午節還有另外一個特色,就是“游龍船”因為我家旁邊有一條河湧,每年都會有好多公社的龍船經過,每年我都興高采烈的看著一艘一艘的龍船經過,每年聽著“咚咚咚….”的聲音,看著龍船上的人興高采烈的踩著龍船大叫,人特別的醒神,我每年都是有一個幻想,就是如果我能坐上去向路過的人大叫,感覺會是怎麼樣的?心裡聽著聲音都會有種激動,我和姐姐目不轉睛得看著船經過,每隻龍船都有著不同的特點,有些掛著旗子,有些掛著雞毛掃,等等,讓龍船非常生動神氣,每當船上的人叫一聲,我跟著姐姐都也會叫一聲,大家有個呼應,令節日氣氛搞到高潮。

這是我每年“端午節”過的情況,不知道大家的端午節是怎麼過的呢?

端午節週記 篇3

今天是個快樂的端午,媽媽和奶奶帶我出去玩。我們的目的地是去大福源,我們先來到買吃的地方,媽媽和奶奶買了許多我愛吃的東西:桃子、香蕉、果凍、蝦條、沙琪瑪、各種口味的粽子、魚頭、雞腿等等,我可高興了!

然後,媽媽和奶奶帶我去世宇娛樂城裡玩遊戲機,我玩了賽車、和田咚的打鼓、幸運機等,我們還得了許多票。玩完以後,媽媽和奶奶帶我去吃飯。我吃了一些小菜、雞腿、米飯、木瓜生魚湯,我吃得很飽,還喝了一些蔬菜汁和橙子汁,就更飽了。最後,媽媽、奶奶和我就依依不捨地回家了。

我覺得:今天可真是個特別開心又非常難忘的端午啊!

端午節週記 篇4

芭蕉綠了櫻桃紅,歲月太匆匆。一眨眼,又到了粽子飄香的時侯,我懷念起故鄉的端午節來。

每到農曆5月七年級,天才矇矇亮,母親便叫醒我說:“快起來,割艾草、菖蒲去。去晚了,就割不到了!”

哦,端午節又到了。我便歡天喜地的來到年年割艾草、菖蒲的野地裡,割了一捆回來,幾乎是每一個大門及房門口都掛上一副。一大清早,整個村子裡,散發著濃郁艾草、菖蒲的馨香。

早飯吃過後,不用母親吩咐,便邀好幾個夥計上山去摘箬竹葉扎粽子了。

其時的家山,新竹成林,蟬鳴嘶嘶。還有滿山的芒花,開得紅豔似火,“或一簇簇,或一片片,乍看似少女的笑靨,彷彿又如天邊的彩霞。”

箬竹葉一般長在地勢較陰的山坳裡。其竿細細,其葉碩大。山風吹來,葉葉相撞,沙沙作響。摘箬竹葉,要揀新葉,用拇指和食指夾住葉片,中指一頂葉柄,“啪”的一聲脫落。

我們這些孩子們,在故鄉的懷抱裡,這山望著那山高地跑著,跳著,留下一路歡笑。我們比著,誰摘得箬葉多,誰摘的箬葉大。

箬竹葉摘回家後,母親拿到鍋裡淖過,再拿到清亮的溪水裡,一張張洗刷乾淨,就開始包紮粽子了。母親把箬竹葉捲成圓錐型,然後用飯勺,填進糯米,用筷子插實,包好,將嫩竹篾一捆,一隻只稜角分明的粽子便紮成了。

糯米需淘洗乾淨,晾乾,用少量的鹼和之。有時還在粽子中包上一些紅豆、紅棗、花生米及臘肉,味道就更好。

粽子紮好便是晚上了。晚飯過後,父親把粽子放在鍋裡,用準備好了的乾柴煮上三四個小時,再讓它燜到第二天天亮。食之,粽子餘溫尚存,還帶著濃郁的箬竹葉的清香。

粽子從八年級一直吃到初五。到初五那天,母親還要做包子,煮鹽水蛋,煨大蒜子。對了,母親還在蛋殼染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我的脖子上。這種意謂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蛋當然是越大越好,如果能在脖子上掛上一個大鵝蛋那就雄壯了。玩膩了,就用蛋打架,誰的蛋碰破了,就吃掉。最後留下的就勝利者了。

到了傍晚,母親把艾草、菖蒲收起來,蘸雄黃酒,撒到屋的每一個角落,消毒避蟲。還在我們的額頭上,手背上,腳背上塗一些雄黃。

故鄉的端午節,浸透著一種濃濃的鄉親、親情。

端午節週記 篇5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今天,咱們就說說家鄉端午節的粽子。

我們年年都過端午節,可你們知道麼,端午節還有一個歷史故事呢。說有那麼一天,我國的愛國詩人屈原跳河自殺。他死後,人們為了不讓水中的魚吃掉屈原,於是就創造了‘粽子’讓魚吃。只有將魚餵飽了,才不會吃掉屈原。水下漆黑,將粽子餵給魚,魚才會給屈原指明方向。

粽子,歷史悠久,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晉代的時候,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宋朝的時候,已有“蜜餞粽”元、明時期,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

記得小時候,每當端午節,奶奶和媽媽就要開始著手準備包粽子的材料,我看著她們忙碌的身影,我也加入了進去。期待著粽子的出鍋。過了幾小時,粽子熟了。我慌忙的抽出一個粽子,好甜呀!大米入口即化,真是好吃!

端午節吃粽子,就像春節吃餃子一樣天經地義。吃粽子的習俗,會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端午節週記 篇6

今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在這麼特別的日子裡最注重的一項活動就是包粽子,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稜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

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 我暈!感情粽子包出四個稜角是方便用細線繫著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裡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

因為從鍋裡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於從鍋裡“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裡,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裡面金黃鬆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每逢端午,華東的江浙一帶,老百姓喜歡晚上劃龍船,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而貴州的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

端午節週記 篇7

今天是端午節,我吃完早飯就出去玩了,直到快午飯的時候才回來,到家後,我發現我家多了幾個看起來特別精緻的粽子。

於是,我就問媽媽:這麼精緻的粽子是從哪來的?媽媽說:“是對面的鄰居送的,他家自己包的”。

以前我家衣服被風吹掉到樓下,是對面的鄰居幫我們撿回來;以前有好吃的東西,也是對面鄰居送我們的,媽媽經常送給他們一些好吃的東西。媽媽常說:“鄰里之間相互相幫助、互相關心、互相愛護。”

吃著鄰居送來的精緻的粽子,我覺得非常的好吃,因為在這精緻的粽子裡,包含了,鄰里之間的關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