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由來傳說

來源:果殼範文吧 1.11W

大家都知道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那麼您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傳說嗎?不知道的朋友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的由來傳說

端午節的由來傳說一:紀念屈原

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屈平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雲名正則號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

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詩人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節的由來傳說二:迎接伍子胥

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這則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投奔吳國帶吳伐楚五戰五勝攻破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閭死後其孫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伍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太守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都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節的由來傳說三:紀念孝女曹娥

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

端午節的由來傳說四:祭祀龍圖騰說

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

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裡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

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係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髮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係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蹟。

熱門標籤