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作文9篇【經典】

來源:果殼範文吧 2.69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端午節的作文9篇【經典】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端午節的來歷有許多說法,下面我就給大家說說吧!

一種來歷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生於楚威王五年夏曆正月初七,或謂生於楚宣王二十七年,卒於楚襄王九年。以祭祀屈原,為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就是我們吃到的粽子。

第二種說法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說法還有很多很多,正等著大家去找呢?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在中寧縣石空鎮新渠稍村。那裡的粽子很特別。奶奶是村裡包粽子的.高手。奶奶包的粽子有稜有角,一個粽子足足有半斤多,人們都稱這種粽子為“羊角粽子”。

每逢端午節,奶奶提前到蘆葦湖邊摘好粽葉,到集市上買回糯米,精選出最好的紅棗,就可以包粽子了。每次包粽子前,奶奶早早地把糯米泡上,然後把紅棗煮熟就可以開始包粽子。奶奶先把粽葉捲成羊角的形狀,然後放一點糯米,再添一個紅棗,再放糯米,再添棗子,如此反覆幾次,再將粽子捆好就把粽子包好了。然後將包好的粽子放到鍋裡煮大半個小時就煮好了。遠遠就聞到粽葉的清香味。

吃了後不僅讓人感到十分粘香可口,而且看到粽子的模樣感到十分稀奇。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紀念屈原以身殉國,填入汩羅江的日子。為了不讓魚蝦們把屈原身體上的肉吃掉。人們就用粽葉包裹著糯米投入江裡,並且人們也要吃粽子、鹹鴨蛋,在家門前掛菖蒲和艾草,人們還要舉行賽龍舟。

首先是包粽子,要把竹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在準備好綠豆、雞蛋黃、肉等材料做餡。再把長長的竹葉摺疊,圍攏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稜角。然後把餡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均,最後把竹葉包著的粽子做四個角的形狀。包粽子最後一道工序是:用棉線繩包好粽子,不然粽子在煮的過程中就會鬆開。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裡,水要漫過粽子,用猛火煮,大約一個小時後,改用文火煮三十分鐘。等粽子熟了以後,就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

然後是划龍舟,千姿百態的各式彩龍在江面遊弋,有的舒展著優美的.身姿,有的搖頭擺尾,有的神采奕奕。當划龍舟比賽開始時,各色各樣造型的“蛟龍”如箭裡弦,欲爭群龍之首。此時,健兒們狠勁猛劃,奮力衝刺,兩岸滾起陣陣“加油”的聲浪。

端午節不僅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還是一種古老的傳統。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有人說過端午節要賽龍舟、吃粽子、飲菊花酒,但我的家鄉確不是這樣。

每當端午節來臨之際,家鄉小河邊的蘆葦已經長大了,在清清淺淺的小溪裡隨風擺動,在那裡向小朋友不斷招手,好像在說:“端午節快到了,你們大家來採蘆葦,別忘了來找我。”竹筍頑強地從土地裡鑽出來,搖搖身子,來湊熱鬧,順便帶給我們一些竹筍葉,好像在喊叫:“快來羅!多麼嫩的葉子呀!過了這個村,沒了這個店!”

農曆五月是一個燦爛的春天,我們這些小孩子都忙得不易樂乎,拿起小籃和大夥蹦蹦跳跳來到河邊,動起手,別看我們小,但打蘆葦葉的速度可不慢。大家像比賽似的,搶著打。不一會兒,我們的籃子裡裝得滿滿的,一眼望去蘆葦像被拔去新衣裳。蘆葦打好了,我們又來到竹林,竹筍已經長成青竹,身上的葉子也落了下來,我們撿在青竹旁邊的落下來的葉子。但我們不會去掰那些新的沒有落下來的竹筍葉。因為下面的竹子還沒長好,拔去之後,下面的竹子會壞掉的。

收穫滿滿的我們高興得回家了。媽媽把蘆葦葉和竹葉煮了一下再撈出來,把糯米泡好,準備好臘肉和紅棗。要開始包了,把三四張蘆葦葉放在一張竹葉中重疊在一起。小孩子也七手八腳動起來,把好好的粽子包的`歪歪扭扭的,粽子煮好以後,香味四溢,看著自己包的粽子想笑,但吃起來還是津津有味。我們把自己的粽子拿著四處跑和別人交換著吃。

我們的家鄉的端午節是這麼與眾不同,是這麼熱鬧。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今天是5月27日星期三。 快到端午節了,我們學校可以休息三天,我為這個時刻的到來而高興。

晚上,我把作業做完了,開始看電視,哎!電視裡香港有些頻道的節目已經在放怎麼樣過端午節了。大家都知道農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有首兒歌是: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看著電視上那一個個又大又好吃的粽子,我忍不住流下了口水。這時媽媽剛好走進來,看見我這樣子,忍不住笑了“看你那眼饞的樣子,明天就去買粽葉回來包給你吃。”我高興的歡呼起來。

第二天,端午節到了,媽媽買來了粽葉在廚房裡包粽子,在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赤豆和大棗,包成三稜形的粽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裡足足煮上三、四個小時,之後媽媽把粽子泡在備好的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粽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粽子,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

可以這樣說,沒有一種食物能像粽子一樣寓意豐富,粽子的形狀稜角分明,象徵著屈原的'人格稜角分明,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粽子的裡面包一些赤豆和一顆紅棗,象徵著屈原的赤膽忠心……總之,粽子表達了人們對屈原的無比敬重,對未來生活的無比熱愛。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今天,媽媽告訴我,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假期了。我有些奇怪地問媽媽:“端午不就是吃粽子嗎?還要特地放一天假,就是為了讓大家好好地吃粽子?”媽媽說:“看來你對端午節還不大瞭解哦,上網查查資料吧,你就會知道,端午可不是簡單的粽子節呢。”

上了百度,在搜尋欄裡輸入“端午”——呀,真讓我大開眼界啊,一下子就搜到了3,950,000多個結果,看來比最紅的小瀋陽還熱門呢。

我開啟幾個網頁看看,端午真是個很有意思的節日。端午也稱端五,“端”的意思相當於“初”,“端五”也就是“初五”;端五的“五”字與“午”相通,因為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關於端午節的來歷,也有好幾種說法,分別是紀念屈原、紀念伍子胥、紀念孝女曹娥、紀念革命女詩人秋瑾、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崇拜龍圖騰的部族——百越族的.祭祖節。

而端午節的風俗,就更是數不勝數……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那天下午,我還沒從歡慶端午節活動的快樂中鎮定下來,媽媽就問了我幾個可愛的問題:“茁兒,你知道端午節的習俗嗎?”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吃粽子、賽龍舟……呃,還有什麼?”媽媽嘆了口氣:“唉,現在人把很多古老而又美麗的習俗都給遺忘了。我們小時候,端午節可是盛大的節日之一呢!”

我馬上撲到媽媽身上,撒嬌地說:“媽媽,給我講講嘛!”媽媽清了清嗓子,給我講起了生動的故事:“小時候,端午節那天,太陽沒出來的時候,小孩子就要去山上撿艾草。在山上,哥哥姐姐會告訴你艾草是什麼樣的,知道後,你馬上就會發現,山野遍地都是艾草!隨後,我們就把艾草上的露珠當作寶貝了!”“露珠怎麼可以當寶貝呀?露珠就是露珠!”我非常納悶。

“我們把艾草上的露珠拍在眼睛上,就能看的更清楚,拍在嘴巴上,能說出更好聽的話語,拍在耳朵上,能聽的清清楚楚,拍在鼻子上,花香就會溫暖你的`世界。”媽媽一邊說著,一邊閉上眼睛,彷彿真看到了那些美好的往事,聞到了鮮花的清香。

我彷彿也看到了可愛的媽媽,那時候她和我一樣小,兩條小辮子在身後甩著,興高采烈地把露珠拍上自己的五官和身體,嘻嘻地笑著,媽媽,真可愛!

“茁兒,當我們採完了艾草,就把它們掛在門上,那時候,大舅、大姨媽和我都不是很高,於是,我就爬到大舅肩上,大姨媽在下面拿著艾草,扶著我,我們便把門用艾草團團地裝飾起來,任何一個角落都不放過,不過,一定要記住,要在太陽出來前完成哦!”

我又看到大舅扛著媽媽,大姨媽扶著媽媽,一心一意地裝飾著大門的畫面,大舅雖然很累,但是,你看,他笑的比誰都開心!

“媽媽,你不累嗎?那麼早起床?”我不解地問。“當然不累,我們早就盼望著端午節了呢!”媽媽朝我眨眨眼睛。

“接下來,我們抱著剩下的艾草,走進家裡,姥姥就會給我們做美味的艾草煮雞蛋,那雞蛋有著艾草的香味,有著淡淡的青綠色,那是最美味的一頓早餐,不但有雞蛋和艾草,還有飄香四溢的粽子呢!”我舔了舔嘴,真是垂涎欲滴了呢!

“那天晚上,當我們上床睡覺以後,姥姥和姥爺就用五彩線編成小手鍊,戴在我們的手上和腳上,因為端午節過後,各種各樣的毒蟲都開始活動,有了五彩線和艾草,就能避免各種顏色的毒蟲了!”我開始嚮往媽媽小時候,好想過一個那樣的真正的端午節呀!

我也好想回到媽媽生活的地方,放慢生活的節奏,去過一個有趣的端午節!

美夢成真了!

今天早晨,我一醒來,發現腳癢癢的,覺得應該是一根頭髮,就沒在意,但是,癢癢的感覺總是不好受,一低頭,發現一根五彩線在我腳上歡快地笑著,揮著它們的小手,我歡快地叫了起來,我感覺到了端午節愉快的身影!

雖然已經十一點多了,我和老爸還是把艾草掛了起來,在門上,在陽臺上,處處可以聞到清香,艾草朝氣蓬勃地豎立在那裡,一陣微風吹來,陣陣清香就飛入家中,彷彿我被古老的端午節緊緊擁抱著。

掛艾草可不是簡單的事兒,爸爸拿著艾草,我拿著線站在旁邊,緊張地看著爸爸的手快速地纏著,艾草扭動著自己的身體,彷彿正在奮力掙脫,我特別怕艾草掉到樓下,心怦怦直跳。

好不容易掛好了,我長吁一口氣,看著欄杆上的艾草,我突然朝著大門跑去,爸爸踢踢踏踏地跟在後面,上氣不接下氣,他可累壞了!

門上的艾草好掛,去年,我們貼了一張大大的“福”在上面,只要把艾草插在上面就行了,我踮起腳尖站在凳子上,插出了一個有趣的圖案,看著自己的傑作,相視一下,哈哈地笑了起來。

啊!這是一個真正的端午節!看,我的腳上,有歡笑著的五彩線,看,房間的欄杆上和大門上,淡雅的艾草散發著清香,看,桌子上的南瓜糕、蒸雞蛋和粽子,都在展示這古老的節日的韻味!

沒錯,現在人的生活腳步太快了,太多的習俗都被淡忘了,而我,卻非常幸福,因為我有記住了古老習俗的爸爸媽媽,他們讓我感受到了古老美麗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8

“哇,真香!”一看到飄香的粽子,我不由得驚叫起來。那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粽子的“三香”醉人,沁入了我的心脾。

一香——艾香

外婆常說,端午節要戴香包,可以辟邪、保平安。我突發奇想,自己做個香包,為外婆求平安。

拿出布料與香料,我一改大大咧咧的性格,認真地做起了慢工細活兒。為了讓香包獨具特色,我大筆一揮,將布料“美化”了一番。“極具個性”是我做香包的主題。線入針孔,挽結,這看似簡單的步驟也耗費了我不少精力。縫邊,繫結,一個小香包已初見輪廓,再塞入棉花與艾草末,我艱難地完成了一個香包。外婆收到我做的香包,高興壞了,而我收到她做的香包,感覺溫暖極了。

艾香充斥著整個家,我們享受著彼此的溫暖,這艾草真香。

?二香——粽香

到了晚飯時,最重要的便是吃粽子了,想著即將嚐到的美味粽子,我不禁垂涎三尺。

下午,外婆包的粽子正緊鑼密鼓地準備中。只見她將一片粽葉捲成一個待封口的“小漏斗”,再按我的指揮往裡添料——多些肉、多些菇、少些米……然後變戲法兒似的將粽子包得緊實又美觀。這一個個小粽子可是我們共同的勞動成果呢——米是我洗的,肉是媽媽切的,香菇是姐姐弄的,最後由外婆包好上鍋蒸熟。粽子出鍋時,肉味兒混著清淡的粽葉香四散飄去。我必定是第一個上桌的,嘗上端午節的第一口粽子,真幸福。

粽香四溢,我沉浸在滿滿的.幸福中,這粽子真香。

三香——歲月香

在我家,過端午節時,外婆總會給我們講故事,這次也不例外,她拿出了一個老古董——一組照片,也許是放了許久,味兒有點衝。

那年端午節,外公帶著外婆到外地去看龍舟賽,人潮湧動。發號槍一響,選手們握著槳,動作一致地向前劃,場面壯觀。外婆興奮地站起來大聲吶喊,為選手們加油助威,而這一幕就定格在了外公的相機裡。外婆要我們向那些選手學習,團結一致,努力拼搏。頓時,我不覺得那照片的味兒沖鼻子了,這是珍藏在歲月中的香味,是外婆對我們的期待,對我們的愛。

歲月藏香,我理解了外婆的愛與期待,這些照片真香。

我想,這香的不僅是我充實的端午節,更蘊含著家人的愛。這個“三香”四溢的端午節就深深地留存在我的記憶裡,暖心暖懷。

端午節的作文 篇9

端午節是我國“三節”中的一個傳統節日。

端午節的.早上,我一邊吃粽子,一邊看電視。正巧,我看到有一個節目是賽龍舟。這時,媽媽對我說:“你知道賽龍舟、吃粽子的來歷嗎?”我說:“知道呀!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進汩羅江而死的愛國大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媽媽聽了高興地說:“我兒子懂得真多。” 奶奶見我們談得這麼開心,湊上來說:“你們知道嗎?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絡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這倒是蠻好玩的。”我和媽媽一起說道。

吃過晚飯,爸爸、媽媽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我都念著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念著念著,爸爸、媽媽也加入其中了。

啊!端午節的學問可真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